《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6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不紧张了,他此刻状态属于生无可恋。
  面对任何人,他都能稳住。
  郭家的人凑上前,按照说好的称呼行礼,站在旁边。
  郭子仪不与他们叙旧,继续尽职。
  李易进车里,写了几条针对性强的,保证能赚钱的办法,偷摸塞给郑伊勤。
  郑伊勤把纸条藏进袖子里,脸色涨红,他认为自己没能耐,还需要别人帮忙。
  李成器看不下去了:“脸皮薄还能当好官?你有机会去问问毕构、宋璟、苏颋。
  问他们平时怎么跟我易弟相处的,一个个恨不能整天问我易弟有什么好主意。
  那个毕构,一边问主意,一边还想收我易弟的税,一旦有好办法,他们便拿去用。”
  李成器给三个当朝宰辅一顿贬低,着重说毕构。
  “你是为民当官,还是为自己当官?你是为民求福祉,还是为自己得脸面?”
  李旦在那里连问两句,闭上眼睛养神。
  “是,伊勤知错。”郑伊勤猛然醒悟,李易是给陛下出主意的人。
  自己比不上李易难道不正常?管他主意出自何人之口,可为百姓某福利,自己既当照办。
  李易脸上有了笑容,他从昨天就开始琢磨郑县还有哪个方面能够发展。
  当地的特产、地理、经济结构、行政空间,这才有了一个接一个的好办法。
  李易看郑伊勤比较老实,才提出衙门领头操作金钱之事。
  距离京兆府近的因素考虑进去,远的地方,县令学着操作,最后只能收拾官员。
  那么多的钱放到衙门里供使用,不是税、不是租,相当于县衙门的小金库。
  “不晓得其他的地方知道后会不会学?又是件麻烦的事情。”
  李易在天蒙蒙黑,大家围着火堆吃饭的时候发愁。
  跟拆除原来的一大片地方的建筑物,重新盖新的建筑物的领导一样。
  一个地方成功了,拆与建的过程中,有资金在流动,同时新的建筑群能够辅助地方发展。
  别人一看,好,我也照着办。
  结果在拆与建的过程中,钱入流水般地进了他的腰包。
  不该拆的被拆了,建出来的新建筑对地方经济发展没有任何促进作用。


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真正强者因内心
  郑县的百姓热情程度比之渭南县有过之而无不及,准备得更充分。
  渭南县属于京兆府县,不交调、不行庸,只有租子。
  看上去比别的地方强,与郑县相较,反而不如郑县。
  郑县自从发了水,一群官员被李易给弹劾下去。
  李易到华州亲自办公,整个华州地区各县快速发展给摆弄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由于郑县距离长安同样不远,百姓总会采集茶叶、蒿子等京兆府县百姓能采集的东西去卖。
  生活水平,其实更高。
  任何地方的孩子似乎都一样,跑来跑去,跑一会儿再吃两口菜。
  “李郎,孩子们很愿意玩耍,百姓看上去放松。”永穆公主年岁小,没什么主见。
  与李易接触多了,才有所改变。
  显得活泼,爱观察事物,喜欢接受新的知识。
  整天都是无忧无虑的,实际上不是傻,她属于有了依靠不自己去烦恼。
  小时候整天提心吊胆的,要说在那个环境下还不懂得一些事情,那实在是太可怕了。
  “孩子玩耍,是受环境影响,大人多,孩子有安全感,今天晚上的事情,他们可能会记一辈子。
  大人放松,跟孩子差不多,需要依附强者。咱们是强者,和咱们一同吃饭,当然放心。”
  李易从行为和心理学方面讲。
  “所有的人都如是?”永穆公主考虑自己,发现自己是。
  转而琢磨李易,她发现李易不是,李易不依附别人。
  李家庄子能打的有、会干活的也有,他们全围在李易身边。
  李易不在李家庄子时,庄子是个寻常的庄子,稍微大一点,人多。
  李易呆在李家庄子时,李家庄子有如太阳,发出万丈光芒。
  李易喝口酒:“有人天生就足够强大,有基因的影响,更有环境的改变。
  生存的环境越恶劣,当地人的性格越坚韧。
  一个人在经历无数挫折后没被压趴下,他就是强者。
  最初的三千羽林飞骑,就是比后来的羽林飞骑厉害。”
  “我知道呢,他们被你安排那种训练,生不如死,要不是有家人羁绊着,相信大部分会主动退出。”
  永穆公主那时还没见到李易,听人说,后来发现羽林飞骑就怕李易说带着玩儿。
  据说李易第一次说‘带你们玩儿’的时候,羽林飞骑众人大声嘲笑。
  第二次说也笑,第三次说还笑。
  直到开始玩儿,玩完了,听同样的话便哆嗦,半夜做噩梦都喊着‘不玩儿了’。
  “你呢?我发现你始终信心满满。”永穆公主给李易满上黄酒。
  “我?你去西南蛮那里教他们耕种的话,你一样自信,因为你掌握的知识超过他们太多。”
  李易做了一个比较,自己为什么自信?本身就有知识碾压,又加了个系统。
  永穆公主嘟起嘴儿,她听明白了,自己这些人就是西南蛮。
  另一边,郭家的人在跟李隆基等人介绍情况。
  郭子仪的父亲郭敬之在外地为官,母亲跟去,还有弟弟。
  家里管事的人是郭子仪的兄长郭子琇,郭子琇身材不错。
  基因好,他爹郭敬之一米九的身高,长得端庄儒雅,可文可武。
  郭子琇个头也不挨,说话的时候叫人听着舒服。
  “县中的百姓,现在除了身患疾者,其余都会想办法找事情做。
  ——————
  比发水之前,眼下百姓家中的钱财多了十倍不止。
  受我弟子仪影响,我家日子最好,积攒下许多钱财,从县里买了荒地,雇人改善土壤、耕种。
  如今招募人手有六百余,给的工钱高过寻常同类工种两成……”
  郭子琇说县里、言郭家。
  他家主支属于太原郭氏,之后就变成了现在的小的官宦世家,分支的分支。
  他的曾祖父是郭昶,他爷爷郭通只当了一个县的主簿,然后他父亲才开始当小官。
  他爷爷的兄弟跟他们不在一起,历史上过上两年,那一支有女的变成了李隆基的女人。
  他家真正起来的时候是郭子仪能征善战的时刻,但也是那个时候,许多人都战死了。
  此时他家命运已改变,还是因为郭子仪。
  李易在去河南府的时候专门问武举那边的郭子仪,问完就出发。
  随后郭子仪的武举成绩出来,吓堆一群人。
  家离得不远,郭子仪偏偏无法回来看望,生活必须保障。
  各种技术,还有借钱给他家发展,到今天,规模够大,钱全还上。
  “可想要个功名?”李隆基考虑给郭子琇安排个官,五品的,随便选。
  “我想自己考。”郭子琇点头,说出来的话却硬气。
  家里有钱了,他不用再考虑生计问题,他年岁又不大,考武举或进士都行。
  “也好,待回去,给你送来一套书,有不明白的你写信去李家庄子。”
  李隆基颔首,考吧,你考进士更容易。
  李隆基要让郭子琇学李易那些知识,等考进士之前,把题给他。
  比如贴一大经,这个背太费劲,直接给一百道,出的几道就在里面。
  还有策论,怎么也得弄个甲第。
  作弊无所谓,人家忠心才重要。
  像郭子仪,现在考进士,乙第都别想,考算术的还行。
  谁敢说考不上甲第的进士的郭子仪就不行的?
  想着,李隆基扭头看一眼郭子仪。
  郭子仪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双手放在别在腰间的手枪柄上。
  他亲大哥说话的时候,他眼睛四处看,当然了,他没把他亲哥当成有威胁的对象。
  “子仪你说呢?”李隆基问。
  “嗯!”郭子仪没看李隆基,继续扫视周遭。
  郭子琇似乎明白了什么,眼中多了丝笑意。
  “叫上易弟,咱们各处走走。”李隆基准备在百姓中间转转,了解下情况。
  李易在不远处被喊过来,一听要转,他向郭子仪伸手。
  郭子仪把手枪给李易,自己换成飞刀,突击步枪依旧挎着。
  李易一手一支手枪,感受下,觉得没问题,来到大唐,他身体素质提高,否则单手持枪,难度比较大。
  “闻恬啊,要是发生什么情况,你立即趴下,趴在我身边,别挡我前面,也别抱我,不要尖叫,用最快的速度趴。”
  李易提醒永穆公主,电影中的情节不要出现。


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万民书出给机会
  电影中的情节果然没出现,根本未遇到危险。
  百姓上哪认识李隆基,他们纷纷跟李易打招呼。
  “李东主,我在山上下了套子,一准儿能套到东西,你回来的时候把东西带上。”
  “李东主,我家今年收了柿子,差一点柿饼子就好,等你回来,你尝尝。”
  许多人其实也不认识李易,只是队伍中就那么几个人,可以猜出哪个是。
  李易在众人心中属于自己的亲人,受灾人家从那么远的地方强行军赶过来支援。
  衙门里的坏官,还是人家李易帮忙给抓走。
  紧跟着又告诉大家怎么赚钱,刚才听说郑县令跟李东主学了许多新本事。
  “李东主,我们给你准备了万民书,郭家人给写,我们按的手印。”
  “对,李东主,万民书写得可好啦,就是没听懂。”
  “听说拿万民书能找宰相麻烦,是不是?”
  百姓嚷嚷着,拿出来一大卷布。
  几个人给展开,前面一截写有大点的字,后面则是密密麻麻的小字,每两三个小字后面有个大拇指的红指印。
  从字体上看,非一人所写,想来准备得太过仓促,好几个人分开来写百姓的姓名。
  郑县五万多的百姓,有的指印小小的,一看就知道是孩子,甚至婴儿。
  郑伊勤在旁边看着,满眼羡慕。
  万民书想收拾宰相不可能,宰相不仅仅是犯错误就要被收拾,权力太大也要换位置。
  “我收了,多谢诸位。”李易施礼,行一圈礼。
  “李东主,你还没说能找宰相麻烦不呢。”有百姓追问。
  “能,等我回到长安,我就找老毕、老宋和苏宰辅他们的麻烦,我把他们叫到庄子,让他们吃不好饭。”
  李易大声喊,一副要欺负宰辅的样子。
  “李东主,应该灌他们酒,把他们灌醉,叫他们难受。”又有人给出主意。
  ——————
  “不行啊,喝出病,我还得给医。”李易摊手,无奈地说道。
  ‘哈哈哈~~’相对近的百姓听到了,大笑起来。
  他们其实已经听说了,宰辅们有事没事都往李家庄子跑,说是政事堂的饭不好吃。
  据说陛下也偷摸去,武婕妤生孩子就在那里生的,宗正寺会记录。
  郑伊勤忍不住跟着笑出声,感觉十分放松,再无担忧,
  “郑明府,等你高升的时候,我们同样给你一个万民书,你拿着去欺负宰相。”
  “对,咱们的明府比别的明府好。”
  “明府收租子都是同斗收,不踢斛。”
  百姓们跟着又夸起郑伊勤,人家当官当得那么老实,不能熊人家。
  “李郎,什么叫同斗收、不踢斛?”
  等李易跟大家打过招呼,慢慢溜达的时候,永穆公主小声问。
  “收租子有一种斗不同,百姓借粮,用小斗,百姓交租用大斗。”李易说斗。
  “看不出来?”永穆公主纳闷。
  “外观上看着不明显,实际上大家都知道。
  斗不是梯形向下的么,大斗就是向下的时候角度稍微大一点。
  而小斗呢,可以把角度做成一样大,但是里面加一个隔板。
  百姓知道,却敢怒不敢言,若是说出来,官府会换斗。”
  李易比划一下,小斗未必外形小,里面弄个板子一卡,下面一截就进不去谷子。
  永穆公主瞪眼睛:“那就说呀。”
  “说完之后要踢斛,谷子先放在斗里,然后再倒进斛中,这样算二次测量,以免有人作弊。
  你喊的话,斗给你换了,那个收粮的挨打,等把收你的粮食从斗装进斛中之后……”
  李易说着龌龊的手段。
  谷子倒进去,里面有间隙,稍微晃一晃,把间隙抹掉。
  但是衙役们要踢,说是踢,实则为踹,把谷子堆得带尖了,一脚踹下去,一大堆谷子掉在地上。
  这个掉地上的谷子不准捡,继续往斛里倒谷子,再次带尖,这算是结束。
  就踹一脚,讲规矩。
  要是老实的百姓,这脚可大可小,若不老实,一脚能给你踹掉两斗谷子。
  永穆公主攥起小拳头:“该杀才是。”
  “所以说要当强者,当上了强者,才能帮助更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