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6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居然没有,拦路喊冤的事情,我咋就遇不到?”李易郁闷地收起喇叭,低头吃饭。
  “估计本县的官员知道此事,会被吓到,消息若是传到前面的路上,沿途的官员都得怕。”
  李成器笑了,还有主动问别人有没有冤情的。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定点小事大操作
  “李东主,我们要是有了冤情,去李家庄子找你行不行?”吃泡面的百姓朝李易喊。
  “欢迎啊,我最喜欢弹劾官员了。”李易抱拳,表示感谢。
  众人大笑,明明是个严肃的话题,结果出现的是快乐的气氛。
  “对呀,驿站有问题没?”李易看向不远处的驿长。
  “没有,李东主,真没有,我有账,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驿长快哭了。
  他如今收入高,十分珍惜自己的工作。
  要说一点事情没有,根本不可能。
  比如制作的青贮,还有种植的苜蓿草,数量上有出入。
  平时喂马,多一点、少一点,谁能看出来?
  这样他能够卖掉一点草料,精料也能卖。
  马吃的豆饼,他拿两斤回家,蒸了给家人吃。
  不止他一个驿站里的人,所有的驿站都干这个事情。
  主要是拿回家,卖的情况少,卖完了怕被人举报。
  马吃的骨粉,装一些回家喂鸡,快骑的好马吃的鸡蛋,自己煎一个。
  要是因为这个丢了工作,甚至是挨打,冤枉。
  李易盯着驿长看,就那么看。
  驿长刚开始还算镇定,之后紧张,接着噗嗵一声跪了:“李东主,我就拿回家不到五十斤豆饼和十来斤骨粉,我还回来,我补上。”
  “哦”百姓们发出声音。
  “你确实应该补回来,我甚至知道你偷喂马的鸡蛋吃,你和驿站的其他驿卒,加倍还回来。”
  李易点点头,理论上可以杖八十了。
  “是,是,我还,我们还,加倍。”驿长跪在那里汗珠子往下掉。
  “我给你出个额外赚钱的主意,你先起来,跪着没用,想杀你,你跪不跪都杀。”
  李易不想追究责任,根本追究不完。
  他在考虑如何杜绝这个问题,既然一切因为利益,那就从利益方面处理。
  驿长继续跪着,不敢起来。
  “你要是愿意跪着就跪死在这里吧。”李易轻飘飘地说道。
  “我起来。”驿长哆嗦着站起来,膝盖疼,刚才跪急了。
  “驿站承接广告,按照繁华程度不同,广告的定价也不同。
  或者是代卖,附近的百姓家中有东西,没时间去大集,放在你这里说好价钱。
  你帮着卖,卖掉后,你拿一点服务费,比如卖二十钱的东西,你得一钱。”
  李易想办法增加驿站的收入。
  “对,李东主,我们愿意打广告,也愿意代卖,代卖不收钱。”
  驿长使劲点头,广告,以前怎么没想到?
  李易也点头:“广告费呢,八成给朝廷,两成给驿站的人,驿长拿其中有一两成,另外一成分给别的人。
  驿长若是哪个地方贪赃枉法了,举报,那么驿长直接拿下,谁举报的谁当新驿长。”
  李易笑着说,给驿长更多的好处,赚钱啊。
  其他的驿卒一同看自己的驿长,眼中露出期待的神色。
  驿长:“”
  他悟了,从今往后,自己但凡做错一点,手下便会举报。
  驿长单独拿一成的利,那是多少钱?
  别人加起来才能拿到一成的利,哪个不想当驿长?
  李易接着说:“既然代卖你不想收钱,不如把驿站当成一个小市场,收一份卫生管理费。
  比如一天一钱,若一个月呢,则是一个摊子收五钱,优惠。
  找驿站代卖的百姓交了钱,便不用管。
  但驿站不保证一定会卖掉,很可能最后烂没了也没卖出去。”
  对这样的事情,李易很熟练,好操作,张口就来。
  吃泡面的百姓早就停下动作了,当听到驿站提供摆摊的位置,附近的人动心。
  驿站暖和,还有热汤喝。
  自己带东西来摆摊,一个月五钱,过往的人越多,自己卖掉的东西越多。
  驿站还卖黑面包,一钱一个的,一个能吃一整天。
  若只晌午吃一顿,一个黑面包吃三天。
  “京兆府的驿站试运行,广告费加卫生管理费。”李易决定下来,低头吃泡面。
  这等事情不需要找别人商量,他自己可以定规矩。
  找别人,最后还是如此。
  李隆基吃得十分惬意,心情好,李易遇到问题,立即解决问题。
  不但解决了贪赃问题,还为朝廷增收、为百姓谋利。
  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在别的地方,村落中的人都得去县城卖,本村土特产卖不了。
  去县城距离远,而且到了县城未必好卖。
  以驿站为据点,在旁边规划好的地方摆摊。
  此刻的冬天,冷了能取暖,吃饭有热汤。
  “吃个泡面还吃出来一个好办法,小易这孩子聪明。”豆卢贵妃又开始夸。
  李旦轻轻颔首,这招厉害,给驿长最大的好处,谁把驿长扳倒,谁顶替位置。
  一顿饭吃完,李隆基写了封信派人送回长安,给政事堂的宰辅们,叫他们落实京兆府驿站的试点工作。
  队伍重新起程,驿长目送着走远,赶紧找人回家取东西,补偿之前拿回家的那些,要加倍。
  以后赚钱更多,不差这点。
  同时他看每一个手下都觉得对方在等他犯错,财帛动人心啊。
  一个时辰左右,快马把李隆基写的信送到政事堂,交给宋璟,又把经过说一番。
  “吃个泡面也不消停,给我等找事做。”宋璟送走羽林飞骑,跟毕构和苏颋抱怨。
  “打广告好,好。”毕构支持李易,八成利润给朝廷,增收。
  他整天琢磨怎么赚钱,却总想不到好办法,李易出去一趟,还未离开京兆府,办法有了。
  苏颋坐在那里泡茶水:“地方官员贪赃枉法,有解决的手段了,其他的县里,是否可照着操作?”
  他觉得此法比较好用,把上官弄下去,自己当官,官位提升、收入增加。
  一级级的,俱会盯着上面。
  上官在提心吊胆的情况下,会对下面的更严厉。
  已往由上往下查,形势变了,从下往上找问题。
  宋璟摇一下头:“年前一段日子不好过喽!没出京兆府地界,李易开始有动作,等出去,天知道一路上会送回来多少指令。”
  “只要能赚钱,多少老夫都心甘情愿。”
  毕构才不担心信多,来一封信就赚一次钱,那哪里是信啊,分明是兑换券印刷机。
  “是不是应该准备一份名单,准备接替地方官的名单,李易查出问题,一弹劾,咱们得给配上新的官员。”
  苏颋在考虑谁能被李易给收拾了,李易对官员腐败,眼里揉不得沙子。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漫漫官路怎样爬
  “快把拿回家的东西估个数,赶紧还回来,没有东西就换成钱。”
  沿途的驿站,驿长对着驿卒们喊。
  他们得到消息了,灞水庄子的李东主正在找犯错误的官员,想要过瘾。
  换了旁人,他们会诅咒,李东主不行。
  李东主帮着多赚了钱,朝廷给出一份钱,卖报纸又多一份钱。
  而且还包括送信的和招待其他人住宿吃饭的钱,同样可以分一份。
  普通百姓睡大通铺,不收钱。
  商人要住单间,额外算钱,还有马料等费用。
  李东主不但不能诅咒,还得祝福。
  根据前面驿站兄弟传来的话,往后各驿站承接广告,驿长拿一成的广告费,其他人平分另一成。
  顺便帮着百姓卖东西,拿卫生管理费。
  这不就是又增加了收入嘛!如此还去贪墨,被砍了脑袋都无法抱屈。
  近的驿站来不及补东西,干脆掏出钱来入账,账给补上。
  很多都是没账的,赶紧弄个账。
  一番忙碌,结果等队伍过来,却并不停留,没到休息的时候,直接过去了。
  “李东主一定是知道我们补上了,传闻李东主能掐会算。”
  驿长目送队伍远去,对其他人说。
  众人点头,表示认同,对李东主明白。
  “不派人去查查?”郭子仪依旧坐在车边晃荡着腿。
  “有时消息放出去,不查的效果比查好。
  一旦去查,没查出问题,咱们再一走,他们的心就落地了。
  随后该出事儿还要出事儿,不查,他们的心始终悬着,害怕什么时候查一下。”
  李易对这方面十分精通,以前管手下员工的时候就这样。
  不能总是盯着一个人来回查,查多了,人家就卖奶茶去了。
  “前面各县的官员呢?”郭子仪知道再往前,会到渭南县。
  “晚上住在县城的外面,不召见县城的官员,估计得到消息,他们会想办法证明他们没问题。”
  李易对渭南县放心,京兆府里的一个县,以前有第一批学子在那当主簿和县尉。
  现在有第二批学子当官,学子们会盯牢了,真正要查的是华州的郑县。
  “明天到达华州时,问华州的刺史,告诉他,如果他说没问题,咱们查出来问题,就给他加罪。”
  李易提到前面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如果发现地方官有问题,不会直接处理州府的官员。
  会让州府的官员先查,然后再看结果。
  给留出来地方互相博弈的时间,通常副手被收拾。
  像宰相出行,有人有冤情,跪在路上拦人喊冤。
  宰相不会直接接见,还是当地先处理,治理地方还要依靠当地的官员。
  一个百姓的问题,或许只是县里某一个官员倒霉被点儿出来。
  其他的官员没有人告,那州府下个令,县中自己考虑怎么办。
  只要把百姓摆平了,便没有事情,摆不平再说。
  李易知道这是官场的规矩,不管哪个时候的官,皆如此。
  他不在乎,自己厉害,凭什么守规矩?
  我必须查,查到马上收拾,大唐啥都缺,就不缺当官的人。
  没看到那么多等着被分配的官在长安呆着么?
  远的地方,许多官员宁肯继续等也不愿意上任。
  华州近,挨着京兆府,还有李易养降户的山,包括后面的同州。
  “能查出问题?”郭子仪想了一下华州,摇头。
  华州就是整个州府被端的地方,当时李易还亲自过去帮忙处理,解决了一大堆县的具体情况。
  这才多长时间啊?再出问题,想来会掉脑袋。
  “想查出问题,保证有问题。比如不贪不占,那么我就问数据,哪一个县现在有多少孤寡、多少应该入学的孩子。
  还有今年主要的农作物亩产量,整个县的清淤情况,百姓家中的牛,等等。”
  李易对此信心十足,找毛病还不容易?
  郭子仪又摇头:“你这样可谓是强人所难。”
  “你问张九龄,他就能给你说出广州那里他负责地方的具体情况,数据一个都不会差。”
  李易反驳,看人,看谁在那里。
  “换成你呢?”郭子仪想一想张九龄这个人,不得不点头。
  “我?我若当县令,隔三差五就让刺史到县里来,哦,郑县就是华州的州府所在地,倒是不用费心。
  我还能让朝廷的大臣往县里跑,为什么要让人查?咱们把人喊过来,可以拿好处。
  好比有个利民工程,不用朝廷出钱,我县里也不出钱。
  到时候工程搞好了,百姓得利,朝廷得威望,需要朝廷官员过来露个脸。
  朝廷的官员一准儿愿意来,过来看一看,捞政绩,再拿礼物回去。”
  李易办法多着呢,没本事的官员怕上官下来,有本事的请上官下来。
  他开始给郭子仪讲,当官不容易,尤其是还想当个好官。
  需要维护所有方面的利益,通过协调来让所有人都满意。
  在低头干活的时候,必须抬头看路,否则你升不上去。
  故此想办法,把民生解决,把上官的政绩摆好。
  郭子仪停傻眼了,考虑一会儿,问:“你这么能干,上官难道不担心你抢了他的位置。”
  “给他功绩,他先升上去,你跟升。升到一定程度,上官升不上去,你必须立即换地方。
  让上官帮忙,调到另一个位置,然后你就在这个位置上继续找更上面的官员。
  在咱们大唐,最简单的办法是认识陛下。
  你跟陛下能说得上话了,可以投书了,一切便好办了。”
  李易很有耐心,虽然他说的这些对郭子仪没有任何帮助。
  “哦~~我懂了!”郭子仪对李易伸出个大拇指,表示佩服。
  服,他是心服口也服。
  他算是看明白了,李易的层次更高,连投书都不投。
  李易讲的全是官员跟官员,臣与君的事情。
  李易自己却没选任何一条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