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6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关键还是看命,什么时候的毒蛇、多大的蛇、什么蛇、被咬的人身体强壮与否。
  有时候就能用草药救回来,更多的时候看着死。
  没有一个人敢说我拿出来的药就能治疗蛇毒,今天见到了。
  那么大的官亲自试,用针扎,把针后面透明管子里的水扎到身体中,蛇毒解了。
  看上去没完全好,却无大碍。
  自己的寨子中有那么一些,往后人被毒蛇咬,不用死。
  “羽林飞骑的,药,多少钱?你跟我回寨子,我找几个漂亮女子陪你过夜,你给我们一个。”
  之前最先跪的山民头领提条件。
  他旁边的头领鄙视道:“你想得美,你是想拿到药,还能留下种。”
  其他人笑起来,对,没有药,羽林飞骑愿意去寨子,一样给安排女人。
  身材高大的、身体强壮的男人,寨子们欢迎。
  只要有了孩子,便属于寨子。
  像简卿这种身材高大、面相端正,又能打的羽林飞骑,带回寨子,至少要给找十个女人。
  “用东西换,拿毒蛇换最好,活的毒蛇,装在笼子中,我们会凑一批带回去。”
  简卿只知道抗蛇毒血清用蛇毒来制作,具体步骤不会。
  想来不会简单,看瓶子和针,让他做他就做不出来。
  “要什么?我们有的就换,我要换……有多少种?”刚才的头领不提女人,准备付出足够的代价。
  “你们要先学会制冰,用硝石制冰,按照要求储存,一共十五种,包括海蛇的毒,海蛇是……你们知道不好找就行了。”
  海蛇由宋王提供,下网的时候不小心捞到,就养着用船运到李家庄子。
  海蛇别人拿着没用,吃也就一顿的事情。
  李易接着养? 养一养就取毒液,喂专门的东西。
  有的蛇要是吃不到生活区域范围内的物种,蛇毒也没有多少。
  跟河鲀似的? 李家庄子就专门喂养河鲀? 不给吃原来河鲀能产生毒素的食物,河鲀喂出来就无毒。
  然后拿到天上人间骗人? 说冒死吃河鲀,保证吃不死人? 厨师先吃。
  还有天上人间的美女陪着吃? 若是中毒了? 至少可以跟美女一起。
  像之后朝代老苏写的: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比较讲究,人家说这个话的意思? 可以吃河鲀了? 用蒌蒿和芦芽来解毒。
  这是一首吃货的诗,说是写景,但不要误会,人家是为了吃。
  非要直接翻译成景色描写,纯粹是误人子弟。
  现在李易需要更多的毒蛇? 等到了之后,血清的种类会减少,可以与其他的兼容。
  制作一次抗蛇毒血清花费不少,兔子太小,血不多,自身携带的病毒不容易控制。
  马体积大,检查一次身体,然后再制作抗蛇毒血清,进行减毒,能够制作许多。
  至于灭活,李易暂时不去考虑,成本更高。
  山民头领们不去考虑药的制作难度,只晓得有药,好用。
  “我先学,我去过李家庄子,我认识李东主。”覃水怕东西数量少,举手报名。
  她的寨子和周围的寨子都需要,山多林密,每年被毒蛇咬死的人有几百。
  跟得疟疾、其他病死的,还有被野兽吃的、掉悬崖摔死的一样。
  现在疟疾不容易死了,说以后生病有药,路修好了就不用担心掉悬崖。
  野兽的话,组织人手定时去山里扫荡一圈。
  剩下的就是毒蛇的问题,不小心被咬一口,有的抬回庄子,浑身都肿,还黑,看着可吓人了,眼见着痛苦地死去。
  药在眼前,学怎么保存药和给人扎针,等回到寨子,再传授旁人,往后必须以覃家寨子为主。
  覃家说打谁就打谁,说活捉刺史便活捉刺史。
  对,活捉,别杀,捉到了找李易换好处。
  “先吃饭,回头我给大家上课,有的药,可以给其他的毒蛇咬伤者使用,按照寨子里的人口数量,进行分配。”
  李丰看到饭菜摆在那里大家不吃,提醒一声。
  倒是不担心凉了,天热。
  众人再次吃饭,寨主们把自己的芋头炖鸡让给羽林飞骑吃,人家那么远跑过来,不容易。
  等吃好了饭,李丰亲自讲解,反正盒子都打开了,药啊,还能保存,针不行了,需要重新处理。
  他带了高压锅,用高压锅蒸,连着遮挡的布一起蒸。
  主要是认字,有的抗蛇毒血清通用,有的不行。
  需要认出来字长啥样,再对比本地管什么蛇叫什么名字。
  寨子头领们有的就不识字,不需要识字。
  现在使劲记,怎么制作冰,放多长时间,如何注射。
  找来一只市场上卖的可爱的大肥猪,把针筒洗一洗,大家练习抽水给猪注射。
  当然,点滴不用教,他们手法不行,直接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通常是试敏,张九龄就没试。
  覃水没上前,她看着,看别人操作,听李丰讲解。
  她早盘算好了,等你们学完,剩下的时间全是我的,我再买一口猪,单独练习。
  “一个寨子可以拿回去一个高压锅,不准用来煮别的食物,一天一蒸这个工具,时间掐算好了。”
  讲到快吃晚饭的时候,寨主们终于学会了,一个个张口就来。
  哪一种对应什么,怎么注射,需要如何处置,用掉的东西保存方法。
  他们拼命了,别人学会,自己不会。
  拿着东西回去,有人被毒蛇咬,操作错了死人,还有威望吗?
  比如说两个寨子偶尔还打仗,现在不允许打,就通过其他手段压制对方。
  “州府派人去我寨子画像和记录吧,我们寨子都入籍。”
  想要搭女子陪夜的山民头领又一次先表态。
  山民不愿意入籍,更不想让人知道自己寨子的具体人数。
  如今不行,按照人数提供抗蛇毒血清,不说就给带一套回去,十五种,算是福利。
  明显不够,用没了上哪要去?驿站的速度再快,跑到长安也要三天吧?或者是两天。
  再跑回来,人都埋了,来不及了。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朝堂日子略艰难
  寨主们刻苦学习,张九龄的官文发出去。
  按照李丰的办法,调晏氏一族和其有紧密关系的驶远县衙门的人到市舶司报到。
  给予更高的官职和更多的实权,到这边盯着夷商买卖,主要是看对方有没有什么危害大唐的行为。
  张九龄的职务增加,他有权力命地方官员配合。
  黄岸跟着写了个公文下发,告诉整个广州,巡查使有了,正是之前的市舶使张九龄。
  “财帛动人心啊。”黄岸命人把自己的公文和张九龄写的调令一同送去驶远县,其他的县不急。
  “他们若不动,谁能拿他们如何?”张九龄不怜悯晏氏。
  给过多少次机会?太贪得无厌了。
  身为地方官,不想着带百姓过好日子,整天琢磨捞钱财。
  又不是从外面调来的官员,本地的氏族,造福家乡才能壮大家族。
  张九龄自己属于造福家乡的人,跟李隆基生气,辞官回家。
  然后发现路不好,路不好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他却选择上书,要求修路。
  上书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真想修路,一种是试探李隆基的反应。
  按照历史上的时间,他修路的时候姚崇就下去了,毕构也挂了。
  结果他没有历史上的试探,路倒是修了,李易在保他。
  “张公我给黄氏写私信,怕他们出问题。”
  黄岸一点不隐瞒,他要提前为黄氏成员透底儿。
  告诉氏族的人千万别瞎折腾,李易插手。
  不要认为李易远在长安会兼顾不到广州,李易在长安,距离黄河源头还远呢,他照样隔空指挥。
  羽林飞骑一千三百人了,还有一千支新的火枪,准备帮当地清扫野兽。
  张九龄端起茶碗喝茶,喝一口放下:“与他们讲,好处有,李易那人习惯给官员好处。”
  “宋公来信有所提及,在京兆府的官员额外拿到的钱财和东西,比俸禄高出一倍以上。”
  黄岸把他跟宋璟通信的事情说出来。
  “广平如今日子不好过,宰相多,陛下还总不回宫,他与你私交不错,广州办好了,算给他争份颜面。”
  张九龄能感受到宋璟的苦楚,身位宰辅? 还是最重要的宰辅,一有点大事儿? 就得看李易。
  更憋屈的地方在于没什么好办法? 李易本事太大。
  黄河的战事? 换个人? 无非是命令沿途的州府支援? 前面打完胜利了就撤。
  不撤不行,补给跟不上。
  属于正常操作? 能做到这个的已经不错了。
  到李易手上呢? 提前好长时间放出去五十万缗,之后源源不断开始送东西。
  撤?怎么可能撤?打下来,占住了,需要什么? 我一个庄子就给你补上。
  到自己这里的广州,宰辅常规操作是给自己权力,让自己调配? 顺便派人限制一下自己。
  对晏氏一族,应该是训斥。
  李易的手段又不一样,直接叫山民入籍? 晏氏放在那里,无所谓。
  也就是东北那里暂时无事,不然李易还要出手,他总有办法。
  有如此一个智多近乎于妖的存在,当宰辅很痛苦。
  关键人家不是通过进谗言获得的地位? 人家真办事呀? 一边出主意,一边自己提供东西。
  “朝堂宰辅的日子不好过?”黄岸头疑惑。
  “想开了就好过,把李丰他们安排到驶远县吧。”张九龄不想多说朝堂的事情。
  因为那里现在也没和平,互相都,一起被李易压制,又想找李易麻烦,又担心李易生气。
  一般的麻烦在李易面前不属于麻烦,随手解决,坑百姓的麻烦才最为难李易。
  但坑百姓,为难李易的时候,李易会下狠手。
  黄岸先写黄氏的族信,他不是族长,他还年轻。
  他的官大,要跟族长说,管好黄氏的子弟,千万莫在关键的时刻惹事儿。
  黄河打着呢,广州的海关税收很重要。
  广州的税收如因黄氏而耽搁,前线出现一丁点的疏漏,转头朝堂便把所有的责任推到黄氏身上。
  写完私信,派自己的心腹送回去,他再写任命的文书。
  任命李丰暂时任驶远县县令一职,其他人手为跟李丰一起来的李家庄子的庄户。
  他们属于奴籍,不可以当官,反正没有别人知道,临时而已,之后会换人。
  一直在此当官,李家庄子还不答应呢。
  偏远地区的县令有李家庄子的五管事地位高?任何一个庄户都是李家庄子重点培养的存在。
  放下笔,等着纸上的墨干,黄岸笑了:“张公,把李丰等人派过去,能支撑起驶远县?”
  “你是说晏氏会不会继续捣乱?李家庄子有钱,羽林飞骑又给我带来很兑换券。”
  张九龄想得透彻,李丰他们有靠山,靠山有钱,用钱砸足矣!
  被两个人提到的李丰在跟庄户们开会,覃水非要听,她以刚才她没挤着学习为理由旁听。
  李丰同意,对方代表几十万山民,光是正在挖煤和修路的已有十一万余人。
  属于真正的代表,随时调动大军的代表。
  “驶远县的人口少,咱们有好几种选择,一个是拿钱砸,最便捷,大家觉得怎么样?”
  李丰说起许多人认为的情况,比较实际。
  “小丰,用不着,给钱的手段好用,却不长久。”
  “对,百姓只是为了一时之财,难换真心。”
  “东主说当地的黄皮不错,可以叫百姓制作成黄皮干,咱们收购,或给夷商。”
  “最好是换给夷商,现在黄皮还比较鲜,用来当消食的东西不错。”
  李家庄子的人纷纷反对直接用钱收买人,追求地方持久利益。
  李丰点头:“好,我们先从黄皮入手,其他的方面我想到了叫当地人收集贝壳,磨成粉,运到别的地方卖,给家禽吃。”
  “这个是后续的,当务之急是为百姓换好得工具。”
  “我想个办法,咱们问当地百姓哪里有厉害的野兽,叫羽林飞骑去打。
  打到了就说谁提供的信息,换到的皮毛和能当药材的骨头卖了给大家配置铁器。”
  “还有草药,咱们带图册来了,一起问,先把干活的工具弄出来,之后百姓自己再为家里获得东西。”
  庄户们又一次发表看法,没人在乎李丰的面子,实话实说。
  “行!”李丰自己也不在乎,他就是个奴隶,办好事情才重要,他的利益在于李易的态度。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群策群力向谁告
  “现在驶远县的百姓心中有股气儿,主要是怒气。你们说说怎么利用?”一个庄户换个角度说事情。
  众人看李丰,等他先起头。
  李丰挠头了,他在回忆,回忆自己跟东主所学。
  这种斗争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