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别人教我的时候,给我提供那么多资源,是我自己不争气,所以医术太低。”
李易说实话,医学院只要你想学,保证有资源。
李成器听了则是:“”
易弟你说笑呢吧?你不争气?你这医术
好在答应了,往后宫里更安全,自己的王府也要趁机派女官来学。
二人说着话,到食堂。
食堂分区了,一大片娃娃坐在单独的区域中,旁边有妇人照看着。
新来的人往那边看,尤其是队伍中的孩子,眼中露出羡慕的神色。
他们也想穿那种漂亮的衣服,就是学子服。
大人更不用说,那是人家的孩子,女娃娃竟然跟着一起读书。
只有官宦和富贵到一定程度的家族才让女娃儿识字。
或者是卖去教坊,然后就不是自己的孩子喽!
等看到那一样样菜的时候,心中只有叹息。
按照规矩,最近几天新来的养身子,可以被安排吃什么食物。
最后三天必然是顿顿有肉,再接着则不能来食堂吃饭了,自己去拼。
李易到了,没人躬身行礼,就是点头说声东主,马上又各自做自己的事情。
李易一一点头回礼,一个字不说,没用,他不需要再用言语来获得拥护和尊重。
李成器更是习惯了,没人搭理他。
他自己端个竹木制作的餐盘去盛饭菜,看牌子。
盛点豆豉酱肉丝,带着葱丝,没有干豆腐用来卷,也没有春饼。
再用竹夹子夹干锅大肠,成葫芦状,据说这还是孙思邈做出来的。
不过这里的可不是简单的葫芦形,而是写着九转大肠。
“易弟这个九转大肠是新菜?”李成器夹了两个,问李易。
“是,可费劲了,这个其实应该比酱牛肉贵好几倍才对。”李易说着也夹了一个。
李成器听了,又多夹一个,盘算着其他的要减量。
他守食堂规矩,随便吃,但不准剩。
“大哥吃木耳,第一批采摘完处理好了,泡发后吃,新鲜的不能吃,有毒。猴头菇再等两天,第一批也收了,同样干制。”
李易夹木耳,拌的凉菜。
李成器夹:“易弟你确实舍得,给庄户吃木耳。”
“不然呢?卖钱?我想赚钱,有得是办法。北面的皇庄木耳也出来了。
当初说好的,我提供法子和东西,出来木耳给我一半,若是他们不给,大哥你帮我问问是卡在谁那了,我想办法。
我不差木耳,我是不想有人卡我,今天卡木耳,明天卡猴头菇,以后还要干什么?”
李易说王兴那边的事情,怕宫里出意外,有人针对他。
“易弟你放宽心,没人敢碰你的东西。”李成器打保票,三弟今天又要过来,却遇到事情耽误了。
李成器话因方落,外面传进来个声音:“老夫来了,风太大了,吹得脸疼,李东主,被冷风一吹,脸难受,还不想吃饭了,可能教老夫?”
姚崇出现,带着四个跟班,根本进来直接去洗手,准备开吃。
李易露出笑容:“老丈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前些时日,有商人过来买红方和青方,言及是老丈推荐,易这里感激不尽。”
李易抱拳,有商人来了,说谁谁谁介绍的,买了些钱。
“好说好说,来时饿,现在不想吃。”姚崇问办法,确实吹一肚子风。
“先去用温水洗个脸,然后喝一盅热汤。”李易告诉办法。
姚崇二话不说去洗脸,回来找一找,找到已经吃上饭的两个人,有去盛了一汤盅的菠菜蛋花汤。
这菠菜最初李世民的时候可是很精贵的,也不叫菠菜,到现在种得多了,大家就都喜欢吃。
用来做汤最好不过。
庄子上的菠菜汤里放了不少姜沫。
姚崇一盅喝下去,长出口气:“李东主果然医术无双,今日初入庄子,听闻李东主压一妇人胸而救治,厉害!”
李易:“”
我草,你们关注点是不是有问题?我压两下胸是为了听声,注射葡萄糖才是重点好吧?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这事谁再瞎传,赶出庄子。”李易说。
一起准备吃饭的褐岩跑出去。
姚崇吓一跳,因为这是他说的,他总结了一下,别人可没单独说。
李成器盯着姚崇看,意思是你啥意思?先找事,然后再提要求是不是?别人谁敢这样说?
姚崇自知理亏,抱拳:“是老夫想差了。”
接着他也说来的目的:“敢问李东主,冬日降雪,陆路运输不便,当如何?”
“走水运,漕运。”李易给出一个别人都知道的办法。
“没有水,马车,无雪之路可行,遇雪车轮不转。”姚崇介绍情况。
“以前怎么运,就还是怎么运呗!”李易敷衍,他猜出来了,这老头坏滴很,上来先污蔑,然后再说事。
就跟他那时的某个国家一样,明明是要找你商量事情、谈合作,却先要找事,然后用这个来谈条件,获得额外利益。
可惜对他那时的国家不好使,不吃你那一套。
第一百零五章 此法可与另法同
姚崇人精一样,当然明白原因了。
他没想到李易这么横,他本想君子欺之以方来着,问你你就答,你是善人啊。
现如今终于明白,这个少年李易是看心情,与君子没有丝毫关系。
高兴了,愿意回答问题。
不高兴,你死不死的他才不在乎呢。
于是他道:“方才乃玩笑话,家中车运物资,确实费劲。大雪后,煤炭不也要运么?”
“加雪橇,给轱辘支起来,遇雪时变滚动为滑动。”李易略作思忖,给出一个应付的法子。
不然他也没什么好主意,下大雪别说牛车、驴车、马车,换成汽车也趴窝。
若遇到无人清理雪的时候和地方,装上雪橇,还能前行。
三个人吃饭,姚崇吃得最快,然后等李易吃完,他一脸期盼。
李易带两个人进院,拿出纸笔和尺规画图。
所有的车皆为两轮,轱辘的轴会延伸出来一截,穿轴的外圈上面有孔,用来滴油润滑。
李易画出来两个雪橇板,在雪橇板上立三根柱子。
一根上的豁口正好叫车轴外出的部分卡上去,另外两个支撑和固定车的其他部位。
“遇到雪地和冰地,把雪橇装上。”李易给两个人看图。
李易说着表情很无奈,他拿不出来除雪车,只能取巧。
然,在李成器和姚崇看来,这便是历史的一大步。
车上在冬天随时带两个板子、柱子,遇到冰雪地,往轮子下面一装,滑着就走了。
等着没有雪了,摘下来,轮子转。
“此物好,李东主大才。”姚崇毫不吝惜地夸赞,暗道自己此次来对了。
正为冬日运货发愁,年年如此,今年尝试着找来,竟能有好法子。
“还是要以修路、清雪为主。”李易强调关键的事情,不能因为有一个东西,就没人扫雪了。
姚崇颔首,这个他无法应承,他此刻的身份不能说组织多少人除雪。
又寒暄几句,姚崇拿着图就跑了,要回去找人做出来,实在等不及。
李易则去看新来的人,新到的人洗完澡、换上干爽的新衣服,被命令休息,不准干活。
李易要求的,怕一群人赶路,又累又饿,到地方吃点东西,精神放松,再突然劳作,突发心血管疾病。
而他最不愿意治疗的便是心血管病,涉及到一大堆学科,心内、心外、神内、脑外
他就一个人,连个助手都没有。
新来的人还以为是对他们照顾呢,根本没想过是东主怕麻烦。
庄户像聊天一样,跟不困的新人介绍规矩,包括个人卫生、作息、炭毒预防、家庭纠纷,等等。
“我自家婆娘还打不得了?”有汉子不高兴,觉得打自己媳妇儿天经地义。
“打得,打完出去,别在庄子找活干。”旁边庄子的妇人不高兴了,凭什么女人就得挨打?
新来的汉子不敢直视对方,转过头去嘟囔着什么我偷偷打你们不知道这样的话。
“偷偷打?”庄子的妇人瞪眼。
另一庄户男子笑着摇摇头:“不行,女人在一起洗澡,身上有伤能看到,别说是自己不小心碰的,俺们东主是神医。”
“没,没说。”汉子屈服,还想要熬过冬天呢,得罪不起。
“易弟这男人打自己女人,果真不妥?”李成器接受的传统教育,觉得没问题。
“大哥,一个男人若需要依靠武力来获得家中的地位,那他也太无能了。
我管着整个庄子,可见我打过一人?大人打孩子不算,我告诉他们怎么打,不能打成疾,更不准打死,打有打的方法。”
李易说起打孩子时露出笑容,因为有的小娃娃晚上挨打了,白天找他告状,说爹娘打的位置不对。
小家伙对于挨打的事情掌握得比学问还好,都有心得了。
问题是他就因为学习不好才挨打的,把心思放在学上不就行了?
很快李易的话传遍庄子,庄户拥护,没本事的男人才打自家女人。
另一头姚崇跑回去,拿着图纸四处找李隆基,他不想去工部见魏知古。
找一找,找到了梨园,李隆基正跟一群人说话。
“一日,有一个阳平卫国人,姓乐,名进,字文谦,来投曹操”
这是三国演义
第五回,一共就五回,后面没有了。
他琢磨着什么时候再去,叫易弟继续想,现在就说给梨园的人听。
教他们怎样说话才更好,以后若是哪个新的不如这种,就照这种来说,若有更好的,赏!
好些个人聚精会神地听着,他们头一次听三国演义,被故事所吸引。
“陛下,陛下,臣几日来因冬季道路降雪结冰而不安,今日巧德一法,可解车在雪路难行之忧。”
姚崇耐着兴致听完李隆基说到未知胜负如何,且听下文分解。才出声。
李隆基看姚崇,盯着看,看得姚崇心绪了,问:“又去庄子了?”
他说的庄子特制,就一个地方。
姚崇坦然道:“是,去时还得知有妇人多日未进食,倒在灞水桥头,李易跑过去跪地施救,俄而,妇人醒,李易医术超然、仁心圣手。”
姚崇夸,他知道陛下爱听这个。
果然,李隆基嘴角带笑:“易东主正是那般人。姚卿寻来什么法子?”
姚崇上前,给李隆基看图:“在车轮在加翘板,于冰雪上拖拽而行。”
李隆基看,点头:“与他给朕说的那个单独雪橇要灵活,若冬季运送辎重,可照此做,亦可选皆为雪地,使唤单独雪橇,雪橇价比车低。”
“陛下知道有雪橇?”姚崇纳闷。
“还知步兵雪地踩雪板、用雪杖也能快速行军,待天冷雪大,朕叫羽林飞骑先试。”
李隆基说到羽林飞骑,心情愈发好了。
他打算到明年开春后扩军,把规模增加到三万,以老带新。
然后一些战斗力不强的折冲府就可以撤掉,让他们过寻常日子。
姚崇的心情不好了,羽林飞骑是强,但他指挥不动。
这支军队就在后面的禁苑中,明为训练,实际上是陛下不信任别人,一旦有事,羽林飞骑即可冲锋救驾。
他们可是一人三匹马,武器在身,还有一个可坚持三天的辎重包始终满的。
“姚卿,既然得到法子,命人去做些,看看用时好不好。”李隆基要继续带梨园的人玩,对姚崇说道。
第一百零六章 苍天作孽人不从
一年之周雪来飘,此心安处无寂寥。茅屋火道争来造,苍天可怖人自骄。
十月一场大雪降下,李易穿着新做的棉大衣,套上棉靴子,在灞水边给新来的人看冻伤、抹药。
这是又一波新来的人,从城西而来。
他们之前在城西的悲田养病坊里呆着,悲田养病坊是武则天时候设立。
现在还归官府管,按照历史上记载,过两年,交由寺庙的人负责。
悲田养病坊负责安置人、给看病。
生了冻疮的人不少,治疗的方法就是上药包扎,效果不明显,还有说让用热水泡,然后保暖。
太医署派人帮忙,裴耀卿这个长安令想起了城东的庄子。
叫来人询问情况,得知李易庄子安置的人不下两千。
再看看悲田坊得了冻疮的人也不好,再耽误下去就烂了,然后生病,死掉。
于是他叫着九十六个有冻疮的人一同赶到李易庄子外面的灞水畔。
庄子里的人见到,跑回去告诉东主。
李易还能怎么办,冻疮,治吧,开着车过去。
今天是他到这边的一周年,他过得很充实。
他先让人去城中的药铺子买药,中药,方子有现成的,用来泡说很管用。
同时把方子告诉给药铺子,以后轻微的冻疮就不要寻自己了,药铺里就有,找着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