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5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离持枪,向前走,一百步太远,他需要先打近的地方,看弹道偏差。
  其他几个人跟着一起走,这里的小将围上来。
  他们已经听说有种厉害的枪,究竟有多厉害还不清楚。
  “先把气封的地方扳开,子弹是一体的,塞进去,再扳回来,正好把子弹后面的指剪掉。
  扳机打开,这个地方是药池。
  原来有个药袋,往上倒药,现在居然给换成了小的纸包,抠一下,火药进到药池。
  瞄准,照门、准星和目标物,就是鱼,三点成一线。
  三十步远,这里照门有刻度,调到这个位置上,手要闻,勾扳机……”
  ‘嗤轰’枪响,一团烟冒出来。
  周围的人吓一跳,动静不小哇!
  再看那里的鱼,从现在的位置上就发现,鱼没事儿。
  大家走过去,鱼确实完好,后面的木头上有个小眼儿。
  “打偏了,回去,重新来一次。”秦离观察一番,知道大概的弹道情况,往回走。
  他不觉得丢人,枪的事情,跟他以前练的枪不一样。
  ‘嗤轰!’第二枪发射,这时大鱼上面有变化了,出现了一个窟窿。
  众人又过去,确实是一个窟窿,前大后小,子弹进到了木头柱子里。
  这条鱼拿下来,换一条鱼。
  第三枪,五十步远,秦离再次成功命中,看着和之前的差不多样子。
  一百步,深呼吸,让自己的平静,端着枪瞄,呼出口气,停顿,勾动扳机,枪响。
  一群人跑过去看,大鱼身上一个窟窿,子弹还是嵌进木头中。
  一个大鱼形状的皮子挡在大鱼前面,就是皮甲那么厚的皮。
  第五枪开火,这次是皮子被穿透,大鱼也被穿透,子弹在柱子上。
  “用我的。”一个小将把自己的上身铁甲放到大鱼的前面,又比照着在铁甲上画出大鱼的样子。
  “轰!”枪响,又跑过去看。
  上身甲前后贯穿,子弹打进大鱼的身体中,透出去,留在了柱子上。
  郭知运等人沉默,百步外穿双层甲。
  “火枪看上去操作简单。”王君葵给出评价,人举着打,都能打这么准。
  可以架着打,固定住了,随便来个孩子都能杀敌,就跟别人帮着上好了弦的弩一样。
  孩子找个地方一架,瞄一瞄,发射。
  “子弹可贵?”张忠亮被这个结果惊到了。
  “比箭便宜多了,二十发子弹比不上一支箭的价钱。”旁边一个羽林飞骑出声。
  “那边有用口袋装药的,不如这个好。”有个小将跑去看别的人开枪,回来报告。
  “东主是想看看哪一个好用,估计东主在制作更好的发射东西,你们试试?”
  秦离不试了,知道百步就行,再远他没那个本事瞄,只能往人多的地方打,照门有刻度,却不准了。
  郭知运攥了攥拳头,摆手:“子弹给你们留着,我们试一次,就浪费一个,说不定会换一条吐蕃人的命。”
  他一说,其他想要上手的小将忍住。
  他们想打一打,但知道子弹珍贵,就如箭一样。
  不,箭练习着射完能回收,子弹怎么收?火药没了。
  别处的四百九十九个人也是站立射击、调整距离,再蹲跪涉及、卧射,每一枪都集中精力。
  “李易!”张忠亮说一下李易的姓名,便不出声。
  他再一次懂得李易的价值,只要火枪和子弹足够,守城是,一个百姓一个兵,还是很厉害的兵。
  正常没罩甲的人,估计几百步远被打到也完。
  “牵一只羊过来,放在百步的位置。”秦离准备让大家看看子弹的阴损。
  “有杀了准备吃肉的死羊,活的就别碰了。”旁边的羽林飞骑说着骑马去找羊。
  不长时间,一头被放完血的羊拎回来。
  摆好,秦离趴下,瞄了又瞄,开火。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凶残武器冬日论
  “这种铅弹是进口大,然后逐渐缩小,看,没透过羊,子弹留在了羊的身体中。”
  秦离打完羊,再次去看情况。
  羊的身体表面中弹的位置窟窿比较大,因为放完了血,不知道其他情况。
  秦离说着拿出到,从中弹的地方切进去。
  旁边有人用手把口子向两边拉,没看到子弹。
  秦离伸手进去掏一掏,摇头。
  几个人相继去掏掏,都没找到。
  继续切,切完再找,还是没发现。
  第三刀,这次秦离摸到了,一手血,把旁边给切开。
  大家在血肉模糊的地方仔细看,上手后,才触摸到。
  一个小将脸色瞬间苍白,他咽了咽口水:“打,打到人的身体里,怎,怎么取?”
  “东主说,若没有打到内脏或血管,就留在身体里吧,慢慢能长在身体中,前提是衣服的碎片什么的跟着进去,基本上……”
  秦离说着停住,无须再言。
  大家全学过酒精怎么用,为什么用酒精,就是应对感染。
  铅弹最后是嵌在肉里,而且很窄,最后是一个点的小孔。
  挨一枪,比木羽箭还吓人。
  至少木羽箭射到自己人,挖出来拿酒精消毒,还有很大可能活着。
  铅弹打中,进到身体,怎么往外抠?找都找不到,一刀刀切?
  “打骨头上就不用取了?战争要改变了。”郭知运的脸色同样不怎么好。
  他想到自己挨一下的后果,要是直接死掉,一了百了,就怕的是没立即死,但又会慢慢死。
  比如说打进胃里、肺子里、肝上,流血不止。
  不,打这三个地方还是幸运的,忍一忍就死了。
  打肠子中呢?要疼上好几天才能死掉吧?
  “有违天和呀。”王君葵说一句,之后补充:“太好了,你们到河里朝对岸打一打,让他们先害怕。”
  王君葵清楚,伤兵比死掉的人更降士气。
  伤兵的惨状和哀号,会不停地影响其他的人。
  而麻药、镇痛药、酒精、缝合,完美地解决了这一切。
  哪怕受伤过重,没有活下来,至少镇痛药够,伤兵死的不那么痛苦。
  身上划了大口子的,缝上,再换药。
  伤兵哼哼几声就不喊疼了,疼至少证明自己活着,咬个木头棍,只要疼就咬一咬,慢慢会长好。
  不过队伍中受伤的人,放在那里,允许哼哼,哼也是减轻痛苦的一种办法。
  其他人知道兄弟死不了,听了并不揪心。
  当然,晚上睡觉的时候会给喂一碗镇痛药,让睡个好觉,有利于身体恢复。
  这都是李易所教,确实管用。
  战争一直这样打下去,战损方面敌人就先坚持不住。
  一方受伤,大部分能治疗好,打仗的时候经验更丰富,另一边越打人越少,少年兵也往上派。
  “报纸上说大家都建水泥厂,不知道后面建没建,有足够多的水泥,等把黄河流域拿下,我们修城,用枪防守。”
  一个小将深吸两口气,眼睛亮亮的,他对战争的走向明确了。
  旁边的同僚也说:“可不是么,我们有药,还有打很远的火枪,为什么要跟敌人拼刀?”
  “要武勇,敢拼刀枪的才是勇士。”
  “你去拼,我给你支援,别拿刀枪,用拳脚和牙齿,我相信你可以的。”
  “哎呀,该吃饭了,今天迎接新的兄弟,菜好,快去吃饭吧。”
  “你去拼不啊?”
  “不吃饱怎么拼?吃饭!”
  将士们心情愉快,笑闹着去吃饭。
  有七千羽林飞骑在打包行李,他们要离开了。
  来五千十六卫的人,换七千羽林飞骑回去休整,同时为下一次快马携带东西作准备。
  羽林飞骑出来的人太多,长安明显缺少能调动的人手。
  连着张孝嵩那里和路上蹬螺旋桨船的算一起,差不多一万六千的羽林飞骑在外面。
  十六卫那么多人,让他们过来,正好见见血。
  刚要吃饭,船来了,今天过来四艘轮船,带了东西,数量很少,郭知运等人偏偏松口气。
  果然,从上次来的船之后,几乎每日有船抵达。
  陆地上,蜀地的人送个不停,这后勤才是真正的连绵不绝。
  听说长安的船还造着,数量逐渐增加,运载力跟着增涨。
  终归有一天,依靠黄河上的船便足够前方的将士们吃喝。
  再看吐蕃那边,有东西吗?到了天冷的时候,一下雪……
  下雪船还怎么来?
  好几个小将说着船的事情愣住,冬天才是最难熬的吧?
  “老秦,你说到了冬季,咱们怎么守?”一个小将在切羊排,用锅煎的羊排,不是排骨。
  “冬天用马拉,沿途给补给,马就不携带自己的饲料,沿途不给补给,马携带草料、精料过来。
  咱们有雪橇,冬天黄河结冰,冻硬了,落一层雪,马就跑着来了。”
  秦离不觉得冬天有什么可怕,京兆府冬天的运输能力仅仅是下降一部分。
  “马拉的那些料够自己吃吗?”小将怀疑秦离的智商有问题。
  从长安往这边拉东西,马一路上全吃了,到这边难道是送马肉?
  秦离感受到了对方的意思,他轻笑两声:“呵呵,难道不会排出马拉很多料,跑出一百里,扔下大量的料,带着能跑回去的料回去?
  后面的马,继续拉着料跑,跑二百里,留下够吃一百里的料回去,到第一个放料的地方,携带一百里的料回去?
  我估计东主会弄出来三十里一补给点,源源不断派遣牲畜进行短途、中途、长途运送。”
  小将听愣了,他发现确实可行,但是……
  “那得耗费多少料?不可能。”
  “不要看耗费多少料,要看东主想不想,东主在种新的籼米,说是在长安上面的同州等地一年两熟还能加种别的东西。
  河南府今年种植得最多,马能吃的草,野外就有,去收割,加上青贮、精料。
  你不知道东主的心思,他想达到什么目的,根本不在乎付出。
  咱们这里条件越艰苦,东主就越会给打好辅助,让我们吃穿不愁。”
  秦离说着在羊肉上切下来一块肉,他一手筷子一手刀。
  用筷子固定住煎羊肉,刀切,切完了换筷子夹,没有叉子,要么就用双刀。
  其他人都是这样吃,谁有时间制作叉子?筷子只需要两根棍子就行。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玄妙贸易各有问
  午饭后的七千羽林飞骑出发,他们依旧一人三骑,未把马留在当地。
  他们走的路与来时不同,回程走蜀地,绕一个大远。
  羽林飞骑肩负着政治任务,叫路上的人看到他们的风姿。
  另外要用兑换券购买一路上的食物,马吃的草料。
  一个意思为羽林飞骑很强,大家放心。
  第二个意思是羽林飞骑属于皇帝私军,却公平买卖,秋毫无犯。
  郝灵荃所带来的李易信中,要求回去的羽林飞骑不准借宿民宅、不得去客栈。
  天又不冷,他们把军大衣留给河西与陇右兵,穿草编的外面‘大衣’回去。
  不准进村休息、不得进县城睡觉,但可以在村外和县城外面购买东西。
  在路上用实际行动告诉百姓羽林飞骑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说难听的,羽林飞骑从组军那天开始,一直在作秀。
  哪里需要哪里冲,对待百姓如亲人。
  百姓受灾,被水冲了,把自己的食物给百姓,背着百姓跑、抱着百姓逃。
  凡羽林飞骑所至,一片安宁。
  秀,要作下去,始终坚持,从不改变。
  现在的机会就不错,羽林飞骑正好看看陇右和蜀地,顺便买土特产回去。
  同时又为一路上的百姓提供了李家庄子的兑换券,这才是好东西。
  羽林飞骑会宣传前线的战事,告诉其他地方的百姓将士们如何拼杀。
  讲战斗精彩的地方,说牺牲的兄弟最后的愿望。
  一部分受伤的,就是跟敌人光膀子邀战的人,可以请百姓喝酒,一起喝,顺便说说当时是怎么打的。
  百姓需要这些东西,感觉自己跟大唐连在了一起,有那么多人在边关征战撕杀,才有自己的稳妥生活。
  这便是信仰,不去信仙佛,更不敬鬼神。
  只有朝廷、唯有皇帝,才会叫自己过上好日子,自己的大唐有最强的兵、最厉害的武器。
  ……
  替换羽林飞骑的十六卫的人先接手军寨加固,适应高原气候。
  听‘当地’兵讲解战况与军队部署,知晓形势。
  而在干活的时候,他们接替羽林飞骑的任务,为其他士兵上课,教识字、教拼音。
  “此地事了,我一定想办法回去,回去到李家庄子看看李易。”郭知运喝着七八十度开水泡的绿茶,对秦离说。
  “你不应该说此话,好在你是节度使,说了无妨,我是不会说打了胜仗如何如何。”
  秦离笑着跟郭知运聊天,对方在立旗。
  “他一个未及冠的少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