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气球下来了,要抓来不?”有小将发现热气球快速降低高度,准备去接,问一下郭知运。
不等郭知运出声,秦离看过去:“羽林飞骑是你能抓的?别说根本没炸到你,炸死你,你也得挺着。”
“知道了,我带队去接回来。”小将突然想起来操作热气球的是谁。
羽林飞骑不受任何其他人节制,杀人都轮不到别人审判。
两刻钟之后,六个人骑马回来,热气球有人收。
“看到张巡使了,咱们的人确实到了,有高压锅、炸药包、咱们的制式箭、煤油炉,看回信。”
一个人说着递上封信,旁边的人跟着递另一封一样内容的信。
郭知运和王君葵看一封,张忠亮自己看一封,秦离根本不看,只要其他兄弟与张孝嵩接触上,就可以了。
“他们说郝灵荃带五千十六卫,配备五百支火枪和十万发子弹要过来了。
换走七千羽林飞骑,以待轮换快速运送重要军资。
羽林飞骑可有两万人循环往来,留下的配合作战,可在统帅指挥不当时独立出击。”
张忠亮自己一个人看,速度快,看完说着递给秦离。
秦离接过,扫一眼:“好,五百支枪,一支枪配二百发子弹,咱们等等,等枪到了我们上木排过去抵进杀人。”
“火枪是什么东西?只有五百个。”王君葵看完,很茫然,火枪和长枪有多大的区别。
“比弓箭射程远多了,小孩子都能打,子弹小,打进身体中后,肉一收缩,就把那个子弹包进去。
整个通道如果有灰尘什么的,比如衣服的碎片被夹带着进去,凭吐蕃的医疗条件,必死无疑。”
秦离攥了攥拳头,给出火枪的一些介绍。
“松州郭长史使用的枪?一枪一个,隔着好几百步都被打死的?”郭知运知道郭子仪松州的战绩。
那一仗,郭子仪杀了一大堆吐蕃将领,据说你都不知道有人打你的时候你就倒下了。
秦离摇头:“不是,那枪要是给我,我就架在黄河岸边,谁敢到对岸查看情况我就打死谁。”
“可惜了,既然有此好枪,怎不多造?想来是不易,唉!”郭知运无奈。
秦离这时不出声了,不想解释,反正李家庄子造的火枪已经够好了。
五百支,骚扰用一部分子弹,然后等对方列军阵,自己一方专门打对方军阵。
吐蕃现在没有足够多的大盾牌,而且大盾牌也没什么用。
枪口微微上抬,子弹从上面绕开落下去,照样能杀伤。
窜天猴一摆,吐蕃只有一个方法,上来便冲锋。
“若吐蕃冲锋,咱们把炸药包绑在牦牛身上,点燃烧牛尾巴。”秦离想到如何抵制对方冲锋。
自己才不会抱着炸药包冲,那不是傻么?有马和牦牛的情况下。
“来船了,来船了,二十只轮船到来。”大家在说火枪的事情,有人跑过来大喊,一脸兴奋。
水上的后勤又一次抵达,陆上的蜀地后勤没停歇,船过来,装的东西多。
“走吧,去接一下,按照现在的情况,每一天都会有新的船送东西过来,以后一天可能出现好几支船队。”
秦离整理一下衣服,去接船,这个应该是十六卫的人。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无力征战只为等
二十艘轮船停下,确实是十六卫的人,好几个卫在一起,混编。
目的是让十六卫之间不存在隔阂,大家要团结。
“谢谢,我的腿现在感觉不是自己的,不用抱,沉,扶着就行,好的。”
“东西给你们送来了,哈哈,回去找李东主说,他一定会给我们好东西。”
“这活儿不是人干的,好在我们都是牲口,没毛病。”
“现在是一天就有一队出发,明天,或者是今天晚一点,要么就是明天晚一点,又有船过来。”
“窜天猴没几支,主要是食物,大家敞开了吃,窜天猴是每天造出来的立即就装船。”
“整个工盟都在造船,一天赶一天的,随时有船下水。”
“我们从支流跑过来的,你们把黄河都占了,我下次来,就不知道怎么走了,反正给你们送到。”
“这就是高原气候?果然喘气比长安那里费劲,没事儿,我们平时锻炼多。”
“感谢李东主。”
“感谢李东主。”
“感谢李东主。”
送东西过来的十六卫的人话多,主要是跟别人显摆。
“都上来,送个东西而已,吹嘘什么?”秦离看不过眼了。
“你谁呀你……你说得对,我们这不是累了嘛,没其他意思。”
十六卫的人刚要发脾气,发现说话的是羽林飞骑,瞬间变温柔。
将士们不理会十六卫和羽林飞骑的事情,他们往下搬东西。
他们听到了,从现在开始,几乎每天都有东西从水路送来。
他们懂,说明后勤连上了,包括陆路的蜀地后勤。
“这不是稻子,而是米,熟米,全是熟米,把棚子搭好,下雨的时候别叫雨水给淋了。”
“面粉,上面写的什么字,不认识,哦,全麦粉?怎么不是麦子?”
“我是领队,牛牛,不是小名,给你们带来的东西是防火的。”十六卫混编队伍中的负责人介绍一下一自己。
秦离笑了:“确实防火,都是棉布袋子装,泼油点火也没用。”
不是干稻子和干麦子,是米与面,放火烧,把外面的火给扒拉下去,里面的就是熏熟了,或者是有烤米的香味。
不需要长时间保存,同时证明后勤能力突出。
一般情况下都是带壳的,然后将士们自己想办法磨。
后勤直接送半成品,点燃大米和面粉的难度有多大?
除非是面粉飞扬起来,密度足够,然后燃爆。
这个时候河对面乱糟糟中,发现了又船抵达,带轮子的船。
是唐军的补给送来?一二三……二十艘,送的粮食够唐军吃两天?
“统帅你还好吧?唐军新来二十艘轮船,不知装载何物?”千户找到又一次受伤的扎西库热。
炸药包把一个帐篷给掀掉,一把吃饭用的小刀飞呀飞,飞出去一百多米远,刀柄砸在扎西库热的眉骨上。
扎西库热的眉骨破个小口、起个小包,血流个不停,看上去很吓人,其实没事儿。
“不用怕,他们的船装了许多人来踩,一船运不了多少东西,十多万军队,岂是几艘船能养活?”
扎西库热状况看上去确实挺好,他喝了药,小伤小痛无所谓。
此刻他头脑清醒,他在等,等金城公主和赞普写信到大唐,然后双方和平,他算守住了黄河流域。
他还等时间,青稞快要收获了,这边的青稞种植少,后面种的多,到那时有足够的粮食送来。
唯一使他可惜的是反应慢了,应该早点把丢掉地方的青稞给收获,哪怕人不能吃,喂马也好。
说话的时候他抬头看看棚顶,他回到了自己的大帐。
他发现躲在外面总受伤,而大帐始终未被碰到。
他派人给大帐上面加后,指望挡住炸药包,至少他认为能挡。
从几千米高空落下的炸药包冲击力有多大,估计他目前并没想清楚。
他想明白了,打是打不过的,只能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
目前双方最好都别动,唐军过河,打退唐军几次,争取足够的时间。
要么佯攻几次,叫唐军增加防御。
“吩咐其他地方,找机会冲过去看看,事不可为,立即撤回。”扎西库热选择别的地方出兵渡河。
他的位置不能去,容易被敌人趁机反攻。
传令兵开始跑,要跑很远,黄河一长条的地方双方陈兵二十万,不是一个点。
今天晚上有的地方还跑不到,时间定在明天天黑之后,超过十处位置同时抢渡。
……
“过几日,青稞收获,我们打过去的人便少了后顾之忧。”
郭知运营帐,他盘算着占领下来的土地上生长的青稞。
有的位置出现了焚烧的痕迹,似乎有人想在走的时候一把火把所有的青稞给烧掉。
可惜只烧了一小片地方,没成熟的时候,很多秆子还是青的,想给点燃,需要大风和多个点火点。
“收割的事情不归我们管,继续从陇右调人。听闻京兆府在种大豆养虫子?这边养了虫子能送回去吗?”
王君葵想要多一种经济昆虫收入,养出来虫子顺流送到京兆府卖。
秦离摇头:“不能,天太冷,豆天蛾无法存活,虫子也活不下来。”
“可惜了。”王君葵遗憾。
“咱们这里养马牛羊,牦牛能骑能耕地,将来的防御才是最难的,吐蕃丢掉一大片土地,岂会甘心?”
张忠亮不想养什么虫子,当地有得天独厚的东西,养绵羊、牦牛。
再多杂交一些羊,培养出不同羊毛的羊,还有专门生长速度快吃肉的羊。
“明天一早,我带人乘筏子去转一转,先熟悉一下在筏子移动过程中的身体状态。”
秦离根本不操心当地干什么,李东主早已安排妥当,不是你想种啥就种啥、想养啥便养啥。
翌日太阳升起,二十艘船上的人吃个七分饱,空船向回走。
顺流速度快,不用着急蹬。
他们贴着自己一边走,不能叫对岸的人把自己给抢去。
秦离带人上木头筏子,或站或单腿跪,木头筏子没有经过处理,含水多,大部分在水里。
人站在上面脚就湿,一般情况下没有人用木头当筏子,越泡越沉,除非是放排。
他们一动,对岸的人立即紧张起来,要打了?
一片慌乱中,秦离他们漂下去,用桨靠到岸边,费力地拖着筏子往回走,筏子不时刮一下岸。
“这可怎么用?”秦离皱起眉头。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国书抵达夜明赠
“杀呀!”
“冲啊!”
“跑哇!”
两天时间过去,晚上吐蕃十五个地方向着对岸的唐兵发动了渡河战。
一处处地方的大唐兵把火给熄了,岸边没有任何动静。
好不容易把皮筏子划过来的吐蕃兵就觉得情况不妙,他们打着火把,自己处在明亮的地方。
一阵箭雨落下,他们转身便跑,得到的命令便是有机会就杀上去,没机会赶紧撤。
大唐将士在后面打着火把放箭追,追到河的位置就停下。
看看有没有活着的吐蕃士兵,有的话救治,死的人找地方刨坑埋了,不能扔河里往下冲。
下游冲一冲会冲到大唐去,尸体在水中泡着,后会传染人、畜。
一个个传令兵向着郭知运的大营跑,最先到的先把情况说明。
“佯攻,目的是什么?”郭知运没睡,在研究地图。
热气球放飞后又画出来的更详细的地图,这点只有羽林飞骑才能办到。
其他军队中能够画地图的人,勉强画出来几个山包的位置、河流的位置就不错了。
还不能指望他们把准确的距离、高度、宽度给说出来。
羽林飞骑专门学过,学得脑袋都大了。
其他几个人一起看,哪地方适合伏击,自己追的时候要小心。
高一点的丘陵,敌人在上面放滚木,骑兵进去,滚木落下,堵住两边的路口,居高临下放箭,自己吃亏。
“还能是什么,以战迫敌,让我们别进攻,转成防守,他们在等时间,国书估计要送到地方了吧?晚了!”
张忠亮对这等战术太熟悉了,大晚上的点火把渡河,是怕对岸的人无法发现?
“也可能是先点火把来一次,下回不点火把。”王君葵笑了。
“等郝灵荃抵达就好办,给我一天时间熟悉枪械,第二天全线发动总攻。”
秦离说着手在地图上一指,那里有一片相对平坦的岸。
木排顺水流冲下去,能够偏到岸上,他要带羽林飞骑先上。
带着窜天猴,热气球看当天的风能不能配合。
风不行,就用滑翔翼,一个滑翔翼上带两个炸药包。
绳子系活扣,采用打火机点燃,打火机固定在扶杆上,引线也固定在一起。
操作的时候有些难度,但能克服。
……
被他们提到的国书,已经到长安了,下午的时候到的。
一封信金城公主所写,一封尺带珠丹亲笔。
还送来了一大堆的珠宝,其中有一个盒子里装的夜明珠说是专门送给光禄大夫李易。
满朝文武看完信,什么都没说,反正他们说得不算。
而且现在看形势,大唐出动了那么多军队,还有无数的钱财。
你吐蕃说不打就不打了?之前你们为何配合苏禄、白衣大食打我们的大石城?
打我们的时候你们叫嚣着,我们打过去,你们看打不过来喊停?
晚上的时候,李隆基把两封信和那个给李易的夜明珠拿到庄子。
“看,易弟,他们估计是想贿赂你,专门给你一颗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