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轻轻就这手艺,为人还老实,不赌、不嗜酒、不去找别的女人。
他早相中了,而且女儿和对方认识是他偷偷安排的。
……
李隆基不清楚夜色中外面发生的事情,他被高力士给叫醒。
他睡在武婕妤的宫里,武婕妤快要生孩子了,他作为父亲和丈夫,过来陪伴。
若是突然要生了,他在旁边,好有个照应。
武婕妤长得确实漂亮,而且乖巧懂事的样子,不管李易对皇后多么维护,另一个女人要生孩子,李隆基觉得自己应该管。
高力士把情况在千工拔步床外说明,这个床就是长孙昕造的那个。
告诉李隆基,河西的马来了,但是呢,同样来的还有张孝嵩和一万精骑。
张孝嵩把羽林飞骑四艘船的东西给拿了,并且带上一个人家陇右的热气球小队走了。
情况就不同了,差别很大。
“把消息现在就送到易弟那里,快。”李隆基也知道问题大了,张孝嵩要搞事儿。
等高力士离开,李隆基问睁开眼睛,听到事情的武婕妤:“你怎么看?”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心有不同答自差
“肆意截留羽林飞骑运送之军资,当小心应对,其心难测。”武婕妤给出她的回答。
“嗯,朕知道了,睡吧,孩子不会出问题,实在不行,就送到易弟那里。”
李隆基微微皱眉,用手把武婕妤的头发向后拨了拨,小心地躺在旁边。
“希望是个女儿,乖巧可爱。”武婕妤摸摸自己的肚子。
“易弟说应该是个儿子,朕看他的意思,他愿意教,让他教,他不会害了孩子。”
李隆基想把这个孩子也放到李易那里,李易有过暗示。
李易想杀人,在不在他身边他都能杀,所以放他身边,孩子更安全,至少生病了能得到救治。
李隆基不认为有谁会对孩子动手,何况是李易。
不过他要是把这个话说给李易听,李易会告诉他,有,有那么一个国家的总统。
那个总统把偷渡过去的孩子和家人强行分开,孩子生病、死亡,对那个总统来说都无所谓。
乍看不理解,怎么有这样的人?
仔细想想则明白,白化病的人屠杀了多少种族?
玛雅文明能够看懂文字的人被屠杀了。
印第安废了,金字塔的尸体都被抢走,圆明园一把火烧了。
这个种族其实是癌细胞,人类的癌细胞。
虽然圆明园最开始是被自己人抢的,可那些人也没干好事。
大熊猫是怎么被猎杀的?两河流域的石雕是怎样被切割运走的?
而换成中华的中原,征服了多少地方?灭绝了谁?毁坏了谁?
没有,中原对任何文物都会仔细看护,也不灭亡别人,只是在保留一切的信仰与文明的时候兼容。
历史上的大唐把突厥和吐蕃最终都干掉了,布达拉宫没碰,敦煌莫高窟没动。
这叫文明,这才是真正的文明。
从不以毁灭为荣,更不曾用摧跨正名。
真正的文明是骨子里的,是灵魂深处的,而非用谎言渲染的。
这个文明信仰的是某个宗教?不是。
这个文明信仰的是某个党派?不是!
这个文明的信仰从结绳记事就开始了,从甲骨文传承下来。
它叫炎黄、它叫华夏、它叫中华。
李易得到消息了,没时间说什么信仰的问题。
“叔叔,什么情报?”王皇后起来了,她起夜上厕所,有轻微妊娠反应,天热。
李易把战报递过去:“张孝嵩带一万精骑出现了,他根本不是要送马,他留下了羽林飞骑送的四船军资。”
王皇后揉揉眼睛,接过来看。
“赶紧的啊,让郭知运假装进攻,调动军队配合,但不可告诉郭知运具体情况。”
王皇后看完,给出这样一个操作方案。
“我已经传出去了,命郭知运等部佯动佯攻,调吐蕃军队在黄河沿岸警惕性频繁集结部队和跟随运动。”
李易笑了,想的是一样的,他传出命令也没告诉郭知运关于张孝嵩的事情。
不然郭知运会把张孝嵩的战力给计算进他自己的战斗计划中。
那不行,张孝嵩是打突击和游击战的将领,一旦郭知运把对方并入自己体系,那就完了。
他那时以前的战斗,会出现独立排、独立连、独立营、独立旅、独立师编制。
目的就是要求一支部队游离在其他指挥系统之外,按照足球和篮球来说,叫自由人。
张孝嵩就属于自由军,独立寻找战机,不受任何人的节制和计划内部署。
“叔叔,还得给他送东西,他需要特殊物资补充,粮草次要。”王皇后瞬间不困了。
她武将世家,她把自己想成了张孝嵩,现在帮着着急。
她懂,懂张孝嵩要干什么,更清楚对方需要什么。
“派了,本来我不想派在派羽林飞骑出去。然,张孝嵩必须给予绝对辅助,我给他派了三千羽林飞骑。
主要是运送炸药包和胡萝卜、胡椒、放血针,还有压缩饼干。”
李易又一次说出他刚刚部署的情况,他都没给李隆基写信,来不及了。
“我回去睡觉。”王皇后打个哈欠,走了。
她没啥可说的,李易直接安排妥当。
她都想不到给送胡萝卜、胡椒、放血针。
她一想即知,这三样是给马用的,吃好了,快速奔袭,马需要放血。
后勤打到这样,还有啥可说的?
战略自然是夺地方,战术不告诉郭知运具体情况叫其佯动。
落实到具体情况,连马都给考虑进去了,这叫后勤打辅助。
普通的百姓管李易这里叫灞水李家庄子,军队则称其为灞水军团。
灞水军团打仗厉害不厉害,不晓得,它不去打。
不过灞水军团的后勤,绝对天下第一。
前方任何一个动作,消息传回来,灞水军团必然给出回应。
要食物有食物、要武器有武器,甚至是灞水军团提前而动。
突发情况,如张孝嵩突进了,灞水军团依旧给打出来满满的辅助。
李家庄子以实际行动告诉前方将士,我知道你需要什么,我已经用最快的速度给你送过去。
一刻钟之后,队伍都出去了,反馈也到了李隆基的手上。
包括太监写的王皇后与李易的对话。
他把反馈的信息递给没睡的武婕妤:“朕心安矣!”
武婕妤看完,沉默,没啥可说的,她不会,她根本不知道军队的事情。
而正宫那里首先考虑的并不是张孝嵩的权利大小,而是战略战术操作,这个正宫在军事方面太强了。
没有儿子的正宫是一回事儿,有了嫡子的正宫,加上李易的支持,自己似乎难以动摇,除非收买李易。
“睡吧,没事了,等孩子出生,放到李家庄子养,易弟会照看好,易弟的军事安排比有容还厉害。”
李隆基怎么可能不明白身边女人的心思,谁不想当皇后?
可是皇后只能有一个,皇后没孩子找理由能废后,有了儿子,群臣都不答应。
何况还有易弟,易弟在带小家伙玩耍,属于言传身教。
小家伙从小就跟其他的孩子不一样,他不会哭闹要求达到什么目的。
因为他想要的东西就在眼前,无须哭闹。
李隆基也学了不少知识,孩子哭闹是种诉求。
一个是物质上的,一个是精神上。
物质上的好理解,孩子要什么东西,给不给买。
精神上的一般人不懂,比如孩子想回家,母亲或父亲推着婴儿车。
遇到熟人了,就开始聊,各种聊,没完没了,母亲这个比较多。
孩子要回家,就哭,母亲继续聊,任凭孩子哭。
然后不聊了,孩子还是哭,抱着也是哭,放在车里也是哭。
当母亲的不懂,觉得孩子烦人。
实际上是孩子在抗争,用哭来抗争。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君臣齐心话金城
“军队调来调去,唉!”早上苏颋上班,发现昨天晚上羽林飞骑走了一堆,去哪不知道。
之前走的是十六卫的人,五千,去给郭知运送枪。
苏颋身为兵部尚书,无权调动十六卫和羽林飞骑,十六卫属于李成器这样的王来挂名。
通常他们有大将军的职务,真正办事的是将军。
苏颋郁闷,两类守卫长安的军队他管不了,外面前线的,他还是办法说话。
调动哪支部队,李易在安排。
凭啥?怎可以如此?欺负人了哦。
“羽林飞骑出去,陛下未说,估计是大事。”宋璟惦记有支部队陛下不目的地。
“与昨天晚上送回来的战报有关,战报内容我等亦不知晓。”毕构沉吟片刻后说道。
“陛下!”
“陛下!”
门外传来问候的声音,三人刚想迎出去,李隆基溜达进来。
“诸卿都在,其他人退下。”李隆基对鞠躬的三人微微点头。
厅里的人全出去,只留下他们四个。
“陛下,坐!”苏颋去泡茶。
李隆基落座,指头敲敲椅子的扶手:“张孝嵩截了四船羽林飞骑送的军资,领一万精骑,五万余匹马,又带走落偏的陇右节度使的一个热气球。”
李隆基说完看倒水的苏颋,苏颋兵部尚书。
苏颋同样看李隆基:“没有调令,他带一万人送马,又抢军资,当罚。”
李隆基:“……”
“陛下是说昨夜羽林飞骑调动与此有关?”宋璟猜出一半,调动出去干什么,他不懂。
“小易是给张孝嵩送东西?让张孝嵩自己找机会打?”毕构跟着猜。
李隆基颔首,这才对嘛!什么就当罚?
苏颋跟着想通:“陛下不说,是怕吐蕃使臣派人回去报信,不利于张孝嵩行动。”
“嗯!”李隆基再次颔首。
他过来的目的是只告诉三个宰相,那么大的事情,不叫宰相知道,君臣不谐。
“如此,大石城一带,兵力缺少,苏禄会再攻打?”
宋璟最反感将领瞎跑,打仗过瘾了,后勤谁管?打输了,朝廷怎般应对?
毕构意见与宋璟相左:“苏禄刚刚损兵折将,破解不了新武器,无力再战,突厥内部在斗,更多的是与我大唐求和。”
“然!”李隆基看着摆在旁边的茶水:“白衣大食无法孤军突进,西南将士求战心切,西南蛮不敢动。”
“西南的将士总进山入林训练,每旬能接到一封当地训练的战报。”苏颋是这样认为的。
“西南将士进西南蛮的地方打猎、采药、摘蘑菇,抓活的动物往长安送。”
毕构清楚那里的情况,李易跟当地有合作。
当地拿截疟丸找人换宝石、金银、果干等东西,主要交换对象为西南蛮各部头领。
这笔钱,将士与家人分,打猎的东西给李易运。
“他们怎能这样?”苏颋又一次郁闷,说好的训练,你们训练打猎采蘑菇?
宋璟笑了:“是训练,将士总进密林,熟悉环境。”
李隆基喝两口茶,转身离开,三个宰相心情愉快。
……
伯讹跟伊辛巴的心情不好,他们不知道昨天半夜羽林飞骑离开去了哪里。
羽林飞骑经常调动,有时去太白山,有时到附近的县。
不过他们清楚之前的五千十六卫去了哪,带了许多东西,前往吐蕃和大唐交战之地。
九曲被大唐打下来,据说大唐在今年会占住整个黄河流域。
“日本人给出的计策能用?”伯讹心存死志,要为吐蕃解决掉一个麻烦。
“倭国,派谁装病?李易什么时候出来又不固定,他出行,躺在车前,羽林飞骑会先查看。”
伊辛巴不同意,突然有个人倒在车前,李易就会自己冲过去看?
躺着的人身上带刀?手抓着刀躺,或者面部朝下,手在身下抓刀?
羽林飞骑会给翻过来,只能用刀扎羽林飞骑。
躺着、趴着,使不上力气。
到时刺杀的人绝对死定了,被刀扎的羽林飞骑未必会死。
一刀扎肚子里,别的人会死,有李易救护车在旁边的羽林飞骑会立即得到救治。
伯讹抿了会儿嘴:“可惜没有地方买鞭炮,用很多鞭炮炸,说不定能把车中的李易给炸死。”
说到鞭炮,伯讹又了主意:“带几个人,身上装油,拿竹筒装油,遇到李易的车一起泼,点火烧车,把李易活活烧死。”
“他打开车门不就出来了么?车门又不是打不开。”伊辛巴认为同僚魔怔了,乱想。
“他跟个王八似的,整天缩在庄子里,还出坏主意,求和的信怎么还不来?金城公主哀求下李隆基应该管用。”
伯讹发现烧车确实不是好办法,油泼车上,点火,车门打开,人一下子蹿出来。
其实他和伊辛巴根本不知道,泼油点火,李易在车中呆着,烧不着他。
车厢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