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5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芹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身心根本没有事儿,主要是她去踹过坏人。
  她的记忆对被骗的事情已经淡漠了,只想着东主哥哥带我去打坏人。
  实际上在医学范畴,属于孩子心灵受伤的一个及时补充。
  孩子自动选择遗忘和记住,她遇到的是李易,一个好的医生就这么牛逼。
  然!李易那时的医生做不到。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孩童乐趣拒战和
  小芹并不晓得,帮助她的不仅仅是一名医生,更是一个掌握权力的人。
  此人能够带她一同去踹人,绕过律法,治疗为先。
  而李易那时的医生不可以,他们谁能带上精神出问题的孩子找到犯罪嫌疑人一顿打?
  “樱桃酱。”小芹取出第二只海螺肉,对永穆公主说。
  永穆公主又舀一勺樱桃酱给抹上,小芹小口小口吃。
  李易没有西红柿,只能拿其他水果制作果酱,樱桃不错。
  庄子里还有‘薯条’,找不到土豆,有山药。
  小孩子就拿炸山药条蘸樱桃酱吃,跟李易那时的孩子一样。
  以及炸鸡腿、鸡翅、碳酸温泉水加汤勾兑的饮料、面包夹香肠,等。
  不同的是吃时鸡腿需要分开,太大,李易没有速生鸡,养不了,笼养速生鸡,需要喂许多种药。
  散养的家禽不容易生病,不爆发大规模传染疾病,一死一大片。
  另外九十九个孩子也吃海螺,头一次吃,鲜的。
  最近几天永穆公主邻居的孩子们学习速度提高,李家庄子的娃娃们边玩边学,哪怕骑旋转木马都要背诵点东西。
  拼积木背口诀,学习进度快的背乘法口诀,进度慢的后来孩子被加法口诀。
  邻居的孩子们处在整体学习氛围当中,想不学都难。
  “李姐姐,我们什么时候回家?庄子地方太大,跑出去总找不回来。”小芹解决到第二个和海螺,不吃了。
  她换成油炸的蛤蜊肉,还是抹樱桃酱。
  “等房子和路修完,住两层的大房子,还有牛棚,养两头牛。
  路更宽了,水泥路,两边浅的水泥沟渠,大家不往里倒脏水,能在里面趟水玩儿。”
  永穆公主为小芹介绍以后的情况。
  小芹眨眼睛,嘿嘿嘿笑起来。
  笑着笑着,她愣住:“我家没有牛。”
  “有,等你回去的时候就有了。”永穆公主笃定。
  她清楚原因,不给小芹留下任何恐惧的回忆机会,小芹的家人被一次次告诉,不准再提。
  慢慢的,孩子会遗忘,或许偶尔有个模糊的记忆,却不会害怕。
  这样一来,那个村山树中干活的场面也不用带小芹去看。
  其他孩子那里大的孩子更是一遍遍教,不能说。
  至于小的,小的孩子才不管这许多事情,能玩耍就够了。
  ……
  “贴着黄瓜晒太阳,着实舒服。”不远处,王皇后与豆卢贵妃贵妃在晒太阳。
  两个人脸上贴黄瓜片,美容。
  李旦一个人吃海螺,蘸三合油,里面泡着姜沫。
  他十分享受现在的生活,没有李易的话,他这辈子别想吃到现在的海鲜。
  “好吃,大郎说是过几天有船到达,船上拿海水养活的海物,该怎么吃?”
  李旦彻底放下,不去考虑皇位和太平公主的事情。
  他如今只管吃喝玩乐,调养好身体,看大唐一步步强大。
  他清楚后宫依旧在钩心斗角,有人对太子的位置还不甘心放弃。
  宗正寺的人提过几次,要给李笺尧找老师,从小开始教,先教规矩,再教识字和其他知识。
  李笺尧不回宫,宫里不好玩儿。
  想到自己的嫡孙,李旦看一眼在旁边池子中游泳的小家伙。
  小家伙跑来跑去,太热,学游泳,专门给他用帆布和铁架子制作了一个游泳池。
  帆布刷过桐油,水能没过小家伙的脑袋,旁边有精通水性的人照看。
  小家伙不怕水,练一练便学会,仰脸躺在水上,大眼睛看蓝天。
  他光个身子,没有什么泳装。
  “看着点沰儿,别只顾着自己吃。”豆卢贵妃贵妃跟李旦说。
  “看着看着。”李旦没有丝毫太上皇的架势。
  “叔叔说孩子现在不教识字,只管玩耍,通过不同的玩来促进大脑和肢体发育,叫打基础。”
  王皇后不担心儿子,游泳池旁边不是一个人看护。
  他们精通水性,知道什么情况下人处在溺水状态,小家伙出现问题,他们会立即抱出来。
  一口水呛到也无所谓,李易在几十步远的地方,若能把孩子给淹死,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庄子里死人,属于身体机能不行了。
  从没出现过正常生病,然后死掉的情况。
  平时就检查身体,包括心血管方面。
  “教唱歌、画画、跳舞也是教。”豆卢贵妃支持李易,李家庄子不到五岁的孩子都不上课,整天玩儿。
  但会背一些东西,练习记忆和发声。
  不过小点的孩子,自己愿意去学则不阻止。
  五岁的孩子学了,四岁的就着急,感觉上自己和对方差不多,也学拼音,拿支毛笔在纸上画字。
  画着画着就蹭一身,脸上也有墨。
  被家长看到后,打几下小屁股,小孩子咯咯笑,一点不疼。
  ……
  李易吃个半饱,抓一把干果在那当下酒菜。
  “易弟,今年突厥你看着可会攻打大唐?”李成器也不吃海鲜了,他把酒喝掉,要一晚冷面。
  “打不出来,内斗中,自己的问题没处理完,互相倾轧,同时铁勒跑过来四十万,他们还哪有大军可用?”
  李易用钳子捏榛子,发现是个实心的,扔到一边,又拿起一个。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水漏之后,还有榛子没仁。
  水漏榛子就是扔水里,果实饱满的臣下去,空的漂起来。
  水漏过后还有筛子,最小的先筛出去,然后放大筛孔,把中等的再筛出去,还能再次操作,剩下的最大最好的。
  比如李易在吃的,可是遇到了长实心的榛子,居然没漂起来。
  “照此说来,他们应该求和。”李成器盘算,打不了,需要防备大唐去打。
  “不和,咱们现在武器多,凭啥要和?”李易点头,他知道,历史上突厥冬天求和。
  当时李隆基答应,大唐打不动了,还要盯着吐蕃。
  现在能打,几场战争伤亡人数非常少,俘虏一大堆,获得战马更多。
  战争是你想打就打,想停就停?
  “派那支军队去打突厥?”李成器又再考虑军队调动。
  今年的目标为占领黄河流域,需要不少军队驻守。
  还哪有兵可打?突骑施刚刚输了,苏禄跑回去,他要不要找机会再来一回?
  “不打,不和咱们不去打他们,让他们提心吊胆。要是和的话,管他们要马,一万匹,战争赔款。”
  李易突然考虑捞好处,打仗光死人和搭后勤的东西,对方求和,趁机要一下,万一对方真给了呢。


第一千零八十章 不再和亲送枪弹
  李成器笑出声:“呵呵呵!易弟你逮到机会便想要好处。”
  “有枣没枣打两杆子,咱们抽调大军去守黄河,苏禄和白衣大食不会再来战,除非他们想出来对付炸药包和窜天猴的方法。”
  李易不以讹诈敌人为耻,他属于实用主义者。
  契丹头领李失活派人先过来提和亲的事情,暂时没给他们答复。
  “不和,告诉他,我李家庄子跟他加强贸易,只要贸易稳固,就不会打他。”
  李易想起来了,有这事儿,李失活显然担心大唐要打他,采用和亲的办法。
  历史上李失活明年会死去,然后其弟弟继位。
  这回不知道能不能死,反正折腾别人家的孩子去嫁人挺不道德。
  李易愿意拿贸易交换,增加贸易量,今年秋天,契丹、奚族、渤海等地方应该会收集许多蘑菇、榛子、松子。
  加上桔梗、很硬很硬的核桃、柞蚕茧、人参、各种皮革、鹿茸。
  换呗,煤油、铁锅、陶瓷、菜刀、石蜡、石棉瓦、油毡。
  双方各取所需,商队往来一多,他们自然会安心。
  “怕是他们不会高兴。”李成器了解别的部族的头领想法。
  以娶大唐公主为荣耀,哪怕嫁给他们的不是真公主。
  “往后大唐不和亲,更不用说纳贡。”李易可不在乎别人高兴不高兴,拳头大就是道理。
  “好!”李成器把李失活扔到一边去,不把公主嫁给你,省嫁妆。
  “新的枪有五百支,先让人把子弹一同送去,记得回来,前方的羽林飞骑太多。”
  李易有点着急,想快速解决黄河流域的问题。
  羽林飞骑不能总在吐蕃那里呆着,回长安坐镇,需要的时候,派羽林飞骑到东北转转。
  东北正在修三个都护府,皆在关键位置,而不是节度使。
  都护府的级别高于节度使,证明大唐对东北那里的重视。
  “派郝灵荃去送,他当上将军一直在学习,去前方跟在郭知运身边。”
  李易想起个人,郝灵荃。
  郝灵荃懂得军中各项操作,却没指挥过大的战斗。
  他又把理论知识学了许多,正好到前面通过大唐和吐蕃的战斗加深理解。
  给他升官是怕他又气死,更给其他将领看,朝廷不会轻慢功臣。
  既然升了,必须要用,还得能打胜仗,否则证明朝廷给错官了,证明李易胡乱伸手。
  李易可不想背这个锅,赶紧的,教,各种教。
  不说在战场上打出来张孝嵩一样的战果,至少能跟人以正和。
  告诉他当道扎营的时候,他别往山上跑。
  李成器对于派谁去送武器不关心,他纳闷:“怎是五百支?”
  “其他的还要继续给羽林飞骑训练用,等我尝试着练出来更好的合金钢,枪管可以更轻,同时更结实。”
  李易把另外一千支枪留下给人训练,羽林飞骑必须先熟练。
  枪管太难造了,铸的快,却不能用,除非是大炮,对精度要求不是很高。
  铸造的时候搅和搅和,尽量减少砂眼。
  他目前研究往钢水里兑其他东西,制造拉刀,拉刀制作枪管同样费劲,却比硬砸快。
  不然李家庄子也不会到现在只出来一千五百支枪,加工过程中,许多枪管废了。
  他卖自行车不交税,就因为造枪成本太高,没工夫帮毕构赚钱。
  “子弹够用?”李成器想帮忙造子弹。
  “大哥,你让工盟帮忙造枪管,我出钢,告诉他们工艺,他们加工。”
  李易看出李成器的心思,他想到造枪管的技术不怕外流,因为别人没有大量的好钢和火药。
  火药的配比有变化,引火的、发射的、爆炸的,各有不同。
  “行,你出图纸和技术说明,我带着钢让他们帮忙,一丝的钢屑都不会少。”
  李成器决定要把人关起来造,多开工钱,不得带走任何东西。
  “等我把火帽制作出来就好办法了,铸造一些地雷,用陶管亦可。”
  李易新的武器在准备,工业生产技术方面的问题。
  实验室他自己能造,他更不在乎热武器杀伤力太大有违天和。
  用枪炮杀人和刀箭杀人的区别在于自己一方损失大小。
  枪炮厉害,杀伤力大,敌人投降不就完事了?
  原子弹威力大不?两颗下去,倭国投降。
  是在帮倭国,不是害倭国。
  没有那两颗原子弹,战争打下去,能把倭国十五岁以上的男性给杀光,只要倭国继续征兵不投降。
  那样得到利益的是老毛子,所以北美那里一看情况不妙,要获得战争胜利的利益,才扔的原子弹。
  二人吃完饭,李易找到郝灵荃,安排他带十六卫的人去给前方送枪弹。
  十六卫派五千人,换回来七千羽林飞骑。
  顺便再带炸药包、压缩饼干、水果罐头,一人双骑,路上在驿站进行简单补给。
  郝灵荃拍胸脯保证,人在枪在。
  骑兵出发,李易望着逐渐消失在视野中的身影,摇摇头,搬个躺椅在外面晒太阳。
  ……
  “今年的这种蒿子太多了,希望不会坑了李家庄子。”
  采茶叶和蒿子的人始终在工作,茶叶的品质越来越差,叶子大,还生虫子。
  蒿子在长,不时就有新的冒头,之前长的变老。
  采蒿子的人发现一种他们认为制作蚊香不怎么好的蒿子数量多。
  这种蒿子就是黄花蒿,数量多就对了。
  李家庄子收集的种子,然后派人偷摸去撒。
  河边、路边、山脚,长出来许多黄花蒿,用来制作截疟丸。
  采蒿人哪晓得李易最看重的就是他们认为不好的蒿子,他们无奈地割下来,打成捆背着给李家庄子送。
  其他地方的使臣,就咬着牙花高价买,尤其是吐蕃,夏天的吐蕃疟疾更多。
  还有西南那里,以及西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