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5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牙科的局麻其实也能麻死人,距离大脑太近,拔牙拔死的又不是没有。
  “你吃吧,把牙吃坏了找李易拔,你放心,你就是他的敌人,他也会好好给你治,然后再抓你。”
  魏知古对姚崇说,姚崇有两颗牙掉了,一直没镶,大牙,后面的,不影响别人看。
  “老夫与他不是敌人,他还是比较好的。”姚崇说着声音低下来。
  因为他算计过魏知古,因为儿子的事情。
  儿子让魏知古帮忙枉法,魏知古不答应。
  这样一想,李易比自己的人格高尚,到最后时刻,还记得救自己儿子,把自己给弄下去就结束。
  弄下去又让进团儿,之前的房子没收走。
  生病什么的可以随时去李家庄子看,自己以前把他当政敌,结果他根本不在乎。
  看上去李易比较好欺负,然,当其真下手时,才可知晓其狠辣。
  抓回来的那些人,挖矿的机会都不给,就是杀,女子送进去,八岁之下的孩子赦免,八岁以上的孩子入奴籍。
  他能让一头干了一辈子活的老牛善终,也能亲自带枪啪啪啪杀人。
  他看着孩子遭罪而掉眼泪,却对吐蕃使臣病得要死而无动于衷。
  他对诈骗犯给出东西帮忙让对方重新振作起来,又面对倭国使臣吓唬孩子要二十万缗买死罪驱逐钱。
  他自己吃饭舍不得浪费一口汤,转手几十万缗往外扔。
  这样的人,如何评价与定位?
  “宰辅们,吃茄盒和炸鸡不?我这油现在是一天一换,吃起来没有哈喇味儿。”
  一个卖油炸食品的人,见到宰相出行,赶紧吆喝。
  “一天一扔你舍得?”苏颋头一次知道,他以前对此并不关心。
  他认为这油啊,能一直炸,少了就加一点。
  “舍得不舍得要看行情,城南都是,我不这样干,别人不吃。
  不过没事儿,拿着陈油去李家庄子,李家庄子给换一半的新油,还有几块肥皂。
  油好,买的人多,李家庄子说拿那个油做香皂、肥皂。”
  卖油炸食品的人嘿嘿笑两声,拿出块肥皂让众人看,表明他确实送油去李家庄子了。
  “炸,一样炸一些,我们带走吃。”姚崇看到炸茄盒就迈不动步了。
  他知道李家庄子制作肥皂终归要使用油,用新鲜的油不如用陈油。
  油用的时间长了,味道确实不好,炸出来的东西苦,还有股臭味儿。
  不长时间,一人手上多了一片荷叶,还有一双竹筷子。
  护卫们没要,他们需要时刻警惕,不到吃饭的时候不需要吃别的东西。
  ……
  “看,新的搪瓷东西烧出来了,正常瓷器容易碎,而铜铁又会生锈,把铀用在铜铁上,就可以取长补短。”
  李易手上拿了一个搪瓷缸,白色的,没有任何花纹。
  第一批是试验品,看是否成功。
  包括里面外面皆上铀的军用水壶,成本比正常的铁皮壶高,交到将士们的手里后,将士们节省维护时间。
  李隆基拿起个大茶缸,对着地面抡着摔下去,在碰撞声出现后,缸有点变形,同时掉了一些铀。
  他又拿起来仔细看看,颔首:“好,还能用,没漏。”
  “一般在外作战,都是泥土和草丛,哪怕是石头的地面,掉一点铀,影响不大。”
  李易自己‘发明’的东西,当然知道情况了。
  “要卖?”李隆基首先想到赚钱,用卖给别人的钱把补贴给将士们军用水壶的钱赚出来。
  “卖,他们看到了会明白原理,但想要仿制出来,没个年专门用来调整铀和温度是不够的。”
  李易丝毫不担心别人仿制,看上去是一个铁片涂点铀,实际复杂着呢。
  除非别的大窑找经验丰富的师傅不停地尝试,那么三年五载的可能成功。
  一般的小窑看一眼,不会去想,有那时间不如多烧几窑陶器。
  “好,有了此物,把前方将士的铁皮壶换回来。”李隆基也以为随便的铁壶拿过来抹曾铀即可。
  “不行,用过的壶挂铀费劲,我还得洗,酸洗或碱洗,有那工夫,我又造出来一批了,现在的铁多。”
  李易意有所指,马鞍山,当地有铁有煤,大量的铁锭被运回来。
  在为朝廷输送的情况下,当地还能自己制造武器和甲片,要卖给敌人。
  说明铁多、铁好,冶炼容易。
  这样的人不杀,不杀直系三代,岂不是鼓励别人照着办?犯罪成本太低了。
  投降的敌人可以饶,叛变的自己人只有死路一条。
  “这一个杯子多少钱?”李隆基重新拿过一个新的茶缸。
  之前那个试验摔的扔去不要,他知道这玩意儿不值钱几个钱。
  “没有花纹的十钱一个,还有大的壶,按照大小不同,价格也不同。有花纹的就贵了,五十钱、一百钱都是它。十分之一的税。”
  李易给出定价,顺便说出税率,他赚回来之前的钱了,要交税,帮毕构多赚点。
  李隆基用指头弹弹:“为何不贵一些?别人学不会。”
  “我想让百姓也用上,轻便、结实、不生锈,战争归战争、赚钱归赚钱、民生归民生。
  百姓需要这样的茶缸和壶,我制作不出来不锈钢,我就做这个给百姓用。
  等技术成熟,规模扩大,价钱更便宜,还有搪瓷的盘子和饭盒。”
  李易转过头来又不想赚高额利润,当然,他不公布技术,铁皮的胎的搪瓷成本很低。
  包括大一点的脸盆,以后十几钱一个,能用好多年。
  “是,是应该为百姓考虑。”李隆基反应过来。
  他恨不能现在就把李易娶回家,不,是把永穆公主嫁出去,不能让李易当上门女婿。
  尚公主是尚公主,跟上门女婿没有关系。


第一千零七十章 有名有字规则突
  李隆基想着,对李易说:“我看闻恬那丫头不错,不如你收入房。”
  “我看着也不错,可没成亲呢。”李易知道啥叫收入房。
  “此事大唐多了,以免被其他人抢去。”李隆基怂恿,卖亲闺女了,还是老大。
  李易笑了:“谁敢跟我抢?抓去修路。”
  “总归是先订下来比较好,她爹娘想来知道了也不能反对,生米煮成熟饭了。”李隆基还是劝。
  “没用,咱大唐在乎这个?强奸、通奸都是一年半,包括幼女,除非幼女死了,那是另一个罪。”
  李易说起这个事情就生气,强奸怎么判得那么轻?
  孩子拐卖,即使孩子同意,逮到了也往死里判,这两个律法是不是不协调?
  “明年你准备取个什么字?”李隆基见李易似乎不动心,干着急,便问起取字的事情。
  再过了年,李易二十岁了,及冠,应该有个字。
  “三哥知道,我也没个亲人,把你们当亲人,不如叫长兄给起个?”李易意思是让李成器取。
  “兄长那个人啊,整天忙,没时间,不如为兄给你起个,到时候你用。”李隆基坚决不答应李易的字由别人来起。
  他都想好长时间了,准备妥当了。
  “劳烦三哥。”李易还能说啥,人家非要给他起,他就得受着。
  “字刚柔。”李隆基郑重起来。
  “阴阳为易,刚柔相当。多谢三哥!”李易认了,以后就是姓李名易字刚柔。
  这个‘字’不张扬,也不低调。
  若是取‘克难’为字,过低,以容易为本。
  若是取‘无有’为字,太高,以易经为本。
  用刚柔对阴阳,连绵不绝,有内有外,存方自圆。
  但不能起方圆,与易五关,方圆成规矩,就把人给圈起来了。
  至于说起另外的什么‘正国’‘稷稳’等等,属于没文化的人才用的方法,根本不知道名和字的对应。
  字个名从来都是扳正或相合。
  比如姚崇,他之前叫元崇,字元之。
  元之里的元把姓和根结合起来了,而之,之的是崇,崇代表着高度,这叫浑圆一体,相合。
  即便他该名叫姚崇,依旧是元之。
  古代的字,不是随便取的。
  一般人不懂,李易自然知晓,他要了,不要也不行啊。
  从今以后,其名易为阴阳,乃天道;其字刚柔,乃人道。
  这叫天人之道,名字相谐。
  “天人之道在于何?”李隆基深吸一口气,问。
  “于思,思天地广博;于为,为人间浩然;于德,德正道沧桑;于终,终民生惶惶。”
  李易也站直了回答,他就是这样想滴。
  他现在没有别的追求,钱?女人?权势?
  他想有全都有了,但在都能有的时候,人不会知足,要追求更多。
  当皇帝,太累,没意义。
  当皇帝的目的是什么?伸手指处,长刀所向?那现在就有了。
  自己说打谁就打谁,说不打就不打。
  说可以找一大堆漂亮的女人,都找过了,然后发现没什么意思。
  说叫别人恭敬,因为有钱,一群人即便一钱得不到,因为你有钱就恭敬你。
  如今别人的恭敬都是摆长生牌位,自己有多少钱不重要,让其百姓跟着赚多少钱才实在。
  ……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
  被大唐军队完全占领并控制的区域,一些之前游荡着生活的人聚集起来。
  他们的孩子在一个帐篷外面站着,跟羽林飞骑的人一起喊。
  孩子学习就是喊,羽林飞骑教。
  他们属于散民,原来就生活在这里。
  吐蕃想要出兵,让他们出兵,他们被迫也得派出人。
  吐蕃撤离的速度太快,来不及把他们一同带走,就是胁迫走。
  他们就留下来了,他们对于谁统治无所谓,只要能够正常生活即可。
  现在大唐人打过来,他们就等着,你说我是敌人,让我投降,我就投降,你总不能连投降的都杀吧?
  都是一家一家的,你们大唐不知道怎么回事儿?
  欺负我们有什么用?大不了跟你们拼了。
  除了得白化病的人去直接灭绝人家的种族,天下就没有其他人会那样干。
  那些白花病的人就像癌细胞一样,容不下任何东西。
  大唐不是,大唐将士清楚当地的情况。
  于是把他们召集起来,办学堂,给补贴,孩子过来上课,一个孩子一天给五钱。
  孩子过来上课,大人跟着看,别骗我们,不然不要你们的钱了。
  等孩子开始跟着一起念的时候,大人露出笑容,真的是教孩子学习,还给钱。
  到了日头正中的时候,孩子还吃上了煎的肉饼。
  “早跟你们说了,你们不信,我是大唐人,我跟你们一起打鱼,欺负过你们吗,他还还给我侄子一大张牦牛皮呢。”
  帮忙引路的年轻人跟‘邻居’们说,拿到皮子给妹妹的他现在在周围一圈都有了名望。
  有一整张牦牛皮就代表有一个家,夫妻两个人,加一个孩子,一张牦牛皮就能度过寒冷的夜晚。
  ‘邻居’们没啥可说的,反正现在是大唐的军队占领,那就听大唐的。
  “什么面,那么白?”一个孩子的家长看孩子吃肉饼,满意了、放心了,随便问一下。
  “六零粉,好的麦子把外面的都去掉,就剩下六成的东西磨成粉,将士们舍不得吃,给你们的孩子吃。
  还有肉,用来煎肉的一律是香油,芝麻的油,平时吃不到吧?
  你们不能只看肉,还有菜干,葱花都是挑了又挑,选了又选,然后用美女细嫩的手在烧红的锅上……”
  引路的年轻人开始自己的幻想了,说给别人听。
  就跟李易那时宣传的,什么少女用舌头含茶叶,还有放在胸口的位置上带回来,等等。
  最有意思的是,李易那时还有很多人信。
  你要是说这些信的人傻,他们还骂你,说你不懂。
  现在更是如此,一群没文化的人听傻了,原来肉馅里放的葱花是这样啊?
  听说大唐女子的手细嫩着呢,掐一下都能出水,居然用来做葱花。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民心所向话步枪
  “借我们几皮马,我们放羊,有马一个人可以照顾一大群羊。其他人帮你们建军寨。”
  散民中有威望的人管过来察看情况的郭知运借马。
  他们的马少,有了马,互相帮忙放羊,其他的人去给大唐干活。
  他们看到大唐的军队到了,不仅秋毫无犯,甚至为孩子上课,发钱。
  孩子的家人拿到钱,即便少了孩子当劳力,亦能有收入。
  与之前的吐蕃对比,散民们担心吐蕃又打回来。
  吐蕃的孩子还无法人人识字,发现他们的孩子读书,心中会怎么想?
  最大的可能是孩子被抓去当奴隶,让你读书,识字又如何?给我当奴隶。
  一群跑伤和受了箭伤影响到奔跑的马被送过来,用来打仗冲锋不行,放牧则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