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5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家选择无视,开始处理人,袭击重臣,咋想的,还有被干掉的那些人的脑袋。
  羽林飞骑出动,代表陛下。
  羽林飞骑接受的是李易的教导,不存在为一己私利,或心情不好就报复性杀的人可能。
  羽林飞骑看待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没有情绪化。
  一群人被收拾,之后还有家人的问题。
  李隆基并不高兴,昨天晚上他在别的女人的地方睡觉,可他心中却惦记着王皇后。
  王皇后最近又有了身孕,不怎么运动,在学习。
  她学的是……李易写出来的东西,专门教女人怎样把握住男人。
  涉及到行为心理学范畴,这个在李易那时是体系。
  李易专门写成册子给王皇后,别人绝对不告诉。
  他不反对李隆基去找别的女人,但女人的魅力并不仅仅表现在容貌上。
  即便王皇后白头,他都会给染发、拉皮、注射一些东西。
  因为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哦,是: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这是一个叫随园诗话的作品里的,不用非得当真。
  就像菜根谭里的一些东西一样,无非是一个作者的想法。
  每一个作者都会出现错误,看的时候理性,不要去追捧,也无须去抨击。
  比如一个感觉听着很有味道的句子‘天涯谁品梨花雪’。
  这是因为作者被宣传的多,其实根本就没有这个东西。
  真正的句子是‘莽天涯,谁吊梨花榭!’
  元曲里面的,李易以前就是遇到了,了解一下,并不会去深学,没有意义。
  李易有手段可以让王皇后冻龄,看他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王皇后有了儿子,现在想要个女儿,可惜现在还看不出来,她努力地学习。
  女人的魅力不仅仅是容貌,在于知性和姿态,以及文化底蕴。
  如南曲一般,南曲的女子,在美貌上,有的甚至比不上北曲。
  换到李易时,就是真正的名媛与外围女的差别,外围女不好看?不,她们有的比名媛漂亮多了。
  李隆基不知道这玩意儿还能系统化,他就被迷住了。
  跟别的女人欢度一宵,总觉得哪里不对,想回家。
  于是他就回来了,看到王皇后在那里舞太极剑,确实是舞。
  王皇后动作慢,但身体丰沛,动作流畅。
  “有容,咱俩进屋。”李隆基昨天晚上本来就很累了,现在居然又想那啥!
  王皇后白他一眼:“不行,我还想要个公主呢,你把别人用其他名义带进来。”
  “那算了。”李隆基瞬间冷静。
  他懂,除了王皇后,其他的女人带不进来,当然,喜儿几个除外,李易不会管。
  桃红她们都不行,一旦发生关系,地位怎么处理?让李易让步?
  “三哥、嫂嫂,给你俩一对儿情侣表,游丝上弦的,我现在还弄不出来重力甩动上弦的陀飞轮表,以后慢慢造。”
  李易拿着两个手表这时出现,看一眼,想要退出去。
  因为李隆基搂着王皇后想亲一亲。
  “拿来看看,咱俩这个姿势摆出来对不对?”李隆基很自然地出声。
  他把他的那样的行为变成了摆拍的姿态,意思是咱俩在配合演出。
  李易表示佩服,过去帮两个人戴上手表。
  同一时间,外面传扬开了,李家庄子要出售计时器,就是那个钟。
  百姓知道,不能说买钟或送钟。
  钟同终,死人才这么说呢。
  但又有所区别,那要说给别人送个钟怎么说?说表。
  华表就是钟的意思,不管是望帝出还是盼君归,华表在那里,其实就是个钟。
  按照华表被太阳照射后的影子,来判断时间。
  “易弟,那些人是不是不用杀,然后送去干最危险的活儿。”李隆基戴上了表,感觉很开心。
  “杀!”李易一改之前的柔和,突然变得果决。
  “别人都能去干活,他们怎就得杀?”李隆基考量一般地问。
  “叛国,情到伤处心有变,国律深时在于叛。其他的事情,我都能想办法留一下人去干活。
  可是里通外国,我无法为他们找借口。如果他们不死,岂非告诉其他人就算这样也可以活?
  杀,三代之内不可饶,国法之下,不可轻乎。”
  李易这个时候就没想着让人去干苦力然后赎罪。
  他的要求就是杀,一杀杀三代,有的底线不能触碰。
  像之前的蓝田县的官员问题,他们是想自己捞好处。
  他们没有要联合外部势力的想法,就是自己想赚钱。
  换到铁矿的地方,这些人要联系外部,那是钱的问题吗?
  放过他们,让前线的将士们怎么想?
  将士们会觉得我在拼命,后面的地方为敌人提供武器杀我们,陛下,你说句话!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海外保修往回拉
  “我看看现在什么时候了?现在是上午,上午指的地方的八,卯正。”
  “换成更大的,是不是一天可以变成十二个时辰?”
  “走慢一些,十二。”
  钟楼的下面,一群百姓在抬头看时间,钟还是小,太大的庄子没工夫造。
  一个大钟不少钱呢,需要的时间更久。
  庄子中,李易已经画完大钟的设计图,其实就是抄,让他设计,一年他也设计不出来。
  钟楼那么多的零件,尺寸差一点都不行,越大越不好制造。
  当然,越小也越不好制造。
  他在钟上额外加了一点东西,眼看转一圈的时候,当转到位置,对应的那个时辰可以转一下。
  就像机械表上看日期的地方,一转,六个时辰同时换。
  如此看时辰亦可,无须去学新的规则。
  报纸上登了挂钟或落地钟售卖的广告,按照大小不同,装饰不同,价钱自然不同。
  最便宜的一百缗,一个小钟,挂起来即可。
  这个小钟不是谁都可以买,受限制。
  必须购买了煤油灯、暖水瓶和自行车的人才有资格。
  之后的其他钟,只有一种可以随便买,定价一千缗,有保修,上面有玻璃,还有漂亮的玻璃珠子。
  大商人们早早便等在桥头,等李家庄子销售。
  他们有的要把东西送到其他州府去卖,有的甚至想运到海外,换回来大量的宝石和金银。
  毕构在,在桥头,他昨天没找李易,今天更不想找。
  他看商人们排队的样子,心下舒坦。
  工作他交给别人,目前处于休息状态,不能把自己给累死了。
  毕构并不怕进团儿,他怕死,京兆府几乎一月一个样,边关战事顺利。
  他琢磨着多活几年,感受一下盛世。
  现在他看看有多少人买钟,买一个就计算八百缗的税。
  等攒到七十万缗后,就开始收李家庄子的税。
  “好东西,你们多多买,买一千个,送到海外去,找海外的国王或酋长卖,他们有钱。”
  毕构喝酸梅汤,一会儿抿一小口,冰镇的,他不敢喝急了。
  他眼睛看商人,带着和气与欣赏,商人们在他看来属于国之栋梁。
  “老毕,怎不进去?”李易得到消息,毕构穿官服坐在那,宰相的车停着,出来看看。
  “进团儿?听人说你想把我弄进团儿,信不信老夫一头撞死在桥头上。”毕构看到李易,瞬间瞪眼睛。
  “谁说的?纯粹是造谣。”李易跟着瞪眼睛。
  “张九龄怎么说?”毕构有证据。
  “叫他回来当尚书,不当宰相。”
  “当户部尚书,抢老夫的位置?”
  “礼部尚书,管教化。”
  “礼部尚书没什么实权。”毕构认为礼部不好。
  “把科举给礼部,现在由吏部管,吏部考核官员、指派官员足以。”李易有办法,不就是权么。
  “区区科举有何用?”
  “还有教育拨款,你户部给礼部钱,每年给多少,礼部用来对大唐各地进行建设学堂、教师俸禄、组织活动、奖赏优秀学子。”
  李易继续说,他不认为教育部权利小,想捞好处可以捞。
  比如限制非本地人口孩子上学,专门建个好学堂,周围不就有了学区房么。
  毕构想一想:“当礼部尚书也好,还能兼个户部的官职。”
  他觉得张九龄比较正直,之前因为举报吏部县官选拔,发现两个宰相一个都没下去。
  于是就生气了,打个报告回家,不玩儿了。
  “不急,等回来的,允许随意购买的钟,卖一次,差不多就可以给你交税。”
  李易跟着看向排队的商人,商人们有钱。
  “他们先前买的东西都卖出去了?大唐究竟有多少有钱人?”毕构又抿一口酸梅汤。
  “他们有的是租出去,一下子购买很多个煤油灯和暖水瓶,这样就有了购买自行车的名额。”
  李易知道情况,自行车放出去三千辆,一辆一千缗。
  暂时生产不出来,陆续生产着让人家提货。
  煤油灯与暖水瓶却卖出去六千多套,商人买了等别人骑自行车后,自己宣传一下,看谁想买。
  商人加价,等李家庄子再次供货的时候拿名额来提货。
  商人不是卖一辆自行车,连暖水瓶和煤油灯一起卖。
  越到后期,现在的东西越值钱。
  现在商人出租,一个煤油灯,租一晚上比如五百钱,一个暖水瓶一天一百钱。
  坏了不怕,旧了也不怕,拿回来换新的。
  即便跑到江南道,路费才几个钱?多租几天钱就回来了。
  别人若不小心给弄坏,那更好,可以多要点钱,可惜的是,不能要求对方按照原价赔。
  按照原价赔,相当于对方买下,对方买了不但不吃亏,还占了便宜。
  毕构看人多,心情好:“果然,技术就是钱。”
  “也可能丢命,换个寻常人试试,除非遇到我,我会帮忙,遇到州府的人……”
  李易说着停下,有好技术,没实力保护,多少双眼睛在看?
  “旁人没有此技术,拆开后能造出来一样的不?”毕构隐隐担心。
  “不能,每一个零件的重量皆有要求,那个发条别人造不出来,用时间长了需要更换。其他零件磨损,一样得换。”
  李易自己造的钟,十分清楚难度。
  拆了有什么用?零件就那些,每一个单独拿出来进行倒模,发条怎么倒?
  随便弄点铁片?试一下就知道了。
  别说是钟,以前上弦的那种青蛙,拿给现在的人,他们也造不出来。
  毕构放下心,又说:“卖到海外去的如何修?”
  “运回来修,告诉商人,卖过去的时候与对方说好了,坏掉免费维修,但需要送回来。
  真坏了,他们只能等大唐的商人过去。
  包括以后卖的玻璃镜子,不小心碰碎了,把碎片收集起来。
  等商人过去,或他们派人到大唐,我给他们换。”
  李易对此有应对方式,鼓励商人带东西出去。
  过去后,带回来的粮食多,还能享受减免税收的优惠。
  毕构吧嗒下嘴儿:“为何不卖给他们新的,何必还要免费更换和维修?”
  “老毕,你得想到什么人才能买,我们的商人过去,怎样会受到欢迎和保护。”
  李易笑着提示毕构,玻璃镜子坏了,别人买新的,自己当然赚钱,只是有的钱不可以赚。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唐商权益品牌守
  毕构愣在那里,李易看旁边有个卖糯米棒子糖的,走过去拿起一根,转身又回来,没给钱。
  对方朝他感激地笑笑,继续制作糖。
  哗啦围过来一群人,纷纷买糖,他们认识李易,李东主吃了,说明好吃,尝尝。
  “你应该向他要钱,你不能白吃。”毕构看到,对回来的李易说。
  “我也是这样想滴,却实在不好意思开那个口。”李易掰下来一点分给毕构。
  “到嘴里一化了粘,咬着粘牙。”毕构接到手上看一眼,不想吃。
  “快点咬就行,或者含着,你牙没事儿,坏了我在给你镶。”李易说着自己咬,咔嚓咔嚓。
  然后粘牙了,他用舌头舔。
  毕构就没吃,放到桌子上:“老夫方才已想通,东西坏了能修,他们盼大唐商人过去。
  更愿意组织人手到大唐,买更多的好东西回去,顺便卖东西给大唐。
  大唐商人在当地享受的地位不同,再加上大唐海军保护,商人出海愈发积极。”
  “嗯!另外我李家庄子的品牌将传过去,再有好东西,拿到外面,可以换不少东西。”
  李易补充,品牌就是这样树立起来的。
  哪怕是同样的东西,只要有李家庄子的牌子,就可以比别人贵上许多倍。
  “你庄子的兑换券随奢侈品过去,想来各地会接受。”毕构想起另一个东西,货币。
  “对呀,李家庄子的兑换券随时可以兑换相应的质押品,我庄子又不是信用货币。”
  “你可以超发,别人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