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个报信的人留下信,被抬出去。
之前他们兴奋,走了不该走的路,现在腿都抽筋了。
他们看宫女,宫女抿嘴笑,有的宫女坏呀,抛媚眼。
“不要这样,否则宫内的福利减掉。”二班的桃红过来有事情说,看到宫女们的样子,警告。
宫女们立即低头,她们害怕,福利是李家庄子的福利,额外的。
“大家辛苦了。”二班桃红对二十个人说。
二十个人瞬间清醒,他们感受到的是端庄。
不管哪一个班的宫女和太监,对外的时候气质都会显现出来。
他们每一个班都会把李易教的东西分享给其他人,学到的知识不一样。
他们属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状态,懂经济、晓民生、知兵事、明政治。
……
“易弟,今日朝堂有捷报,说是有将近五万五千的俘虏,就那一个地方。”
不等到晚上,李隆基就回来了,未去找其他女人。
现在是中午,庄子里凉菜最多,热菜也有,数量少一点。
今天的主食是过水的籼稻米,籼稻生长周期短,华州、同州那里的出来了。
这种米没有筋,口感不好,但做成过水饭,就差不多,跟有筋的一个口感。
都不用制作成米线和大米饼,过水饭,什么地方的米能有筋?
过下去的是水,用来给牲畜喝。
李隆基盛了一碗,坐到李易对面,说起高兴的事情。
“换回去。”李易用筷子在搅拌蒜茄子,蒸出来的茄子,配合水饭最好。
其实土豆烩茄子也好吃,但没有土豆。
要是有土豆、玉米,整个大唐一下子就起来了。
尤其是李易那时的内蒙古,现在的一片地区,种土豆不但产量高,而且土豆还长得面。
“不够换,大唐百姓数量少。”李隆基提数据。
“换牛羊马匹,他们没有战斗力了,今年基本上就这样结束,明年咱们的火枪出来了,现在多换点有用的东西。”
李易不是心软和傻,他算计得更深。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蜂蜜价高卖可允
五月初四一早,一万羽林飞骑出发。
他们携带四千枚窜天猴、大量的花露水、酒精、滑翔翼。
庄子开始加班加点生产窜天猴,要有足够的储备。
郭知运的队伍拿到的窜天猴只剩下最后二十车,一车二十支。
第一天的进攻他打出去八百枚,剩四百枚不舍得用。
窜天猴打着过瘾,嗖嗖嗖,轰隆轰隆就没了,全是钱。
说白了是大唐用技术和金钱换取将士们的生命。
现在又送去四千枚,相信郭知运使用好了,能够把整个黄河源头拿到手。
大石城那里暂时不需要火器,已经取得胜利,突骑施打不过来,白衣大食短时间内要舔伤口。
“快,写信。”伯讹躺在病床上得到消息,叫伊辛巴写情报送回去。
昨天已经写过一封告诉吐蕃打大石城的军队全军覆没,今天大唐又派一万羽林飞骑携四千支窜天猴过去。
叫赞普准备一番,最好是……求和,不能再打下去了。
吐蕃需要恢复元气,继续交战,搞不好会被大唐给灭掉。
秋收之后,大唐前线粮草充足,吐蕃粮食收获,能打仗的战士却不够。
“写过了,还让我们那里继续派人到大唐,增加我们传递消息的人手。”伊辛巴担忧地看着伯讹。
伯讹的状态很不好,消瘦了许多,晚上总会做恶梦,要不是大唐的太医厉害,估计早……
“我没事,别担心我,我想开了。”伯讹挤出来一丝笑容,紧跟着咳嗽。
吐出一大口痰,他呼吸顺畅了:“要学,学大唐,给工匠更好的待遇,研究武器,还有耕种、饲养。”
“大唐也会跟着变强。”伊辛巴不认为与大唐彻底和平对吐蕃有什么好处。
大唐人口多,等大唐发展起来,吐蕃再想打,将没有机会。
伯讹摇头:“向西、向西南,向那里扩张,抓那边的人,派人去告诉白衣大食,大唐要吞并他们。”
“只得如此了。”伊辛巴并不知道管用不管用,白衣大食始终和吐蕃打,现在不打了,一起打大唐。
“再想办法到大唐船只能去的地方,告诉当地人大唐会吃人,还会把人抓去当奴隶。”
伯讹又出一计,吐蕃目前应付不了大唐,便想办法给大唐添堵儿。
伊辛巴点头答应,他对这个也不怎么相信。
大唐的丝绸、陶瓷器是好东西,别人难道自己不会看?
除非吐蕃花钱买通一些人,遇到大唐的商人就攻击,把水给搅浑了。
效果不一定有,吐蕃付出却很大。
信送出去,伯讹似乎真的想开了,精神头一下子变好,不像回光返照。
……
他们的愁,京兆府的百姓感受不到,知道又打了大胜仗,抓住敌人那么多。
百姓们一个个开始准备,准备上山,明天五月初五,当天的艾蒿价钱比平时贵一成。
实际上药效差不多,若五月初五下雨,收的蒿子不如提前或延后两天。
李易纯粹是让大家高兴一下,李家庄子批量加工后的艾条会以成本价卖给各药铺。
药铺若不带徒弟,就无须自己制作。
有徒弟的要教徒弟制作,同时能省钱,甚至是让徒弟去采艾蒿。
“东主,一船榆树皮的粉刚刚收了,蜂蜜收得不多。”宋德刚刚交接完一批榆皮粉,赶来汇报。
“无妨,朝廷在收蜂蜜。”李易不操心蜂蜜,他制作截疟丸,给朝廷一部分。
朝廷拿来卖钱,卖给外面的人,吐蕃和突厥就没有配额。
其他人花高价买,有数量限制。
朝廷收蜂蜜,把蜂蜜送李家庄子,拿走的一部分药丸属于蜂蜜钱。
李易就拍卖,朝廷把价钱定死了,别人想多买,只能竞拍。
药丸给出保底价,比朝廷的价钱高。
如此,朝廷赚到钱,别人还要说大唐朝廷好。
吐蕃和突厥只能买更高价钱的送回去,给那边的奴隶主们用。
另外李易还走私,往西南蛮那里走私。
当地的大唐军队先把市场给打开了,一部分钱,当地留下过日子,一部分用那边的东西抵。
今年估计会有许多船的物资送过来,包括动物的皮毛、药材、肉干。
另外是活的动物,这个不好养,路费高,赶路的途中会出现死亡。
当地军队是折冲府,需要养家,家人日子好了,他们才有战斗力。
主要是吃的好,有力气。
“东主,听说有人高价收购蜂蜜,目前不知道背后是谁。”宋德又说出个情况。
“高价?百姓不知道蜂蜜干什么用了,在报纸上说一声,用来制作治疗疟疾的药,他们愿意低价卖给庄子。”
李易还是不愁,他相信学了他教养蜜蜂的人会支持李家庄子。
何况朝廷是派人到地方收蜂蜜,到县里收,村子中有学着养蜜蜂的人带着蜂蜜过去卖,价钱不低。
在京兆府抢那点蜂蜜有什么用?用来制香?朝廷已经下令,拿蜂蜜制香要没收。
“东主,那我就去印刷工坊了。”宋德答应一声要走。
“别,别印报纸,百姓好不容易多卖点钱,让百姓赚。我应该知道是谁在收,哼!跟我玩这一套。”
李易又给喊住,示意宋德去忙。
他在等,等对方上门,但是,他不会要对方的蜂蜜,收吧,收完就留着,看能吃多少天?
“东主,是谁?”太监黄柏好奇,这个怎么猜?
“京兆府的商人不敢跟我抢东西,外来的人,看有谁现在钱多?”李易提示。
京兆府的商人懂事,想要赚钱,跟李家庄子合作,或照着李家庄子的一些行为去学。
其他地方过来的大商人到长安,需要与长安商人接触。
长安商人会告诉他们什么能做,什么不可以做。
剩下的就是其他小‘国’的人了,小国本就没有多少钱,还要买截虐丸。
“倭国使团?”黄柏一点就透。
“应该是他们想向我展示一下财力,然后再把蜂蜜送给我,以此拉近关系,从我这里谋取秘密。”
李易猜测着,这个可能性最大。
他以前用过,买核桃,有的人喜欢文玩核桃,会去选,然后他高价全收了。
对方买不到,生气,他就带着核桃过去。
先表示抱歉,说不知道对方也要核桃。
接着说自己以为这核桃能吃呢,结果买了才知道,不能吃。
希望对方能接收,比如说一斤五块钱,要不三块也行。
对方一看论斤卖,自己不属于受贿,买吧,线就搭上了。
后来就不行了,核桃太多,不值钱。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不收礼物不坑民
“小易,升官了,我给你带过来。”吃饭的时候毕构来了。
把门下省的文书给李易,升官了,门下省的人想来,毕构抢了过来。
李易在吃米线,天热,他连续吃了几天过水的东西,需要调整一下。
“米线行。”毕构说着坐在李易对面。
金菊距离门口最近,她出去给毕构拿东西。
翠柳跟着出去,帮忙。
李易打开文书瞅一眼,向西边抱抱拳:“臣谢陛下。”
“是我们全体通过,不然你还是从九品下的武散官。”毕构要把话说清楚。
“嗯!谢了。”李易应付一句。
“不用,不用客气,都是应该的,你为大唐出力。”毕构摆摆手,一副他不居功的样子。
“你最近总吃热食,不建议你吃米线,胃舒服吗?”李易说着去搭毕构的脉。
“昨天晚上吃的炸酱面,反酸,早上起来用凉开水泡的米饭,吃点螺丝转咸菜。”
毕构坐好了,说自己的饮食。
“吃吧,没事儿,今天晚上你吃半碗米饭,吃点瘦肉。”李易放下手。
金菊拎着一个陶罐回来,放在竹子编的垫子上。
翠柳端个托盘,放到旁边,坐回自己的位置,低头吃米线。
毕构开始小心地往罐子里下东西,上面一层油,温度全压在下面。
“小易,你知道不?倭国的使臣在收蜂蜜,你猜他们要干什么?”毕构按照顺序放东西的时候一脸神秘的模样跟李易说。
“给李东主。”八个宫女太监同时出声,并一同佩服地看向李易。
“知道了?”毕构看看他们,又瞅李易。
“我不要,不是什么东西我都收,见我都不见他们。见第一次,他们就会想办法跟你见第二次。”
李易捞米线,一个长勺子放在下面,筷子捞一点就接一点。
毕构露出遗憾的神色:“他们买了四千缗的蜂蜜。”
“四万缗也不要,他们难道还能倒了?他们有本事能够带回去什么就带回去什么,想从我嘴里掏秘方,做梦!”
李易摆出来态度,说啥不跟倭国人接触。
对方目的明确,自己又不可能答应,耽误时间。
至于说接触之后可以骗一下,为什么要自己去骗,何况堂堂正正已经足够收益了。
“从各地传回来的消息,感觉今年能收上来三十万斤蜂蜜。”
毕构换个话题,他也不在乎倭国买的那点蜂蜜。
李易在报纸上教的养蜜蜂的方法非常好用,就是蜜蜂太少了。
等到明年,分巢之后,相信会多起来。
送过来的报告上说有的邻居跟人家说好了,分巢的时候分过去,请对方喝顿酒。
李易给自己的小碗里加了点辣椒油:“告诉他们蜂蜡一比三换李家庄子的蜡烛,我要用来制作化妆品。”
李易怕百姓用蜂蜡当燃烧蜡,怪可惜的,他有石蜡,石蜡属于副产品。
毕构笑起来:“小易你不知道吧?多余的蜂蜡,咱们买蜂蜜,百姓送给咱们。”
“占百姓这点便宜作甚?报纸上传出去,告诉百姓一声。”李易抬眼看毕构,不怎么高兴。
蜂蜡本身是药,放在家里治疗一些小病没问题。
百姓不知道,那就写得直白一些,报纸送往各地,各地的报社抄下这部分内容发行报纸。
“也好。”毕构脸微微一红,自己觉悟低了。
他吃两口肉:“你庄子的钱还够用吗?”
“够啊,我又卖了不少煤油灯和暖水瓶,不买这两个我不卖自行车。”李易眉开眼笑。
显然他没少卖,自行车才是身份的象征。
长安城中有骑自行车的人,前面走路的人离得很远,就开始按铃铛,提醒对方躲避。
还有转弯的时候,早早把要转的方向那边的手抬起来,示意车要怎么转。
就跟六七十年代的私家车一样,厉害。
骑自行车,收获一堆艳羡的目光,爽!
毕构低头吃饭,不想说话了。
自行车和其他方面不同,直接免税,钱用来造枪。
不算在五十万缗的抵税额度当中,他收不到税。
“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