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十岁就在秘书省当正字、在相王府当典签。
  论才学,自己不服谁的,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少年?究竟还有什么是你没记住的?
  两个太监也满头大汗,他俩一人拿个小本本,然后用李易发明的炭条笔唰唰记。
  有的字不会写,就用错别字代替。
  走了不到半个时辰,裴耀卿浑身上下的内衣都湿透了。
  李易依旧谈笑风生,你说我就顺着你的话题说,你不说,我就拿出个话题,总不能尴尬吧。
  裴耀卿实际上已经不是尴尬了,他是惧怕。
  他停住,咬咬牙,终于说出此行的目的。
  “李贤弟,冬天来了,长安有许多人衣难蔽体,食难果腹,为兄命人去其他富裕人家劝善,知你庄子钱财颇多,便亲自前来。”
  裴耀卿说,说完看李易。
  他就是这个目的,本以为李易是个不知道从哪弄了一个三字经装文人的无学富人。
  想让李易搭一下读书人的边缘,捐钱,他好用来资助其他人。
  可现在知道了,这少年东主,不但有财,亦有才。
  就这般的人,还用搭读书人的边么?
  李易放下心,原来就是让捐钱啊,还以为多大的麻烦呢。
  捐钱正常,以前又不是没捐过,卖医疗器材的,遇到事情不得冲到前面?
  不然网上一说,哪个公司没捐,再想卖可就不容易了,当人家卫计委是摆设?人家不要面子的?
  暗自松口气,李易问:“所需几何?”
  裴耀卿伸出三个指头:“五十缗”
  忧郁一下,他又缩回一根指头:“四”
  “四百缗,裴兄这数弟认了。”李易接过话,要五十缗,那就往多了给,不然怎么印象深刻。
  “易弟你”裴耀卿不相信李易没听明白,但为什么
  “裴兄呼某为弟,兄有忧,弟亦同愁。我穷得就剩钱了,可算遇到个能帮人的机会。怪不得我这几天总做噩梦,竟是如此,裴兄解弟之困啊。”
  李易表情到位,言语真切。
  裴耀卿:“”
  他终于知道宋王为什么在庄子上,还护着李易了。
  跟李易这少年东主接触,实在是太舒服了。
  “易弟,你竟然在这,大哥跟我说你出来见长安令,你嫂嫂担心你,四处找。”
  裴耀卿刚觉得宋王护着李易,李易就不错了。
  结果突然听到一个声音,看到五个身影。
  两男三女,其中两个女子是宫女,打着伞。
  另一个男的是宋王,然后那一男一女


第八十八章 每一个来到的人都不想离开
  裴耀卿想哭,能在不到十岁考中童子试的他聪明着呢。
  看到陛下和王皇后,再回忆刚刚陛下说的话,已经知道这少年东主的后台有多硬了。
  “见过二位东家和这位娘子,我与易弟相谈甚欢,易弟才学出众,旁人难及。”裴耀卿用最快的速度纠正之前的错误。
  “叔叔文采还用别人说?叔叔喜抄袭,凡被叔叔抄的人,皆被叔叔所杀,灭口。咯咯咯”
  王皇后说话,说着自己笑起来,很开心的样子。
  “嫂嫂千万莫与他人讲,不然他们都不给我好文章了,怕被杀。”李易附和一句。
  同时他心下感动,大哥、三哥和嫂嫂怕自己吃亏,不到半个时辰就亲自寻来,嫂嫂肚中可是有宝宝呢。
  “不知长安令与我易弟所谈何事?”李隆基看着裴耀卿问。
  裴耀卿此一刻老后悔了,恨不能时光倒流,然后说啥都不来李易的庄子。
  自己此行是来要钱的,可怎么感觉此行要命。
  李易不愿意让大哥、三哥为难,李隆基那人,对寻常的皇亲国戚很严,过上两年就开始对外戚动手了。
  于是他出声:“三哥,裴兄是”
  “裴兄?”李隆基狠狠地看着裴耀卿问。
  裴耀卿:“”
  他懂,陛下称呼李易为易弟,王皇后一个口一个叔叔,自己凭什么被放在同一个位置上?
  “李东主,本官眼下乃是长安令,不便称兄道弟。”裴耀卿快哀求了,求放过。
  “也是,大哥、三哥、嫂嫂,裴明府与弟说旁人闲言碎语之事,弟正巧看到飘雪,想及冬日乡饮酒礼,便请裴明府设地在弟的庄子。
  又听闻裴明府因冬日长安百姓度日艰难,愿出钱四百缗,聊表寸心。
  实则冬日若百姓难活,弟会施粥,不然纵有家财无数,见一人因饥寒交迫而亡,也难以安心。”
  李易怕双方起冲突,说自己主动给钱。
  四个人全明白李易的意思,裴耀卿更懂,怪不得陛下、王皇后和宋王会过来,这少年东主处处为人着想。
  与这少年东主在一起,若除去谈诗论赋、引经据典的郁闷,其他的时候还是十分舒心的。
  “叔叔庄中钱财可还够?”王皇后转圜一下,她知道三郎看重裴耀卿。
  “这点裴明府当知晓。”李易配合。
  裴耀卿赶紧跟上:“李东主言:某穷得就剩钱了。”
  “咯咯咯咯”王皇后又笑,伸手到李易头顶,揉一揉。
  裴耀卿再次:“”
  “饮乡酒礼放到此处,自是不错。”李隆基算是帮裴耀卿说了一句。
  裴耀卿感动得快哭了,事情过去了,陛下一句话,表明允许自己拿钱和到这边办礼。
  允许的另一个考虑便是不追究之前的事,同时又让自己知道了陛下、王皇后、宋王和李易的关系。
  自己因祸得福了。
  一行人说着话往回走,李易问:“三哥、嫂嫂今晚还在这住吗?若住,弟命人烧火墙,喷雾给屋中加湿。”
  “住呢。好些日子不见,自是要多说说话。”王皇后给出答案。
  裴耀卿当没听到,决定回去查查是谁说养螃蟹天兆不祥,还有雇人不给钱,查背后的人。
  有人想坑死自己呀,多亏自己亲自过来看看,不然派人来抓李易,抓容易,想放可就难了。
  走出去,远远的裴耀卿看到了自己的手下,那七个人。
  他跑起来先过去,看到七个人喝得脸都红了,一人手上还拎着个盒子。
  “你等作甚?”裴耀卿大声问。
  “明府,这庄子好,懂事,洗了澡,吃个饭,还送我们一人五只螃蟹。”最前面的衙役嘿嘿笑着说。
  “洗好了?吃好了?喝好了?螃蟹要了?杀头也会给顿饱饭。”裴耀卿从牙缝里往外挤字。
  衙役们愣住,他们听出来事情不妙。
  “明府,怎”刚才说话的衙役怕了。
  “裴明府,别难为兄弟们。”李易跑过来,李隆基三人转过头去,根本不想见人,虽说衙役理论上并不认识他们。
  接着李易小声对裴耀卿说:“裴兄,弟这边给你准备三十只螃蟹,公母各十五,黄满膏肥,另有酱油十斤,裴兄回去加在姜醋汁中。”
  “要煮吗?”裴耀卿不拒绝,他想吃,带回家里家人也吃。
  “蒸,煮蟹水多,膏、黄不足的才煮,这好蟹,用蒸。”李易说吃的问题。
  “原来如此,兄受教了。”裴耀卿确实不知道蒸和煮的区别,现在一听,原来煮的都不是好蟹,用水来泡开,显得肉多。
  “回头我叫人把钱给裴兄送去。”李易提他答应捐的四百缗,也就是四十万钱。
  “易弟,待我在你庄子行礼时,再拿出来,也好叫其他人见证一番。”
  裴耀卿想得长远,到时候大家一起来喝酒,把钱一拿出来,四十万,庄子少年东主给的。
  “多谢裴兄。”李易表示明白。
  而后,裴耀卿带着手下走了,手下帮他拎螃蟹和酱油。
  等出了庄子,裴耀卿发现心中空虚,他想一直在庄子上呆着,没有其他不该有的人就最好了。
  七个衙役也露出遗憾的神色,这就走了?大池子泡澡好舒服,还有吃的也香。
  尤其是看到很多人带着笑脸,小娃娃拿着油炸的什么吃食走来走去。
  整个庄子不应该存在与凡尘中。
  李易与李隆基几人再次回到院子,李易拿出来热的西瓜汁给王皇后喝。
  “叔叔这寒瓜我们也买了许多,照着你说的法子用盐水泡,又放进地窖中。”
  王皇后喝西瓜汁,说起西瓜的保存,到现在还有西瓜在成熟。
  等再过几天,就罢园了。
  李成器也笑着说:“储备了三万多的寒瓜,冬天拿出来,本钱回来又有得赚,若可行,当推广天下。”
  王皇后接着说:“还有干菜,我后后院搭了棚子,用来堆放干菜。”
  王皇后又差点说成后宫,她在后宫四处找到地方,叫那些李隆基其他的女人也都腾出来地方放干菜。
  她发现了,红烧肉焖的干菜好吃。
  而且干菜还能拿来和肉皮一起烀咸菜,宫里的宫女太监,冬天可是有很多吃不到菜的,日子过得也很苦。


第八十九章 冬天都有啥娱乐项目
  几个人聊着,李隆基喜欢这个氛围。
  面对群臣的时候,他找不到这种感觉。
  面对后宫女人的时候,依旧没有这种感觉。
  王皇后更不用说,她好不容易怀上了孩子,就怕出问题,呆在庄子上,有叔叔这个神医。
  此时长安的少府监和司农寺可忙开了,司农寺派出快马,带着少府监赶制出来的刮麻去壳神器,飞奔到二十二县。
  正是沤完麻的时候,每提前一步,对农人的帮助便多一分。
  长安城左近的地区,有的已经见到实物了,一试之下,就自己琢磨着做。
  百姓们纷纷议论。
  今年这是怎么了?朝廷隔上些日子定然要放出来好东西。
  这些东西,每一样俱是好用又好造,省了人力,多了东西。
  今年就学着堆肥和选种,冬小麦种下去。
  来年不止能攒下些钱,更是不用那般劳累。
  姚崇三个宰相不可能不知道情况。
  “陛下昨天阅兵完,今日又跑去李易庄子了。”张说无奈地说道。
  他还不知道没有李易,他过上些日子就被收拾下,此刻的他与姚崇站在一起。
  姚崇无须多说,他已经渐渐把李易当成一个威胁。
  他也不知道再过几年他同样要废,他坑了魏知古的两个儿子,给他惹来了祸事。
  实际上也不是他儿子的问题,而是李隆基觉得他的作用发挥完了,而且利用他收拾掉很多人。
  该安抚其他的一些人,自然要拿下他。
  魏知古没看透,所以被贬。
  张说看出来些什么,阻止几次未成功,还是被贬。
  卢怀慎最聪明,但身体突然出状况。
  所以李易在天上人间的分红钱,一文不取,咱惹不起还躲不起嘛。
  姚崇把李易当威胁,李易若是知道的话,保证呵呵一笑。
  “百工悬赏,还没有做出新的东西?”姚崇眼袋很大,估计是昨天没睡好。
  张说:“唉倒是来了一些个匠人,做出来的东西却是为求华美,一张李易那里传出来的折叠桌子。到了工匠手中,各种榫铆,变来变去,然,还是桌子。”
  姚崇看向卢怀慎,卢怀慎根本不想管什么事情,就指望着混日子。
  不过他还是了解过一些,说道:“倒是有一脱粒之器,乃用精工锻造钢齿钢轴,比李易做的更好。”
  姚崇听了,很想冲出去,找到那个工匠,然后一口一口咬死对方。
  还精工钢,你咋不用黄金做呢?
  人家李易就是木头、泥巴、竹子、草棍,润滑的时候弄点油都是觉得多花了钱。
  现在出来的刮麻去壳的,无非是多个刀片和一点皮子。
  其他的还是木头,木头凳子,木头杈子,哦,上面还勒一尺不到的绳子。
  难道是李易傻?缺心眼?不懂得用精钢?
  看庄子上的沼气灯,铜管、铁管,居然还有那个叫攻丝的工具。
  哦,压力井,小孩子都能上去玩的,同样是铁。
  他为什么要在农事的工具上避免那铜铁出现?还不是本钱高,百姓用不起嘛!
  想着,姚崇头疼,谁找的能工巧匠?给本相过来,本相保证不打死你。
  李易庄子。
  “三哥你看,这个竹子的就是冰车,小孩子可以在冰上玩,竹子必须是老竹子,新竹不够硬。”
  李易画图纸,冰车,正常来说,冰车下面应该是三角铁,最差也要是八号线。
  但他考虑到百姓拿不出来,就改成老竹子。
  而滑冰车的冰钎子,一个圆木棍或竹棍,下面加一寸的铁钉就行了。
  如果不用铁钉,骨钉、石钉也凑合,就是容易坏,而且滑不快。
  “这个是滑雪板,单板不用雪仗,双板需要。再看另一个,冰刀,必须是铁,还要总磨,不然咬不住冰。”
  李易说着换一张纸。
  继续道:“冰壶,撞着玩的,按道理来说,应该每一个大小重量都差不多,不过咱们先玩着,重量有差别就有差别,用石头做,它的规则是”
  李易为三个人讲解,尽量使用本钱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