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5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大堆全是卖吃的?”走着的时候,庄户刻意引路,到了小吃区。
  另外卖鱼卖肉的地方气味太重,就避开了。
  覃水看到各种各样的吃食,摸摸肚子,不吃,吃不下去,刚吃完饭不长时间。
  她倒是看到不少人在这里吃饭,抬头看看太阳的位置。
  “现在吃的是早饭,一天两顿饭,和我们那里一样。”覃海认为找到共同点了。
  大家都吃两顿饭,到了京兆府,怎么全吃三顿饭?
  “他们有许多人吃的是晚饭,昨天晚上出去干活,早上卖完东西或结算完,过来吃饭,然后回去睡觉。”
  庄户给出不同的答案。
  覃石大看几眼,问庄户:“在长安吃一顿饭多少钱?”
  “三钱,贵的有一顿饭上百缗,便宜的一钱用不了。普通人就是三四钱吃一顿不错的饭。”
  庄户回答完,带着大家继续向前。
  快到中午的时候不会庄子,乘车去城南,到那吃饭。
  城南有一片区域吃饭的人身上穿的衣服显得不是很好,一看就是干力气活的。
  “在这里吃一顿饭四钱,盒饭,菜由打菜的人给盛,不能添菜,主食随便吃。
  主食的馒头属于全麦粉,米饭是糙米和青稞米混蒸,汤不要钱,咸菜不要钱。
  主要是干力气活的人愿意来吃,觉得能吃回本儿,实际上还是有点利润的。”
  女庄户这时承担起讲解的任务,在这边吃饭的都是大口大口吃主食,然后小口吃菜。
  “吃黑面包、喝免费汤,不是更省钱么。”覃水觉得免费的汤不错。
  她准备回去后在自己家管的大大小小的寨子里实施。
  比如说寨子里每个人每个月交一点东西,就可以喝免费的汤。
  集中起来熬汤,本钱低,相当于大家一同节省了时间和柴火。
  家中生活不好的,就不用交,算是大家帮他家。
  “只吃黑面包喝汤,没有力气,汤里的油水少。咱们去前面,前面也是盒饭去,单点。”
  庄户说着带队伍往前走去。
  果然,走到另一处,吃饭的人穿的衣服比刚才的那边好。
  ……
  长安的中午太阳到正中,陇右节度使所在,将近七万人抵达。
  郭知运的队伍来了,从凉州到这边,有四百余里。
  郭知运并没有强行军,队伍一天走个三四十里即可,主要是耽误在了热气球上面。
  他在练习行军中的热气球升降和随队,队伍呢需要不停地以热气球为中转互相传递消息和命令。
  之前练过,却不可能七万人真的像行军和打仗一样演习,花费太大。
  军队出来,郭知运在等消息,苏禄那里的消息,不急着进攻,先练一练。
  他想要占住九曲之地,不可有任何疏忽。
  宁肯耽误行军速度,也不能操之过急。
  两天前,郭知运得到了那边的消息,张孝嵩果然厉害,连破白衣大食与苏禄突厥施部。
  他这才加快速度,在今天早上抵达陇右节度使的地盘。
  这里的早上,就是长安的晌午。
  陇右节度使的地方飘着六个热气球,郭知运能看到的是两个,其他的分散出去,距离太远。
  “什么时候过去?”陇右节度使张忠亮迎到郭知运,笑着询问。
  “吃了饭就休息,明天凌晨出发,直接打过去,安西都护府的情报收到了吧?
  我们连日赶路,不停变幻阵形,每天走的路不多,将士们跑的距离却不少。
  相信吐蕃也收到了一些战况,不过他们抽调出去军队,现在成了麻烦。”
  郭知运嘴角也露出笑容,他比较放松。
  “张孝嵩厉害,你打过去,已经不是围魏救赵了。”张忠亮称赞张孝嵩。
  他确实得到消息,张孝嵩连续打,最后的消息是张孝嵩要找机会打吐蕃的军队。
  郭知运在这边打九曲,那边的吐蕃军队怎么办?
  往回跑?张孝嵩能给全歼了。
  不动的话,九曲吐蕃必失,兵抽出去了。
  如果没有张孝嵩,吐蕃发现情况不妙,及时回援,打九曲也就是打一场胜仗,不能占。
  可以说成是打破吐蕃军,然后吐蕃回援的军队继续守九曲。
  有张孝嵩在,他保证会死死咬住那边的吐蕃军队。
  吐蕃军队只要有一点点漏洞,张孝嵩就能抓住机会。
  “真正厉害的是李易,给我们这么多好东西。昨天蜀地有没有过来?我接到消息,再有不到二十天,大量辎重会源源不断送至。”
  郭知运更在乎的是后勤补给,李易助攻打得太漂亮。
  二十天不长,等占下来九曲,正好蜀地的东西送到。
  “张孝嵩不就是李易给保下来的么,他贪不贪不重要,万余杂兵,连破百城,功劳太大。
  李易就敢继续让他呆在河西之地,又立了大功,不知道李易还敢不敢保他?”
  张忠亮对李易观感也不错,将领在外,最怕的就是朝廷那里有人搞事儿。
  李易自从帮着打西南蛮时候拿出大量的钱财,边关将领就开始关注他。


第九百八十九章 路间闲谈伏辎重
  河西节度使的兵在向前运动,湟水县是陇右节度使指挥部所在地,不是前线。
  从湟水县到前面的路十分不好走,沟壑连绵。
  等翻过了一群山,走过了一堆沟、淌过了一片河,才能抵达最前方。
  前方黄河两岸分别为宁边军驻扎地和积石军驻扎地,前者在黄河以北,后者自然是南边。
  在李易那个时候,这里通车,g二幺三国道和g零六幺幺高速,以及s三零六省道。
  再向南还有s二零二省道,大唐陇右的军队选择的地方跟其他处一样。
  在险要之地前面有驻军,后面是山与河。
  河西的兵要过去一些精锐,一旦打起来,后面的兵开始陆续过去,从小规模的突袭战打成大规模的击破战,最后占领。
  前方的军队也飘着热气球,负责侦察吐蕃军队情况。
  双方斥候骑兵几乎每天要接触一下,始终不断。
  不同的是,吐蕃斥候从最初的敢顶到大唐军对几里的位置,到现在回缩三十里。
  大唐边军有热气球,拴绳子飞很高,双方斥候在前面周旋,热气球上看得清楚。
  唐兵斥候中会带一个望远镜,回头瞅天上的旗语。
  然后几支斥候部队转着圈埋伏吐蕃的斥候,吐蕃若是斥候兵力太多,大唐斥候就跑回来。
  吐蕃斥候苦不堪言,仗没法打,天上隔着很远能发现自己一方,自己一方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包围了。
  通常是发现唐军斥候的时候,自己的队伍就进圈了。
  唐兵斥候带望远镜,提前发现敌人,在敌人的视野外运动,到达预定位置,合拢。
  吐蕃斥候连连吃亏,最后往后跑,脱离热气球的侦察范围。
  好处是不吃亏了,坏处是热气球视野范围,对吐蕃形成了战场遮断。
  大唐兵力调动,吐蕃看不到。
  郭知运骑马走在山道上,不时有传令兵翻译旗语给他听。
  自己的队伍前面的部队到哪了,什么地方的辎重车坏掉了,有匹马不小心掉山谷里了。
  听着传令兵的声音,郭知运心无波澜,即使战士掉下去,他依旧无动于衷。
  行军打仗,非战斗减员属于常态。
  王君葵太头看看天上的小点:“汽油和柴油的储备暂时还够,蜀地没有,就怕从长安运输来不及。”
  “来得及,足够我们使用。相信李易有安排,听说长安城中晚上照明所用是柴油。”
  郭知运不去考虑油的问题,他认为李易比任何人都清楚前方热气球的作用。
  王君葵笑着点下头:“说柴油产量高,煤油好用,被李易拿来卖钱。”
  “大家传闻汽油、柴油、煤油由石脂熬油熬出来,煤油最少,柴油最多。吐蕃和突厥那里不是找到了一些石脂熬么。”
  郭知运说起此事就想笑,大唐从各地收集石脂送往李家庄子。
  李家庄子就出东西,油毡纸是,消息传开,吐蕃、突厥就找,找到了用锅熬。
  熬完说是用来守城和制作火把比较好用,架上锅能煮饭。
  期盼中的任何一种油都没熬出来,倒是熏病了不少人。
  王君葵一手拉着缰绳,一手伸进兜里,掏出把炒榛子,递过去:“打仗除了将士的武勇,就是打钱打技术。”
  郭知运伸手接过十几个榛子:“你那还有松子?别人都吃,你舍不得吃,只愿意揣在身上。”
  “看到小的军士,给一把,人家在拿命拼,不像我等只是指挥。”
  王君葵说着把手里剩下的榛子向下递给旁边跟着走的士兵。
  “谢副使。”士兵高兴地接过。
  他们吃不到,他们有罐头、肉松、咸豆干、压缩饼干,没有干果。
  从长安送来的干果少,给将领们分一分,没了。
  罐头什么的他们又舍不得吃,用来打仗,平时有饭吃就行。
  “听说大量的松子是李家庄子队伍去渤海交换而得,李易没拿去卖,给我们送来。”
  郭知运说着扔嘴里一个榛子,轻轻一咬就开。
  “是陛下所送,所有的东西都是陛下给。”王君葵提醒一句,别说错了。
  名义上确实如此,陛下给的。
  “陛下!”郭知运跟着说一遍。
  ……
  比陇右军更西北的地方,一支军队在休息,天上飞着个热气球。
  张孝嵩先喝口水,再拿出来肉松塞嘴里一把,慢慢咀嚼,品尝味道。
  其他的将士们也掏肉松吃,补充体力。
  他们找到了吐蕃军队的辎重队伍,休息好了就去打。
  从热气球上看吐蕃的辎重队伍是一片很小的小点在移动,有望远镜的情况下。
  那群小点的人看热气球其实什么都看不到。
  热气球没有声音,颜色就是天蓝色。
  除非是乌云密布,天蓝色的热气球会有成为一个很小的浅色点。
  但乌云密布的时候热气球不会升空,不然保证挨雷劈。
  辎重部队有车,还有民夫,准确地说是奴隶。
  有吐蕃的本地的奴隶,有被掠取的大唐百姓奴隶,松州一役交换俘虏的时候,有的人不给。
  另外有一千吐蕃骑兵在旁保护,并不停地呵斥、用马鞭抽打奴隶。
  大唐的百姓干活卖力气,即便如此,吐蕃骑兵看不顺眼,还是要打。
  挨了打,大唐人也不吱声,继续低头干活。
  他们主要负责维修车辆和车轱辘陷进软土、沙子里时抬车。
  只是他们干活的时候,偶尔会看同样的大唐人一眼,双方目光有短暂交流。
  现在离开吐蕃的地盘了,他们准备逃跑。
  只要前面打上,他们找机会就跑,跑掉算运气好,跑不掉也认命。
  半个时辰过去,队伍继续前进。
  领队的将领却发现情况不对,似乎……有两拨派出去的斥候没回来。
  又等了半刻钟,他确定出问题了,因为没回来的斥候队伍是四支,前后左右。
  “准备战斗。”将领选择了最稳妥的方法,队伍集结,把辎重保护好。
  “快,向前面报信,就说我们遭到埋伏。”将领喊过一个队正,指着前面喊。
  “跟我走。”队正一招手,一百五十骑冲出去。
  他们知道敌人袭击的时候自己留下也没用,去告诉前面并不仅仅是让前面救援。
  或许救援到来的时候一切都晚了,他们要告诉前面主力部队辎重没了。


第九百九十章 不作突袭因唐众
  一群骑兵拼命向前冲,他们知道将要面对敌人的阻击,谁能冲出去谁就报信。
  一片乱糟糟中,留下的人四处看,没有发现什么动静。
  大唐奴隶刚刚亮起的眼睛又恢复了黯淡的神色,哪有啊,我们还准备跑呢。
  将领也有点懵圈,没人?没人我的斥候队伍哪去了?难道是迷路?
  他看着变成黑点的报信队伍远去,突然觉得哪里不对。
  队正带着人冲,一人双骑。
  他们时刻准备着,准备面对敌人的截杀,一个个警惕地看着可能出现敌人的地方。
  跑出去半刻钟,没有人,也未见到自己应该跑在前面斥候的痕迹。
  正纳闷的时候,冲在前面的马突然嘶叫声中就掉坑里了。
  地面的草下面是坑,只有一些绳子支撑着上面的草皮。
  坑不深,就一尺,马突然踏空,情况就不一样了。
  马翻跟头,人跟着翻跟头,后面的骑兵离得近的,直接撞过去,距离远的减速、拉缰绳。
  “往回兜,绕着过去。”队正不知道前面还有多少陷马坑,只得策马回转。
  一群马在调头。
  ‘轰~~~’一声巨响,他们脚下的地掀起来大量泥土。
  刚刚稳定下来的马疯了,四处乱跑,吐蕃骑兵耳朵嗡嗡的,距离炸药包近的人,直接被气浪冲倒,趴在地上大口吐血。
  这时密集的马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