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送过来,我蜀地百姓能吃到更便宜的肉,怎么也不能比京兆府差太多。”
负责益州五分之一肉食品买卖的巨商开口,他不在乎肉的价钱高低。
只要给他杀、由他卖,他便可从中得利。
一旦肉便宜了,百姓吃肉的多,他赚的钱自然更多。
“下次谁过去了,问问李东主,咱们这里除了制作榨菜、多种各种花椒,还有什么可多得钱。”
掌管着蜀地一部分运输能力的富贾看向杨环晋,意思是叫对方问,他自己跟李易没有接触过。
蜀地出产东西多,需要的运输增加,他捞好处。
“某写封信,叫驿站帮忙送去。”杨环晋答应了,他也希望搞运输的发展起来。
面前这位不但负责水陆两种运输,还总修路、搭桥。
路不好会耽误事情,修路又可以获得好名声。
“辣椒在蜀地能种吧?”种了许多花椒的人想增加个作物。
黄贤荣:“接过话,李东主还指望用辣椒多赚点钱,目前不会给种子,不过等他种得多了,便宜买到手他会答应。”
……
“行了,三哥你的病彻底好了,多吃点肉。”
李家庄子,李易给李隆基检查一番,表示祝贺。
感冒而已,非病毒性的,不传染,自身免疫最好。
病毒性的需要给用盐酸吗啉胍,同时辅助支持治疗,有炎症上抗生素。
病毒性感冒会死人的,要重视。
李隆基在吃红烧排骨,以前猪排骨直接抽出来,自从有了李易,在李家庄子吃,发现比肉香。
百姓明知道排骨好吃,却不买,他们买肉,肥肉多的。
上次李易在东市买东西自己做之后,李家庄子的人每天会去东西两市买骨头,要求带一点肉。
猪的、羊的都行。
除了煮免费汤,剩下的庄子里的人啃了,小孩子最爱吃,小手抓着吃一脸油。
吃掉一块排骨,李隆基放下筷子:“易弟。”
李易也放下筷子,坐正了,知道有重要事情。
“易弟你图谋九曲一带?那边有两个大的淡水湖。”李隆基问。
李易给蜀地送信,正常河西节度使出兵打一次,用不着蜀地帮忙。
去年和今年头两个月的时候,给几个节度府送去大量的物资了。
当地原本就有储备,额外给的东西够打两三次大仗,还调动蜀地,前方要多少辎重?
“我写信给张说送去了,让他帮忙在河南府筹集物资,运到长安。”
李易没回答自己的图谋,他说他私下里干的事情。
李隆基愣了,我怎么不知道?你还从河南府买东西?
“大哥知道,大哥的工盟在抓紧时间制造轮船,庄子上制作螺旋桨。”
李易解释一下,我跟大哥说了,他没与你说,估计是太忙,忙造船。
“倒是不曾看到兄长,从黄河运更多的东西过去?占下整个一片地方?”
李隆基确定了,蜀地都不够,继续买,定然是之后源源不断往那边送。
不占地方送东西作甚?你的动作太大。
“黄河流域占住,下面的长江流域可以慢慢吞。”李易承认了。
黄河流域的源头在姊妹湖那里,长江源头一个在唐古拉山更西边,一个在寨洛色仁巴玛更西边。
那里也有一个湖,多尔改错湖。
不过不用去占,把下游守住,吐蕃会被压缩回去。
第九百七十三章 安西额外有一人
李隆基愣神了,脑海中出现了那边的地图。
他愣着,李易等了一会儿,拿起筷子继续吃。
等李易消灭掉两块红烧排骨后,李隆基才清醒过来。
他也重新拿起筷子:“郭知运能占住?”
“后面还有一大堆驻军和节度使,河西节度使前出,后方不用守,他需要辎重。”
李易相信郭知运,没有先进武器的时候,郭知运能打破吐蕃。
如今该配备的已经配备,对于前线的将领,他们更懂怎么使用。
火药更大的作用是吓唬敌人的马,未经过专门训练的马,听到爆炸声,必然慌乱。
它们又不是大熊猫,人家大熊猫听到动静,会好奇地看,并不跑。
跟傻狍子似的,猎人追的时候它跑,猎人一吆喝,它就停下来回头看。
郭知运要是不好好利用火药武器,他干脆一脑袋装豆腐上撞死得了。
“需要组成轮船队伍?”李隆基说着端起酒碗,喝黄酒。
“螺旋桨队伍进黄河,轮船队伍进渭水,到渭水源头,人力接应,把东西陆路走一段,送到黄河。”
李易等不及人工运河修好,他先派人送。
从渭水源头上岸,运一下,就不用走黄河那个大的‘几’字弯。
“前面的船把东西送到将士们手中,顺溜回到入几字之前的位置,装上东西,调头再去送。
螺旋桨船走壶口瀑布,速度快,过去后也是到几字之前装货和卸货。
西北地区有东西可买卖,帮百姓得利,战争不影响国内商业。
其他的轮船走壶口瀑布,与怀远及下面一点的地方往来运输,解决几字段的百姓买卖需求。”
李易把自己打算好的事情说给李隆基听。
黄河水力不利用好了,有罪呀。
李隆基放下碗:“派何人补充节度使?地方一旦占下,需三至四个节度使。”
李隆基征询人名,谁更合适?
西北节度使多,一个挨着一个。
目的是让节度使有更大的自主权,一个人控制的范围太大,大家都得听他的。
信息往来耽误时间,等他知道情况了,再应对,或许就晚了。
多几个节度使,自己负责一个小的区域,一旦遇到事情,立即反应,或单独行动,或与其他节度使协作。
像此回郭知运,他和陇右节度使合作一次。
“朝堂安排人即可,找会打仗的人,教郭子仪的那些将领。不用怕他们哪个突然反了,敢反,我亲自过去解决掉。”
李易给不出具体的人,他上哪知道谁厉害。
郭子仪厉害,可是郭子仪还年轻,带着羽林飞骑。
哥舒翰厉害,哥舒翰今年虚岁十四岁。
王忠嗣厉害,王忠嗣今年虚岁十二岁。
凡是知道的人,现在都小,那就随便派吧,应该都不差,大唐如今不缺能将。
大唐目前有一套战争体系,将领学的都是一样的东西。
兵能打,武器好,只要将领不太白痴,基本上不会输。
“也罢。”李隆基不问了,他以为李易是给宰相们面子,不然什么都李易说得算,宰相们怎么办?
两个人吃着晚饭,说着怎么占领更多的大唐土地。
另一边首战场,就是派人说有人要打了的地方。
今天早上,一支万人的大唐骑兵在快速运动,一人三骑,属于安西都护府。
领队的不是汤嘉惠,而是历史上应该因为贪污罪被下监狱而现在没被抓的张孝嵩。
张孝嵩之前那个疯狂啊,连下百城,把人家都给打完了,还屠了三城。
然后就有人说他贪污,不知道是他自污,还是被人算计。
李易不同意,贪就贪呗,继续呆在那里。
他在那里,也没有镇住苏禄,今天反而比历史提前打起来了。
张孝嵩一看开打了,自己要了一万骑兵,带了东西,绕个圈子走。
苏禄他不管,吐蕃他还是不管。
他去找白衣大食,白衣大食出兵两万余,张孝嵩带了一万骑兵,他觉得绰绰有余。
在西域,谁还能比他更会玩儿?
一万骑兵根本不怕打仗,自己跟着的可是张孝嵩。
“上次要是有这么好的武器,我能一直打到底,跑山林里也不行。”
张孝嵩手上拿个土制手雷,他有信心一战就把白衣大食给打趴。
他掂量掂量这个掉到地上不会爆炸的手雷,扬声喊:“陛下带张某为国士,此番战斗,所得东西,张某丝毫不要,出上交之外,兄弟们分了。”
他的亲兵跟着喊,告诉全军,激励士气。
果然,一万将士像打了鸡血一样,求战心切。
队伍速度很快,走着走着,地上的草少了。
张孝嵩命令部队停下,拿望远镜看一看别处:“升热气球。”
随着的他吩咐,有人把马身上的箱子般下来,开始组装和喷火。
两刻钟之后,热气球可以升空,下面拴着绳子。
“来个旗兵,跟我上去。”张孝嵩自己上,他要看地形,主要是看草,地形他熟悉。
上去一个传令兵,热气球升高。
张孝嵩举着望远镜看,看了一会儿,与身边的传令兵说:“向西南移动,二十里,下去。”
旗语兵打旗语,地面上的人用望远镜看,传达命令,大队人马朝西南移动,转向了。
下面的人收绳子,把热气球拽下来。
不能拴着绳子跑,会让热气球失去平衡。
热气球落地,收好喷灯,张孝嵩带着人追队伍。
到位置的时候,这边有黄土包,周围见不到多少草了。
需要一场雨,然后草才能长出来,此时还很冷,越往西北越冷。
“吃饭,升热气球,发现敌军立即降下来,不得叫敌军看到热气球,其他人拿着炸药包和手雷、火绳跟我来。”
张孝嵩又一次下命令,他自己向前面走。
不骑马,骑会留下痕迹。
一群人带东西跟着他,火绳是他自己发明。
手雷和炸药包需要点燃,有火线。
火线比较短,他就用油脂泡细戎麻绳,晒干,延长引线。
他觉得这个东西吧,埋起来吓唬骑兵比较好,又不是守城和攻城,那么短的线没用。
走了足足半个时辰,前面出现了一片凸出来的草地,主要是有一条小溪流过。
西北的溪水总是会改道,流着流着就没了,从别的地方新出来一条小河。
甚至是大河也如此,看风沙和风向。
有水的地方草就茂密,一大片草。
“拿铁锹挖,连着草皮一起挖。”张孝嵩到地方吩咐。
第九百七十四章 额外布置不留痕
等张孝嵩带队处理完,弄出了几个苦草看上去很自然因风吹堆积在一起的样子。
他带着人又离开,跟大部队汇合。
队伍向东南方向移动,距离刚才他去的地方四十里,东西成一条直线的位置,扎营。
这边也有草地,马自己地头吃草。
士兵们从马身上背的袋子中掏出来炒豆子磨成的粉,放在手心中平摊着给马加料。
关键时刻生的豆子不能用来喂马,马又吃青草,吃了生豆子容易拉肚子。
热气球升起来,瞭望远方,旁边有人开始搭架子,要搭出来十丈高的木头架子、榫卯结构的。
等天黑的时候瞭望兵站到架子上看,不能升热气球,晚上的热气球像个大灯笼。
张孝嵩没扎营,直接休息,他不准备靠着营地来防守。
他是纯骑兵,骑兵需要寨子?
天黑,马都喂好了,热气球下来,不点火把。
大家穿着军大衣把马放倒,自己靠着马睡。
马也可以侧躺着睡觉,有时候还觉得很舒服。
天上的星星一眨一眨的,月亮……早落下去了,现在是月初,上弦月。
升的早、落的早。
张孝嵩多了个毛毯,他没铺盖,而是卷起来,当成枕头,叫来小将们一起挤着睡。
能放下来的反毛的帽子在下巴上一系,身体卷缩着,靠军大衣保暖。
他们里面有皮衣,全是从长安送来的。
即便如此,鼻头也会被冻红,晚上是真冷啊。
将士们却很知足,以前可没有军大衣和厚实的帽子。
行军吃的饭是有什么吃什么,现在还带了竹筒罐头呢,比起当初,天地之别。
站在几个瞭望台上用望远镜看的哨兵,嘴上嚼着肉松。
肉松是猪肉松,现在教有教义进大唐,但没有几个信的。
不然李易准备食物都费劲,得考虑人家信仰。
现在将士们没人信,就吃猪肉松,挺好吃。
以后也不会有信的,李易绝对不允许教再次进来。
时间流逝,快到半夜的时候,一个瞭望兵首先看到了夜间点着火把行军的队伍。
说是看到,其实就是那里有许多小光点。
距离太远,近了敌人斥候会跑二三十里,不然队伍怎么距离那个位置四十里休息?
望远镜的作用在这一刻体现出来,传令兵在微微晃动的瞭望台上顺绳子滑下来。
找到张孝嵩:“巡察,巡察,来了,大食人来了,有火把,一个个小点。”
这个人刚说完,又一个小兵跑过来:“巡察,他们到了。”
张孝嵩一个激灵,坐起来:“吩咐下去,准备,果然是夜间行军,再不赶的话,马就没吃的了。”
张孝嵩拿出来水囊,倒一点水洗脸,让自己清醒一下,至于晚上冷脸会不会皴,那个不在考虑范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