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对小孩子说话,小孩子叫高居。
脸上的包被李易切了个小口,然后把脓血抽出来,又放进去一根油条,也就是引流条。
放上引流条,伤口不愈合,有体液的话,会顺着引流条流出来。
外面给贴块纱布,继续产生脓血,会流到纱布上。
一晚上之后,纱布应该就透出来脓血,看情况给换新的引流条。
不用缝合,会留下一个小疤痕,不明显,孩子又能继续生长发育,长大了便看不出来。
无须打破伤风,不挂点滴,开一副中药喝了就行。
如此小的一个手术,蓝田县的水平就不行,怕留下疤痕。
“东主哥哥,我书没带来。”小孩子脸上的包下去,感觉舒服多了。
有包就有压迫感,半天脸疼,带着太阳穴也疼。
“我找个人教你,看看你学到哪了。”李易声音温和,多好的孩子啊,知道学习。
“晚上我在食堂吃饭?”小孩子期待,他只听说李家庄子食堂饭菜好,没吃过。
“你不能吃刺激性食物,你吃……猪肉白菜馅的饺子,别吃蒜,在吃一块卤的瘦肉。”
李易先把吃什么确定下来,他怕孩子吃韭菜、鱼、蚕豆、辣椒、大葱、姜和蒜等东西。
并不仅仅是针对伤口,开的中药也不能吃这些东西。
小孩子使劲点头,吃什么都行,只要是在李家庄子食堂吃,回去跟小伙伴们可有得吹了。
“倭国的人来了?看着怎么样?”李易问高居。
“也有人穿麻衣,还有一些人听不懂我们说话。”小孩子回答。
“穿麻衣的可能是僧人,听不懂说话……至少也会咱们的字,并且在某个方面有一技之长。”
李易边收拾东西边说。
“东主哥哥,倭国来人是到大唐学习?”小孩子想用手去碰之前有包的地方,又停下。
“对,什么都学,只要是比他们好的,他们就会想尽办法学到手。”李易颔首。
“不要教他们,他们学会了,转过头打我们怎么办?”小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好,你应该重点培养。可是许多东西无法保密,他们还是能学去。
比如新的造纸技术,农耕技术,轮船、轨道、雪橇、青贮、豆虫养殖、摊租入亩、商税,等。”
李易露出无奈的神色,现在的大唐对于倭国特别好。
前几次倭国来朝,到了哪个州府,当地州府热情招待,还派人护送。
什么钱都不用倭国的人出,似乎唯有如此,才能显示出大唐的大国风范。
此次自己提前打了招呼,洛阳那里可不敢大肆铺张。
现在的问题是管不管倭国使臣要钱,比如吃饭钱,住在四方馆的住宿费估计收不上来。
不过想要火药、火枪、热气球、降落伞、螺旋桨、制墨、印钱等技术,绝对不给。
朝堂上哪个大臣大方,就让他自己研究出来教给倭国人。
“那怎么办?”小孩子好像自己的玩具要被人抢走一样。
“有些东西学去了未必好用,咱们可以帮助倭国弄钱。”李易收拾完,拉着小孩子出去。
“给他们钱?”小孩子又不开心了。
“帮他们造纸币,铜钱沉重,不方便携带,他们运过来十钱的铜,我们给印刷二十钱的和同开珎。
倭国的和同开珎就是咱们大唐的开元通宝,一个开元通宝重一钱,十个一两。”
李易想到个主意,帮别人印纸币,五折优惠。
小孩子想不通,为什么别人给十钱的铜,却给别人印二十钱的兑换券。
自己用的李家庄子兑换券可比开元通宝好,有开元通宝的都把铜钱拿到李家庄子换成兑换券了。
“因为印刷钱,用不了实际的那个钱的钱数,印一钱的兑换券,印一万张,花掉的钱不到两千钱。”
李易耐心地解释。
“是说我拿的一钱兑换券不值一钱?”小孩子反应很快。
“值,李家庄子有多少铜钱,才能印出多少钱的兑换券。”李易又解释。
“听不明白呢,反正东主哥哥你看着办,咱不能吃亏。”小孩子挠挠头。
“对,不吃亏。”李易带着高居去食堂。
他吩咐一声,单独包饺子,拌馅的时候不要放那么多辛辣调料。
……
倭国使团这时进到长安城,先去四方馆放东西,需要敬献给李隆基的单独拿出来。
今天晚上有宴席,赶紧去洗澡。
把带来的衣服换上,未来一段日子要住在大唐。
高树纯一郎、阿倍仲麻吕、藤原马养、下道真备四个人泡在一个池子里。
“来时路上,看到大唐在修新的驿站,据说十里一驿,大唐朝廷有钱维护?”
阿倍仲麻吕肩负着重任,想尽快了解大唐的情况。
高树纯一郎表情严肃:“有,大唐朝廷收商税,大唐报纸在各地有发行所在。
还有书信和邮递,从中可得钱财。另,李家庄子李易有办法安排,具体不清楚。”
“李家庄子,从我等到了大唐土地开始,便总有耳闻,到洛阳更甚,别人说得太让人难以相信。
说京兆府长安灞水李家庄子能日进斗金,钱多到几万缗向外白给。
又说庄子的东主,死人送到其手上也可活。他出了上百本医书,救人、杀人皆在一念之间。
说他造出许多种利民之物,短曲辕犁、掠、土砻、脱粒机、磨面机。你在长安,有知晓?”
藤原马养跟着问,他不相信哪一个人会如此厉害。
不然自己国家何必派出五百五十七个人?每一个人俱有专长。
高树纯一郎看看三个人,无奈地点头:“真,实际上李易所学远不止那些。他……”
高树纯一郎开始介绍李易这个人和李易制作出来的东西、提供的办法。
下道真备等人越听越茫然,感觉比路上听到的还吓人。
烧水泥、种棉花、新的纺织机、设计轨道、组建水网、制造轮船和另一种更快的船。
黄河壶口瀑布用陆地行舟、升空的热气球、从天上跳下来摔不到的降落伞。
以及不准民用的火药、煤油灯、暖水瓶、肥皂……
很多很多,似乎没有李易不会的东西,只看他想不想拿出来。
第九百四十章 不为皇帝满心迷
泡完澡的阿倍仲麻吕三个人是晕乎乎的,估计是水太热,空间狭小,出现了缺氧症状。
高树纯一郎看着三个人,理解,若不是他始终看着李家庄子一步步走来。
直接听到这些事情,他自己也不信。
如今的京兆府与三年前的京兆府,截然不同,可谓是翻天覆地。
而怎么变的,每一步自己都知道,初时所知,仅仅觉得挺好。
当一样样东西和一件件事情累积到一起后,才发现,京兆府因一个庄子、因一个人而动。
来京兆府的百姓越来越多,却都能找活计。
从长安城内外总能见到大小老弱病残的乞丐,到现在没有一个人要饭。
“如李易是我国的臣子该多好。”下道真备强迫自己相信高树纯一郎,感慨道。
“其他的使臣也这样想,吐蕃和突厥欲杀李易而后快。”高树纯一郎再次理解。
哪个使臣不想把李易活捉回去呀,把他抓住,自己的部族就可以叱咤风云了。
“可送去我国?”藤原马养居然惦记上了。
“李易寻常不出庄子,外人进不去,你们带来的五百多人,强冲李家庄子的结果是过桥后全死。
李家庄子常年驻扎重兵,周围还有军士,当冲上桥的时候就被堵在桥上,跳水还是死。”
高树纯一郎笑了,说出李家庄子的防御。
与其强攻李家庄子,不如去拼兴庆宫,或许还能冲进去几个人,运气好的话,临死前能见到大唐皇帝。
“他从不出来?”阿倍仲麻吕只是好奇,没准备抓人。
“出来时护卫环绕,有时偷摸出来,当你知道消息时,他已经回去了。”高树纯一郎摇头。
“若引他出来呢?”下道真备在就此事琢磨。
“他不出来,吐蕃就想让他出来,他说什么都不答应。”
“胆子小?战斗本事差?倒是一个弱点。”藤原马养给出自己的思量。
“胆子小?突厥的人被他亲自干掉了许多,契丹派出了军队,他知道后,上山全给活捉了。
他会飞,还有一支打三百丈远的枪。
我听到过他飞时候的动静,更看过被一种叫子弹打过的墙的坑。”
“既然如此,他怎么不当皇帝,可用离间之计?”下道真备再出一策。
“呵呵!离间?李家庄子一出好东西,必打着大唐皇帝的名义。
大唐皇帝想杀他,叫羽林飞骑直接在庄子动手多方便?
听说王皇后的儿子,是吃了李易给的药才有的。
大唐皇帝缺钱,李易帮忙给赚钱。
蜀地盐井、天上人间、洗浴、金矿、帮皇帝练兵。
你们谁当皇帝会杀他?还是会把他给流放到远处?”
高树纯一郎说着来到更衣室,开始穿新衣服,晚上宴会要体面一些。
三个人跟着穿衣服,藤原马养穿上头一次见到的四角内裤:“李易为什么不当皇帝?”
“你为什么不当皇帝?”高树纯一郎反问。
“我……我忠心可表。”藤原马养不敢说错话。
他真正的想法是,我要是李易的本事,我早反了。
“李易也是。”高树纯一郎顺着说。
“大唐皇帝给了他什么好处,他如此忠心?”藤原马养无法代入。
“他说要做什么,朝廷就听他的去做什么。他想调动羽林飞骑,羽林飞骑就听他调动。”
高树纯一郎举了两个例子,羽林飞骑是大唐皇帝私兵,李易能调。
四个人说话的时候,衣服穿差不多了。
阿倍仲麻吕系带子:“传扬出去,说李易能调陛下私军,有夺权之志,会如何?”
“百姓不信,百姓早知道李易可以指使羽林飞骑行事。
还有十六卫,李易也能安排。百姓对此说是君圣臣贤,说李易会造反,百姓不相信。”
高树纯一郎把衣服穿好了,站在那里说出打击同僚的话。
“岂不是说李易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给提前想好了?”阿倍仲麻吕也穿稳妥。
四个人走出去,团队的人陆续出来,对这种镶嵌瓷砖的浴池很感兴趣。
不用找温泉,也无须用大木桶。
还有香皂也不错,加上护肤产品,舒爽。
晚宴在含元殿举行,皇城里的,并非是兴庆宫。
文武官员齐聚,今天不回家吃饭,派人去告诉一声。
大唐炒菜多,倭国使臣们过来的时候见识过,都是别的地方照着学。
像洛阳,学的菜样就多。
倭国使臣准备好好吃一顿,进去后,双方按照程序走一个套路。
倭国送上贡品,李隆基发下赏赐,入席的时候,倭国使臣发现与自己想像中的情况不同。
一人一张小桌,高椅子,然后有几十种炒菜,每一样只有一小碟。
碟子太小了吧?装水够喝一口?
桌子上有个炭锅,里面翻腾着大枣、枸杞、姜片、大料,上面有油,闻一闻,鸡汤的味道。
宫女上菜,一片羊肉就放在一个长方形的盘子里。
几根茼蒿放在一个小盘子里,一个白菜片放在一个小盘子里……
这个……
李隆基在上面开口:“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诸卿与朕,吃多少便涮多少。吾等每餐扔饭一碗,可知有无食饿死之人?”
“陛下圣明。”群臣默契起身,同时行礼。
倭国的使臣赶紧站起来,一起行礼。
倭国使臣突然发现大唐不一样了,听闻上次来的人,可是一桌子摆满。
现在成了小碟子,而且是涮了一个吃完,再给上一个。
当然,菜的样式确实多,好几十种。
朝堂的大臣却早已习惯,每天都有陛下给的饭菜,不用自己带,也不用出去买。
唯一的要求是不准剩,吃多少盛多少,跟李家庄子食堂一样。
冬天的西瓜、昂贵的昆布、活着的蛤蜊,价钱不菲,陛下给。
然后价钱低的大白菜,剩了就扣俸禄,扣掉的钱够买几车白菜。
不在乎你吃的东西有多贵,而是限制你浪费。
大家重新落坐,有的大臣跟宫女说撤掉一些装了菜的碟子,不想吃,也怕吃不了。
一筷子没动,撤下去的还能给宫女太监们吃。
倭国的使臣们一看,赶紧的吧,也往下撤,以后再吃,先瞅一眼,知道是什么菜。
第九百四十一章 宴会歌舞成专场
宫女和太监们还真的往下撤,这可是给他们吃的。
别人动了筷子,自己吃起来心里不舒服。
今天的菜样式多,回去把相同的放在一起热热,就能吃顿好的。
实际上平日里的伙食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