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噗!’毕构猛烈咳嗽起来,一口浓痰吐出去,黑色的痰。
“没事儿,没有炎症,不然就是黄痰,若是带血的,现在就得回庄子。”
李易跑过去,用一根香拨弄两见毕构吐的一大口痰,确定没问题。
用纸捏起来放到小罐中,准备回去的时候检测一下。
“喘气舒服多了,咳咳,噗。”毕构说着,又吐出一点痰。
旁边的青松用纸给擦干净,这次他动作快。
李易又去给魏知古和苏颋起罐,同样操作一番,两个人也吐痰。
泡完温泉,本来就是血液循环加速,再趴在那里,被李易一按,只要有痰就会吐出来。
这还没用震肺的手法敲呢,不然换成小孩子,有痰也能给按出来。
睡着了的宋璟打起了呼噜,拔完火罐的三个人互相看看,不知道该说什么。
魏知古眼中多了一丝快意,他看两个人,露出笑容。
毕构和苏颋居然看懂了,魏知古的意思是说:宰辅又如何?老夫当过。在陛下心中,你们都不行。
“唉!”苏颋叹气,李易的厉害,他今天亲身感受到两次了。
一次是妇人带孩子的工具,那个什么带子的。
现在是医疗方面的,真好受哇!
陛下找自己问政,随口说一件事情,自己确定能够给出满意的答案?
陛下在跟自己问政的时候,突然就倒地了,自己除了去喊太医,没有任何办法。
换成李易呢,问吧,不用为了问而问,聊天的时候你说什么我就告诉你怎么办。
聊着聊着,突然倒地了,李易直接就开始施救。
想在李易面前死去,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陛下才愿意带王皇后和李笺尧往李家庄子跑,有事问事,没事儿也安全。
“三位,站起来活动活动,做几个蹲起,看看还需要吐痰不?”
李易说着自己先做几个,示范。
蹲起的时候,胸部直接压到大腿上。
这是呛水的人自救的方法,呛了水,能出气不能进气,就使劲做蹲起。
胸腔受外来物理压迫,可以把气道冲开,很多时候,蹲一下就行。
当然,又另一个人帮你嘴对嘴吹口气,效果更明显。
后者是站在你身后,双手前伸,抱拳放到你的肋条骨下面的部位,使劲向后一勒,这口气也喘上来了。
对必然进行施救也是一样,比进行心肺复苏要快。
第九百零四章 医疗科技不曾停
等吃晚饭的时候,或许是生物钟的作用,宋璟又咳嗽几声,醒来,吐口痰。
他感觉像新生了似的,再没有丁点难受的样子。
“老宋醒了?洗洗脸,不用喝水调整,今天晚饭是牛肉炖萝卜,有酒精炉。
你们找我,我得帮大家把身体调理一下,先喝泡的人参、鹿茸、枸杞酒。
然后吃大米饭,正好泡汤,香菜就不放了,姜片也不放了,晚饭吃那些不好。”
李易看到宋璟醒来,招呼着。
主菜是牛肉炖萝卜,两头牛,骊山养的,专门为了吃肉。
其他的人喝牛肉汤、吃牛下货。
辅菜别人是乱炖,茄子、山药、白菜、红烧肉、豇豆、猴头菇、粉条、胡萝卜。
有馒头和油饼当主食,加上小咸菜。
李易这些人因为喝酒,辅菜是陈醋黄瓜条、蒸茄子拌熟酱、芹菜炒肉丝、葱油干豆腐丝。
李易调整着菜谱,四个大官到被他招待,不可以出问题。
除了葱油干豆腐丝中的葱油带一点刺激性气味,其他的都没有。
葱油有两种,一种是辣椒油往切好的葱丝上浇。
另外一种呢,是把放到烧开后放置热度低的时候倒进去翻炒。
葱油这种味道像吃生面粉一样,但又不是。
它能够把豆腥压制下去,很神奇。
毕构四个人一看到菜,就知道又被照顾了。
他们别看身处高位,忙着国事,平日里对吃却十分重视,想多活些年,然后吃东西不生病。
自从李易出现,食谱有了多种变化。
尤其是医书多,李易还专门‘写’了食疗的医书。
大家吃饭都讲究起来了,跟以前不同。
现在一看就懂,跟别人吃的不一样,说明李易刻意安排。
怪不得尚食局的人好几个人被打了,尚食局御膳坊,制作出来的东西,小家伙李笺尧不爱吃。
换成酒楼,顾客说饭菜不好吃,可以解释为口味不同。
小家伙说饭菜不好吃,跟小家伙解释?
“我给大家去拿果盘,吃完了饭,必须吃点水果。”李易起身去处理果盘。
“闻着味道,哪一个我都想吃。”苏颋吸吸鼻子说实话。
“李易学究天人!”魏知古始终站在李易一方,即便工部有事情,他也不想直接面对李易。
他和毕构不一样,毕构是我处在户部尚书的位置,我保证为这个位置而争。
魏知古是曾经吃过亏,当河南尹的时候,巡查官员问题,姚崇的儿子过来说情。
答应,就有愧陛下信任,有愧百姓。
不答应,姚崇对自己有恩,他儿子过来,姚崇难道不知道?
被逼的走投无路了,才回去跟陛下说,因为没答应姚崇儿子的要求。
结果呢?
结果因为李易在那里限制住了姚崇,自己还能留下位置,然后李易连续出手,自己刚生病就被治疗。
而且李易什么都不要,没有挟恩图报,人家不在乎帮你一回。
关键是李易私德挑不出毛病,他不贪,也不为贪腐的人说情。
李易行贿,大家都知道,他行贿不是行贿一人,他把整个京兆府的官员都给行贿了。
别人行贿要求的是为自己开便利之门,李易行贿的目的是别在我为国为民办事情的时候给我捣乱。
因此,魏知古不信任别人,就相信李易。
只要李易提出来的事情涉及到工部,自己就给办了。
给李易办事不违心,给朝廷办事受委屈。
宋璟喝两口汤,暖汤下肚,人精神起来:“诸位觉得那个虫子好吃吗?”
他忽然问了一个跟其他事情都不相干的问题,他说的虫子,自然是豆虫。
“油炸的行。”毕构吃过,还挺爱吃呢。
“家中吃过包馅的,刚开始吃,觉得恶心,后来听说李家庄子也包馅吃,煎盒子就能吃了。”
苏颋说出他家中的情况,包包子或包饺子他吃不下去。
换成煎的盒子,豆虫和其他菜放在一起的就能吃。
因为别的方法制作的豆虫水分多,煎的外面硬,水少,油透进去了。
“每天吃两个干煸的豆虫。”魏知古也提供一个数据。
他吃,李易说能吃,对身体好,他就信,他吃干煸的,别的也下不去口。
“其实烤也行,或者是用锅进行盐焗。”李易回来了,端着一盘切好的西瓜和香瓜回来。
别人的大棚拆了,李家庄子有四季大棚,始终是反季节,而且还是玻璃大棚。
除了用在反季节蔬菜上,还有的是育种。
有的种子并不是天热就行,而是要求恒温,这样的种子产量高。
杂交现在没获得成果,就只能在种子本身方面寻求突破。
比如说豇豆,有的豇豆长得好,果实饱满,而且长得还长,有的则短。
那么就选长的多的豇豆留种,等种子成熟,立即再种一茬,再次挑选。
这个事情啊,各朝各代一直在做,从未停止过。
非要说哪个时候停止,那就是战乱,若没有战乱的时候停了,只有一个时期,那十年。
那个十年……
李易用大棚来压缩时间,一代接一代,没有杂交就选忧,大棚顶着。
现在的西瓜和香瓜也一样,在大棚中不同的施肥和土壤,进行生长分化。
“小易,皇家的大棚都没有西瓜和香瓜了。”毕构看到果盘,提醒李易一下。
“明年就有了,玻璃眼看要量产了,感谢姜辉,他们提供的锡,我之后大量收购。
到现在,凑足了浮法玻璃的锡,我处理完一些事情,不,我抽空就把拉玻璃的技术拿出来。
你们宰相车上用的玻璃窗,是吹出来的玻璃,等以后就不是了。”
李易表示感谢,感谢姜辉家,他们弄到了很多恶钱。
李易顺藤摸瓜,就找到了哪个地方锡多。
他不用考虑水银的浮法了,锡就行。
浮法就是漂浮的办法,玻璃烧出来是液态的,然后把这些液体倒进同样是液态的金属溶液里。
两者不相溶,就跟油和水一样,油保证漂在上面。
玻璃溶液也漂在金属溶液的上面,玻璃溶液本身就会向四周张开,变成平面。
如果加一些金属钳子,去拉那个玻璃溶液,玻璃溶液在液态下会随着拉伸而变得更薄、更大。
比用吹的方法快无数倍,玻璃就这样不值钱的,当然,那是指别人会。
第九百零五章 此枪简单可仿制
当晚众人睡下,第二天早上,大家吃包子喝瘦肉粥。
“凡涉及到往天上飞的东西,都要吃包子。”李易对四个人讲解。
四人没明白,为什么往天上飞就得吃包子?
“传统,要继承优良传统。”李易补充一句,你们别问了。
“今日有两样东西,是我大唐目前为止最新科技成果。一者为武器,与老毕言及过的枪。一个是三角滑翔翼,可使人从高空缓缓飞落。”
李易把两个东西说给四人听,叫四人选择先看哪个。
“枪!”毕构与魏知古同时出声。
宋璟点头,他无所谓,枪就枪。
大家知道枪是什么,李易有一支,很厉害,给郭子仪带去过松州,杀了许多吐蕃军中小将。
如今自己造出来,能够装备军队,瞧一瞧。
饭后,一群人慢慢溜达向靶场。
郭子仪与郝灵荃在靶场等待,旁边放了个长布袋。
郭子仪向李易点点头,一切准备妥当。
李易拿起布袋,解开口的绳子,取下,露出里面的很沉的步枪。
“这支后装纸壳定装铅弹、枪管内侧螺旋阴膛线的燧发枪,一次跨越了无数年的技术发展。”
李易端着枪介绍,确实很不容易,拉膛线还是专门制造的设备。
钢管是硬砸出来的,不是铸的,铸的沙眼太多,枪管内不光滑。
关键是容易在沙眼的部位出现穿孔和断裂的情况,然后炸膛。
“小易,比之你的枪如何?”毕构过来摸摸枪,很凉。
“我那个狙击枪?技术上天地之别,六十丈远对射,没什么差别。
我一支枪,绝对打不过一百支这种枪,因为这种枪的子弹在那个距离上对我有杀伤力。”
李易举起枪瞄了瞄,沉,时间长了胳膊承受不住。
“可打六十丈?”宋璟对距离感兴趣,六十丈超过一百步很多了,寻常弓箭射不到。
“八十丈远打眼睛上也受伤,看定装火药多少,多装点,一百丈。
只不过远了不准,比我那枪差多了。
拉开距离,我那支枪在二百丈的地方面对一百人,我全能给狙死。
此枪由于我不曾制作出火帽,也没有研究出撞针底火击发。
一分钟……一刻钟能打九十到一百二十枪,比正常弓手快。”
李易着重强调了一下‘正常’,看旁边的郭子仪。
郭子仪点头,表示认同,确实快。
郝灵荃说话:“距离远的地方,距离近,弓手快,看弓的力量。
速度快了不一定可以透甲,近距离即便射到敌人身上,敌人身上插着箭也能把你干掉。
距离、弓的力量、准头、对方的装备,都影响战果。”
苏颋也过来摸摸枪:“最大优点是射程远?”
“不,最大优点是胳膊不会拉伤,能够一直发射,弓箭手射多了拉不开弓,同时准头逐渐下降。”
郭子仪以自己的感受来说,他喜欢用弓,普通弓手承受不住。
李易接过话:“另一个是训练速度快,紧急情况下,教着打几枪,普通百姓能自己打。”
“打一打,瞧瞧。”魏知古不想听了,要看实际操作。
于是李易把枪给郭子仪,这支枪是郭子仪的,好几天就到了郭子仪的手上。
郭子仪一直在练,子弹打掉了上千发。
李易不想丢脸,他知道郭子仪在运动上的天赋是什么样,又肯吃苦训练,这枪给郭子仪,能当狙击枪用。
选择好位置,靶子立起来,人型靶,有胳膊有腿。
靶子放在三十丈的距离上,郭子仪拿出来纸壳弹,弹药一体,搬下枪下面的闭气杆。
此枪的气密部件参照夏普斯步枪一八五九型步枪,闭气杆搬下去,子弹从后面装。
然后闭气杆升上来,在封闭的时候把子弹后面的纸给剪掉一部分。
击发用的带燧石的击锤搬起,扳机被带着起来。
打开旁边的引火的火药药池盖,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