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使劲摇头:“不不不,必须规定种粮食的田地数量,像现在一样。
在规定的数量中,粮食价格低了,朝廷给补贴,之前就提过,种粮食的地不能缺。”
李易从来不觉得种粮食能玩市场经济,不存在的,任何一个粮食处理好的国家都是粮食计划经济。
包括不同模式的储备粮运作方式。
像他那时自己的国家,基本上是国企储备。
换成地球那边的国家,则是好几种,国家储备、粮商储备、种粮的人储备,后两者享受到一定福利政策。
直接体现到的是银行贷款的补贴,到时候缺粮,大家得拿出来。
他觉得自己国家在此方面做得并不好,对外依赖性太强。
储备粮还总出问题,对国家政策的执行不到位,总有侥幸心理,不考虑危机之时。
那些高位的人不是不懂,是觉得自己到时候就下去了,或升官了。
越是官本位社会模式,官员越没有责任心。
官本位代表的是权利,而不是责任与义务,官啊。
而非官本位社会制度中,官员只是个职业,大家更愿意遵守职业素养。
现在大唐,必须政策控制,不能瞎搞市场经济。
“三哥,极左和极右都是不对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谋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求改变,在改变的时候图稳定。
河流易移而潮汐仍在,善恶有变而人心无碍。沧海桑田而日月难改,朝代更迭而教化千载。”
李易说完,低头喝汤,永穆公主认为汤凉了,拿起小勺子帮李易添一点。
李隆基看看自己只剩下干货而没有汤的碗,很想把李易踹出去。
不过瞬间他的心思就不在汤上,在想李易说的话。
什么能变动,什么不可以更改,否则会出问题。
“好喝,闻恬啊,等着圆葱种出来,用圆葱来处理肉腥才是最好的。
胡椒咱这里不适合种,已经在雷州和琼州那里安排人手了。
到时候价钱不会如此高,胡椒对于肉腥,比花椒、辣椒、大料、料酒要强。
花椒的品种也有好多,有的是很麻,有的是不那么麻,一般做汤的时候,用花椒面能提鲜,但有的人不爱吃……”
李易开始给永穆公主讲技术问题,他知道对方喜欢听这些事情。
外面厢房中喝羊汤的十一个人,此刻稍稍安心。
他们看到了落地镜子,那么大,就在厢房的厅中,扭头可见。
证明了庄子的实力,衙役要给面子、护卫众多、说给钱就给钱。
对方越强大,他们越觉得生存的几率高。
一个人会跟几只路上的蚂蚁过不去吗?非要踩死?
对方如此大的势力,不会在乎自己这样的小人物。
“羊汤好喝,还有甜蒜,咱们怎么就跑到这里来了?不如不来城西。”亲自卖胡椒粉的人懊恼。
上哪骗不好,非选了城西的住户。
“城东那是李家庄子,去那里骗,死得更快。”最强壮的人心思却活络,跟张飞差不多。
“李家庄子惹不起,要躲着走。”另一个显得很瘦弱的男子,也配合买过胡椒粉当托儿。
“若是李家庄子的李易,你们说,他是不是也能让衙役躲开?”负责帮忙搬胡椒粉袋子的人问。
“衙役只要看到他,保证……”卖胡椒粉的人说着停下,看其他人。
大家:“……”
他们心有灵犀般一同扭头看大镜子,再低头看羊汤。
“不是吧?他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这个小庄子。”
“清一色的横刀、军马、衙役的表现、对钱无所谓的态度。”
“那这个庄子上的美女是……”
“别说,咱们什么都不知道。”
“活了,咱们活了,他说不收拾咱们,就绝对不会出手,咱不值得他出尔反尔。”
“我试一下。”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卖胡椒粉的人起身走到门口。
“兄弟,能给点酒喝吗?我们吓坏了,喝口酒压压惊。”他跟站在门口的一个护卫商量。
“等着,我去问问。”护卫离开。
半刻钟后,一玻璃瓶子一斤的白酒被送来。
“劲儿大,一人喝一口就行,喝多了敢闹事,腿打折。”
护卫递过酒瓶又站回去,他还没吃饭呢。
“多谢多谢,咱们老实着呢。”卖胡椒粉的人弯腰笑着说。
他拿瓶子回到桌上:“看吧,玻璃瓶子,高度酒,不怕我们喝多了。”
“这个瓶子加里面的酒,就值一百缗。别处买不到,只李家庄子有。”
“各位,嘴严点,说梦话都不能说,来吧,一人一口。”
他们终于确定被谁给抓了,心落到肚子里,没事儿了,不会再被收拾,说好的。
第八百四十一章 先是被骗才骗人
“介绍一下,我姓李,单名一个易字,有个庄子……”
吃过饭又休息一会儿,李易找到十一个人,介绍起自己。
不等他说完,负责手法操作卖胡椒粉的人直接接话:“在长安城东灞水东畔,我们知道了李东主。”
“你呢?”李易只问一个人,其他人不问,太多,记不住。
“卫岳峰,我叫卫岳峰。江南西道潭州,家前面有一条大河……”
“叫湘水。”李易也打断对方一次。
“对,还有一条河……”
“浏阳水。”李易知道是哪了,往北去就到洞庭湖了,现在是很偏僻的地方。
地方经济条件不好,民众生活不易。
“李东主果然厉害。”卫岳峰使劲点头,看,这就是李东主,有学问,随便说个地方都知道河。
“东西怎么来的?”李易没接这个奉承。
“五年前发大水,把家给冲了,活着的人跑了,交不起租调,留着还得卖地,没人买……”
卫岳峰讲起经历,湘水发水可不一般,欠了租子想卖地还卖不出去。
他们一群人往南跑,跑到了广州。
先是帮着在码头搬运东西,后来有一点钱了,从外蕃的手上买货,再运到其他地方卖。
今年被骗了,说好的都是胡椒粒,价钱便宜,还看过货。
结果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等全部交割完五百缗的胡椒货物,那个船走了,才发现有不是胡椒的东西。
像大葱的种子,大葱种子和胡椒不一个价钱。
他们吃亏上当,找不到人,钱全搭进去了,就带着东西往长安来,长安对胡椒的需求量大。
年都是在路上过的,一共五十个人,挑担子走,好在从广州到长安的路有各地在修。
尤其是大庾岭,那路修得才好呢,又长又宽。
等到长安,货不好卖,除非降价,不然大家都不收,零散着卖要卖到什么时候。
他们想到了个办法,磨成粉卖胡椒,掺大葱籽的粉。
他们看到了有磨面的东西,这个东西好啊,适合打粉。
于是他们给了鄠县的一户人家钱,让对方帮忙租手摇磨面机。
加工了几天,攒出来一批,准备到长安城旁边卖。
这边的人相对有点钱,又不会遇到行家,理论上是不会遇到。
“我们觉得大葱种子又吃不死人,当调味料一样能用,掺一起把胡椒卖出去。
哪怕是卖二百缗,赔掉三百缗,至少还有机会。
未曾想,刚卖出去三口袋,就……就……”
卫岳峰说着抬手擦眼睛,眼泪下来了。
“蕃人是知道那东西跟大葱不一样,结果到广州港,别人都说是大葱种子,不要。
然后遇到你们了,正好最后一次骗一下,手法有很多,你们以为买到了便宜的,就疏忽了。
你们这个行为,确实掺假了,呃……没造成恶劣后果,原谅你们了。”
李易实在是不好把这些人送官,送了官就没收,打脊杖,一人六十下。
依法应如此,对方五十个人,这辈子就完了。
“谢谢李东主,你大恩大德,以后我们再不敢了。”卫岳峰抹眼泪,其他人一起抹。
想想就后怕,家当没了,又挨打养伤,日子怎么过?
“估计你们记不住对方的相貌,我写封信,你们回广州交给张九龄,他现在主管广州市舶司。
都是蕃商,还有当地的商人,这等大葱种子的事情他们知道,问出来,下次来罚死他们。
顺便我给你们带香皂、肥皂、花露水、几面精致包装的小镜子。
你们帮我卖,我给定价,按照定价卖,你们得利一成,在定价之上卖出去的钱,五五分成。”
李易不想自己的百姓吃这个亏,以后除非那些人不来,来就抓。
顺便他要打通外海贸易的环节,最远的地方都干到霍尔木兹海峡那里了,不然哪来的洋葱种子。
“不要不要,我们帮你卖,赚到的钱全是你的。”卫岳峰连忙摇头。
其他十个人点头,觉得李易特别善良,果然是宰相肚量、以德服人。
“不要不行,按我说的做,晚上你们去外面住帐篷,给你们送蜂窝煤炉子,记得别中碳毒。”
李易把事情定下来,不给人家利益,人家帮一次,以后还能总帮?
“我们不怕冷,冬天也没有京兆府的火炕,现在开春了,不冷。”卫岳峰担心李易多花钱。
“知道,唉!”李易叹口气。
他那个时候的湖南长沙在没有暖气的时候,那个温度……
有意思的是,东北地区屋子里零上十度左右,暖气,就不行了,太冷,要抗争。
往南边许多地方也以为东北冷,后来才明白,屋子里比自己家冬天暖和多了。
在温度零度左右的情况下,南方人厉害,习惯了。
北方什么情况厉害呢,零下三十度以下,可以进行户外劳动。
冻脚就跺跺脚、冻手就往怀里伸、冻耳朵用手捂,脸无所谓了。
可是南方冬天生病的人多,后来慢慢的都给暖气,没有的自己用空调,还有的买小太阳。
村子里的有土炉子,大家都不傻。
“三哥,煤炭要推广使用,尤其是蜂窝煤的炉子,除了特别往南的区域,其他位置冬天也难熬。”
李易转头看李隆基,李隆基一直在听、在看。
“以前的长安冬天一早起来,也伴随着哭声。”李隆基想到了曾经的长安。
“我可以提供一些各地煤矿地点,有的是露天矿,有的需要向下挖。
若运输方便,可直接采露天矿运过去。凭现在的使用量,可以用无数年。”
李易无所谓在大唐内部点出来煤矿,挖呗,你们要是能把露天矿给挖没了,那你们厉害。
“易弟你这都是不求回报啊。”李隆基感慨,多少人要是有知道的矿,那得偷摸挖。
卫岳峰一众人看李隆基,易弟?这位……
“此事定了,去休息,或者出去转一转,下次记得别让女人冲在前面。”李易表达了一下不满。
“我们也不想的,可我们比不上她,像这次卖胡椒粉的主意就是她出的。”卫岳峰表示无奈。
人家女的怎么了?厉害。
“也是啊,武则天就比较厉害。姓武的其实本事都大,比如宫里的武婕妤,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变成另一个武则天。”
李易笑着点头,直接就说宫里的人
卫岳峰一众人:“……”
第八百四十二章 生活不同知识同
“由此可见,蕃人也不是傻子,知道寻找新的东西送到咱大唐卖,卖不出去还琢磨着骗。”
等卫岳峰等人离开,李易发表他对外来贸易者的看法。
永穆公主立即支持:“夷人算计颇多,当维护我大唐百姓利益。”
“闻恬咱俩想到一起去了,我还有话跟你聊呢,咱俩出去啊?”李易一脸遇到了知己的模样。
“易弟,为兄也有话与你说。”李隆基于旁出声。
“晚上吃饭的时候说,不急哦三哥,走,闻恬,给我介绍一下庄子。”
李易拒绝李隆基现在谈话的要求,他拉着永穆公主就跑出去了。
李隆基在做深呼吸,小兰看看,给送上茶水。
“看我作甚?去找你家小娘,别瞎跑。”李隆基瞪小兰。
“好哒!”小兰转身跑了。
郭子仪也跑了,他要去保护。
郝灵荃没动,他小声问:“陛下今晚回不回宫?”
“不回,去把有容和沰儿带来。”李隆基略微想一想,摆下手。
他打算看看周围百姓的生活,在知道姜家雇人点大棚,百姓帮着永穆公主跑的事情后,他对周围的人就很有好感。
他有想法,许多想法无法实现,那是自己,可以找李易来实现。
似乎只要提个想法,李易就能给出办法。
拉着永穆公主跑了的李易找到了木头板、纸和炭条。
他和永穆公主在棚子旁边画风景,连棚子一起画。
棚子就是提供免费汤的棚子,里面有人。
远了李易不去,怕遇到危险。
他在画素描。
“闻恬你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