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穆公主去休息,等着晚上参加活动。
李易抄书,这书啊,就抄不完了。
周贵等人被安排继续逛庄子,看各个地方的劳动。
毕构三人去洗了澡,擦干头发,穿上松快的衣服,外面披件军大衣到庄子人工渠的高台上吹风。
“大唐钢铁不可外流,吐蕃、突厥箭矢皆来自此。每多一箭镞,大唐将士便多一次丧命的威胁。”
刘幽求看着远处冬天依旧繁忙的景象,说马鞍山铁矿的事情。
私采矿刚刚冒头,最大的矿自然是朝廷掌握。
其他心怀发财想法的人,就组织人手,到周围去找矿。
他们的想法简单,只要有铁矿石的矿,周围定然也能挖出来。
事实也如他们所想,确实有,马鞍山矿,是一片矿。
主矿李易给点出来,别处的矿产量对大唐来说并不小。
正常来说,他们挖了矿,卖给朝廷或自己制作工具卖,朝廷管得并不严,也无法绝对限制。
可是有人上密报,当地有势力要炼铁锭卖到外面,这个就绝对不行了。
关键是当地官员参与其中,本来那里的官员就有大大小小的问题。
一查,查出来情况,大唐巡查团的人要过去。
一个团儿过去,到地方就把整个州府重要的位置全清理了,该抓的一律抓起来。
除了刘幽求等大臣,还有手下,手下也能到县里接替行政。
姚崇他们没少教人,这些人一同去,收拾人的时候理清地方政务。
他们担心,担心水土不服,担心到了地方有人组织人手杀人。
便专门跑来找李易,主要是让李易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护卫他们自己能找。
结果李易给安排好了,派羽林飞骑。
“希望地方没乱到无法治理的程度,不然要有太多的人头落地。”李日知跟着说,他作好准备了。
杀,杀得人头滚滚。
能去私挖矿的组织,不会甘愿就范。
地方有家族,官员又同流合污。
以前遇到此类事情以怀柔为主,平衡地方,但现在那个矿实在是规模太大了。
毕构看向远方:“该杀就杀,换小易去,小易估计杀的人会更多,他可不心软,对姜家是另一回事儿。”
第八百二十三章 欢乐时刻底蕴现
“看不透李易,他有时心软到别人欺负上门了还和颜悦色,有时一生气,直接就把人给流放了。”
李日知到了长安后就开始琢磨李易这个人,他知道,若没有陛下的口谕,自己就死了。
当时没有什么念想了,这辈子到头了。
结果陛下派人送来口谕,哎呀,还有机会,要进京,于是活了,就这么神奇。
之后听说,是李易给陛下说的话,包括刘幽求一起。
这个团儿不错,要说没权力吧,能去收拾任何官员,要说权力大吧,相互有制约。
看看团儿里的人,就没一个是可以随意妥协的,都有自己的性格。
李易好手段啊,弄出个团儿,凌驾在任何官员之上,团儿里的人最差都是尚书。
只这个组合,被盯上的官员想行贿都行贿不了,摆资格更没有用。
关键是这个团儿陆续会有人进来,每一个进来的人皆不简单。
姚崇、卢怀慎,这两个哪位会妥协?姚崇几朝元老哇!
然后李易这个还差一点及冠的人就复杂了,猜不透他想什么。
他会在别人欺负他的时候,跟人商量,甚至合作,像余怀德。
他有时你明明没碰到他,他看你不顺眼,把你逼得想死都不可以,总要作报告。
他可以自己动手杀人,杀完了人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他又会为一条生命拼尽全力去救治,你哪怕是万恶不赦,他都会把你先救活,然后再审判你。
他赚钱的时候计谋百出,赚到了许多钱,挥手间就捐了。
他主动去找户部交税,户部想收他一些税的时候,他偏偏想办法不给。
“人怎么可以这样呢?”李日知想啊想,苦恼地说道。
毕构听懂了,他笑了:“小易确实很有意思,前脚我来找他要钱,他会跟我翻脸,转而我说起朝堂的事情,他会耐心地给我讲。
就是在私交上你把他给得罪死了,以官位的职能和他交流,他依旧放下私仇和你说。
或者你突然间就生病了,明明有着私怨,他一样不想看你死在他面前。
所以大家一旦退下来进团儿,对他的观感都非常好。”
“他对姜家的攻势可谓排山倒海,最后却突然收手。此才是他的可怕之处,不以意气而定生死。”
刘幽求在姜家的事情上给出评价。
李易短短几天布局完成,出手时根本不给别人任何机会。
到了关键时刻,他又不逼死对方,顺便为百姓谋了福利。
非是不能尽全功,而是审时度势,战略目的达到了,绝对不冒进。
……
“李家庄子的人干活太利索了,干活的时候,从来不跟别人闲聊。”
周贵六个人逛了一圈,李岸发现情况了。
他觉得干活的时候大家边说边干,热闹。
李家庄子不是,干活的人十分认真,手上的速度飞快,哪怕是相互挨着,也没人出声。
而不干活的人也不到工作的区域,自己找地方学习和商讨工作中的事情。
“像军队。”小叶子给出自己的看法。
“他们在商量怎么改进工序,这是干活的人应该管的吗?”
李远扬听到了几句庄户说的话,十分不解,怎么干活,听别人吩咐就好,自己还要琢磨?
“所以李家庄子的庄户和别人不一样,月例很高,他们都识字,还会写。”周贵感慨。
以前只是听说李家庄子多厉害,今天见到了。
发现传出去的内容不对,李家庄子的庄户厉害着呢。
他们一天确实是只干四个时辰的活儿,干活的时候,他们的四个时辰干的东西,超过别人六个时辰。
他们在不干活儿的时候琢磨的是怎么更好地干活,这就吓人了。
一个个管事,跟周贵所想的亦不同。
管事在厂房中更多的是看庄户的状态,而不是喝骂与催促。
看到质量不好的商品,管事会琢磨情况,并非直接指责干活的人。
遇到问题的时候在想办法解决问题,不是把问题落到某个人的头上,让其承担。
干活的人和管理的人,一同在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没有人是为了应付。
周贵在学,他知道以后自己的庄子需要同样的模式,大家劲儿往一处使。
“休息一下,一个时辰后,节目开始,咱们要去参加。”旬信找过来,对六个人说。
大家去休息室,躺下睡一小会儿。
其实周贵等人根本睡不着,躺在那里胡思乱想。
直到有人找过来,说晚会开始了,他们才用冷水洗洗脸,被带着去烧烤晚会的现场。
水幕在冬天依旧升起,南曲的姑娘们开始表演,每个舞台都是自由发挥。
“真情像草原广阔,层层风雨不能阻隔,总有云开日出时候,万丈阳光照耀你我……雪花飘飘北风啸啸,天地一片苍茫……”
李易所在的舞台,南曲的人在歌伴舞。
台下观众跟着一起唱:“一剪寒梅,傲立雪中……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张家村子和皇庄的人都来了,还有聚居区的人也来了不少。
俘虏的地方也有个水幕,他们一同欣赏,有篝火、有烤羊、有肉串,就是酒限制数量。
外面不少百姓明明知道到哪都能看到烟花,却还是跑到李家庄子,然后李家庄子额外给他们堆了篝火和烤羊。
十六卫和羽林飞骑就郁闷了,必须有人来回巡逻,还不准碰酒。
李易穿着长袍服饰,在一个篝火堆面前自己跳,大开大合,展现男儿的豪迈。
馨研突然加入,跟李易一起跳,舞姿翩翩。
永穆公主嘟起嘴,小跑着去换衣服,也换一身漂亮的袍服,冲过去跟李易跳。
馨研转了几圈,裙摆飞扬,就转出去了。
永穆公主会跳舞的,只是平时不好意思,现在不跳不行了,位置被抢了。
等跳起来,她脸上的笑容就没变过。
“小娘跳舞这么漂亮?”李远扬惊呆了,他看到的小娘是文静的,喜欢笑,打羽毛球时他也没资格去看。
现在突然发现,主家的人都不白给。
他不知道永穆公主有一个梨园祖宗的爹,儿女保证要学。
“咱们也上。”小兰招呼一声,八个侍女跟着她冲过去,围着李易和永穆公主跳。
桃红撇一下嘴:“走吧,都是一样地方出来的,咱们比她们更优秀。”
于是其他宫女和太监也跑过去,整个场面显得恢弘起来。
周贵这时傻眼,自己家的小娘带来的人平日里都学得是什么?往常没见你们跳舞,你们都会呀?
我要不要学?李东主你蹦得咋那么高?
第八百二十四章 一切操作因安危
当美丽的烟花在天空绽放,长安城及周围的百姓们停下来大多数的事情。
家中有田地的百姓知道要开始忙碌,因为今天是惊蛰。
要开始下雨了,等着冬小麦收获的用不上多长时间,没种冬小麦的要等下雨后翻耕土地。
农家肥该堆积的必须堆积,还有一些矿粉,根据自己家土地的情况购买。
蓝田县的土壤好,百姓只以为是那地方就那样。
等报纸上介绍了各类土壤适合种植什么作物之后,京兆府的百姓到处去找土。
蓝田县还有人想组织人手挖土,被县衙门给制止,同时拍卖朝廷土地土壤的开采权。
如今蓝田县的财政亏空早已补上,同时成为了京兆府二十县中的首富县,财政富裕。
除了上交的大量钱财,还有县中结余。
……
“再见啊,记得想我了就找我玩儿啊。”
正月十六早上,永穆公主急着离开,她要去修自己的铺子。
李易把他们送到桥头,挥手告别。
毕构等人同样走,他就没答理,东西倒是装了不少,氧气瓶和急救药,加上乳酪。
当然,巡查团要出发的话,井边土也要带。
这回大唐第一巡查团要去打一场硬仗,暗访没有用,队伍的规模在那里摆着呢。
除非老头敢冒险,和大部队分开,单独过去,找到马鞍山地方私挖的矿和人。
再让羽林飞骑快速赶至,把人抓起来,同时拿到物证和口供,证明当地官员参与了。
一旦失败,老头们很大的概率会死在那里,当地官员说是山匪所为,剿匪。
永穆公主昨天玩的很开心,准备建设自己的铺子,有一千缗的赔偿钱,正好修四层高的楼。
她敢修到四层高,挨着的铺子就敢盖三层,要查一起查。
当然,通过砖木结构盖三层楼,花费会很多。
毕构等人挥挥手,见李易根本没理会,气呼呼地上车。
车子出发,毕构瞬间不生气了。
他对两个人说:“若带上小易过去,到地方他便会把证据收集到,他手腕灵活着呢。”
“上次与他见面,他并不是昨天的样子,像……”刘幽求在想李易的情况。
“像和我们一样的年岁和经历,沉稳,让人难以把他当成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李日知给出答案。
“对,昨天他的样子,和寻常的未及冠的人所差不大,不够稳重。”刘幽求认可了李日知的说法。
毕构看二人一眼:“小易是想改变,整天一副老头的样子谁喜欢?朝堂需要他与重臣一般,他自己可不想。”
“此番调查地方,按他说的办,把人集中起来关着。再给下面的官员许诺,私采铁矿事小,私贸吐蕃事大。”
刘幽求不去考虑李易性格的问题,他决定一次把李易起名叫马鞍山铁矿的事情处理利索了。
李日知颔首,他也清楚,其他的巡察使或监察使没有用。
到地方抓不了人,只能叫停,或者朝廷上下令调走几个官员。
盗采的情况无法杜绝,必须连根拔。
三人回到宫中,姚崇等人在政事堂等待。
“小易不但给了东西,还为巡查团儿出了主意,手段不错,诸位参考。”毕构把李易说的话复述一遍。
“他适合进官场。”姚崇听过,给出评价。
“太阴损了,为达到目的,简直是不择手段。”宋璟摇摇头。
“如此老夫才不愁。”卢怀慎倒是挺开心。
“现在可以考虑新的刺史和参军们的人员。”苏颋打算调人。
大唐第一巡查团的过去,除了收拾人,还负责理顺行政,其他人被派过去,直接接手。
姚崇给出建议:“选稳妥之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守成即可。”
“早日出发为好。”尹思贞着急,怕天再暖和,当地的铁锭数量攒够了要顺长江运走。
“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