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4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家庄子合作的大棚的人过去卖菜,对方直接缩了。
  “不是我瞧不起他们,是他们没有能让我瞧得起的东西。有能耐你把我李家庄子拉下去。”
  李易比姜辉还郁闷,自己为了设计,耗费不少脑细胞,对手咋就那么弱?
  不是一个层次的,自己算不算是架大炮打蚊子?
  “东主,他们还找了万年县和长安县的人,对方都不答应。此事就这样算了?”宋德继续汇报。
  “算了?佳人在等着,算了能行吗?他们不行是他们本事差,他们的思想要不得呀。”
  李易摇头,不可能的,我都出手了,对手弱,不代表对手的想法健康。
  都不如长孙昕,长孙昕给用辣椒下毒的时候,还懂得控制一下量,本身的目的不是毒死人。
  出发点不同,长孙昕要搞事,却不想看到人命。
  姜辉是想达到目的,人命没去考虑。
  “东主,万年县和长安县的人还不错。”宋德称赞一下,姜辉找谁都不行。
  “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他们当然不干了。一旦被查出来问题,官职没了、房子没了,还要被流放。
  没意思,派人过去,不要让人发现,最后一次机会,狗急跳墙,晚上派人去破坏大棚。”
  李易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别的手段不行了,只能直接上。
  最直接的也是最好用的,又最让人不齿的。
  医疗行业中有无数人自杀,都是在通过其他手段无法摆平后采取的极端手段。
  宋德躬身离去,安排人手。
  李易回书房抄书,不再去想姜辉的事情。
  ……
  同样的事情传到了政事堂,以及大唐第一巡查团。
  大佬们也满心无奈,姜辉只能用此手段?太下作了。
  “李易看样子不用出手了,唉!”毕构一行人跑到政事堂。
  他心情不好,李易不动,姜辉自己就把自己给折腾废了。
  无非占了点买菜的便宜,几天的蔬菜差价。
  他想看的是一场畅快淋漓的斗争,而不是一方自己要进攻,拿不出手段。
  “诸位既然来了,帮忙把小事处理一下。”宋璟倒是很高兴。
  他让人把一大堆的下面送上来的小问题的上书给搬过来。
  大家很多当过宰相的,来,一起给解决掉,自己的政事堂就省了许多心。
  他相信几个人不会瞎搞,更不担心对方夺权,都进团儿了,哪还有权可夺。
  于是众人一人分了一小摞,拿着笔开始批复,习惯了。
  地方官员根本不晓得朝堂上有一套统一的标准,宰相们游刃有余。
  该留在紫薇省的留在紫薇省,该给陛下的写上评语,让陛下有个参考。
  大唐第一巡查团的人没有什么私欲,他们的待遇好,包括允许去李家庄子看病。
  剩下的是帮着大唐把事情搞好了,再过些日子去地方,把一个地方的州府连根拔了,他们到那里帮忙稳定一下。
  “李易果然不同凡响。”宋璟自己也批上书,对李易给出高的评价。
  这个团儿好,一群人都能放心,即便陛下看出来笔迹和风格不同,也无所谓。
  自己太忙了,找团儿里的人帮一帮还不行?又不是外人。
  “小易这次没做好。”卢怀慎惋惜:“小易应该出手的,而不是看着对方,对方手段太差,并未显出来他的能耐。”
  卢怀慎家中增加了四个煤油灯和四个暖水瓶,属于大件了。
  他认为李易早站出来才对,现在用不着了,李易感觉没帮上忙。
  “等明天再看。”姚崇批复的速度快。
  什么乱七八糟的要修城墙,不许,你们在江南道修城墙?防备谁?
  还有河南道想修水利,登州那里的,扯淡,你靠着海,你修水利要作甚?
  都不如说疏通大运河,那样还能给你批一下,连黄河用的。
  “张九龄上书要钱,想修码头,哪里的码头……准了。”姚崇说着,同意了。
  顺便在后面写评:广州市舶,当以湾中码头为重,连新修之路,通南北之市,行往来便利。
  写完,他转给毕构,毕构负责户部,修码头若还要地方出钱,定然劳民伤财。
  毕构拿过来看一眼,写:如年前开山建关,陆路畅通,可!
  这个就要交给李隆基,让李隆基最后决定,同意,户部就拨钱。
  其他人也是拒绝和同意,有的甚至指导一下。
  政事堂的日常工作皆如此,除非遇到大事情。
  地方想要做什么事情,必须写清楚利弊和投入,有规范的,有的像张九龄,他文采好,就写赋。
  其他的官员写不了赋,便直白一点。
  “小易若想上书要钱,会怎般写?”毕构批着批着,想起了李易。
  “钱的事情他自己就出了,还上什么书。他卖东西你还收他的税?他最近不知道在干什么。”
  刘幽求扔过去两本奏章,拿起下一本,跟着说。
  “收不收税我得问他,他说应该收,他就交了,他说他留着钱有用,我能怎么办?”
  说起此事,毕构在刹那间心情就不好了。
  收别人的税属于强制,别人只能听话。
  收李家庄子的税,要看李易想不想交,他不交,就没有,他交,就能收很多。
  拿李易没有任何办法,关键是李易确实有需求,管着军工,并不在乎钱财。
  没用太多时间,所有的政务被大家给处理完,选出来需要给李隆基,单独放一边,晚上给。
  “去老夫家吃饭吧,在天上人间叫外卖。”
  姚崇发出邀请,他要让自己的儿子安心,别瞎想。
  儿子没病死,是李易提前出的手,回来了就修书,没个官职。
  带大家过去,让儿子知道,权力还有,别自暴自弃。
  “去元之家,但不要找天上人间,我写个条子给小易,从李家庄子拿饭菜。”
  毕构猜出来姚崇的心思,愿意帮一把。
  他拿过一张纸,写:相聚日短别时忙,巡查团处政事堂。几朝老友难得醉,谁许佳肴兴宁坊。
  写完装在信封中,稍微封一下漆,派人送去李家庄子。


第八百一十章 半夜偷袭邻相帮
  信到李家庄子,李易看一眼。
  “煎一些带鱼,把白酒送去……二斤吧,别送多了,一群人喝醉,耽误明天的事情。
  西瓜送一个,另外拌黄瓜、茴香豆、猪耳朵、烧蹄筋、干豆腐卷里放葱丝和香菜、熟火腿丝。
  带个酒精炉,上面用陶锅炖鸡肉蘑菇。送到姚相家,人家不是宰相了,咱得照旧称呼。”
  李易安排一下,对方一群人显然是要喝酒,那就送下酒菜。
  主食都不用,估计对方不会吃主食。
  “等一下,蒸四屉饺子,再带几个食堂的炒菜。”
  李易想到姚崇的家人无法作陪,人家也得吃饭,给带一份。
  毕构专门写信要吃的,不给答对好了,以后怎么办事?
  翠柳去安排,李易甩几下手腕子,桃红赶紧把笔墨纸砚准备好。
  李易拿起笔蘸蘸墨,写:酒可无数胃有量,熏然之间莫身伤。温烫浅盅待饮罢,且煎蒸饺作主粮。
  当姚崇一行人到了姚崇宅时,李家庄子的食盒送到了。
  “来来来,诸位请,小易说了,让少喝点酒,最后再把凉了的蒸饺用油煎一下,一人吃几个,不然伤身体。”
  毕构甩着李易的回信跟众人说,其他人拿过去看一眼,决定不喝多,然后吃点煎的饺子。
  听李易的没错,李易医术天下无双。
  一大群人很高兴,跟李易接触就是这么简单,你要干什么,他就配合你什么。
  使人感觉到温馨,你写个小诗,他便回你一首,这叫雅。
  “李易权力还是太大了。”宋璟承认李易不错,身份使然,他还想限制。
  “李家庄子的私兵就一百多个,管他作甚?他想杀人,可在天上飞,你能拿他如何?”
  姚崇劝宋璟,制约不了李易,别费那个心思。
  李易能飞,还有好几百丈距离打死人的武器。
  李易要想干什么,你能拦住?全凭李易自我约束,想杀他都杀不了。
  “元之所言不错,不过李易有疏漏,如此次事情,永穆公主被欺负,李易想等对方出手后再出手。
  结果对方自己就把自己坑了,换成其他方面,李易就可能错失良机。
  我等既然年岁比他大许多,当给予其指导,等此事结束后,再写信与他。”
  苏颋看着酒在那里烫,说起李易行动上的不足,大家没看到李易动手,李家庄子一直平稳。
  今年开始新的一年了,众人都有着各自的思量,喝酒的时候向别人推出自己的政治目标。
  等喝完了,又吃了饺子,发现天太晚,便在姚崇家睡去。
  ……
  城西,小兰名义买下的庄子不远处,一群人出现。
  穿着黑色的衣服,脸上兜着黑色的布,只露出两只眼睛。
  他们带着打火机和一点煤油,更多的是竹筒中装的熟菜油和豆油。
  他们向着小兰庄子的大棚跑去,尽量走路边。
  眼看要到地方的时候,领头的人在煤油灯的暗淡光芒下抬起手,队伍停止。
  众人猫着腰,一点一点挪,准备把油泼在大棚上点燃。
  近了,更近了,就差十几步便到大棚群的边缘。
  ‘嗖~~嘭~~’一个窜天候的声音响起,包括飞行时候的动静。
  这群人里有好几个直接就趴了,太吓人了,宁静的夜,怎么可以这样?
  “谁,什么人?防备、警戒。”各种声音随即出现。
  不到十息,马蹄声响起,说明有人就呆在马的旁边,听到动静便上马。
  火把一支支燃烧起来,不但是小兰名义买的庄子,周围的地方俱是通亮,好多人带着武器冲过来。
  “他爹,小兰庄子好像遇到事情了。”后面住着的人,妇人对男人说。
  “姜家,姜家说要收了庄子,不然让他们后悔,这是要杀人啊。”男人起来侧耳朵听。
  “他爹,怎么办?”
  “当不知道。”
  “孩子在人家学了不少东西,还给吃的,当不知道?”
  “你别动,我去,我去把几个丫头带出来,到咱们这躲躲。”
  “他爹你小心啊。”
  “不怕,天子脚下,他们还能怎地?当羽林飞骑是摆设?”
  ……
  “别动,都别动,谁动射杀谁。”
  “放下武器,举起手,弩箭准备发射。”
  “骑兵就位,预备冲锋。”
  “放下武器,跪下。”
  一个个喊声传过来,准备烧大棚的人傻眼了,弩箭?骑兵?
  三进的院子中的人都醒了,永穆公主和小兰没睡,两个人在学习知识呢。
  “东主,小娘,外面有人来了。”周贵跑过来,站在窗户外面喊。
  “知道了,不用管。”永穆公主在作数学题,学到了代数和几何,她学着费劲。
  听到周贵喊,皱一下眉头,脆声说道。
  “小兰庄子的,赶紧出来,到我们这边避避,我们保证不说出去,给你们找地方躲。”
  “小兰,快点带人跑出来,我们帮你们找去处,等天亮就好了。”
  “小兰和小娘,我家的人骑驴进长安了,去找十六卫和羽林飞骑,你们先出来。”
  周围一片喊声,是那些个百姓家里出来的人,都是男人的动静。
  一起生活在这片地方的人跑过来了,有的端着粪叉子,有的拎菜刀和镰刀。
  还有的把蔑刀绑在了竹竿的前端,准备当长武器用。
  蔑刀不适合扎,但要是挥舞起来,刮到脖子,人就废了。
  有的拿着土篮子、竹筐当盾牌用。
  “走,出去,跟他们走。”永穆公主放下笔,招呼小兰。
  “公……小娘不行啊,这里才最安全。”小兰劝阻。
  “哪都安全,不能寒了乡亲们的心,跟他们走。”永穆公主坚持。
  然后八个侍女上了手弩,腰间带刀,护卫着永穆公主和小兰出去。
  小兰手上端的是一支强弩,很沉,但她端着却十分稳。
  她们出去,一群百姓迎上来,直接围住。
  “快走,往后走,他们不知道。”百姓喊着警惕地看向周围,外面一片黑。
  “跟着我,我用火镰打火,有一点光。”
  最前面的人打着火镰却不引燃任何东西,就是一下一下,溅出来的那点火花。
  周贵跟在最后面,拿了一根棒子,他发现用不着他,周围的邻居就把东家和小娘给护住了。
  这一刻他突然发现,给孩子们做的饭菜值了。
  吃点东西算什么?关键时刻,人家会过来帮你。


第八百一十一章 多少埋怨终出手
  永穆公主一行人就这样被保护着向后面走,路上不时有人加入进来,还有的居然带着弓。
  “那边有土包,咱们去土包上,站在高处,他们没多少人,冲不上来。”
  “快,可不能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