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4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爱好和平的人,从不想着侵略谁,李易如是给自己定位。
  宋璟便悟了,战争是在一次次贸易中进行的,过程长。
  “渤海吃亏了呗!”宋璟再次总结。
  “不改变的话,渤海属于贸易逆差,谈不上吃亏。我会教他们改变,发展属于他们自己特色的生产技术,并应用。”
  李易还是不承认,一副关心别人的样子。
  “怎又要帮助他们?”宋璟觉得既然可以一次次占便宜,占下去呀。
  “帮他们之后,他们才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东西,我们是为了拿好处,不是一下子把渤海给坑死。”
  李易还是那副悲天悯人的表情。
  宋璟擦擦汗,屋子里有暖气,太热了。
  “如何帮助他们?”宋璟不顾自己脑袋疼,咬牙忍着问。
  “投资,在他们那里搞养殖和种植,以及手工业的加工。
  给他们工钱,地方的资源我投资算是买来的,归我。
  他们生产得越多,他们自己赚到的越多,然后变富裕,用我的钱,帮他们。”
  李易像吃大亏了似的,端起酒喝一口。
  “你赚钱不?”宋璟问到了关键点上。
  “当然了,不赚钱谁去投资?而且我赚的必须比他们都多,互利互惠。”
  李易一副你傻呀,不赚钱谁过去的表情看宋璟。
  宋璟:“……”
  “那……那他们……他们不会抢?”宋璟说话都不利索了。
  “抢就是战争,等到了他们想抢的时候,我大唐早发展起来了。
  我过去是买地,不是租地,买到的地属于我。
  我给大唐交税,大唐派兵保护我。”
  “你还用大唐派兵保护?”宋璟发现了自己和李易的真正差距,脸皮不够厚。
  他不知道自己怎么吃完了饭,拎着五十段煎好的带鱼,晕乎乎地走了。
  估计是一碗酒喝到肚子里,酒劲太大。
  乘车回到政事堂,他把装带鱼的小筐放好,坐在那里揉太阳穴。
  “广平,问完了?”毕构寻过来,顺着味道寻过来。
  “太监和宫女额外抄的一份在桌子上,隆择你自己看。”宋璟闭眼睛继续揉太阳穴。
  他感觉有点耳鸣、脑袋里面疼、眼睛里面疼、浑身没有力气。
  若李易看到,会告诉对方,做题做多了就这样。
  睡一觉,忘记题海战术中的那些烦人的内容就好了。
  毕构拿起来桌子上的几张纸,慢慢看。
  有的内容他知道,李易与他讲的,他才愿意修路。
  有的内容比较深,他没有听李易讲过,看着看着,他就迷进去了。
  当最后一行字看完,他揉揉眼睛,又晃晃脑袋。
  “咋这么多新名词,小易就不能再浅显一点,把名词给换个我们能看懂的?”
  毕构作了几次深呼吸,拿着几张纸出去。
  宋璟看到了,没说什么,知道是送去给苏颋看。
  两刻钟之后。
  “太医,去找太医,按摩博士,我头疼。”苏颋的声音传出来。
  不长时间,太医过来,给苏颋按摩。
  “我怎么想吐呢?”苏颋问太医,他才是第一次接触此类知识。
  看完了,感觉到恶心,就跟李易以前一口气看很多新旧唐书内容后的反应一样。
  尤其是查资料,不能慢慢看,必须快速找到地方,眼睛一瞟好多行文言文,真正的文言文。
  本身文言文就闹心,还要快速看。
  查完资料后,需要缓好一会儿,若是看的时候吃饭吃撑了的状态,保证吐。
  前庭神经受刺激太大,没办法。
  “宋卿身体不适?”李隆基来了,他怕大臣出问题。
  “广平去问过小易,小易说了些基础建设和生产力关系的事情,宫女太监们抄一份,臣给廷硕看,廷硕就……”
  毕构在旁介绍情况。
  李隆基点点头:“需要慢慢学,朕有时也头疼。”


第八百章 不懈手段乃小意
  “菠菜、油菜、黄瓜、茄子、豇豆、小白菜、芹菜……我都要了,算钱。”
  西市,一大早,一个摊位面前,一群人维护在一个长得十分富态的人周围。
  富态的人把整个摊子所有的大棚蔬菜全包了,一次都买。
  周围摊位的人露出羡慕的神色,一早全卖了啊?若距离近的话,可以继续回去采摘,还能再次过来卖。
  大棚蔬菜赚钱,却需要消费,卖相不好的菜,要一整天才能卖出去。
  好在大家已经达成协议,不准降低价格,叫菜盟。
  旁边人羡慕中,富态的人一挥手,一群人抬着袋子过来。
  袋子口一松,哗啦声中,无数的钱币堆积起来。
  “数一数吧,一共一百二十一缗,看够不够。”富态的人仰着脸看天。
  卖菜的人傻眼了,不是兑换券?是铜钱?
  这可怎么数?不穿上串儿。
  “咋,钱不能用?”富态的人瞪眼。
  转而又道:“难不成要换成绢帛?五百五十钱一匹?”
  “现在绢帛哪里值这个价钱啊。”
  “找事儿的吧?”
  “看那铜钱分明是劣钱。”
  “里面还有锡钱呢。”
  “大家不是都用兑换券嘛!”
  “太欺负人了。”
  刚刚还羡慕的人纷纷嚷嚷起来,他们同仇敌忾,认为自己遇到同样的事情会多难过。
  “诸位,是姜家的人吧?”旁边过来一个人,周贵,他看一眼钱,劣币,又叫恶钱。
  分量少,又有的是用锡来代替。
  “少废话,朝廷都没说这钱不可以用,你们不要,就去见官。”富态的人冷笑着说道。
  话一出来,属于默认了,姜家的人。
  周贵攥起拳头,又松开:“数钱,朝廷不禁,我等奉公守法。”
  他没说超过多少数量需要用绢帛代替,说了估计对方会拿出来品质不好的绢帛,还是朝廷未禁。
  摆摊的人两个人眼泪掉出来了,蹲在那里数钱。
  “不用数了,够数。”周贵突然笑了,摆摆手。
  他懂,姜家出手了,数不数有什么意义,赶紧回去想对策才是正理儿。
  对这些钱,他并不看中,那么大的镜子,一箱箱的煤油灯和暖水瓶才是底蕴。
  两个被雇佣的人用袖子抹一下眼泪,又把钱费力地抬起来放到车上,泪水又流下来。
  他们已经把庄子当成自己吃饭的地方,庄子吃亏,自己心里也不好受。
  “走,回去。”周贵向富态的人抱抱拳,脸上笑容不改。
  “有些事情啊,不是你们想得那样简单,这仅仅是开始。”富态的人傲慢道。
  “多谢告知!”周贵再次抱拳,架子不能倒。
  车子推了一堆恶钱往回去,周贵也帮忙推。
  ……
  “东主,姜辉出手了,用一百二十一缗用锡铸的恶钱把小兰庄的蔬菜买去。”
  宋德在一刻钟之后得到消息,赶紧汇报。
  传消息的是长安地下势力,他们跑着传递信息,一刻钟,从西市到李家庄子,就这速度。
  李易撇撇嘴:“我还以为多大的本事,居然就是恶钱,太让我瞧不起了。”
  “东主是说不用管?”宋德觉得无所谓,一百多缗那算是钱?
  “不,钱多钱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挑衅了,他家的买卖打听清楚了?”李易摇头。
  他不在乎钱,他要脸,谁你都敢动?长安城没个规矩?
  宋德点头:“东市有一间杂货铺,叫升旭。卖日常用品,陶器、菜刀、木碗、马桶、夜壶、剪刀、针线、荷包等东西,同时也典当。”
  “真没意思。杂货?想冲击他就冲击他,还能保证其他杂货铺不受影响。典当?呵呵!坑不死他。”
  李易突然间有些索然无味,对手太弱。
  宋德傻眼,东主你什么意思?究竟是出手还是不出手?
  “恶钱这个事情吧,其实挺有意思。不过不适用现在的长安,流通起来的恶钱,不可以直接禁止。”
  李易没说报复的事情,他从大的方向考虑。
  恶钱一直就存在,开元通宝,有人私铸。
  分量不够,差很多,百姓不少是以物易物。
  看到铜钱分辨不出来,恶钱就进入了流通环节。
  像他那时的假币,百姓收到了假币,到银行,银行不会收,有的会给你落一个印,证明这个是假币。
  损失自然由百姓承担,百姓能怎么办?自己受着吧。
  大唐不是,大唐恶钱,之前的皇帝就禁止,有的人跑到船上去加工铸造恶钱。
  后来收的时候以一个正常的开元通宝兑换五个恶钱为办法,百姓不愿意兑。
  百姓即便知道是恶钱,而且卖东西的时候还收,压价,正常的开元通宝一钱能买的东西,恶钱三钱到四钱才能买。
  然后他们就用恶钱流通,形成两个流通渠道。
  看到恶钱,把恶钱折价,照样买卖。
  如果没有李家庄子的兑换券,到明年恶钱爆发,朝廷先限制,却发现一旦限制,东西两市交易停止。
  恶钱太多了,朝廷不让,大家无法买卖。
  朝廷放出来十万缗的开元通宝,又允许官员借朝廷的钱买卖,才让东西两市重新活过来。
  最后朝廷没办法,允许恶钱进行地方抵兑,朝廷回收,就是朝廷吃亏了。
  朝廷不敢碰,就这么厉害。
  现在有李家庄子的兑换券,恶钱没有去处,许多就积攒下来,大部分都是重量不对,一部分是用锡来代替铜。
  这等情况,换了朝堂上的宰相、尚书、郎中、侍郎等官员,皆麻,没办法。
  到李易面前,他真不在乎。
  他对恶钱发展形势无所谓,却不代表他没脾气。
  “去告诉小兰庄子,继续加大力度出售大棚蔬菜,多找人手采摘,卖,就收他们的恶钱。”
  李易笑着对宋德说。
  “知道了东主。”宋德开始为姜家的人默哀,东主生气了,看出来啦。
  宋德跑去安排,报信给小兰庄子。
  同一时间,兴庆宫。
  “欺人太甚,欺负到朕的长公主头上了?李林甫、姜皎,你们可以啊。”李隆基第一时间得到消息,气笑了。
  “三朗,咱家媛淑多乖巧的一个闺女了,怎能受这个气?”
  王皇后想提刀杀人了,她有这个本事。
  “不管,李易那边应该有所动作,朕看着。”李隆基生气归生气,却不打算出手。
  王皇后点头:“对,叫叔叔去办,收拾死他们。”
  现在她对李易是无限推崇,上次蓝田县的事情出手早了,没好好坑一回,这次不能错过。


第八百零一章 重臣一同瞧热闹
  李隆基生气和李易一样,不差那点钱。
  也不是因为对方对长公主的挑衅,对方不知道。
  是因为换成普通人,岂不是被你们给欺负死?
  李家庄子和朝廷一直在努力帮助百姓过上好日子,至少京兆府的百姓先过上好日子。
  你姜辉能联系到上面的官员,难道不清楚朝廷的意志?
  你想凌驾在李家庄子和皇帝的意志之上?
  李隆基愤怒,王皇后也要吃人的样子,但都在等。
  政事堂,三个宰相在,姚崇等人也来了,没人指责他们僭越。
  他们不怕有人给姜皎报信,姜皎不知道,还好办,一旦知道,不管是退缩忍让,还是请罪,结局都只有一个。
  谁给姜皎报的信,跟着被收拾。
  现在的陛下可不在乎别的东西,三万羽林飞骑坐镇。
  哪怕是姜皎知道了,也必须当作不知道,眼睁睁看着事情发展。
  “看着吧,广平没见过李易出手?”
  姚崇喝着茶水,很悠闲,没到他出手的时候呢,他盯上目标了。
  准确地说是大唐第一巡查团盯上人了,准备拿下,跟长安无关,地方的。
  他们不在乎地方一次收拾许多人耽误政事,大不了他们亲自过去处理。
  就如华州一样,李易弹劾,动了一大群人,政事应该停摆。
  李易过去了,加上巡查团的人,所有事情全给处理妥当,还比以前的更好。
  巡查团的底蕴可不是哪一个州府可以比的,里面的人随便拿出来一个都不一般。
  “听说过。”宋璟到现在还学习李易那天说的话,翻译名词呢。
  “老夫只知道河南府小易带着鸡鸭和小猪过去的事情,刚一露面,老夫手下的官员便配合,小易的手段……哎!”
  毕构有无限感慨,他就看不透李易。
  说着话,他舔了下自己的牙套,现在活动的那颗牙不疼了,再坚持坚持,过几天去问问小易,能不能摘了。
  “李易坐镇李家庄子不出去,诸位应该感到荣幸和安心,至少生病了无须担忧。”卢怀慎有感而发。
  自己的事情自己清楚,差一点就死了,李易那里先给打的辅助。
  魏知古点头:“小易与人为善,不触犯他的利益和政治目的,他不会生气。恶钱之事甚大。”
  “此事确实说不过去,恶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