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天早上,起来洗漱,唱歌、操练一会,洗手,吃饭。
  李易等着吃饭,拿喇叭过来:“今天教你们外伤伤口清理和缝合,所有人都要学,一支队先选出一人跟我学,学好后教其他人。陛下叫我带你们玩,我一定要让你们玩开心。”
  “哈哈哈”士兵还是笑。
  各支队伍商量一下,派出一人,一共二十个人。
  旁边放着一头被捆绑住的活猪,在那嗷嗷叫唤。
  二十个人围一圈,看李易在猪身上切不一样的口子,然后清创、缝合。
  猪叫得好惨,李易面无表情,手上动作流畅。
  嘴上也不停地说着伤口清理、按压止血、缝合技巧。
  二十个人听着、看着,一个个胆战心惊,再也笑不出来,陛下让你带我们玩,就这么玩的?
  士兵害怕了,看李易的时候不由得哆嗦。
  这得多恨的心啊,在活物身上切来切去、缝来缝去,那猪叫得都不是正常的动静了。
  李易在同一种伤口上切了三次,操作三次,也重复讲了三遍。
  他再划同样的口子,对二十个人问:“谁来?”
  二十个人互相看,谁都不吱声。
  “给猪处理一下都不行,以后怎么指望你们在战场上处理战友的伤口?我知道猪是活的在叫唤,可战友受伤难道是死的不出声?”
  李易脸色沉下来,接着跟一句:“若不行,我上书陛下,把你们送回去,家中的继续交”
  “我来。”不等李易说完,一个人开口。
  李易让开位置,这人哆嗦着开始回忆之前看到的,一点点处理。
  “别倒那么多酒精,我蒸馏点酒精容易嘛?还用命兑换的酒精计,你往哪进针呢?碰一点边缘,线就把外皮组织豁开了,让你缝,不是让你继续伤害”
  伴随着此人动手操作,李易开始骂,甚至上脚踹。
  在他眼中,这不是猪,是人,这么缝合会被患者打的。
  第一个上来的人终于缝完了,李易看向其他人。
  “我来。”又一个站出来,一副慷慨就义的样子。
  一上午的时间,二十个人就在某种折磨下熬过来。
  那猪已经不叫唤了,认命地呆在那里轻声哼哼。
  “行,今天就这样,明天给你们再找只活猪,重复练习。”
  李易对二十个人的学习态度还算满意,他擦擦汗说道。
  二十个人似乎也麻木了,眼神呆滞地去洗手,然后准备吃饭。
  李易看看猪,叹口气:“委屈你了,谢谢,一会儿给你个痛快。”


第七十一章 大家玩的开心不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说好的要住几天的高力士,除了七月二十一日送来一大堆李易要求制造的东西马上离开,就再未见过,酱油都不来取了。
  离着八月还有四天,一百五十个人在给其他的人排队擦马靴。
  边擦边大声喊:“我是最差的。”
  有的边喊边掉眼泪。
  李易拿着喇叭又过来:“大家好,我是李易,庄子的东主,陛下叫我带你们玩。”
  整个队伍,此时再没有一个笑的,反而露出恐惧的神色。
  每天早中晚各听一次,做梦梦到都吓醒啊。
  关键是手段,看上去那么温和的一个少年,心咋就那么黑?
  有的人之前还纳闷与不解,陛下为何找个少年来管军队。
  现在悟了,大彻大悟。
  自从那天见面的三天后,每天比试就有一支队伍吃不到肉。
  就在前天,少年东主说,身体都养差不多了,要玩好游戏。
  从那天,半夜、凌晨,不停地折腾。
  似乎只有吃饭和听学子说事情的时候能好一些。
  其他的,临时军营搭的帐篷改了,然后每人发了新的大皮子当被褥,一早起来后必须摆整齐。
  所有的东西,每样放在哪,怎么放,全有要求。
  旬日大比,果然一支队伍垫底后今天开始给别人擦靴子。
  要擦一旬,下次还输,还擦,再输,不要了,淘汰,回家。
  “我知道大家玩得很累。”李易继续说。
  士兵们面不表情,那是累的问题么?
  “不过我还是要说,训练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我们是大唐最强兵,我管我们叫十二个时辰全天候兵种。”
  “不管天气多了恶劣,也无论是什么时间,别的军队不行,我们行。”
  “其他的军队抱怨,我们无所谓,因为那不是特殊情况,不是艰难,而是我们的日常。”
  “我们吃着其他军队想都不敢想的饭菜,我们就要做到其他军队做都不敢做的事情。”
  “我们是陛下亲兵,我们是大唐骄傲。”
  “我们要让敌人听到我们的名字就吓尿,看到我们的身影就溃逃。”
  李易停顿一下,喊:“羽林飞骑,有我无敌。”
  “羽林飞骑,有我无敌。”士兵们挺起胸、抬起头,一起喊。
  “很好,吃饭,八月开始,进行魔鬼训练,记住,整个八月,你们会知道,最好玩的日子是昨天。”
  李易说着,心中踏实。
  因为他在这十多天的日子里,给全部三千人进行了体检。
  知道每一个士兵的情况,他按照情况给分成组,每一组按照不同的训练强度进行。
  对于他来说,他也累,却有一种成就感。
  士兵们跑去洗手,然后吃饭,一个个提心吊胆。
  他们此刻对李易是又怕又恨又敬,有人生病,这个少年东主总会用最快的速度给看好。
  吃的更不用说,可是最近两天太难受了,简直不是人能挺过来的。
  一白天过去,夜幕降临。
  政治学习减了一半,另一半时间是学子们给士兵上夜校,主要教识字。
  学子们一个个的同样累,自己要学习,要教孩子,还要教士兵。
  但他们发现日子充实了,不再去想乱七八糟的事情,每天都能睡得很香。
  长安城中宵禁,许多人也睡得不错。
  天上人间依旧灯火通明。
  李隆基、王皇后,加上三个宰相和工部尚书魏知古在最上面的旋转餐厅吃饭。
  魏知古最近状态好了许多。
  李隆基始终担心魏知古突然就死了,当初是为了作样子给姚崇看,姚崇重要。
  现在么
  灞水河畔有一个易弟在,让他帮着练兵,等过上些日子再看。
  所以你姚崇当然就不用朕刻意讨好了。
  姚崇等人感受到了这种转变,却没有办法。
  李易确实厉害呀,陛下想练一支私军,缺钱。
  缺钱大家是一样的,都缺。
  可人家李易被问到怎么赚钱,马上就想出了这个办法。
  坐在旋转餐厅上向下看的时候回想,确实不难,不就是一个新的设计,再加上第一批会员的身份么。
  现在若是叫自己做,自己也能做。
  然,没见过的时候,自己咋想不出来?
  “诸卿此回是第二次了吧?朕第一次。”李隆基在火锅里涮着海白菜,对四个人说。
  “多谢陛下。”四个人默契道谢。
  “吐蕃那方情形如何?”李隆基问姚崇。
  姚崇放下筷子上夹的牡蛎,回道:“已准备妥当,一旦吐蕃袭边,我等抵御后,定然出兵入吐蕃报复。”
  李隆基颔首,看向张说。
  张说出声:“因陛下没有动用国库钱财练兵,朝中有多余钱粮可供陇右道东道用。”
  张说一说,李隆基露出笑容。
  “钱,不是大事。”李隆基豪迈地摆下手。
  众臣:“”
  他们不想说话,陛下飘了,还钱不是大事,没有李易,陛下你还愁着呢好不好?
  魏知古也吃个牡蛎,抱怨:“陛下,宋王从海面运来的干牡蛎,到了京城,一盘十个,竟然要一缗,说是吃了男人那啥那啥。”
  他告状,牡蛎在海边不值钱。
  李隆基不以为意,道:“现如今,可是有许多商人去海边买海白菜干和牡蛎干了?”
  “臣等不知。”四个人又一起说。
  “去查,若有欺民之事,抓。”李隆基吩咐。
  “是!”四人答。
  魏知古其实就是配合,跟他没关系。
  王皇后在旁边,右手拿筷子,左手摸小腹,慢慢喝着牛肉山药汤。
  只有一汤盅,多了不吃。
  她已经有妊娠反应了,就是想吐,但由于按照一整套的进食方式吃饭,她的反应很小。
  她一天吃很多顿,每顿都是一点,各种搭配。
  最开始在李易庄子拿,有了天上人间,饭菜就到天上人间取,距离近。
  此刻听众人说话,她的眼睛笑成弯月,柔声道:“陛下,叔叔能把兵练好吗?”
  “自然是能。”李隆基笃定,又看向四个人。
  四个人继续配合默契:“臣等亦信。”
  嘴上这么说,他们心中想的却不是,他们更期盼兵没练好。
  不然李易风头太盛,那般年岁便什么都行,岂不是显得自己不行?


第七十二章 陛下,李易又有好东西了
  没到农忙的时候,闲人多了起来。
  说是闲,实际上是天里的活少了,包括养蚕。
  许多男人出来找活干,还有的被征调走修水利、道路。
  李易与李隆基说的取消调,征商税的事情,李隆基知道,却不敢动。
  李隆基在等,等他自己的那支军队练出来。
  不然碰了各家族的利益,出现兵乱什么的,李隆基觉得自己扛不住。
  李易早上带另外二十个学了几番缝合操作的人又练了练手指点一下,便跑到河边看捞淤泥的队伍。
  灞水河的河面上有着一艘艘船上站着人,船上架着一个大木头架子。
  木头架子上是李易设计制造的建议手葫芦,就是滑轮组的那个工具。
  然后一个大的铁的像挖掘机的勺子被扔进河里,用铁链拴着。
  船一动,一大勺子淤泥被勾住,船上的人哗啦哗啦拽手葫芦的链子,铁勺子便被慢慢提上来。
  若没有这个手葫芦的话,清理淤泥是使用长杆,杆头的位置家个勺子,跟大粪勺子差不多。
  一点点慢慢捞。
  李易明明有好方法,又有钱,怎么可能那么操作?
  他雇人干活,叫别的人多些收入,冬天好熬过去。
  一个是增加寿命,另一个是心情好。
  当医生都希望每一个自己经手的患者健康,当富人也有希望帮助别人,获得别人的感激的人。
  唐朝就有不少富户出钱修桥补路,谁家死了人,没钱安葬,同样得拿出钱来帮忙。
  尤其是同一个村子的人,有钱人若是没有好名声,村民不拥护,会出事。
  李易的庄子有没有钱还用说么,于是他为了几种目的,找人多给工钱,捞淤泥。
  淤泥肥田,河道淤泥少了,行船方便,他还打算利用这个河道便利呢。
  现在他太忙,腾不出手来,不然早就把水运给用上了。
  “李东主。”李易刚过来,有官员打扮的人向他打招呼。
  李易回忆一下,有印象,工部水部的员外郎郑广。
  郑广还带了几个人,别看他才七品官,那是跟宰相们比不行。
  水部的员外郎有实权,手下有人。
  “郑员外别来无恙?”李易拱手。
  “劳李东主挂念,这个拽很多下才能叫大铁勺升起一点的是何物?”郑广指着手葫芦问。
  铁勺子沉重,直接拉,需要许多人。
  如果是配重,利用杠杆原理,后面有个大石头,船就需要更大,不然石头加捞起淤泥的铁勺子会承受不住。
  跟着郑广的那些人好奇,郑员外郎对一庄子的人还如此客气?虽说这庄子有些钱。
  郑广不晓得下人如何想,他可是知道李易是什么能耐,陛下和宰相、王皇后都跟着说笑的存在。
  “若李东主愿帮忙,本官,哦,我可以上表以彰李东主”
  “郑员外客气了,一个手葫芦而已,我有图纸,郑援外拿去用,不止清淤,码头装卸货亦可使唤。”
  李易不等郑广说完,摆摆手,答应了。
  他不需要谁帮忙上表,他拿出去的东西给他增加不少寿命,显然是朝廷推广,李隆基岂能不知?
  何况还帮忙练兵,一个七品小官表送上去无用。
  “青松,手葫芦的图纸,在哪个工匠手里呢?取来一份。”李易转头对太监说。
  青松转头跑了,郑广的跟班们愕然,那太监和宫女是听这位的?
  还以为是宫里派来看水利的呢。
  “李东主好。”
  “东主好!”
  附近捞淤泥船上的人相继看到李易,大声喊着打招呼。
  李易挥手,这一刻成就感十足。
  像治好了一个病人,对方送来锦旗一样。
  于是他喊:“晚上回去的时候,一人带两个咸鸭蛋,你们知道,庄子上的鸭子太多,蛋没地方放,是不?帮我吃一下。”
  河面上一片感谢声和笑声传来。
  庄子上负责搬运淤泥的庄户脸上带着笑容。
  淤泥好,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