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管事,是我。”小兰先跳下车。
紧跟着一群侍女(宫女)也下车,穿着不同的护卫开始准备搬东西进去。
周管事叫周贵,他祖父和父亲都是给人当管事。
到了他的时候,他几次考科举没考上,任职了外流官后又被排挤。
就接过了祖业,继续当管事,之前给两个七品官当过管事,最后一次当管事是给县令。
被李隆基考试不合格给收拾了的其中的一个县令。
县令不行了,养不起管事,他只好另外找活儿。
小兰找牙人,牙人找到他。
他雇佣了二十个人在打理蔬菜大棚,一直记账,没人管他。
上次看到小兰的时候还是二十天前,当时小兰带着一个看上去很壮的人出来见他。
今天他见到这么多的人,明显没适应。
“周管事,周围是在干什么?”小兰说起一圈干活的人。
“大胡商买了地,说要搞种植和养殖。”周贵压低声音,似乎怕被别人听到。
“哦,那可要多备人手,以防胡商乱来。”小兰看向二十个护卫。
护卫有一个人离开,八个侍女警惕地看向四处。
周贵犹豫了一下,对小兰继续低声说:“东主,又有一个商人昨日寻上门,说要买咱们的地,连着大棚一起买,给钱两千缗。”
“他是穷疯了?光买地,我就出了三千缗,种上大棚,大棚不是钱?来,见一下我家小娘,以后家中小娘为主。”
小兰撇撇嘴,过去把车门打开,请永穆公主下来。
永穆公主一露面,周贵便愣了。
他觉得自己的女东主已经够漂亮了,没想到还有更漂亮的。
他脑海中出现什么目如清泉、眉似弯月、鼻直唇朱、肌白赛雪、肤嫩若膏……等词汇。
“这是我家李娘子。”小兰介绍。
“见过李娘子。”周贵赶紧低头行礼,不敢多看了。
心中则想着许多事情,怎么一个叫王小兰的东主成了别人的侍女?那这个人……
“嗯!”永穆公主微微颔首,问:“可知那商人的详情?”
“还,还不知,不,不过他说,说五日内不答应,叫我等后悔不及。”
周贵感觉到了一种气场,说话不利索了。
第七百九十二章 初见物品胆便寒
“小娘请。”在周贵回答完,小兰示意永穆公主进院。
周围的八个侍女环绕,一起进,护卫十个站在外面,十个进去看格局,一会儿好搬东西。
三进的院子属于廊院模式,一进是前庭,一进为正堂,一进才是后面睡觉的地方。
正堂带正厅,左右有书房和卧房。
回廊相接左右两边的厢房,正堂前方和前庭后面的位置有个大院子。
整个三进的院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正好占地一亩。
坐北朝南,与长安成同一个方向布置。
东西宽十五米,南北长三十六米。
到正堂,永穆公主什么话都没说,护卫左右看看,发现了五个额外的人。
一家人,周贵恭敬地站在旁边,还是有些心虚,他看永穆公主的气度和寻常见过的不一样。
“我雇的一家人,与小娘同姓李,李岸四十二岁,他的婆娘李氏三十六岁,大儿子李远扬十八岁,大女儿小叶子十六岁,小儿子李令十三岁。
他家又生过三个,可惜都没等养大。一家人能打扫、能赶车、能下厨。”
五口人的情况被周贵说出来。
他自己的情况没说,跟小兰说过了,都没了,一场病,就他活下来。
“去帮着搬东西,好好做事,不会亏待你们。”永穆公主尽量学着李易的样子。
最近几天她玩得很开心,第一次见李易是在醉仙居温泉。
第二次李易就口花花,然后给吃虫子。
第三次,李易还是那样有意思,一点不像别人说的模样。
永穆公主知道李家庄子管理多少人,她要学。
她并不知道,李易对她的时候是为了改变她的性格。
不然李易如和其他人接触的时候一脸严肃,她会继续跟呆在宫中的时候一样。
听这个人的话,听那个人的话。想笑不能大声笑,想玩耍不能蹦蹦跳跳。
说话行事,一举一动皆守着礼,活得很累。
李易之前的行为俱是装的,李易现在的年岁和他的心理年岁不同。
之后为了寿命,行事必须一环套一环,接触的都是什么人?
直到看到她,想要正常接触,必须改变。
若李易还是那么严肃,永穆公主所面对的就是另一个严父。
李易在很努力地调整,把自己想成个十岁的少年。
如此才能不枉重活一次,该享受就享受。
永穆公主刚开始还有点不适应,等今天回来的时候,她才发现原来有许多有意思的事情。
李岸一家五口人比起周贵还不如,这排场和气质,让他们第一次感到恐慌。
“小兰。”永穆公主端坐在主位上。
“周管事,想占地的商人姓什么总该知道吧?”小兰懂,自己问话。
“说是姓姜。”周贵一脸愁色,有人要来抢地了,怎么办?
“没说根脚?”小兰不在乎,直接问对方的后台。
周贵摇头:“倒是不曾说。”
“那就不用理会他们,欺负人欺负到我家娘子头上,哼!”
小兰生气,好不容易买个庄子,准备明年养虫子、种桔梗。
还有人敢跑过来用两千缗买一百亩带着蔬菜大棚的地,当长安城西的地是那么好拿的?
真有本事你们打听不出来我小兰是谁?跑过来欺负我的管事?
永穆公主更无所谓了,在大唐还能有人从自己手里抢东西?
“累了。”永穆公主说两个字。
“小娘我这就去安排,周管事你看看我家小娘带来的东西,入个账。”小兰亲自去后面看睡觉的地方。
正厅不能睡,哪怕她是东主,女人直接睡这里,据说阳气太重。
“知道了东主。”周贵还是想不通,怎么是女东主,然后加一个身份更高的小娘。
自己所在的这户人家究竟是怎么回事儿?男主人哪去了?
他拿起来账本和红蓝铅笔去看东西入账。
“小心点,别摔了,煤油灯和暖水瓶。”护卫搬的时候说。
一个大箱子打开,露出里面的东西。
一大箱子用稻草当防震包裹的煤油灯,一共十六盏。
又一个大箱子打开,十六个暖水瓶的瓶胆,外壳没有,这个无所谓,自己就能做。
‘咔’第三个大箱子打开,还是煤油灯。
‘咔’第四个箱子开了,还是暖水瓶。
周贵准备记录的手在颤抖,这两箱子东西够买现在的院子、地、大棚了。
箱子继续开,鸭绒被褥、羊绒被褥、棉花被褥、军大衣。
然后是虾油小菜一坛坛的、腐乳一坛坛的、甘油用玻璃瓶子装、酒精、煤油。
“这个一定要小心,全是棉被包裹,慢慢的。”护卫再喊。
抬出来一个大箱子里的东西,棉被揭开,露出里面高六尺、宽三尺的大玻璃镜子。
周贵用拿笔的手的手背使劲揉眼睛,自己看到了什么?
此刻他不担心姓姜的商人了,他怕自己被灭口。
“抬起来,用棉被抬,下面还有两面。”护卫吆喝着抬起来一面大镜子,下面果然又出来一个棉被包裹的东西。
三面没有镜框的大镜子被棉被包裹着小心地放在一旁。
然后是许多有边框的小玻璃镜子、化妆箱、香水、香皂、卫生巾、护手霜、护肤膏……
周贵哆嗦着在记,字写得那叫一个难看啊。
李岸一家五口不敢上手了,站在一起,互相依偎,似乎在等待判决。
“帮忙,剩下的是大米、面粉、绞馅机、菜刀等需要放到厨房的东西。”护卫招呼一家五口。
五个人互相看看,认命般地过去帮抬和扛东西。
“马牵进马棚,雪橇扔仓房里,把小娘的车安置好了,差不多就这样。”护卫又安排一下。
准备轮换着找地方守卫这个院落,其他的事情不归他们管。
李岸一家开始干活,这是他们负责的。
周贵多一个字都没问,他压制住了自己的好奇心。
东西从哪来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东西属于里面的小娘。
他使劲摇摇头,告诉自己不要去琢磨小娘的身份。
“公主,姓姜的给五天时间,说要让咱们后悔,他家会干什么?”
小兰把炕上的被褥换一遍,等着温度上来了,笑着跟永穆公主说。
“叫小娘。”永穆公主的目光放在由宫女搬进屋子的两辆自行车上。
她不想现在就骑着玩儿,她要等,等姓姜的商人出手。
她琢磨着自行车拿出去玩儿,姓姜的察觉到情况不妙,不来找事。
姓姜的今天欺负她,以前欺负过多少人?
第七百九十三章 邻里往来欲换契
永穆公主看报纸、听关于李易的事情,学会考虑民生了。
她不怕别的商人,她是长公主。
她有了一颗顽皮的,不,是正义的心,要把对方给收拾了。
眼下的问题是她不知道该怎么出手,难道要暴露自己公主的身份吓唬死对方?
或者是给父皇说,让父皇收拾人?
感觉好为难,咋办呢?
“小娘,不如给李东主写封信,看李东主怎么办。”
小兰整天和永穆公主呆在一起,马上明白公主的想法和难处。
“才将别过,怎好又去信?”永穆公主露出为难的神色。
“先和李东主说,让李东主有个准备,说晚了,李东主只能仓促动手。”小兰着急。
“哪……笔墨。”永穆公主有种交笔友的感觉,准备写信,告诉李易有人要抢庄子,虽然这个庄子很小。
小兰拿过来文房四宝,在旁边给倒墨汁,京兆府基本上都用墨汁,便宜。
墨锭也是用墨汁制作的,一点点干制,然后成锭。
李家庄子制墨,有墨锭,传统工艺制造,墨锭方便携带,又能当钱花。
好的墨锭要描金,专门的盒子包装,再衬上丝绸的垫子。
一般的墨锭干燥不怎么好,不够密实,还臭。
臭墨的主要原因在于用料上,用动物胶质制作的就臭,用植物胶质制作的就不臭。
用生水制作的时间久了也会臭,用蒸馏水的密封好一点,同时加入防腐的料就不臭。
李家庄子在制作墨锭和油墨的过程中,有大量的墨汁,都是不臭的,工艺好着呢。
李家庄子很便宜就往外卖,给京兆府的人用,商人愿意买来运到其他地方亦可。
朝中一直用李家庄子的墨汁,墨锭自己买来在家用行,在朝堂上不用,有免费的谁用自己的?
永穆公主闻一闻,有清香的味道,不臭。
她提起笔,咬着嘴唇想了想,写:冬雪物飕,春水方流。夏雨轻忧,谷果在秋。劳应有酬,隋民唐留。律循改修,方正九州。今有强求,窃钩似侯。百亩田畴,二千缗筹。五日为头,失措命愁。
写完,她看一看,没发现错别字,放下笔:“明早送去。”
“好哒!”小兰等着墨干,她兴奋,她想看李易出手。
外面负责小庄子的周贵不再考虑什么姓姜的,他知道,对方碰不动自己的小庄子。
那么大的镜子,还有更多的小镜子,香水、煤油灯、暖水瓶,这根本不是为了用而买,纯粹是储备。
多大的家业能拿到这些东西?光是有钱根本不可能。
自己此回找的东家究竟是干啥的?千万不要出事儿啊。
周贵想跑,不玩儿了。
却又明白,敢跑保证废,庄子里的人拿出一面镜子,足够要自己的命。
“周管事,晚上吃什么饭菜?”李岸亲自过来问,不想让婆娘出头,要死自己先死。
“去大棚里摘菜,平日里咱们不敢吃,东主回来了,吃吧。”
周贵看向李岸,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大家都得扛啊。
“有人吗,我们是胡商,旁边庄子的胡商。”外面传来声音。
周贵示意李岸先别动,他整理一下衣服,出去看看情况。
胡商在大唐很受重视,丝绸之路被突厥占了,胡商居然能够卖一点东西过去,还有吐蕃那里。
胡商一般都在西市买卖,有的还贩卖人口,从别的地方带人过来卖掉。
胡商把周围五个地方买了,周贵觉得自己的庄子被半包围了。
除了路的那一条线,其他的地方全是胡商,胡商势大,不可轻乎。
周贵根本不知道自己服务的人是谁,还以为谁的势大呢。
护卫站在门口有四个,其他人该休息的休息,该当暗哨的当暗哨,按照羽林飞骑的方式来的。
周贵出去,看到五个穿着胡服的人站在门口,一个人空着手,另外四个人扛了一只杀好的羊。
“周管事?我们东家是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