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起这个,李易就想笑,嘲笑的笑。
雪不深的滑雪场,教练教单板上坡,会强调运动站姿。
比如守门员的动作,这个就是运动站姿。
如有的人还不理解,教练会直接说,蹲马步。
是的,中国武术的传统蹲马步,就是西方所推崇的运动站姿。
跟一个国人说运动站姿,大部分人保证一脸懵逼,啥嘛东西?
要是说蹲马步,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立即作出来。
李易始终觉得练太极考虑格斗,没有什么意思。
格斗就是扛击打能力、爆发力、耐力、反应、经验。
但是换成需要掌握平衡和身体柔韧调整的运动项目,太极可以加入进去。
起个辅助训练的作用,不以太极为主。
“李郎,李郎!”
“啊?”李易飘着的想法被永穆公主给喊回来。
“李郎,这个滑雪是不是要保密?军事机密。”
永穆公主现在后悔了,不来学就好了,万一有别人不小心传出去,李郎会不会是以为自己传的?
“没什么可保密的,其他人愿意练就练,练得越多,熟练的人越少。每一种训练的背后都需要辅助支撑。
吐蕃想要练滑雪,滑雪板要会制作,技术动作要自己尝试学习。
我能给羽林飞骑顿顿荤素搭配做饭吃,保证身体营养不缺乏,吐蕃能吗?”
李易不在乎别人学,学呗,以后还有新的东西呢,你们都学,自己琢磨不明白,我教你们。
我把羽林飞骑当特种兵来练,你们知道后勤压力有多大不?
“李东主,吃到的就行?吐蕃那边吃的不够好?”小兰同样好奇,她也是个少女。
“训练其实最重要的是恢复,短时间的训练是讲效率的,关键在于后期恢复。
一个人今天跑五十里,恢复不够好,明天五里都走不动。
同样的训练强度和科目,半年的时间,我能让羽林飞骑把他们落下一大截。”
李易笑着摇摇头,从运动角度来说。
第七百九十章 折腾敌人为上策
“朕一天劳累下来都没有温泉泡,他带着朕的长公主去,也不给朕打声招呼。”
晚上,李隆基泡大浴池,和王皇后一起,开始抱怨起李易。
浴池的水就是从骊山取来的温泉水,二次加热。
李隆基觉得亏,女儿被拐跑了,而且还是新年的头汤被李易给用了。
这就跟头柱香一样,骊山温泉是华清宫。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叔叔抄的诗里的一首,应该就是用此来作遐思。三郎若这样想,是不是有什么故事啊?让叔叔写出来。”
王皇后倒是不在乎头汤不头汤,李易愿意去泡就泡呗。
“你刚学会一点点游泳技巧,扑腾什么?”李隆基对手上的儿子说,不提李易了。
小家伙被带来一起泡,水温不高,他对水的恐惧性小于大孩子和成年人。
小孩子对水的亲和性最强,在水里扑腾,由于视力没发育好,他们直接就睁开眼睛了。
大人学游泳,睁眼睛那一步非常难办。
一般都是在脸盆中去学习,然后才能在游泳的时候睁眼睛。
其实在水里睁眼睛也看不到什么东西,有光的时候存在折射和水的波动影响。
看东西的时候模糊一片,心理压力还大。
水镜要是戴上就不一样,不会游泳的人戴上水镜,若是再来一个小的氧气瓶,谁都能一个小时内学会游泳。
小家伙没有对水的恐惧感,直接上,在李家庄子里就扑腾过,李易陪在旁边扑腾。
不存在危险,李易水性本身就好,又是医生。
小家伙就能游了,还能可以做出潜水的动作游。
现在跑到池子里,他要挣脱父亲的手,自己玩。
“等过几天去庄子你再游,现在不行,老实呆着。”李隆基不放儿子。
在李家庄子,孩子下水他放心,李易陪同。
李易在灞水中能杀黑鱼,水性有多好就不用说了。
关键李易还是神医,想在他面前溺水而死,除非是他想让人死。
“啊!”小家伙似乎明白了,不能往水里钻了。
他小手抓着父亲的大手,另一条胳膊平放在水里,身体与池子中漂着,露出脖子的位置,踩水。
“奚族和契丹,还有突厥已经无法控制的几姓部落,今日要求把雪橇的结构和制造工艺传授给他们。”
李隆基眼睛盯着儿子说话,一瞬都不敢离开。
王皇后也看着小家伙:“他们其实早知道了,是想要表示对大唐的依附,用此来试探陛下对他们的看法。”
此刻的王皇后政治智慧突然具备了,不再是李家庄子大咧咧的样子,也不是后宫中带一群人玩耍时候的亲和。
“答应他们,吐蕃会不会找借口与现在的突厥加深接触?”李隆基考虑周边政治。
“答应与否吐蕃一样会找机会,吐蕃应该察觉到,雪橇在吐蕃最适合使用。叔叔布局慎密,吐蕃能看到的,其实都晚了。”
王皇后比划了一下高度。
李隆基明白,太白山,陆续募兵会到来,与羽林飞骑一样,三万人。
“善之善战者,不战而屈人之兵。”李隆基说了一句。
太白山的军事训练瞒不住人,也不需要隐瞒。
三万可以去打吐蕃的精锐部队,属于上兵伐谋。
三万人,在努力适应高原气候和复杂地形,土蕃知道了,怎么办?
练兵在于大唐,吐蕃是抢时间打大唐,还是联合其他部族遏制大唐?
“其实并不是屈人之兵,而是让敌兵随之而动,失去方寸。”王皇后从具体的用兵之事上说起。
大唐动一下,吐蕃就得跟着动一下,对于吐蕃来说,是被动。
近两年,吐蕃始终被动,连续主动进攻两次,连续损失惨重两回。
都不如突厥,突厥的默啜最开始的时候突袭大唐,劫掠人口近十万。
大唐出兵,默啜把这些被抢到手而来不及带回去的人全杀了,之后一路往回跑一路杀。
目的十分明确,抓不到的奴隶,我也不会留给你大唐,我就是杀,杀到这个地方人烟稀少,杀得他们怕我。
吐蕃不是,吐蕃没那么光棍,掠去的人是奴隶,养着干活,没成功的时候尽量不杀,放了。
不杀不是因为不会杀,是担心杀多了,下次来没有得抢。
另外杀多了不好再和解。
突厥跟大唐一顿打,最后武则天的时候明明突厥杀了许多人,武则天也忍让了。
换成李隆基不是,安史之乱之前,突厥最先被灭的,因为突厥过分了。
而安史之乱时期,大唐跟吐蕃同归于尽了。
“有易弟在,大唐安稳。”李隆基不知道历史,他所了解的是,李易从来没有停止过脚步。
看着李易进度不快,但每一步迈出去,保证是稳稳的。
……
“有一种鱼,可以在这样的水温下存活,然后它们就去吃人身上的那些个死皮。
我正在派人在各个火山口的水池旁边寻找,有的鱼呀,可以承受住高温。
还有挺远的地方,也有一种可以确定的鱼。
实在不行,可以慢慢调整水温来饲养,尤其是琼州那里的鱼。”
李易泡着温泉,对同样泡在池子里的永穆公主和小蓝、宫女太监们说。
温泉鱼现在没有,找不到,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
培养温泉鱼不一定非要选定某一个品种,逐渐提高水温,能适应的,慢慢的自然就可以成为温泉鱼。
他那个时候的温泉,其实很多鱼都不是土耳其的,而是经过调整后所培养的。
实际上温泉鱼没有什么用,就是看着有意思。
死皮不会自己搓下去?非要让鱼来咬?
掰一角砖头下来搓,难道比不上鱼吃的那点?
蓝田县的火山岩那么多,都用来桑拿了。
就这种带孔的石头,搓死皮,一搓就全下去了。
还有葫芦瓤子,一样能搓嘛!弄个鱼在那里就厉害了?
李易觉得应该,他要培养,然后好卖鱼赚钱啊。
修脚的比不上鱼?不,修脚的是人,不好买卖。
永穆公主多单纯了,哪晓得现在一起泡温泉的李郎一脑子赚钱的想法。
她感受一下水温:“李郎,有鱼可以活在这个水里?”
“你看你这话说的,就像北方的人在南方活不了,南方的人在北方都要冻死一样。人家张九龄南方人,在长安也没冻死啊。”
李易划拉几下水,笑着说。
第七百九十一章 初至庄子事上门
一直到正月初四,李易一行人才从骊山上回来。
永穆公主和小兰算是学会滑雪了,以后还需要多练习,差得太远。
初五一上午,李易给两个人矫正牙齿,戴钢丝。
“之后会有一点疼和不舒服,等适应两天即可。”李易介绍戴钢丝后可能出现的情况。
永穆公主拿过来镜子看看,发现更不能笑了,这个牙上是什么?
“太丑了,李东主,你还有别的办法吗?”小兰感觉自己要崩溃。
“小兰啊,这已经是我能拿出来的最好东西和技术了,陶瓷钢丝矫正,再好的……抱歉。”李易觉得不错了,要求别太高。
永穆公主又仔细看看:“还是可以的呢。”
转而她又道:“李郎,吃过午饭,我和小兰就要回庄子了,家中有事。”
“好,到时候给你多带东西,自行车送你两辆,没有冰雪的地方骑。”李易未挽留。
他这几天一直是带永穆公主玩耍,让对方活泼起来,不像以前那样恬静。
同时也在调整自己的心态,把自己变年轻。
李易到大唐后,一直在考虑民生、政治、外交、军事,从没有把心思放在自己的身上。
现在身体到了血气方刚的程度,不可能当和尚。
下午,李易在桥头与永穆公主挥手作别,外面一群从服饰上看不出哪个地方的人接了永穆公主上车,再拖着十多个雪橇离去。
“换岗了,换岗了,准备上任。”李易转身回来,招呼二百二十个学子。
之前的一大堆没考上科举的学子去当村官,现在轮到考上的人到村子里。
另一边的永穆公主坐在车中,想了想,吩咐:“回庄子。”
“去庄子,不回宫。”小兰用舌头舔了舔牙上的东西,跟着嚷嚷。
队伍稍微调整方向,往城西去。
离着六李庄不远的地方就是永穆公主以小兰的名义买的一百亩地。
二十亩地埋着豆虫,八十亩是蔬菜大棚。
新修的水网在旁边有经过,原来是引渠水浇灌。
买的时候花了大价钱,与周围别人家的地连着。
小兰找的牙人寻了个管事,负责打理这个小小的庄子。
牙人只知道小兰出自宫中,不清楚背后是谁。
宫里有的太监和宫女攒了点钱,会拿出来做买卖。
不等永穆公主的队伍到地方,李隆基就知道了。
“这是想要开府?”李隆基略带不满的样子嘟囔。
“宫中闷,媛淑在外面也无危险,左近的地方不是已经安排妥当了么。”
王皇后不是永穆公主的亲娘,却也喜欢这个文静、乖巧、听话的女儿。
她说的安排,是永穆公主买的地周围的地全被身份特殊的人买下。
南边、北边、西南角、西北角、西边,东边挨着路和水网的水渠,没有田。
一个免费汤的棚子就放在永穆公主田的路边,里面始终有人给过往的人提供帮助。
“开府?”李隆基说两个字,又摇头。
之前的许多公主开府,相当于变成王府待遇,能够自己找王府官员。
于是就有了公主卖官的事情出现,公主也穷啊,三十缗换一个小官,数量不限。
现在要说给永穆公主开府,一群大臣要反对。
“媛淑不会缺钱,有叔叔照看,也不晓得两个人相处的如何,若成,我等的称呼要变了。”
王皇后笑着说起来他们和李易之间的关系。
“李易……他怎不接触女色?难不成……”李隆基又开始发愁。
他没见李易找过哪个女人,当然也没找过男人。
……
永穆公主一行,拖着雪橇抵达庄子。
说是庄子,其实只是一个正常的农户,不过新修了三进院子,在地的旁边。
地在前而院在后,需要走一条小路过去。
她透过车窗往外看,心下纳闷,恬静的脸上露出不解的神色。
周围人来人往,搬运土石。
“这是在作什么?”她咬了一下嘴唇,瞪大眼睛。
小兰也扒着车窗看,同样不解。
等来到三进的院子外面,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从门口的位置好奇地往外看。
“周管事,是我。”小兰先跳下车。
紧跟着一群侍女(宫女)也下车,穿着不同的护卫开始准备搬东西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