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4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毕构驳斥李易,既然有新兵器,跟其他兵种配合多好。
  “成,过了年的?”李易想多造几支,排枪才能显出来枪的威力。
  “老夫过来是问你家的牲畜、雪橇可卖?朝廷欲购买为新的队伍使用。”毕构这才想起来正事。
  “是宋璟认为租李家庄子的马要额外花租金吧?卖,看上哪些了?”李易答应得十分痛快。
  “五千匹比较好点的马,租给朝廷现在用的,三十缗一匹,不收你卖马的税。”毕构张开一个巴掌。
  “二十五缗,不加车,我可以卖给你们一万匹差不多的马,要不要?”李易主动降价,同时增加数量。
  “一辆雪橇不值五缗,你赔了。”毕构开始怀疑,有问题吧。
  “买不买?买,今天就结算,明天涨价。”李易不解释。
  “老夫回去问问。”毕构又跑了。


第七百七十八章 廉价马匹上大火
  一万匹廉价马的交易,大家都没心思吃饭了。
  未初三刻,钱财和货物交接完毕。
  庄子上给出五千匹马,另外五千匹负责运东西,被朝廷租赁。
  现在那些马的手续落到朝廷手上,不用再交租金了。
  宋璟心情好,在天上人间继续吃饭。
  李易松口气:“明天开始派人学习自行车,到长安城中去骑,给别人看看。”
  “东主,现在是否出发?估计他们要到地方了。”宋德点头表示知道卖自行车的事情,说起另一件事。
  “折腾的我饭还没吃,走,我也去。”李易骑自行车去换衣服。
  穿上军大衣,坐进下面加了雪橇的救护车当中,庄子里的大队人马出庄子,向西绕着去。
  出动了一千架雪橇,三千羽林飞骑和二百庄户。
  李家庄子一出动,百姓们又一次好奇,干啥去了?
  “李易离开李家庄子,他的救护车被保护着从城南绕路,似往城西而去。”有跟班的跑到天上人间汇报情报。
  “快过年了,他出来是何目的?城西有需要他亲自处理的问题?”宋璟不得不关注。
  李易一举一动牵着许多人的心,刚才他手中便宜买到一万匹马,他不会是想不开吧?
  毕构不了解情况,看苏颋,苏颋当上宰相不长时间,更不清楚李易的心思了。
  姚崇看一眼,叹口气:“唉!二十五缗买一匹马不贵,雪橇用不上许多钱,叫工盟给做。”
  “对呀,不贵。”宋璟颔首,没错,二十五缗,大批量购买,一万匹,转手慢慢卖,都能赚到差价。
  “唉!”魏知古跟着叹气:“余怀德他们回来了吧?明年不晓得还出去不。”
  毕构一拍脑门:“没错,走私联盟今年到现在未归,他们应该想要回来过年。去年是打通门路,今年……陛下会高兴。”
  毕构想起来了,还有一支队伍,为陛下赚钱的队伍。
  那支队伍坑了不少官员,官员拿了钱,陛下让干活,只得自己掏腰包。
  宋璟去年的时候没在长安,然后又没人与他说,此刻他听大家说,小声问:“那支队伍是买卖东西?”
  “会有很多马被送回来,不晓得此次他们是只在吐蕃边境买卖,还是也跑去了突厥。”
  毕构显得很无奈,端起酒来喝。
  “二十五缗一匹马,不贵。”姚崇再次安慰宋璟。
  宋璟:“……”
  ……
  李易的队伍一直向西跑,快到半夜的时候,斥候先汇报,双方距离二十里。
  “快,他们一定等不急了,先过去,帮他们安营,让他们休息。”李易能猜出来余怀德等人赶路多么着急。
  马上过年,越是离家近,越急切。
  等李易的队伍和余怀德的队伍相遇,不少跟着走私队伍回来的人,忍不住流下眼泪。
  一路上他们提心吊胆,只有汇合,才彻底放心。
  后来的人帮着安营,回来的人随便喝口汤,躺下便睡。
  早上天已经大亮,才喊醒他们,简单吃点东西,大家往回走。
  货物昨天晚上就被搬运到雪橇上,被带回来的四万多匹马还加了料。
  坐在李易的车中,余怀德等人开始介绍交易的事情。
  吐蕃那里买到的马少,珍珠了、皮毛了倒是多,马用来备战,另外被大唐抢走许多。
  抢的马留在边关地区,有都督或节度使负责饲养。
  贸易队伍是听说了突厥内乱,跑到突厥那里边境,换来不少好马。
  尤其是一些小部落,认为被突厥压迫的日子结束了,庆祝一下。
  “回来的路上,用体力不行的马换的粮草,各地的官员不收东西了。”余怀德比较遗憾。
  “他们主要是不傻,被坑一回,已经明白了,你们背后的靠山是谁。”李易笑了。
  “李东主,这些马还是你的,其他的东西足够给陛下分和我们留了,今年赚到的多。”
  余怀德他们不想要马,养起来费劲。
  京兆府一带是平原,八百里秦川,种粮食为主,不适合养马。
  往西去才是大唐的养马地,从京畿道往上去是关内道,关内道是黄土高原。
  继续向北,过了长城是沙漠,毛乌素沙漠,正在修井修路的那个。
  往东有个小平原,其实是盆地,汾河谷地。
  想再找平原,得去更东边的华北平原,或洛阳的河洛平原。
  养马太闹心了,不如给李易,李家庄子有本事找地方安置马匹。
  “我就要这些马,其他的不要,你们留下,你们到外面辛苦,明年不知道什么情况呢,最好是留家里,派人去看看。”
  李易这次决定少要一点东西,多出来的分给跑那么远搞走私的人。
  “李东主仁义。”余怀德代众人答应。
  其实也没有多少,五六万缗左右。
  当然比去年多出来许多,今年的形势好,带的货物也多。
  有了雪橇,队伍的速度快,中午刚到,就看到了城墙。
  路过的百姓看着这支庞大的队伍,好多马,瞧马匹的样子,一匹匹的皆不错。
  队伍继续从南边绕,先到李家庄子修整,主要是休息。
  泡澡、吃好的、睡个一天一夜,什么都不去想、啥都不管,等舒服了再卖东西。
  ……
  “看着有四万五六千匹的好马,能当军马用,京兆府不缺马了。”
  跑去打探消息的人回到兴庆宫的政事堂,感慨不已。
  宋璟用舌头舔了舔下嘴唇里面的两个大泡,满脸苦涩。
  他看毕构,毕构学着李易的样子耸肩、摊手:“老夫就说吧,事情太痛快了,一定有问题。”
  “我嘴里的泡应该挑破,抹上西瓜霜,去找太医。”宋璟感觉泡更疼了。
  昨天他怕夜长梦多,饭都不吃,抢着把钱给李易,双方签文契、按手印、落印。
  昨天的马可以值三十缗一匹,今天就不值了。
  四万多匹军马,比二十五万缗买的一万匹马好。
  “对,找太医,西瓜霜好,西瓜霜的制备法子,已经传到大唐各地,李易从未保密。不然只此一药,他能赚许多钱。”
  毕构挺不好意思的,他认为自己有一点责任在里面。
  若他不那么积极,今天怎么可能花二十五万缗买一万匹马?二十万缗都是多给了。


第七百七十九章 觉得吃亏可反悔
  “最近吃些个清淡的饭菜,李家庄子储存的水果罐头不错,千万不能吃辣椒,大蒜、葱、姜等辛辣食物不要动。”
  太医署的人来了,先用酒精给工具消毒,挑破泡,一个水泡,一个血泡,皮撕下去,再涂西瓜霜。
  “皮留着不行吗?”毕构看着都疼,不过没怎么出血,血泡中血也不多。
  “李东主说身体表面的水泡应该刺破,但不要撕皮,让皮自然干涸,减少和避免留下疤痕。
  但是嘴里的就不用留了,不然口腔里的唾液进去,舌头一舔,破口处先生长,又给长上了。
  而且嘴里一般情况下留不下疤痕,挑了,暂时别喝水,晚上吃了饭漱口,睡觉前再喷涂一次西瓜霜。”
  太医一说起李易,脸上便出现了崇拜之色。
  李易给出来那么多的医书和药方,还有补贴,又要继续招很多学医的人。
  太医的地位直线上升,他们要带学生,手下一大群人,比以前风光。
  “有一点疼。”宋璟现在不想听到‘李东主’三个字。
  “有硼砂,对,也不能吃蚕豆和鱼,肉脍亦不可碰,以免生肉不干净,碰到伤口。”
  太医继续下医嘱,顺便写下。最后签名落印,证明是他给看的病。
  毕构帮着把太医送出去,回来对宋璟说:“广平家中还有青菜?不若我去小易庄子取一车,大家分分。”
  “去,去!隆择辛苦了。”宋璟一听是到李易家拿,立即点头,对,吃他的,让他坑我。
  “唉!”毕构摇摇头,真的出去了。
  现在是下午,毕构到的时候看到了已经学会了骑自行车的李隆基与王皇后。
  李易拉着小家伙站在路边,怕被撞到。
  “叔叔,自行车好,只要把京兆府通往各县的路平整一下,骑这个车,最远的县一天也能骑到。
  去洛阳的话走那条有轨的路,不掉进轨里,还是平坦,后面挂个推车,能运货。”
  王皇后骑自行车转大圈,边转边说。
  “嫂嫂说得对,把两轮的车放在前面更好,放后面搭个棚,拉一次客人,少五十钱都不行。”李易笑着说。
  “毕宰辅来了?”李隆基停下,看毕构。
  毕构能怎么办?他对李隆基、王皇后和小家伙抱抱拳。
  转头对李易说:“小易,广平上火了,昨天买马,嘴上起了一个水泡、一个血泡,太医刚给看过,要吃清淡的。”
  “罪过罪过,要不把马原价退回来?我有地方养,有用。”李易一副我好说话的样子。
  “你先说有什么用?”毕构现在不敢答应了,天知道会不会又是一个套儿。
  “换马,羽林飞骑十万匹马,说是军马,其实里面还有不够好的马。
  陛下要求都督和节度使把好马送回来,其实他们送的并非是最好的马。
  地方军政一体,由一个人管,很可能会尾大不掉,哪个若造反,收拾起来麻烦。
  有足够多的军马,他们才有底气。我把新来的好马换给羽林飞骑。
  被换下来的马给十六卫,要求边关继续往回送马,放在安北都护府养,而不仅仅是陇右道。”
  李易指指西北和北面,西北的官员管着军事还管着政务。
  他们手中不缺马,大唐现在能凑出来三十万匹军马。
  十万在羽林飞骑手上,二十万在外面。
  新来的四万五千多匹马在李易手上,他不需要,他庄子里有五千匹随时待命的军马。
  在没有机动车出来前,马多则代表胜利,除非对方的指挥将领缺心眼。
  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让人头疼,打不过可以撤,用腿追就消耗大量体力。
  如那时帮助北棒子打仗,对方拥有机械化部队,玩磁性战术。
  李易的国家的军队,再也无法达到之前的战略战术效果,从一路推进,变成了堑壕战。
  面对敌人的机械化部队,尤其是坦克,采取的是网式防御与反斜面工事掩体。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无法以奇胜,就要以正和。
  若当时拥有同样的优势机动力,可以把对方彻底打废了。
  现在比的是骑兵,大家人口少,地盘大,骑兵优势突出。
  “安北都护府?”李隆基一下子想到了沙漠井水绿洲通道计划,正是往安北都护府所去。
  “对,河套平原,安北都护府所在地是前套。突厥内部混乱,降户增加,再有降户,还往这边安排。
  到时壶口瀑布的水路和穿沙漠的陆路,方便了京畿道与那边的物资流通、人员往来。”
  李易脑海中有地图,两条路,也可以是三条路,甚至是四条路,看怎么安排。
  只要想,河套平原西套的怀远,也就是他那时的银川,也有平原。
  从长安的泾水头修一个小运河,直接连上蔚茹水,通黄河,正好到怀远。
  那条运河几里路的事情,哪怕是山也给你炸开。
  “河套平原,不错,边关的军马暂时不抽调,以免打仗的时候吃亏,该养马还是要多养。”
  李隆基想到边关的马太多的问题,还有军政一体。
  他担忧,又更怕少了军马打不过人家。
  暂时没有事情,自己养,换个地方养。
  到时新募的兵、羽林飞骑、十六卫,在后勤补给不缺,马匹充足的情况下,谁敢反就灭谁。
  毕构在旁边听,脑袋疼。
  咱们宰相想着怎样治理大唐,看哪有问题。
  小易在跟陛下谈论限制都督和节度使的军政双权。
  咱么琢磨着买到马,成立一个队伍。
  小易早盘算起另一个地方的丰沛水草和运输障碍突破。
  怎么感觉像两个朝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