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4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庄子住几天,有烟飘过来就吸氧,把门窗关上。
  其实庄子里没有事情,长安城的烟飘过来早散差不多了,庄子自己的灶,烟囱高。”
  李易语气温和,这是对来检查的人的态度,养成习惯了,不能刺激人家,不然会激化矛盾。
  医者父母心,不是医者如父母,别把患者当孩子训。
  “小易,要下雪?”豆卢贵妃看李易就是喜欢,这孩子好。
  “我也不知道,是庄子里的老人说的,他们会看天。
  下大雪京兆府没有事情,村子里的百姓房子都专门修了,外面的有困难,我让羽林飞骑多跑跑。
  羽林飞骑是陛下的兵,得亲民。只要人不死,房子被大雪压塌好解决,帮着盖个新的。”
  李易把检测设备拿下来,说着庄子上有人会看天气的话。


第七百六十六章 羽林半夜齐出发
  大雪落成郭,车舟几处泊。飞骑腾沃野,百姓起心波。郁雾笼冰静,浓汤盏酒浊。今朝情若幻,飘渺醉唐国。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庄子上的老头老太太们说要下大雪,大雪果真落下来了。
  明明是白天,一团团的雪在飘,天阴得与傍晚没什么区别。
  李易下午给护士们上课,外面开始起风,雪横着飞。
  李易不为所动,继续讲课,任凭雪贴在玻璃上,几个煤油灯挂在课堂中。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回去自己琢磨,不明白的互相交流一下,还不明白,来问我。”
  申时正,李易结束一大堂课,外面的天彻底黑下来了。
  现在相当于十六点,冬天的天短,本来到这个时候天就黑了,加上乌云和大雪,跟晚上一样。
  李家庄子的煤油灯一盏盏挂着,下面拴两条绳子固定,风一吹,还是摇晃。
  李旦、豆卢贵妃没走,要住几天,然后去东边的骊山泡温泉。
  骊山被王兴给要到手里,归他管辖。
  下午又和郭子仪学了不少本事的郝灵荃此刻忧心忡忡:“雪大,不见停的样子,多少地方要受灾?”
  “京兆府应该没事,村子中不好的房屋重新修过,种菜的大棚遭罪了。”
  郭子仪透过食堂的窗户看外面煤油灯照的一小片范围的雪,眉头轻蹙。
  郝灵荃也看,煤油灯被吹得晃来晃去,好在下面拴了绳子,不然会横过来。
  ‘哗啦哗啦’‘哐哐哐’食堂后厨做饭的声音响个不停。
  “饭菜似乎够了,怎还做?”郝灵荃听了一会儿,终于反应过来,背景音乐的时间太长了。
  “要出事,不喝酒了。”郭子仪把没喝完的酒挪到旁边,低头开吃。
  “快,快吃,别吃太饱,吃完了赶紧去干活。”
  一群应该休息的庄户冲进食堂,拿起餐盘开始盛饭菜。
  之前庄户吃饭一律细嚼慢咽,现在是狼吞虎咽。
  郭子仪放下筷子跑出去:“集合,羽林飞骑集合。”
  他大喊着,羽林飞骑不管干什么的,互相传告着,快速集合。
  郝灵荃茫然地跟着跑出来,没明白什么情况。
  他看到的是庄户们跑来跑去,更多的煤油灯被挂起来。
  两刻钟之后,有黄门到达庄子。
  “陛下有令,羽林飞骑出动两万,前往邠州、岐州、商州、蒲州、华州、同州、坊州,华州和同州人少一点,让降户出动。
  到地方你们负责救援百姓,郭长史留下。李家庄子立即提供一应物资,不得有误。”
  伴随着命令,李家庄子把一个个包裹和一辆辆雪橇准备好。
  新做好的菜放进大桶中封严实了,酒精喷灯装车上,一桶桶的没有和一盏盏煤油灯运出来。
  套车,一个雪橇两匹马,另有两匹马跟在旁边。
  一辆辆雪橇被送出庄子,外面的羽林飞骑纷纷带着东西上车,分成各个方向,挑起煤油灯冲进风雪当中。
  长安城中,十六卫的人在冰灯的照耀下奋力扫雪,一个个坊里的百姓爬起来帮忙。
  雪太大了,不赶紧扫出去,下一晚上,明天门就推不开了。
  不去外面州的羽林飞骑分出来两千人,一人两骑,两个人一辆雪橇,带东西挑煤油灯去京兆府的二十个县。
  半个时辰过去,刚才的凌乱不见了,庄户们却依旧忙碌,厨房的人继续准备食物。
  工坊加班,聚居区的人赶过来帮庄子上清理雪,庄户没时间。
  李隆基一家三口紧跟着抵达,大量的兵被派出去,城中扫雪乱糟糟的,防御力量明显不足。
  三个人到庄子,比任何地方都安全。
  郝灵荃站在那里帮不上任何忙,他头一次经历这种事情,感觉比打仗还忙。
  “郝将军,回去吃饭。”郭子仪被留下,招呼郝灵荃回食堂。
  “郭长史,这要是出征,有此速度就好了。”郝灵荃坐在那里,一时间吃不下去饭了。
  “突厥如果打大武军,大武军不应该更快?”郭子仪说突发情况。
  羽林飞骑今天速度不快,时间浪费在准备雪橇上了。
  不然应该是几十息集合完毕,带着战术背包,再分批上马,上马一批冲出去一批。
  半刻中内至少三千骑处在可冲锋状态下,如果需要更快,不上马了,当步兵用。
  郝灵荃点下头,又摇头:“我是说带着补给走,出兵动员,并非临时遇到突击匆忙应战。”
  “一样。”郭子仪又把酒拿回来,抿一口。
  “不一样,李家庄子换到大武军,给提供现在的后勤,大武军的将士们会高兴疯。”
  郝灵荃还想着刚才经历过的事情,李家庄子的运转速度太快了。
  一辆辆雪橇上带着各种物资,半个时辰,为两万羽林飞骑和无数的百姓把东西准备妥当。
  “别想了,李家庄子就是为了给羽林飞骑提供后勤保障的存在,庄子中还有成套的武器。
  在京兆府范围,羽林飞骑无敌手,不管怎么打,来多少敌人。”
  郭子仪露出笑容,羽林飞骑最大的依仗就是李家庄子。
  ……
  半夜,新丰县的百姓们被喊出来,跑向种大棚的地方。
  雪快要没过小腿,种大棚的人在努力地给大棚清理雪,一个个跟雪人似的。
  赶来的百姓替换这些人,帮忙扫雪。
  县中的官员们不睡觉了,被喊起来分散开,去一处处可能会出现危险的地方。
  衙役们瞧开百姓的门,检查屋子里的炉灶倒不倒烟,雪落进烟囱里,有可能堵住出风口。
  炉灶里还有火的话,房子中的人会煤烟中毒。
  被敲门惊醒的百姓不但不生气,反而感谢衙役,即便自己家中没有事情,炉子都灭了。
  他们出来挑灯笼看房子上面的雪,寻找工具扫一扫,门口的雪推一推。
  县令班睐摸了把脸上的雪水,站在县衙门前等一处处的人回来汇报。
  他最担心的是县里的村子,县城设施好,村子里哪家的房子万一不够结实。
  或者是猪圈、鸡窝被雪给压坏了,猪和鸡冻死,百姓怎么过年。
  眼下京兆府二十个外面的县相互比,什么都比。
  百姓死了牲畜和家禽,不管就比不过别的县,到时候如何升官?
  正愁着,一片光点在雪中隐约出现,伴随着沙沙的动静和咯吱的声音。
  很快光点接近,那是煤油灯,还有马,后面的车是……马车轱辘用的那种板子?


第七百六十七章 百姓无忧经费愁
  “羽林飞骑?”班睐大声喊出来。
  “吁~~”雪橇队伍停下,一辆雪橇停在班睐的面前。
  班睐身边只有一个小厮,其他人全出去了,小厮好奇地打量起这个连轱辘都不用装的车。
  整个队伍一百人,二百匹马,五十辆雪橇。
  中途换了一次拉雪橇的马,现在马的状态不错,天冷比天热好,马的体温下降快。
  马匹打着响鼻,热气往外喷,低头舔雪吃。
  “你们……过来帮忙?”班睐拍拍身上的雪,让官服更显眼一些,表明身份。
  “我是羽林飞骑某营营长王亭隶,你是县令班睐?”羽林飞骑的头头从一辆雪橇上下来。
  “是我。”班睐可不敢跟对方拿官腔。
  “县中情况如何?”王亭隶接着又问。
  “暂时县城无事,有衙役去村子里打探,县中的大棚或许有麻烦,最新的消息是百姓去帮忙。”
  班睐实话实说,他所了解到的就这些,他坐镇衙门。
  “十三个村子各去三辆雪橇,出发。”王亭隶转头喊。
  三十九辆车调整方向,消失在黑暗中。
  他们熟悉情况,周围的地方没事就骑马跑。
  “我留下,其他的雪橇在县城中转,给百姓提供食物。”王亭隶又下令。
  十架雪橇分散开在县城里转,车上带的是丸子汤和油饼,油饼不用发面,直接烙。
  新丰县属于京兆府的县,百姓不需要帐篷,干活的时候估计没时间做饭,吃点东西,不那么冷。
  王亭隶把一个大木桶外面包裹着的棉被解开,密封的油纸揭下,从旁边拿来竹碗,舀四碗丸子汤。
  递给班睐和小厮,自己的兄弟帮他拿着,他重新把桶封好。
  又取出来四个油饼:“吃吧,暖和暖和,油饼里有咸菜,条件艰苦,凑合一口。”
  “王营长,李家庄子的饭菜?”班睐一手端碗,一手拿饼,先问东西哪来的。
  “是,不然谁有本事大晚上的提供大量的东西。”
  王亭隶围着马转,看马的情况,这可是军马,用来拉雪橇了。
  “香,不愧是李家庄子的饭菜。”班睐赶紧喝一口汤,不顾烫,大声称赞。
  小厮铆劲点头,表示认同,他喝了一口,确实舒服。
  等汤咽下去,小厮一副飘了的样子说:“为什么这么好吃?”
  “因为你们站在外面时间久了冷,喝口热汤就舒服。”
  王亭隶知道情况,李家庄子的丸子汤再好喝,也要看什么情况下喝才觉得好。
  “饼也好吃。”小厮又咬一口饼,嚼着夸赞。
  王亭隶和一起留在这里的羽林飞骑快速吃完东西,打开一个盒子,从里面拿出个折叠的饲料槽。
  再掏出来用熟豆粉、燕麦、半干的青苜蓿草段和青储饲料混合制作的马料。
  装到槽子中,放到地上卸雪橇。
  四匹马相互挤着吃饭,晚上它们已经吃过一顿了,现在属于夜宵,跑那么远,饿。
  “羽林飞骑来了”“有丸子汤”“大家过来吃饭啊”
  同一时间,县城中的百姓们在干活的也吃到了热乎的丸子汤和饼。
  夜晚的大雪中,羽林飞骑的雪橇和上面的灯,像圣诞老人的雪橇一样。
  “给马带上铃铛。”县城中专门卖马具的店铺掌柜的喝两口汤,取去来一堆铃铛。
  军马一直都不戴铃铛,戴上了铃铛之后,马不停地晃脖子,听着铃铛的声音,似乎觉得很有意思。
  到新丰县的羽林飞骑带的东西并不多,人也少。
  但对于百姓来说,人多人少不重要,只要羽林飞骑来了,就感到心中踏实。
  卖吃食的人赶紧生起火,把羽林飞骑带来的丸子汤放到大锅中,又加了些干菜、水和盐,这样可以多给一些人喝。
  天渐渐亮起来,大雪变成了小雪。
  “大家到我家店里吃东西,不要钱。”
  “喝口温酒吧,免费。”
  “晚上帮着扫雪的,一起去吃饭,我请了。”
  县城突然间‘活’过来了,卖小吃的、卖酒的,纷纷喊着免费、不要钱。
  种大棚蔬菜的人非要请帮忙的人,更多的人起来一同清理路上的积雪。
  一夜,雪下到了将近两尺深,小点的孩子进去就没影了。
  以前遇到这么大的雪,保证是有很多房子被压塌,然后一些人去要饭。
  至于大雪之后被冻死的人那就更多了,尤其是大雪下完,开始化雪的时候,一些人第二天早上就没醒过来。
  此次一个房子都没塌,大家烧着炕,根本不在乎天冷不冷。
  众人一边清理着雪,一边聊着雪真大。
  京兆府周围的各州州府的人和县里的人昨天晚上同样没睡好觉,半夜召集人手,察看州中和县里的情况。
  自从华州被李易弹劾一次,一群人全下去,其他的州都怕了。
  一个个县、村,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头上。
  不等大雪把房子压塌,人就先被撤了出来。
  ……
  “不知道有多少户人家受灾,羽林飞骑过去,时间上也是来不及。”
  早上吃饭的时候,李隆基自己走了,王皇后和孩子留下来。
  李旦看着洋洋洒洒飘着的小雪,想起昨天的大雪,一脸愁色。
  他当皇帝的时候,从来没考虑过大雨、大雪对百姓遭成的伤害,那属于天灾,皇帝认为非人力可抗。
  只有哪个地方发生洪涝灾害之后,才是朝廷需要管的时候,一般就是减免租庸调。
  朝廷能做的就是这些,救灾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