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距离午时还有半个时辰,毕构干啥来了?
“啊!”毕构跟着清醒,不是说养鹦鹉卖钱的时候。
“城南十里有官员的居住地了,五里的地方小易你要不要投资?”毕构连投资的词汇都会了。
“投资?”李易表示不解。
“你投钱,把原来地方的窝棚变成楼房,住窝棚的人上楼,同样的地方,你可以盖更多的房子。”
毕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他想了好长时间,手下帮着一起想。
好吧,就是他手下想到的主意,他拿来用。
李易笑了:“老毕你是说棚户区改造?棚户区范围的地给我,我负责改造,让棚户区百姓有好房子住?”
“对,就是这个说法,小易,还是你懂我。”毕构发现棚户区改造的说法好。
“那个,我拥有什么权力或者说是什么利益,又需要履行什么义务,或者说是责任?”
李易点点头,问商人投资棚户区改造的两方面情况。
“你盖起来楼,百姓住进去,你获得更多的地,就是如此。”毕构不认为有多复杂。
李易拿过旁边盒子中的松子,给毕构一点,他自己扔嘴里一个,咔嚓咬开,吃松子仁。
毕构犹豫一下:“我牙不行。”
“不怕,大不了我再给你镶。谁去取两个松子钳?”李易开了句玩笑,葛岩跑出去。
“老毕,我这么跟你说,你多亏是先找我问,不然给其他商人操作,我保证弹劾你,弹劾你低价出售国有资产。”
李易把话题转回到棚户区改造的问题上。
“凭什么?”毕构不服。
“长安的房子有多贵?城南五里距离长安有多近?一大片的棚户区,盖上楼,可用面积增加,然否?”
“然!”
“既然如此,商人付出的少,得到的回报高,朝廷亏了。”
“哪里亏了?百姓日子好过了。”毕构对比一下,没觉得哪里有错误。
以前百姓住窝棚,给出地方,百姓住楼房,朝廷什么都没付出,百姓得到实惠。
李易摇头:“如今不必已往,咱们身为朝廷实职官员,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情况。”
“你没实职小易,你是散官。”毕构纠正李易的错误。
李易深吸口气:“老毕,地方我要了,不就是给百姓换个结实的房子嘛!
我不但给他们换新房子,我还把那里的下水、沟渠都建设好。
顺便修上花园,假山什么的,旁边有水,引水过去。
路面一律水泥路,在水渠和池子里养鱼,种些杏树、樱桃树。
我还保证,给住棚户区的百姓找到工作,安排……”
“小易,你看这只鹦鹉是不是病了?”
毕构打断李易的话,指着一只活蹦乱跳的鹦鹉说。
“棚户区改造,除了我刚才说的……”
“小易,不用你改造了,我要回去研究一下。”
毕构再次打断李易的话,拒绝了。
李易说得越多他越怕,为什么?为什么要给那么多的好处?
显然给的好处越多,证明棚户区改造后的收益越大。
什么修明渠、暗渠、池子、养鱼、种树、铺水泥路、安排工作……
棚户区改造究竟有多大的利益?太吓人了。
虽然自己想暂时没想明白,可自己能回去找人研究哇。
“呵呵呵呵~~”李易笑起来:“怎么,老毕你怕了?”
李易故意的,一顿安排。
就像对一个人说,给你五十元把你那双地摊买的拖鞋卖我,对方会答应。
若是告诉对方,你那个拖鞋卖我吧,我给你一百元。
不,一千元,不,一栋楼,实在不行,再加一辆超跑。
有拖鞋的人绝对不会卖,他会琢磨自己的拖鞋是不是有什么秘密,价值远超想买拖鞋人给出的代价。
毕构现在就属于这等情况,开始怀疑。
“小易,你说一下,老夫不回去找人问了。”毕构没办法,直接问。
“老毕,那里真正宝贵的是它的地理位置,李家庄子都比不上。
那里距离城近,而且城东城西都可以过去,城西的人来李家庄子要走多远?
我要是拿到了那块地,就能够让许多官员入股了……”
李易开始给毕构讲他会如何操作。
他会在五里外的一段距离盖房子,棚户区的百姓向远一点挪。
在新建的房子后面建立手工制作的工厂,劳动密集型产业。
前面腾出来的位置就如他说的那般,修各种东西,基础建设搞好了。
接着成立一个和东西两市一样的商贸区,准确地说,比东西两市加起来还大。
同时成立车队,在长安城中各地跑,免费载着人去那里购物、娱乐、住宿。
一百零八坊,需要到的没有那么多个,车一辆接一辆,哪怕不买东西,都可以坐着过去。
在万年县一片的地方要去东市,得走,挨着东市近的可以,远的呢?
西市亦如此。
自己走,到东市四里路,乘车,到城外十四里路,选择哪一个?
别说四里路,二里路都不走了,就要坐车去城外,还可以坐车回来。
运作好了,城外一片地方的消费量可以超过东西两市的总和。
“老毕,你看咱们啥时候把契约签了?我负责改造棚户区,然后当地归我。”
李易说完,再次笑着问毕构。
‘咔嚓’毕构木然地咬开又一个松子,他听李易说,自己开始磕松子,一个接一个。
牙疼不疼已经不知道了,麻木中……
“老毕,老毕,老毕你没事吧?”李易说着要搭毕构的脉。
“没事,我没事,小易,多亏是找你说,不然找其他商人来操作,我就是大唐的罪人,回去我就收拾他们。”
毕构清醒了,额头上见汗了,估计是天热。
“收拾谁?”李易顺着问。
“就是一些说不能什么事情都依赖……没谁,我户部的事情。”毕构突然不说了。
“哦!”李易点头:“依赖不依赖的无所谓,但是,谁出了问题,我就弹劾谁。
弹劾完官员,转手我保证收拾拿到好处的商人。
我刚才说的同样的操作手法,换个商人,不付出一定的代价想去弄,我让他倾家荡产。”
第七百四十一章 冬季就要起试点
“小易,有你真好。”毕构突然说了一句让李易起鸡皮疙瘩的话。
他已经决定了,中午在庄子吃完饭,下午回去处理人。
居然有人提议绕开李家庄子,不要什么都指望李家庄子。
这等事情能绕开?户部绕开,陛下一样会来问。
自己问,得到发展思路,是自己操作。
自己不来问,做错了,等陛下问,自己承担多大的责任?
换个商人,有同样的打算,保证不会说出来,还要露出为难的样子,最后勉强答应。
还是小易好,不屑占便宜,李家庄子想赚钱,有无数种办法。
凡是对朝廷不利、对百姓没好处的便宜,从来不占。
今天自己过来,本想让小易答应。
小易不说那么多的话不行?
“小易,给你地方,你确实要那般做?”
毕构拿过来钳子,夹松子,现在感觉到了,牙花子疼。
李易自己咬松子:“必然会,放着好资源不用,浪费。”
“你准备付出什么代价?”毕构问出来的时候自己很不好意思。
“一个是钱,给朝廷多少钱,不用一次就给,以后慢慢给。
第二个是就业岗位,解决多少人的生计问题,安排他们干活,工钱如何定。
三是保证治安,包括防火、防盗、防抢等方面。
四是对教育的投入和公共事业的投入,比如基建。
五是怎样协调东西两市,不可以冲击原有商业买卖场所。
第六则为如何保证产品供销之间的关系,稳定市场,维护价格体系……”
李易慢慢说,给毕构上课。
长安城外一大片地方的土地使用,不付出点代价绝对不可以。
不是简单地棚户区改造,想单纯地改造棚户区,到别的州府,有许多等着改造的地方。
李易说的相当于曾经京城南边五里范围内的地方拆迁后的土地自由利用。
没有什么二环、三环,直接就是最开始的京城区。
若直接用楼房换平房,不加任何附加条件,其中要包含多少的犯罪?
比如说谁当京兆尹,然后在倭国钱庄有好几百亿个人存款?
“回头给老夫抄一份。”毕构对着在那里一人一句轮流写着的宫女太监们说。
宫女太监像修起居录似的,李易一说起正事,他们就掏出小本子和铅笔记。
不会速记的他们配合默契,一人一句,绝对不会出错。
毕构过来跟李易说话,必须记下来说了什么,回头好给陛下看。
“老毕,这回知道了吧?想拿那块地,需要大量的资本,还有承担责任与义务。
你可以分成块,一块一块的,接着竞拍,不一定非要我李家庄子去操作。
有商人实力够,叫他们参与进去,好给以后其他州府打个样儿。”
李易没打算自己一个人全包了,他要培养商人。
“先给你一块地,就现在,你赶紧做出来,别人才能学着做。”
毕构想得倒是不错。
“大冬天的你让我来搞?冬天盖楼,我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李易摇头,使劲摇头。
“就是说能盖?可以!小易,我最看好你了。”
毕构坚持,他当然知道难度有多大。
寻常百姓冬天盖房子,会被人骂一辈子,傻到家了。
谁要说冬天起砖瓦房,南方行,北方基本上不可能。
换成李家庄子则是另一回事儿,想还是不想,想就没问题。
“不,太贵,不划算,老毕,我给你出主意,你反过来坑我,你良心不疼吗?”李易还是拒绝。
“冬天你操作,免税一年。”毕构咬咬牙,给出个优惠条件。
“我谢谢你哦老毕,不应该是三免两减半吗?咱大唐的优越性呢?”
李易听到一年的免税,用那样的眼神看毕构。
毕构伸出两根指头:“两年,不能再多了。”
“你是穷疯啦!”李易说完笑起来。
“行不行给句话,冬天别人盖不了房子,你盖不了?”
毕构坚持,两年免税他都心疼呢。
李易颔首:“行,我选一块地方,明德门左右各一坊的东西宽度,向南五里。”
李易有另外的盘算,答应,冬天打地基、盖楼、修路、建渠、起市场。
“好,老夫回去派人来给你立字据。”毕构满意了。
“吃饭吧,想吃啥?”李易说着看大鹦鹉们。
大鹦鹉已经吃饱了,估计喊你好也喊累了,有的钻回木头巢中,有的进自己的笼子。
还有的就呆在外面的大笼子的木头棍上眯眼睛睡觉。
“过水饭,最近吃东西总是吃不下去,就想吃点凉的、咸的。”毕构吧嗒吧嗒嘴。
李易看看毕构,拉着对方先回自己的院子医院,抽点血放在那。
然后中午吃的是炒面,猪肉炒面,有蒜泥黄瓜、蒜茄子和菠菜拌的凉菜。
“老毕吃这个,可以多放点陈醋,你回去看看太医。”李易陪着吃。
他今天中午想吃火锅来着,看毕构的样子,取消了。
“为什么要看太医,你给我看就行。”
毕构瞪眼,我在你这里,你告诉找别的医生?
“你下午要回去,你不回去我给你看。”李易无奈。
“哦,对,我得回去收拾人,行,先找太医看看,今天晚上我少吃一点东西,明天早上不吃饭不喝水过来。”
毕构熟悉流程了,有的检查不能吃饭、喝水。
还要采集各种东西,自己也得准备一下。
炒面多放了醋,毕构果然不提吃凉的东西了,小菜就是凉的,只不过哪一种蒜都多,包括菠菜。
等最后一口胡萝卜丝的汤喝完,毕构告辞。
坐在自己的车上,毕构打了几个嗝,吧嗒吧嗒嘴儿:“突然就不想吃凉的东西了,小易怎么弄的?”
他知道自己一说吃什么,李易必然会考虑情况,专门安排了饭菜。
果然神奇,之前一直想吃凉的,等着吃上了炒面,又觉得挺好吃。
到现在变成了不想吃凉的,必然有哪个地方不对,自己生病了。
回到办公室,来不及收拾人,毕构先吩咐:“帮我请一下太医,就说吃饭想吃凉的东西,感觉热。”
不长时间,人来了,太医和李隆基一起来的。
第七百四十二章 共同施工道义显
“如何?”三个太医分别给毕构把脉,又凑到一起商量,商议好之后过来,李隆基问。
毕构倒是无所谓,他明天早上去找李易,好好检查一下。
“回陛下,无大事,毕宰辅为国操劳,休息得不好,以致脾胃阴虚,虚火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