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嫂,辣的酱你不要吃了。”李易阻止王皇后吃辣酱。
“是酸儿辣女吗?”王皇后一下子想到这个。
“不是,女男和女方无关,是男人的问题。只是这个辣椒酱的辣,是破坏性的,会影响胃肠道,以及”
李易又不说了,没法说。
现在吃辣的多了,子宫也受影响,解释起来是个系统医学问题,再翻译成大家都能懂的,太难了。
王皇后把那很小的一罐辣椒酱推到李隆基面前,自己不吃了。
她随身携带辣椒酱,庄子的食堂没有,别处更没有。
“恭喜三弟,恭喜弟媳。”李成器跟着高兴,皇后有孩子了,还在肚子里。
李隆基眯起眼睛,享受着这一刻的快乐。
只要皇后有一个孩子出世,遗留下来的压力就可以扛住了。
韦氏一族的、武氏一族的。
哪怕是个公主也可,至少证明皇后能生养。
神医啊,易弟这医术通玄了。
当初易弟还说只吃药不一定可行,现在吃药行了。
那么就是说,吃药不行,易弟依旧有办法。
尚药局、太医署,你们那些人,包括众医博士,你们可知医乃何物?
李隆基此刻就差问李易:你看谁不顺眼?朕帮你诛了。
“叔叔,我和三郎今晚在这住,我能吃黑鱼吗?”王皇后现在提心吊胆,紧怕吃东西吃差了。
“嫂嫂安心,能吃,往后我会换着样做菜。”李易保证着。
他准备找照着菜谱来,菜谱的菜有多少,那还用说么。
为了守护一个新生命,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接着他提要求:“天热,嫂嫂要多吃果子,三哥和大哥,南边的许多果子,如香蕉,可叫当地制作成干,切片,现在吃要青的砍下来,快马运。”
李易知道当前物流不怎么好,香蕉即便是青的时候,也要快马。
“易弟,寒瓜能制作果干?”李成器想到了西瓜。
“寒瓜我能种,冬季也有,和黄瓜一样,温泉种不出来的寒瓜,我可以。”李易说。
李隆基三人信,易弟说行,必然行。
吃完饭,四个人在外面溜达。
李隆基才想起正事。
“易弟,怎样才能决吐蕃之事?”他问。
这话他连宰相都不想问,已经问过太多了,但没用。
事实上李隆基没想错。
吐蕃伴随着唐朝一路走下去,大唐就是奈何不了吐蕃,偶尔几丈打胜了也没用。
“三哥想为朝廷分忧?”李易第一个考虑到的是皇亲国戚要表现。
“想。”李隆基很诚实,不但为朝廷,也为我自己。
“要有一支真正能打的军队,你们要是能接触上,就劝陛下,用最快的速度把彍骑组建出来,尤其是羽林飞骑。”
李易跟李隆基说过。
李隆基没忘,跟着问:“从世家子弟中选,还是由折冲府中选人?”
“折冲府,折冲府本有许多兵,战时披甲,无战耕种,缺点是不识字,要选不是家中只有一个孩子的人家。”
李易提出来从地方挑兵,世家不行,最后军队该被世家给掌握了。
如今是家国天下,世家子弟心中想的是家族。
“然后呢?”李隆基决定一次问个清楚。
“然后给钱,给出了新兵的家中钱,给很多钱,如战死了,给抚恤,免除家中至少十年租庸调,那个调啊,还是应该照我说的来,去掉,然后收商税雇佣。”
李易强调他说的话。
“嗯!”李隆基表示你继续。
“士兵受伤,给安排工作,也不收租和庸。新兵的伙食要好,所有兵器和马,由陛下自己花钱。”
李易比划着,现在的皇帝李隆基需要一支属于他自己的最强军队。
一听要拿出来自己的私房钱,李隆基忧郁了,他还是喜欢用朝廷的钱。
“易弟,需多少人?多少钱?”李隆基小心地问。
“五万,把其他府兵没有用的,还要当逃兵的解除折冲府,让他们种地去,交租子养新兵。”
李易之后如果不改变,以后大量的兵员逃走,还有更多的隐户出现。
“五万够么?”李成器眉头蹙起来。
李易知道历史上的彍骑十二万,结果养不好,又废了。
既然让他出主意,他自然要考虑好钱的事情。
于是说:“多了养不起,彍骑要一人三骑,十五万匹马。还是先来一万人试试,不然陛下没钱。”
李隆基上火了,一万人,一人三骑,加上弓弩,朕自己拿什么养?
不对,弓弩有现成的,马也有现成的,需要的是喂马和喂人。
想到此,他对李易说:“易弟为何要陛下自己出钱?”
“因为这支军队是为了处理大唐内部的存在,陛下必须有一支最忠心的部队。
成兵后就扔到吐蕃边境,让他们袭扰吐蕃。
死伤一些之后,他们就会变强,再招新兵,老兵带新兵,数量多了,轮换着出去打。”
李易说出这番话时心情不好,打仗就要死人,不是一个个冰冷的数据,是一条条生命啊。
自己为了活着都那么拼呢,将心比心啊。
李隆基、李成器和王皇后,他们经历得多,已经麻木了。
故此李隆基不在乎练兵死人,他是不知道找谁来练,便顺口问:“易弟你会练兵吗?”
“会!”李易一瞬间脑海中出现无数种练兵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政治思想教育。
解放军的那一套方法就不错,自己没见过解放军打仗,却看到过救灾时候的那些身影。
“香蕉做成片的办法好,易弟你写个怎么做。”李隆基又是一个瞬间话题转移。
“好,我写下来,制作果干比果脯容易,成本低。”李易跟着转话题。
李隆基带着王皇后去休息,现在任何事情都不如王皇后肚子里的孩子重要。
李易当然要开始写东西,养胎、保胎,写完这些再写香蕉干。
李成器在庄子各工地转悠,水泥加砖的楼有一座快建完了,四个单元,一个单元住八户。
庄子上的人在等,这房子大呀,听工匠说,向阳那一面还有外面的走廊,上楼也是外面的楼梯上去。
盖房子时留的孔,铁管子刷了桐油,都连进去了,说是冬天有什么暖气。
第六十六章 天上人间
当天晚上吃完黑鱼,一行人住下。
翌日一早,又是吃了早饭才离去。
不到晌午的时候十匹快马到庄子上管李易要午饭,李易亲自做了四菜一汤,装好,马队带着跑了。
晚饭之前又来了,不过这次没用李易做,他们自己到食堂挑好的装。
饭菜送回去,李隆基跟着一起吃。
餐桌上还摆了一个望远镜,八个望远镜,他留下一个,其余的七个都派加急送到吐蕃边境。
他要求边境将领便宜行使,有机会能打过去就打过去,凭什么我大唐只能防守?
“陛下,养羽林飞骑钱不够。”王皇后算过给每户的钱,一户要给二十缗,还免去所有应该交的东西。
不然怎么能换来忠心。
加上人吃马嚼,一天就得五千缗,新兵不能缺了肉。
“先练两千,看看。”李隆基同样为钱的事情发愁。
通过朝廷拨发粮饷,一旦有事,供应不足,兵会废掉。
“两千?嗯!练好了,让他们带新兵。”王皇后说出宽慰的话。
“易弟那里应是有赚钱的办法,叫大哥去办。”李隆基准备捞钱,找李易。
六月中旬刚来,李易进到长安城中,到挨着环城南路的东市,有一个三层的店铺。
“易弟,就是这里,你看做什么买卖好?要赚钱快。”李成器提要求,说着他自己都脸红。
李易在惊叹大哥、三哥和没见过的四个兄长的本事。
眼前的楼是东市邻街楼,你们是抢来的?巧取豪夺?不怕被收拾?
他走进去,里面原来卖什么的已经看不出来。
他步测一下,三层同样大,每层一百三十平左右。
长安东市四百平的商铺,好。
看完,他嘀咕:“卖什么赚钱?还要快?卖毒品最快,可是不行。开医院动手术赚钱也快,但我没时间。”
李成器站在旁边不敢打扰。
李易继续自语:“香水和香皂算奢侈品,太麻烦。这片有钱人多,搞交易中介呢?商人往来需要。”
李易走出去,看别人家做什么。
成衣铺子、酒楼、牙行、首饰店、寺庙
寺庙多,几乎每一个坊都有一个,佛事昌盛,怪不得要收拾,总有人买来资格避税。
“我要是搞传销,系统会不会给我减寿命?”李易一看寺庙香火好,想到了一个主意。
“大哥,卖吃食。”李易给出个答案。
“吃?你庄子里的各种菜?赚钱快吗?”李成器倒是不觉得吃不行,他现在要给三弟赚养兵钱。
“快,咱们一楼空着当休息间,二楼开自助餐,三楼单点我庄子上的菜肴。
最上面再加一个阁楼,就是修亭子,从亭子上往下看。
亭子有要求,水车能转,亭子也要转,慢慢转,连柱子到三楼中间,周围隔开。
人在里面像推磨,十几个人一起推,累是累了些,累了换人,多给工钱。”
李易给出办法,做餐饮。
“赚钱快?”李成器依旧关心这个事情。
“快!就怕别人学。”李易担心旋转餐厅被学去。
“谁敢?修房违制,制罪。”李成器不怕别人在楼顶装东西,装就抓。
“咱们的呢?”李易一听,害怕。
“咱们的不违制,装,你给我图纸,我找人做。”李成器拍胸脯保证。
李易找地方开始写画,图纸要画出来,怎么经营要有方案,炒菜从庄子里调人。
说好的,有分红,李易拿一成,负责所有的事情。
几个哥哥拿九成,确保经营稳妥。
李成器说的时候还隐讳地暗示一下,宫里分去不少。
李易就猜出来,估计是李隆基要白手套。
大哥和三哥应该是联系上了当今陛下,陛下还同意弄私兵。
李易就在房子里写,中午买了一碗汤饼吃,一点不好吃,李成器跟着吃的时候抱怨。
天色渐暗,李易终于把所有的安排考虑清楚,一摞纸给李成器。
“大哥,照着做吧,我回去。”李易站起来舒展四肢,脖子一动咯吱响。
李成器也不留,让李易自己骑马回庄子,他晚上都不准备睡了。
李易离去,李成器到少府监,扔下几样图纸,命令加班做,额外给赏钱。
从少府监出来,跑去平康坊,到北曲,找表演技巧不行,但是漂亮的女子。
又去南曲,找两个能够主持诗会的厉害女子。
就像女主持人似的,可以调动大家情绪,给所有人安排好。
北曲的好办,给钱就行,南曲的女子仅仅用钱可不行,除非很多很多钱。
李成器直接亮身份,钱照给,去那边帮忙经营,领队。
接下来开始装修,每天催促着。
六月下旬,还有三天就要过去。
李成器又把李易找来,最后检查一遍。
二十个北曲女子和两个南曲女子,身上穿着花花绿绿的华丽服装,一同向李易行礼:“我等见过东主。”
她们没称呼李成器,李成器交代了。
李易挨个看:“不错,漂亮,气质也好,尤其是这两个,眼睛会说话似的。”
他嘴上称赞,眼中却不带丝毫其他意思。
这些平康坊的女子,一下子便明白,此少年与寻常人不同。
果然,能叫宋王隐瞒身份去接触的存在,有着足够的本事。
“以后的事情拜托给诸位,新的记账法学会了?”李易后面问两个南曲的女子。
名字他知道,有名单。
两个女子一个叫露宛,一个叫潇云。
前者取自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宛在水中央。
后者也取诗经,风雨中的风雨潇潇云胡不喜。
李易还知道,南曲这两个女子,若自己不看着系统去找资料,拼四书五经拼不过。
许多在各州府厉害的生徒和乡贡,来长安,觉得自己牛气呀。
然后进平康坊找女子,谈诗论赋,言古道今,几下子就败下阵。
有的钱多了,甚至花钱去找女子学习。
李易又看看,拿出带来的他亲自刻的牌匾和找工匠表好的诗,牌匾放在正门上方,诗放在一楼休息室。
“咱们这个酒楼以后就叫天上人间,我还抄了一首词。”李易说。
词自然是抄的,大唐有词,不过用的少,他就抄一个。
露宛和潇云一起展开书卷。
齐声念:“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第六十七章 长安有钱的人真多
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