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3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己跑一趟腿儿,回去所有班的人都能吃到。
  还有皇后宫中的人,大家一起吃,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源乾曜,上次媛淑在李家庄子看大熊猫,叔叔给烤串儿,拒绝见他,他竟然怀恨在心了。该杀!”
  王皇后看到一大堆火锅的东西后,对源乾曜生出了杀心。
  实际上她想杀源乾曜,一对一单挑,源乾曜真不是她的对手,估计撑不过三招就被干掉。
  “虾,虾!”小家伙感受到了母亲的杀意,认同,就是吐字有点问题。
  整个皇后宫中的人同仇敌忾,他们也觉得源乾曜该死。
  他们有家人的,每个月给家人会送去好几缗的钱或东西。
  皇后有钱,总给大家发钱,有时候给东西。
  现在桃红等人四班倒,一班十天。
  一次八个人,回来的时候带一堆东西,就在皇后的宫里分。
  别的宫里,一套餐具瓷器几十个,打碎一个,凑不上了,保证被鞭笞。
  在皇后宫里,一套几十个的打碎一个,一套剩下的放在旁边,再拿一套出来。
  放在旁边的那一套,看别的宫里有谁打碎了,赐过去,给补上。
  王皇后都说了,端东西的时候要用托盘。
  端碗的时候突然发现太烫,扔掉,摔在地上再收拾,不要把手给烫了。
  这样的皇后不拥护,那不是缺心眼?关键是皇后有儿子。
  “叔叔这个人啊,有时候太和气了,给人一种好欺负的样子,喜儿你说对不?”
  涮上锅了,王皇后亲自动手,不用别人服侍。
  切掉阑尾的喜儿微微张着嘴,大眼睛眨动几下:“皇后,不是啊,李东主杀人的时候手不软。”
  “你再说一次。”王皇后看喜儿。
  “李东主这人就是心善,被人欺负到头上了都不知道反击,总是吃亏,皇后,咱们要帮忙啊。”
  喜儿的说法瞬间就换了,把李易形容成老好人。
  “是呢,连喜儿你都知道,可惜很多人不知道,还是想欺负叔叔。”王皇后叹息。
  周围一圈的桃红、青松、紫玉:“……”
  他们总跟李易接触,咋就没发现东主好欺负?
  有的人总是在言语上占便宜,感觉自己厉害。
  可是东主从来不在乎言语上的问题,谁愿意占便宜谁就占,但别碰利益底线。
  隔日,善无畏来了,看上去很仓促。
  李隆基单独召见他,他要拿出来一个翻译的经文。
  历史上是过了年,到下一年,他专门跟一群人准备好了。
  然后李隆基召见,他要求有名僧一起参与翻译。
  其实都翻译完了,让名僧参与的目的是为了试探李隆基的想法,同时给限佛打开一个口子。
  历史上他成功了,李隆基看到的是其声望,所以在让步的时候把他给留下了。
  这是一种双方的让步,你留下,我给你及你想帮的佛教一个机会。
  同时你要帮我稳定一下大唐信仰,主要是按照我的想法来给百姓讲经。
  这才是真实的情况,而不是什么李隆基做梦梦到善无畏长相的人,之后看到真人就给那么多好处。
  这是一场宗教和政治之间的博弈,善无畏被扣住了,同时大唐也逐渐放开了对佛教的压制。
  善无畏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他算是成功了,不过李隆基也不白给。
  善无畏没想到事情来得这么快又这么突然,他刚刚翻译了一小部分东西。
  不得不拿出来给李隆基看,甚至来不及提要求让名僧参与。
  战略上他输了一筹,他觉得在战术上能够扭转一下。
  他翻译了一小部分,回去了,继续想办法弘扬佛教,不管是哪个宗的。
  李隆基晚上和王皇后那啥一次,洗个澡又到了李家庄子。
  李易在抄书,医书,别的书现在不如医书重要,关乎人命。
  “三哥,这么晚了还过来,还吃饭不?”李易不跟李隆基客气,直接问对方要不要再吃点什么。
  “不了,今天善无畏说了一部分什么‘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为兄听了很苦恼。”
  李隆基说出重要的事情,翻译经书都不一般啊。
  李易听完,愣神,眼睛似乎没有焦距。
  过了一会儿,李易目光重新清澈起来:“尔时薄伽梵。入诸波罗蜜平等性三摩地。从定起已,即说此能满诸愿虚空藏菩萨最胜心陀罗尼曰……
  薄伽梵言。此陀罗尼。是过去现在一切诸佛之所同说。若能常诵此陀罗尼者……
  得此相已便成神药。若食此药即获闻持。一经耳目文义俱解……”
  李易给说出来了,看着李隆基,等待对方认可或否定,否定了李易就要另外查资料了。
  “他没说这么多,易弟,你……”李隆基懵圈了,自己的易弟也知道?那还让别人翻译个屁。
  “三哥,他翻译多少不重要,他本身存在才是麻烦。多少人信他?他的政治智慧比教义厉害多了。”
  李易正面评价善无畏,对方确实不一般。
  “易弟,你说的前面的话和他说的是一样的,后面的他还没说呢。”李隆基无语的是这个。
  要是这样的话,什么高僧,滚一边去,我找易弟问问就行。
  “那就让他说,我不可能翻译那么多经书,我要抄医书,医书比宗教的书重要。”
  李易懂了,可是他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抄经书的翻译上。
  “易弟,你跟为兄说个实话,你还有什么不会的?”李隆基问出了一句心里话。
  “生孩子,这个克隆技术,我现在理论知识知道,可是实际操作没有过。”李易说出自己的短板。


第七百零九章 军资运输欲开战
  “卖报啦,灞水李家庄子收购破烂的衣服、没用的纸。安德坊冯家招工收高粱。”
  “卖报,李家庄子收东西了,灞水码头有一批新到的果干,批发零售。”
  “卖报,李家庄子要破布和废纸,林氏金银铺子收老旧金银饰品。”
  报童们又一次挥舞着报纸边跑边喊。
  喊的内容不只是李家庄子需要的东西,还有其他人打的广告。
  主意自然是李易所出,谁想让报童帮忙吆喝,额外加钱。
  字越多加的钱越多,可以指定几个报童,京兆府的所有报童一起喊,一个字一缗钱。
  这笔钱李家庄子拿九成,给报童分一成,一成不少了。
  李家庄子拿的九成钱,大部分给报童提供饭菜、衣服。
  原本家中经济条件不好的报童现在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同时又能学到知识。
  百姓们听到李家庄子收东西,开始在自己家中寻找,看看有没有穿烂的衣服,补都补不上的那种。
  找到了,看有时间,带着去李家庄子桥头,喝一碗免费的汤,东西扔旁边,走了,不要钱。
  百姓只知道李家庄子需要,至于用来做什么,他们不管。
  李家庄子的人一边捡着别人送来的东西,一边往外运输物资。
  从典当铺子收来的皮衣皮靴,已经加工和翻新完毕一大批了,给吐蕃那边大唐的边关将士们送。
  第一批物资都是皮的,李家庄子免费给,运输由朝廷负责。
  第二批在加工,是军大衣,李易那个时候的军大衣,棉的。
  棉花基本上采摘结束,帮忙的百姓赚了不少钱。
  家中没有田地的继续在李家庄子放在外面的工坊中干活,去棉籽、纺线、织布、染色。
  军大衣是枯草颜色又带白色的迷彩,吐蕃那边冬天就那个颜色。
  双排扣,左右两边全有进扣的地方。
  风从右边往左吹,就是右边的一片压在左边上,反之亦然。
  纽扣是铜的,比铁的好用。
  军大衣可以当被子,穿军大衣在冬天找个地方一缩,不会被冻死。
  “这个兜为何放在胸口的位置?没什么用。”
  毕构找过来,要谈棉花收购加工的分配和费用。
  看到很有意思的军大衣,穿上试试,热。
  发现有三个兜,左右两边腰间的兜和左上边的兜。
  “放水壶。”李易拿过来一个组合壶,正好能塞进去。
  “老毕你看,壶里装水,放在衣服里,不容易结冰。有人射箭,射到心脏的位置,水壶挡一下。”
  李易说出来他设计的初衷,把水壶当护心镜来用。
  “好。”毕构比划了一下,觉得不错,赶紧脱下来,太热。
  李易带着他去看账簿,核算一下哪些归谁,给将士们制作的军大衣费用由户部承担。
  这笔钱不是李家庄子出,李家庄子会单独制作一批东西送给前线的将士。
  外面百姓看着一车接一车的皮衣皮靴被送走,好奇之下纷纷打听。
  很快得到答案,给边关打仗的人用。
  消息传扬开,在鸿胪寺的吐蕃人赶紧派出人手回吐蕃。
  “大唐不愿和,又给送去御寒之物,冬天恐怕会主动进攻。”伯讹面带愁色。
  伊辛巴叹口气:“如今吐蕃无法再进攻,防守也难,说不定会丢掉一片地方。”
  伯讹眼睛看着桌子上的茶碗:“再看看,若是向那边运粮,就一定会打。”
  “今年京兆府采用的是摊租入亩,收上来的租子多,待大豆与高粱收获,一切便知。”
  伊辛巴感觉的大唐京兆府的摊租入亩才可怕,朝廷收到手的粮食多,可以直接变军粮。
  运输的方式可以是京兆府往旁边送,旁边的同时出粮往更西边送。
  所有的州府一起动,粮食总体损耗并没有变少,速度却快了。
  最西边的地方把本地的粮食给将士,等几天,东边州的粮食就到。
  “不怕,我们那里秋收也有粮,怕的是开春打仗。”伯讹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冬天打仗有收获的粮食,不过消耗会很大。
  即便顶住了大唐的攻势,明年的日子也不好过。
  “希望能够把被大唐抓住的战士们都换回去,明年耕种……”
  伊辛巴说不下去了,忧虑不已。
  吐蕃抓了大唐的百姓是过去种地,不跟大唐交换,吐蕃缺少可以打仗的士兵。
  跟大唐交换,吐蕃又缺少帮忙种地的人。
  被抓的人的武器也不能送还,吐蕃必须自己打造,缺铁。
  李家庄子中,李易与毕构讨论的也是粮食。
  “等粮食收获了,走渭水进斜谷水,走一小段陆路进褒水。”李易帮着安排好了。
  “再进汉水?汉水入长江,送蜀地?”毕构很自然地跟着说之后的路线。
  “不,进褒水后就到梁州了,在梁州卖,主要是大豆,自从大家吃豆油了,种完小麦再种大豆的就多了。
  京兆府那么多的大豆,价格会变低,不利于种豆子的人,卖到梁州去,缓解下梁州的豆价。”
  李易给出了这么一个理由。
  毕构一下子没跟上节奏:“不是去打仗用?”
  “打仗那边有粮食,今年不打,吓唬吐蕃人,让他们部署上出问题。”李易笑着说。
  毕构无奈地摇摇头:“去卖豆子也是给吐蕃使臣看?让他们以为要打了。”
  “然!以前总担心他们打过来,得换成让他们担心。掌握战争主动权,不然他们说和就和,说战就战,一天天的就陪他们玩了。”
  李易现在根本不想与吐蕃签停火协议,因为历史上记载,这次和了后,明年吐蕃又打。
  那么战争主动权就始终在吐蕃手里,吐蕃要休息的时候和一下,休息好了突然出兵。
  既然如此,双方一直处在战争状态,凭什么要让吐蕃松口气?
  “也好,今年朝廷会多收不少豆子、高粱,只在京兆府中用,不如给梁州百姓榨豆油、吃豆饼。”
  毕构无可无不可,既然李易提了,卖,顺便看看梁州有什么东西,再买些回来。
  说完买卖的事情,他问李易:“明年可在京兆府周围的州府也清丈田亩?”
  “洛阳那一圈第二个试点,其他的地方不急,洛阳是另一个都,土地兼并严重。”
  李易还想再稳一下,把京兆府和洛阳处理好了,其他的地方阻力就小。


第七百一十章 轮回转世有判断
  “陛下,许多寺里的人去兴福寺拜谒善无畏,善无畏为他们讲经、论法。”
  兴庆殿中,李隆基心情好,听高力士汇报消息。
  “嗯!善无畏乃三藏阿阇黎,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皆通。阿阇黎必须会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等五明。”
  李隆基承认善无畏厉害,基本上所有的东西全会。
  包括辩论、游说、乐器、百工、农耕、养殖、行商等等。
  “陛下,善无畏虽通万事,然,比之李易还多有不足。”
  高力士知道自己面对善无畏不行,善无畏好像没有不会的东西。
  不过嘛,换个人去比,李易,善无畏会的那些李易都会。
  而李易会的,善无畏不一定会。
  善无畏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