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3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羽林就带着这样的装备冲过去了,到地方,十几个人有的拿着前面削尖的木头棍子,有的拿着石头。
  他们不远处有一只老虎在那里虎视眈眈,看上去并不害怕这群人,想要从中捞点好处。
  “此地确实应该建个关,关中有房屋供人守备和居住,百姓过来,在关中休息。”
  方广长看到老虎的嘴边没有血,人也没有倒下的,他不急了。
  一只老虎而已,按照东主的话说,这样的‘小’老虎叫华南虎。
  五个棍刀上来了,他们盯着老虎,老虎敢扑,他们就是刺杀动作。
  接触到后就松手,让刀扎在老虎身体中,不用握着刀跟老虎拼力气,拼不过。
  “是带崽子的吗?”方广长看不清楚,问当地人。
  “公的,杀了它,不杀它,它会杀人。”
  之前的人拿石头的跑到羽林飞骑们的身后,拿棍子的站在旁边。
  有熟悉老虎的人,怕当兵的心软。
  方广长端起弩,其他十四个人跟着端起弩。
  老虎并不认识这种弩,它还想着找机会抓一个来吃。
  “三拨,一、三、六、九、十二,射。”方广长才没有保护野生动物的想法呢,他喊完,发射弩箭。
  另外四个人一同发射,五支箭飞出去,全部命中。
  ‘嗷~~’老虎吼一嗓子,冲过来,华南虎脾气不好。
  “射!”方广长再喊。
  ‘嗖嗖嗖嗖嗖!’又是五支箭射出去,三支落空,老虎正面奔跑时上下起伏。
  命中的两支箭一支扎进前腿上断,一支穿入眼睛。
  “射!”方广长又喊。
  五支弩箭飞出去,三支命中。
  “刀!”
  “哈!”五个拿棍刀的上前一步,其他十五个人抽刀在手,来不及拆卸拼接。
  ‘嗷~~’向前冲的老虎突然脚一歪,翻滚几圈。
  “杀呀!”五个持棍刀的冲上去。
  “杀!”拿木棍的百姓也跟着冲。
  方广长等人自然提刀上前,趁着老虎失去平衡,各种砍和刺。
  几十息过后,老虎在那里抽搐着,混身是血。
  “东主就是骗人,还说什么一个人喝多了打虎,这大虫是一个人能打的?”
  羽林飞骑中的一个人擦擦汗,心有余悸地说道。
  “东主能,东主那个枪,东主若是愿意飞,可以把大虫给麻了放动物园里去。”
  另一个羽林飞骑觉得行,前提是东主亲自出手。
  “皮上好多口子,剥下来给东主带回去,其实最开始射准了,两只眼睛全命中,可以拿到完整的虎皮。”
  “有准备的话,上网,更完整。”
  “虎鞭是好东西。”
  “虎骨也是。”
  “都带回去,虎肉吃了吧,用冷水多泡泡再炖。”
  杀完老虎的羽林飞骑们开始研究老虎的价值,他们想把好的东西送给李易。
  被救的百姓们:“……”
  这群当兵的是哪来的?怎么面对大虫一点不怕。
  “你们可以去领赏,只要杀了虎、豹子等东西,都能拿到赏,你们是……羽林飞骑?”
  刚才拿着木矛领头冲的人打量着羽林飞骑的服装,猜测着问,他不认识字。
  可他听说过,羽林飞骑是大唐最强的兵,面对什么都不怕。
  张九龄等人带着马赶过来,他看看倒在那里没有动静的老虎,神色凝重。
  “方什长,当地确实需要有条好路,有个关,今天不是你们,十六个百姓能活下来几个就不知道了。”
  张九龄与方广长说,他心中没有欣喜。
  百姓被救是好事,二十个羽林飞骑杀一只老虎,也是正常的。
  他考虑的是以后,山上的野兽太多了,还有蚊虫。
  “你是……子寿叔?”被救的百姓中出来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人,他看着张九龄,惊喜地喊道。
  “小棒?”张九龄认出对方。
  两个人是同一个地方的人,宗族算是一个,二人相差十岁。
  “子寿叔。”对方居然高兴得跳了一下,像个孩子似的。
  “小棒过来,这位是羽林飞骑的什长方广长。”张九龄同样开心。
  张九龄一点不傻,时刻帮着羽林飞骑扬名,陛下私军。
  今天羽林飞骑帮忙杀掉一只老虎,很快会传扬出去,传着传着就不一定传什么样了。


第六百九十九章 密宗不见可随意
  死老虎被人用竹竿扛着,队伍一起去大庾岭南边。
  十六个人实际上带东西要到大庾岭北面卖,遇到大老虎,东西不知道扔哪去了。
  羽林飞骑什长方广长对他们说,把老虎带下去,领到赏钱给他们。
  他们随便捡一捡掉落的东西,能收拾起来的就拿回去,太费劲的就不要了。
  “这是一只饿了的老虎。”张九龄看到羽林飞骑的军马们状态不是很好,说起老虎的事情。
  方广长认同:“不然它不会想着袭击十六个人。”
  说着他拿出来一瓶花露水,到老虎那里洒一洒:“马害怕老虎,等李东主动物园里的野兽多了,让马经常去转转。”
  “老虎拿过去领赏时,我会说陛下欲修大庾岭路的事情。”张九龄懂变通。
  不就是在没有得到真正的朝廷文书的时候提前说么,不怕。
  说得越早,百姓准备越充分,州府那里不会安排百姓干其他活。
  “张公,不如由我来说,你说是假传口谕。”方广长要把责任揽在身上。
  “哈哈,广长啊,张某这点担当还是有的。”张九龄哈哈一笑,无所谓。
  给人的感觉果然风度翩翩。
  跟着队伍一起走的百姓,把张九龄要修路的事情与十六个百姓说了。
  百姓们走起路来显得格外有力气,似乎马上就会有一条路被修通,再修个关。
  李家庄子。
  李成器寻过来,带了不少石榴。
  李易不爱吃石榴,肉少,吃一嘴核。
  “易弟,河北道那里的奚族头领李大酺和契丹大贺头领李失活来了。”李成器告诉李易好消息。
  “咱们的队伍看样子还在那里做买卖,不然应该和他一起回来,他们应该跑到渤海去了。”
  李易知道李失活,大贺氏的首领,同时统领契丹八部。
  历史上他被封了王和都督,还有刺史,又派大唐的将领到那边镇抚。
  不过后续没什么发展,可惜了契丹那里的好资源。
  现在不一样,贸易队伍派出去,当那里的人发现贸易的好处时,往来会增加。
  有交流才能绑在大唐的战车上,慢慢来。
  奚族当然跟着一起发展,贸易队伍从两个部族的地方路过,与渤海交流。
  “大哥,吐蕃应该要请和了,怕大唐抽调人手去攻打,松州两次战斗,他们损失过大。”
  李易对契丹和奚族不想再废心思,谈及吐蕃。
  “易弟你不是已说过,若吐蕃请和,不许。”李成器站在一面墙的近前,抬头看地图。
  李易画了一幅大唐和周边的地图,不是很详细,地形变化太大,他只能尽量根据资料画一画。
  李易点点头:“不能答应,不答应,吐蕃会认为我们要打他们,他们会在军事上进行投入。
  尤其是俘虏交换的事情上,他们不抓紧时间,缺少可用之兵,我大唐被掠去的人等太久了。”
  李易在盘算这个问题,请和有什么用,答应和了,然后人不给放回来。
  现在不和,随时要打的样子,这样人才能回来。
  李成器目光盯在吐蕃的位置上:“以后会好起来,你帮朝廷赚了许多钱,折冲府损失太大,用来募兵。”
  李易露出笑容,募兵就对了。
  朝廷花钱征兵,粮饷朝廷出,地方将领只有指挥权,而不是像亲兵。
  之后隔一段时间把地方上的将领调动一次,不准他们完全掌握住士兵,尤其是中层将领。
  以后也募过兵,还强大了一阵子,把陆地上的丝绸之路给打通了。
  而那个将领叫……高仙芝,高句丽人。
  可惜后来大唐没钱了,宫里的问题,用李林甫当宰相。
  接着怛罗斯之战,大唐输了,原因有很多种,但战争只论输赢。
  “不会有了,那里不会再一次发生同样的战争。”李易嘟囔。
  “哪里的战争?”李成器听到了。
  “跟外面的人打的,那么长的时间,我还能慢慢等?”李易说着李成器听不明白的话。
  “东主,有个叫善无畏的人在外面求见。”宋德站在客厅门口向李易汇报。
  “善无畏?他是……”李易愣神,过了一会儿,回魂。
  “他今年虚岁八十了?不见,没什么可说的,密宗,我不信那个,什么东西都想往大唐传,大唐人学自己就足够了。”
  李易知道对方是谁了,身份不一般啊。
  他不想跟对方谈经,因为谈不过。
  那些人整天没有事情就根据教义来回切磋,就是练习辩论。
  想用一两句话压服对方,做梦吧。
  既然说不过对方,按照资料记载,李隆基会让对方留下,自己参与什么?
  管事离去,会委婉地拒绝对方。
  李成器眉头挑挑:“他来作甚?”
  “想让我给他印经书,我报纸卖得好,尤其是带套彩的,还有发行的兑换券,技术含量高。
  他要把经书印得那么好,最关键的是他不想花钱,我还得恭敬地对待他。
  我认识他是谁呀?他一个外来的人,见到我,我跟他不熟。”
  李易刚才就猜到对方的目的,李隆基都亲自迎接呢,别人自然得给面子。
  老头活那么大的岁数,阅历广,说一说,就把别人给绕进去了。
  然,对自己没用。
  “他应该去找金仙公主,金仙公主应该制作出来成套的铜活字了吧?”李易又想起个人。
  金仙公主就喜欢印书、送书。
  道教、佛教、密宗,都爱印。
  “金仙公主她没有套印技术和彩墨。”李成器顺着刚才的话,分析出来原因。
  李易告诉金仙公主怎么制作铜活字,却不给其他的技术。
  其他的技术可以印兑换券,说白了是钱。
  “哦~~对,问题是黑白的不好吗?咱们的大熊猫就是黑白的,看着多可爱呀。”
  李易说着笑起来,别人照相,可以有彩照,大熊猫照相,只有黑白,除非是灰色毛的大熊猫。
  “东主,善无畏不走,他说他知道你的事情。”宋德回来了。
  “知道就知道呗,你去告诉他,我用寿命换东西,我可以飞天入地。”李易鄙视之。
  这个时候了,还想玩神秘,不愿意离开就在桥那边呆着,有免费的汤喝,饿不死。
  若是想找别人来一起给施加压力,试一下就知道后果了。
  今天农家更晚了,伤风了,鼻子不通气,头疼。不过会努力写出来五章,谢谢支持。


第七百章 豆虫柞蚕不同属
  “我抓到一只虫虫。”蓝田县两坡村,大豆地里,四岁的小紫拿着一个小篮子,她在抓豆虫。
  小紫脸蛋粉嫩嫩的,两个犄角辫的头发不见丝毫枯黄。
  小衣服小裤子一穿,凉鞋上的那点土都掩盖不了她的可爱。
  去年夏天的时候她可不是现在的样子,当时她干瘦干瘦的,头发用个草绳绑在脑袋后面。
  然后她家里就跟着种了大棚,不到一年的时间,长得漂亮了。
  眼下是豆虫长得最好的时候,准备往土里钻过冬。
  百姓家中有大豆地的开始抓虫子,然后找地方养。
  等来年种冬小麦收了,翻好地,就可以种下去。
  京兆府的地方是种一茬冬小麦,接一茬大豆或高粱。
  粮食的地专门种粮食,菜地专门种菜。
  饲养豆虫的方法公布,京兆府的百姓选择完全相信。
  损失十斤的豆子,换百斤的虫子。
  别人不买的话李家庄子收,价钱高,或者自己家包馅吃。
  陛下都能吃呢,李东主烧烤的时候就吃过。
  自己为什么不能吃?说是吃这虫子和吃鸡蛋差不多。
  大人找虫子,四岁的小紫积极参与。
  大人抓虫子的时候有心理障碍,小孩子没有,抓起来感觉虫子肉肉的、软软的。
  如果不是刻意告诉她不能吃,她会张嘴咬。
  王旭四个村官陪在小紫的周围,一起帮忙找虫子。
  “又一只豆豆。”小紫的视力其实赶不上大人,她需要再长大一些,才能有更好的视力。
  不过她专注,还很有耐心,她把抓虫子当成游戏,跟大人一起玩的游戏。
  “小紫,你渴不渴?”夏灏抬胳膊,用被划了很多红色道子的胳膊擦擦额头上的汗,问小紫。
  “不喝水,抓豆豆、抓虫虫。”小紫挪着小篮子,微微蹲身就和豆秧一样高了。
  她找虫子的速度不比大人慢的原因就在于身高。
  她站起来,可以看到豆秧上面的虫子。
  她一蹲,就看到了叶子背面的虫子。
  大人蹲下起身累,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