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易弟你水性了得。”李成器回想起刚刚的情况,易弟游泳快,而且说扎进去就扎进去。
  李易露出回忆的神色,又摇摇头,轻轻念道:“时光一去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
  李成器愣住,同样摇摇头:“鸭子可还能活?”
  “跑得欢畅呢,若不行,吃掉,已经长大。”李易轻松说,他没想给鸭子治病。
  脱粒的人凑上前,围观依旧偶尔动两下的大黑鱼,黑鱼脑袋眼睛的位置被撑开。
  “怕不是成精了。”一老者蹲下仔细瞅瞅。
  “可家伙要吃掉许多鱼。”另一人分析黑鱼吃了多少鱼才长到眼前的大小。
  李易忙着制作麻辣烫,人群散去。
  片刻后新来的人听到的是:李东主见一两丈来长的黑鱼精欲吃鸭群,跳入水中擒杀之。
  等李易和李成器吃上。
  更后面来的人,听到的是:有五丈长吞云吐雾头上长角的黑鱼精,借水而行,欲上岸吃人,李东主脚踏微波,霞光漫天,一下子便把黑鱼精收了。
  人家黑鱼正在大木盆里躺着呢,啥都没说。
  四个宫女太监一人拿个小碗,吃过早饭的他们还能再来几口。
  李成器见么并不管,人换班到庄子,是易弟的人。
  但他好心提醒:“易弟,你对人好,人未必对你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多谢大哥提点。正是。太行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巫峡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
  李易诚恳道,他岂能不明白这等事,只不过不在乎而已。
  对太监和宫女不那么等级森严,太监宫女又能如何?上面是高力士在管。
  至于庄子上的庄户,是一家人,庄子是大家的庄子,吓唬他们有什么用?
  李成器筷子停住,反复念李易刚说的话。
  他深吸口气:“易弟你当真是文采不凡。”
  “抄的。”李易说。
  “为兄知道,被抄的人让你杀了、埋了。呵呵呵!”李成器帮着补全后面的话。
  李易刚要说话,抬起头眼睛盯着一群从灞水对岸上桥过来的人。
  那些人的穿着打扮,一看就知道不是大唐人,虽说大唐长安城中奇异装也不少。
  李成器跟着看,眼神一凝:“吐蕃人。”
  随人群接近,他再仔细看看,放下心,没有认识的人。
  “庄子的东主在哪?”来的人一共十五个,其中走在前面的人到李易这里,直接问。
  周围手持短弩的人又上来,太监和宫女也起身,显露出完整的服饰。
  李易坐着,夹起个牡蛎扔嘴里嚼,眼睛盯住对方看。
  吐蕃人看身边的那些人,又见到宫女和太监,心中有火,却不敢发。
  李易把牡蛎咽下去,才开口:“某就是。”
  “我们要买酱油。”吐蕃人还是那般直接。
  “明早过来参加扑卖。”李易告诉对方。
  “等不急,况二百斤不够,我们要五千斤。”吐蕃人又道。
  “出多少钱一斤?”李易先问价格。
  “千钱。”吐蕃人给价。
  “两千钱,五千斤,见钱就给。”李易还价。
  “好,待我等回去取抵钱之物。”吐蕃人扔下一句,转身变走,一群人来得快,去得也快。
  李成器纳闷:“易弟,为何卖与他,坏了规矩。”
  “什么规矩?有钱赚我自当要赚,吐蕃人想要开酱油专场的榷场,我都大力支持。”
  李易很诚实,出口啊,酱油本钱才多少,一次五千斤的酱油,赚一千万钱,这贸易顺差,值!
  庄子上扑卖酱油,每斤在两千钱以上。
  但人家吐蕃是大宗购买,又是外国人,得照顾下。
  想着,李易突然想起件事情:“大哥,他们过来要回去?”
  “应该是吐蕃宰相尚钦藏队伍中的人,吐蕃前来送结盟书。”李成器有所了解。
  “结盟?”李易赶紧点开系统,查,查完,他说道:“假的,此时六月,还有两个月,吐蕃要开打。”
  “打谁?”李成器一惊。
  “大哥不怕,有能人应是上书姚崇了,此人叫解琬,现在是左散骑常侍。”李易说出情况和人名、官职。
  李成器愣愣地看着李易,过了好一会儿才出声:“易弟当真?”
  “骗大哥作甚,拢右道东道,儒州、岷州、保塞州、叠州、洮州、渭州、秦州等州府应该在作准备。”
  李易说出一个实际情况。
  李成器放下筷子:“易弟,此事重大,我要去告诉一些人,告辞。”
  说完他一声招呼,一群人牵来马,骑上马飞奔而去。
  李易:“”
  “找马扎过来,坐下吃,不吃浪费。”过片刻,他招呼宫女和太监一同享用。
  那边李成器直接纵马冲向皇宫,到禁前,跳下马,直本兴庆殿。
  不等通报,硬闯。
  进去看到李隆基和三个宰相都在。
  四个人惊讶地看着他,宋王今天闯殿,事情可大可小。
  若是刺杀呢?则大。


第六十二章 吐蕃人才花了不到两千万
  “我从易弟那里着急赶回来,有吐蕃人前去买酱油。我与易弟说,许是吐蕃献盟书宰相尚钦藏的队伍。”
  “易弟说,吐蕃结盟为假,又言朝中已有人猜测出,那人名叫解琬,当值左散骑常侍,姚相,然否?”
  李成器盯着姚崇问。
  姚崇一激灵,颔首:“有此人,有此事。”
  “易弟说,吐蕃八月叛。若如此,眼下吐蕃是哄骗我等,欲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李成器说出具体月份。
  “易弟真这般说?”李隆基觉得口干,问的时候声音颤抖。
  “正是。”李成器保证。
  “召解琬。”李隆基说道。
  片刻后,一满头华发之人入殿,拱手作礼:“臣解琬。”
  “吐蕃必叛?”李隆基根本不废话。
  “臣守边关多年,于十姓族接触繁繁,前时吐蕃寇边,未有所得,此番和盟,定是欲麻痹我朝。”
  老头一脸沧桑,却声音浑厚。
  接着他又道:“臣已上书姚相,请兵十万,以镇秦州、渭州等地。”
  “好,解卿劳苦,赏。”李隆基信了,这位可是常年守在吐蕃那一带,而且多有建树。
  后来致仕,那边遇到事情,又给找回来了,古稀之年的老臣啊。
  待解琬离开,李隆基叫人给他换装,根本没提宋王闯殿的事情。
  因为用不找闯殿刺杀,李隆基有时间就去跟兄弟们一起住,想刺杀什么时候没机会?
  “陛下,臣欲同往。”姚崇知道李隆基要干什么,找李易。
  “臣等请同。”卢怀慎和张说一起开口。
  “你等看护朝堂,我与皇后前去,有许多时日不曾见到易弟。”李隆基拒绝。
  宰相们面面相觑,什么叫许多时日?分明才几日而已。
  王皇后很开心,换上一套衣服。
  到外面,李成器等着了。
  “大哥还去?”李隆基问。
  “易弟今天下水徒手捉一大黑鱼,三十多斤,说一鱼十吃。我那边麻辣烫还未吃完,就急匆匆跑回来报信。”
  李成器要去,谁拦都不行。
  于是三个人带着队伍一起去庄子。
  没过灞水桥呢,一群吐蕃人从桥那边赶车过来。
  车上是罐子,不用问就知道里面装了酱油。
  前面的几辆车过去,后面的车上还是罐子,更小,有贴红纸的,有贴青色纸的。
  这两种几个人也清楚,腐乳和臭豆腐。
  再后面是大缸,缸里上盖了布,味道透出来了,好熟悉,五香茶叶蛋。
  等两支队伍错身而过后,李成器笑着说:“瞧情形,易弟没少卖。”
  “一必叛之地,不应该卖他们好东西。”李隆基骑马走在桥上时说。
  “易弟说赚钱,本钱低,赚吐蕃的钱心情好。”李成器笑着说道,他理解了。
  王皇后开口:“叔叔又有许多钱财入账。”
  她当然高兴,五香茶叶蛋她有七成的纯利润。
  等他们的队伍抵达对岸庄子,好大一群人在围观。
  庄子里的军户拿着横刀,还有几个持弩。
  保护李隆基的人紧张起来,尤其是那个弩。
  “无妨。”李隆基挥挥手,他知道原因
  吐蕃来一群人交易,易弟怕对方强抢,所以庄子上的退伍兵出来。
  弩在民间不可以拥有,在易弟庄子,是单独给的。
  “把弩松了。”李易看到熟悉的人,连忙吩咐,皇亲国戚,伤了怎么说?
  持弩的人把箭取下,拿横刀的把刀放地上。
  “大哥怎么又回来了?”李易笑着问。
  “为兄去报信,你说的,得传到宫中。”李成器打量着一地东西,说。
  本庄子的人和外来的人都在看,只不过庄户对外来人的围观持警惕之色。
  地上一块块不规则形状的黄金、一捆捆的牦牛皮、一颗颗漂亮的云珠、麻袋装着的乌天麻、藏红花、一块块带毛的麝香、华丽花纹的羊毛巾,就是氆氇。
  没有其他的绢帛和铜钱。
  旁边有三十多匹马,显然也是留下来抵钱用。
  “叔叔,你究竟卖了多少钱?”王皇后看到哪个都知道是好东西。
  马她也懂,她出身武将世家,很能打的。
  李易摇摇头:“不到两千万,吐蕃人还是有钱啊。收起来吧,财不露白。”
  周围的人听了,好无奈,我们都知道了,你还不露?
  管事宋德招呼人运进去。
  “李东主放心,没有歹人能从我张家村子到庄上。”张家村子的村正张肖喊。
  “对,只要有人从我们村子过,我们一定问清楚。”
  “李东主教我们做蛙,一村子的人日子好过,我们不会忘。”
  “有钱了,我们也买刀和弓,自己造甲。”
  “李东住那做菜的方子,我们谁都不说。”
  张家村的村民纷纷嚷着,蛙卖那么贵,一直到没有蛙的时节,村子能攒许多钱。
  好日子来了,要记住是谁给的。
  生病了都能去找李东主看,可得把下面给守好了。
  老谁家的那个谁,胸口人面疮,脸上的小嘴都张开了,眼见着要睁眼。
  请来的郎中都直摇头。
  结果到李东主手上,几下子给切开,挤出脓血,又留了一个小条在口子里面,说是叫油条,再换几次,好了。
  哪怕是白眼郎不感恩李东主给了日子好过,有个神医在左近,也得看护住了。
  李易抱拳行一圈礼,感谢张家村的村民。
  其他来脱粒的人也保证,只要自己到这边,遇到事情跟着冲。
  东西用平板车一车车运走。
  李成器摸摸肚子:“易弟那鱼”
  “晌午吃还是晚上吃?”李易询问两个大哥和嫂嫂。
  李隆基想了下,说道:“晚上吃,今晚我们住下。”
  他有许多话要问,晚上时间多,边吃边问。
  “是呢叔叔,晌午随便吃两口。”王皇后支持。
  李成器无可无不可,他还琢磨着以后也带个王妃过来呢。
  “嫂嫂是要钱,还是拿东西?此番卖茶叶蛋,加之之前的,利润合计七百二十一万七千五百钱。”
  李易问王皇后,正好人来了,给钱。
  王皇后两只手抬起来,她要数数,七成是多少?
  “嫂嫂七成是五百零五万两千二百五十钱。”李易直接说出来。
  “怎太多了。”王皇后又是高兴,又是吃惊。
  上次才二百八十万,这回多出一大截。
  “我把方子卖给吐蕃人了。”李易解释。
  “啊?方子卖了?”王皇后心中一痛。
  “嫂嫂莫急,我那方子只有如何煮、敲、泡,最后一个是要放酱油,他们只能买酱油回去泡。”
  李易赶紧说清楚,卖完方子卖酱油,酱油才是最关键的一环,但酱油方子没有。
  “咯咯咯咯”王皇后掩嘴笑,满意极了:“我就说叔叔不会把好东西给出去。”


第六十三章 咱试着打回去呗
  李易告声罪,先去处理大黑鱼,用冰块镇上。
  王皇后不知道是要钱好,还是要东西好。
  吐蕃用来换酱油、腐乳、臭豆腐、茶叶蛋的东西里面有氆氇和云珠。
  云珠即天珠,吐蕃天珠,一颗能换一匹好马。
  黄金和牦牛皮她一样喜欢。
  李隆基找个地方坐下喝茶,喝绿茶,直接泡的那种。
  今年新茶下来,李易就去买,然后回来照着资料自己做,挺费劲,但终于学会了。
  等明年再好好练练,红茶喝多了不行。
  肚子里本身没油水,使劲喝发酵的红茶或黑茶,喝多了生病。
  牛羊多的地方,青菜少,总吃肉,才最需要喝发酵茶。
  他们本地不会弄茶,从大唐进口,没有大唐的外汇,只能用自己的东西换。
  有榷场,还有商队,限制的东西呢走私。
  于是他们针对大唐,是年年贸易逆差,日子很苦。
  他们也不懂得发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