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他在吃着,没成熟的大豆,煮着吃。
可惜没有花生,花生需要等着远航队伍组建,并且成功抵达美洲再从那里成功回来才行。
李隆基听李易说毛豆,伸手拿起来一个:“若如此,吐蕃和突厥愿意种,定然会耽误他们干其他事情。”
“不怎么好引诱,吐蕃不可能为了种棉花而不种粮食,只能通过抬高价钱的方法让他们的奴隶主自己考虑。”
李易没去小瞧吐蕃人,多少钱收棉花,吐蕃必然会先保证吃饭。
出口给吐蕃粮食,吐蕃还是要自己评估风险。
除非有足够多的存粮,不然为什么全种棉花?
让吐蕃奴隶主获得足够多的利润,才能慢慢分化。
前提是两边不能打仗,打仗会断绝正常贸易关系,如现在一般,一直在走私。
没有完善的渠道,经济战无法打。
李隆基倒是有另外的想法:“只要他们种棉花,就一定会使粮食减产,每多种一亩的棉花,需要让出一亩的粮田。”
李易颔首:“可以这样说,相同的人手,不可能管理更多的地。”
“一次一点,次数多了,终归会影响到吐蕃大局。”李隆基很有战略眼光。
京兆府偷摸改了田的就得处罚,等棉花采摘后,没收,同时再罚一笔租子。
你们不是田多么?清丈完了,等收获高粱或大豆的时候,按照亩来交租。
第二天,李易对照着壶口的水流情况,画了一组图,拿到工坊让工匠们制作。
顺便看看百叶窗,三维立体画的百叶窗,准备筹集一批资金。
“先要让他们会看三维立体画,不然他们买了无用。拿大纸画几张,贴到木头板子上摆皇城前面。”
李易嘟囔一句,回去找纸作画。
三维立体画不好画,若用电脑制作再打印就简单了,什么图案和文字都能给作出来。
另一头的降户们吃过早饭,顺竹索浮桥过黄河,继续往目的地赶。
三天过去,降户们抵达李易购买的土地位置。
一座山接一座山,还有河流经过,不过现在天旱,许多小河没了水。
“大家休息一下,明天开始,到荒山上盖房子,入冬前盖好,我们就有房子住。”
庄户说给翻译们听,翻译们再去与降户说。
降户们赶路的速度不快,一天三顿饭,还都有肉。
身体恢复了一些,主要是精神状态好,没被欺负,新衣服穿在身上舒适。
换下来的衣服被烧了,说是太脏,容易有不干净的东西。
皮毛的衣服也说烧了,反正他们没看到烧的过程。
现在他们比较茫然,离开了曾经熟悉的地方,对以后失去了规划。
第六百八十九章 九姓降户换与买
一辆辆拉着货物的车从张家庄子出去,向降户们所在的位置赶。
一艘艘船同样载着货物,从四面八方往同一个地方去。
太阳又一次升起的时候,铁勒九姓的降户们吃到了鸡蛋羹和馅饼。
还有用豆腐和皮蛋加了陈醋拌的皮蛋豆腐。
并州的军士们没走,正在休息,吃着同样的饭菜。
并州长史王晙再一次感受到了李家庄子的后勤能力。
在出了蒲津渡三十里时,李家庄子匆匆赶路,迎接的时候吃的馄饨。
到了蒲津渡,就有炒菜。
等再至此地,休息一晚上,大家开始吃鸡蛋羹和猪肉芹菜馅的馅饼。
当地距离李家庄子二百余里,给李家庄子的时间越多,送来的东西便越多,源源不断。
怪不得敢说是天下第一后勤,李家庄子若在战争中负责起哪支队伍的后勤,估计能直接把敌人给碾压了。
降户们中许多人第一次吃鸡蛋羹,看着像奶豆腐。
可以放醋、香油、酱油、卤儿。
用匙子舀一下,吃到嘴中,嫩嫩的,再吃一口馅饼,香。
这个和豆腐一起拌的是什么东西,看着像蛋,颜色却不对。
庄子过来的管事不愿意吃鸡蛋羹,他只喝卤儿,当成胡辣汤来喝。
王晙挪到管事旁边,有桌子了,折叠的桌子,包括降户。
他们按照人来计算,平均四个人给一张桌子。
若一户只有三个人,也给一张,五个人,给两张。
九姓是九个姓,每个姓又有着各自的家庭。
有的还是路上男人生病死了,女人带着孩子跟其他男人临时组的家庭。
男女都死了,孩子也被同姓的人给并入家中。
除了桌子,还有餐具、手巾、木头脸盆、牙具。
陶锅、铁锅和罐子还没有,会陆续送来,包括粮食、油盐。
他们不是奴隶,是主动来投降的降户,说白了属于依附大唐。
历史资料上这次他们叛,不是全叛,一部分没叛。
他们算是不打仗了,要过安稳日子。
“你们庄子的后勤厉害。”王晙夸赞一句。
管事咽下嘴里的食物:“钱的问题,打仗耗钱,东主说只要钱跟得上,就可以一直打胜仗。”
“有钱将士如果不行,胜不了。”王晙对这点不赞同。
“有钱就有好将士,将士不行只能说明钱还是不够。”管事一副钱是万能的模样。
“降户你们庄子采取什么方法安排?”王晙不想争论钱管不管用的问题。
“日常生活的东西属于卖给他们,他们没有钱,以后有了钱再还。
他们的马牛羊被你们给拿走了,我们用粮食算是与他们换了牲畜。
牲畜你们留着,给兄弟们分一分,长途运过来费劲。”
管事说降户的安排,提一句降户的家财。
降户正常过来生活,带着牲畜,往内地一迁,牲畜无法跟着,被边关的各地方分了。
得还给降户,用粮食还,衣服属于换的,换以前的衣服。
锅碗等东西,卖给降户,等降户有了钱一点点归还。
“多谢。”王晙嘿嘿笑两声。
“庄子与九姓的关系是雇佣,东主雇他们给干活。
他们头五年种的粮食归他们自己,给朝廷交租子。
之后每年给庄子一部分租子,交够十年,再拿出来一部分钱买地,地归他们自己了。
或者他们拿出来十年应该交的租子,随便离开。”
管事又接着说庄子上的安排,降户不是奴隶。
还要教他们怎么养家禽,至于牛马,用不着别人教,他们会。
或者是给他们羊,他们在官方拥有的山中和草地上养羊。
五年后他们生活安定,再让他们走,他们一下子交出来十年的租子,又穷了,能往哪去?
选择交十年租子,再买地,地是他们自己的,走了就失去家产。
想把地卖了,得有人买才行。
“其实他们没有多少家财。”王晙吃掉一个馅饼。
接着道:“有大量的马和羊,他们才不会降。”
“等你们回去的时候,庄子里有礼物,希望你们能满意。”
管事不去考虑降户钱财的问题,算不清,又没有账簿。
两个聊着慢慢吃,等吃完,又一大批东西送过来,继续分发给降户。
翻译们帮着说,告诉降户,这些东西是卖给他们的,等以后他们有了钱慢慢还。
降户们对此没有任何多余的想法,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当镐头、铁锹、锯子送来,他们拿着锯子去需要改成梯田的山上伐木。
伐下来的木正好用来盖房子,零碎的树枝就是柴火。
“抓住一只,这个家伙大,晚上吃。”
“兔子,一窝兔子,快。”
“野鸡还有鸡蛋,想吃烤鸡。”
降户们干活,军士们负责清扫障碍,所有的飞禽走兽能抓就抓,跑得快的便不管了。
遇到蛇,直接一刀削掉脑袋,把没了头的蛇扔一起,拿下去给李家庄子的庄户处理。
当晚上大家准备吃野物的时候,分给各户的粮食、铁锅、陶器被送到。
“这些全是卖你们的,便宜,粮食和油盐送给你们,和你们家的马牛羊交换了。”
翻译们跑过去跟降户们讲,意思是你们别总想着我们抢了你们的东西,没有的事儿。
降户们眼睛看着大量的东西,尤其是铁锅。
按照户和人数分,同样是四个人分一个,五个人分两口。
还有菜刀、铁勺子、成套的陶器。
什么买不买的,反正自己先拿来用。
米袋子中有小米、黄米、高粱米、大豆、大米,居然还有磨那么细的麦子面。
他们比较一下,发现拿到的东西比自己的牛马羊值钱。
“现在是第一批粮食,等吃差不多了,还有第二批粮食送来。
等到你们种出来粮食,才算是交换完。所以不要怕不够吃,一直能吃饱。”
翻译们继续把管事的话说给降户们听。
一片欢呼声响了起来,降户们以为就给这些呢,没想到的是吃没了还给,什么时候自己有粮食了才算结束。
一户户的先不吃饭了,趁着天亮,赶紧分了,拿到自己手中的才安稳。
至于饭?饿一顿也是可以的。
在降户们高兴的时候,李家庄子大熊猫园,一个少女站在外面,看着大熊猫憨态可掬的样子,嘴角也露出笑容。
“李东主养大熊猫,果然是件叫人开心的事情,你说对不小兰?”
少女问旁边一个年岁和她差不多大的少女。
“是的呢,可是咱们该回宫了。”叫小兰的女子轻声劝。
第六百九十章 公主好奇烧烤来
“好不容易出来一次,可不能回去,晚上在张家村子住,这里没有危险。”
少女说着看看周围,周围有很多人装着看大熊猫和看在这里卖的东西摊子。
“永穆公主……”
“小兰。”少女娇嗔。
“好的呢,李闻恬李小娘子。你从未在外面过夜,张家庄子的地方不干净。”小兰换了一个称呼。
“对,咱俩是好姐妹,你叫王小兰。”被称呼为李闻恬女子满意了。
“人家本来就叫王小兰,倒是公主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名媛淑。”小兰嘟嘟嘴。
“因为我要问天啊,这天下之大,还有多少稀奇的事情和东西。”
李媛淑说着扭头看一眼庄子那里。
“那么李姐姐,咱们去张家村子,不然没有好地方了。”小兰看看天色,着急起来。
“吃串儿,吃肉串儿不要钱了啊,李家庄子新买的地找到开垦和耕种的人了,庆祝一下。”
两个少女刚要走,吆喝声从左边远传过来。
紧跟着一堆烤架送过来,没有点燃的煤油灯在寻找地方挂。
看大熊猫还没走的人一听到李家庄子情况,选择留下,反正他们都是在张家村子里住。
“闻恬姐姐,咱们吃烤串儿,都说李家庄子的肉串儿好吃。”
刚才还要去村子的小兰咽了下口水。
永穆公主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和一丝期待,站在那里。
没用多长时间,一个烤架放到了她俩的面前,其他人刚要帮着搬桌子和凳子,一群人把人给挤走,很快就落座了。
庄户们拿着各种烤串儿过来,另一边的木炭在烧着。
还有葡萄酒、黄酒,没有白酒。
又等了片刻,木炭好了,庄户开始烤串儿。
“东主。”“李东主。”“东主晚上好啊。”
在许多人的打招呼声中,李易从那边走过来,身边是羽林飞骑环绕。
“好好好,大家好,今天新买的地,终于安下心了,想找人分享喜悦,请大家吃个烤串儿。”
李易抱拳行一圈礼,笑着介绍情况。
等他走到两个女子旁边的时候,他微微一愣,随即笑着点点头,左右看看,拉一个凳子,正好坐在两个女子同一个桌上。
“小娘子请了,李某一见到美女,突然迈不动步了,只好坐下歇歇。”李易跟两个人打招呼。
小兰瞪大眼睛,嘴鼓起来,显得很惊讶,还有这样的人?
永穆公主眼中带着笑意,轻声道:“多谢李郎夸赞,闻恬有礼了。”
“哪个文,哪个田?”李易顺着就问。
“听闻的闻,恬然、恬静的恬。”永穆公主介绍自己的‘名’。
“我姓李,单名一个易,容易的易。”李易介绍自己。
“大家都知道,你还要说出来。”小兰在旁边出声。
“是哈!你是……”李易又问小兰。
“小兰,我叫王小兰,这是我的李闻恬姐姐。”小兰仔细打量着李易。
她发现面前的李易和她印象中的不一样,别人都说什么彬彬有礼、温润如玉。
怎么看着像个登徒子?
“好名。二位想吃什么,我亲自来烤。”李易笑着起身,挽袖子。
“李郎无须如此。”永穆公主果然如她自己介绍假名字的时候的意思,恬静。
尤其是眼睛,目光清澈,给人的感觉像画的安静的少女一样。
“给美女烤串儿应该的,闻恬你吃虫子吗?”
李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