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3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印对二百二十五个被解救的大唐人表示歉意。
  大唐人:“……”
  他们敢发誓,这辈子第一次吃到红烧肉罐头,一人半竹筒,浇在香喷喷的米饭上。
  还有这个腐乳是什么东西,很咸,感觉像豆腐做的,吃着香。
  大唐的百姓一直以为什么庄子的庄户在骗人,现在也认为是骗人。
  “他家大哥,是凑合着吃?平时你们吃什么?”
  刚才主动找过来的女子不信,如此好吃的东西怎么是凑合。
  “已经说过了,有食堂,平时谁吃罐头啊,不好吃,最好吃的是小砂锅,可惜天热,食堂准备的少。”
  庄户没吃罐头,确实不爱吃,做试验的时候,许多罐头都是庄户们吃了。
  这东西在没有其他食物的时候是不错,整天吃好的,现在有炖菜,谁吃罐头啊。
  大唐人都惊讶,契丹人更不用说了。
  换一个大唐队伍,几十个人跑过来做饭,他们会直接给扣下,然后整天让做饭。
  原来饭菜还能做得这么好吃,以前怎么不知道。
  等吃过饭,双方交换完。
  队伍继续启程上路。
  “再向前走五天,就到地方了。”巴察尔查向众人介绍情况。
  他们要去的是契丹的最大的头领所在部落,也就是他们出来的部落。
  跟在队伍里一直没主动作过什么的余江出声了:“应该派先头部队跟对方接触,然后选个地方谈吧?”


第六百八十一章 懵懂形势叛心存
  余江担心了,按照李家庄子的风格,这哪里是和谈啊,分明就是算账。
  当着那么多的人面杀人,羽林飞骑能做到。
  而且他还知道那个窜天猴一大堆是为了干什么,这不是来作买卖的。
  这分明是趁着突厥那边乱七八糟的时候,过来确定大唐地位的。
  所以先找出来谈,看哪个人欺负被抓起来的大唐人了,那个大唐人是什么意思。
  若是非要杀,想个别的办法,不能再当众杀了。
  李易心是真的狠啊,他竟然下这样的命令。
  上位者考虑的不都是和谐嘛!怎么到了李易这里突然就动手。
  巴察尔查也比较担心,万一自己等人离开的这段时间,兄弟们的家人欺负大唐人。
  等着队伍到了,怎么说?杀还是不杀?
  他跑到李印的旁边:“李管事,以前的事情,现在开始清算,有兄弟在庄子里,有兄弟在队伍里,怎么……”
  他为难,李印却丝毫不为难。
  “杀人的必须死,其他的可以谈,东主的名声不能弱了。不过呢……有些情况不是杀,是不小心死的,得补偿啊。”
  李印得到李易的指点了,杀人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属于泄愤。
  该泄愤就要泄愤,既然都已经跪了的,愿意帮着大唐的,杀了的价值不如让其活着。
  死掉的人如果有家人,要多多补偿,没有家人的……必须杀。
  因为没有人可以为死者来获得补偿了,死的人就不是人?
  历朝历代处理这等事情都不容易,李易比较干脆一点。
  但是可以变通,说杀的时候,要关起来,准备一个好日子再杀。
  在这个过程中,对方认识到错误了,愿意改正,该判无期,劳动改造吧。
  这个劳动改造是真的改造,死亡率比较高的那种,什么活儿危险,就让去干什么活儿。
  能活下来,是命好,活不下来,是偿还。
  李易给划出个底线,想那种好几个男人轮流对大唐的女子那啥而女子死了的,没有无期。
  而抽了一鞭子,然后伤口感染死掉的,这个可以无期。
  因为抽的时候想的并不是抽死,而是欺负人,让人干活。
  从出发点和对人的精神伤害方面考虑。
  巴察尔查和李印商议着,羽林飞骑不用参与,羽林飞骑只负责杀。
  队伍中跟着的二百二十五个人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
  他们发现了,这支说陛下的私军听那个李家庄子的。
  然后李家庄子一副我买了你们,你们就应该属于我们李家庄子的样子。
  实际上却对自己等人多有照顾,可以坐在车的车辕上。
  关键是赶路的时候,羽林飞骑侦骑四出,这是一支强军。
  被抓住干活的人,其实到现在都没完全适应,变化太快了。
  正在拎着水桶给高粱地浇水的时候,突然出来一群人。
  然后契丹人迎上去,剑拔弩张的,刚刚把兵器指地,结果一个女子因为被侵犯,瞬间局势改变。
  只是摸了一下,就被射杀了。
  说明这支队伍带着特殊的威严,之后果然如此。
  三十一个人被杀,威严不可侵犯。
  现在看行军,果然和以前认识的军队不一样,一次跑出去三十里。
  “咱们大唐的军队现在有这么厉害的神器了?”
  二百二十五个人中的唯一一个学子拿着望远镜。
  其他人手中也有,轮换着看,感觉太神奇了。
  那么远的地方,把这个东西放在眼前,一下子就很近。
  学子看一看,对李家庄子的庄户说:“此乃军国利器,你庄子此行用一下还可,待回去后,定然要上交,不得私藏。”
  学子这个时候了,居然还想着大唐的事情。
  “我家庄子做的,大唐军队的望远镜皆出自我家庄子。”庄户晃着脑袋说。
  “听你之语,你可识字?”学子发现庄户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了。
  庄户不好意思了:“就认识几千个字,写的不好看,不如我那闺女和儿子,他俩在庄子上学,写字比我强多了。”
  “你跟你儿子和闺女学?”学子感兴趣了。
  “自己学,东主让大家学习,派人给讲课,庄子里不识字、不会算术可不行。”
  庄户说着露出开心的神色,他骄傲,庄户怎么了?庄户和庄户不一样。
  学子点点头:“你再多学一些,可以要求你的东主给你加工钱,不然你就去别人家,能当管事了。”
  “去别人家?呵呵!”庄户笑了。
  “我为什么要去别人家?说实话吧,去不了。李家庄子庄户只能在李家庄子,出去就是个死。”
  庄户懂,自己掌握的秘密太多了。
  众人又好奇了,为什么不可以走?
  他们的生活哪能接触到李家庄子的节奏啊,听着庄户们说李家庄子的事情。
  被抓来干活的大唐人,脸上多了笑容和期待。
  正如死了亲人的契丹人,活着的必须坚强,很快会忘记许多人和事。
  队伍前进着,距离目的地还有几天,夜色降临。
  一顶顶帐篷被撑起来,一支支队伍形成了明暗哨。
  羽林飞骑猎了野物,大唐人一起帮着采野菜,又是一锅炖菜,同样放了很多调料。
  吃饭的时候有人抹眼泪,吃完饭睡觉,帐篷中隐隐传来哭泣声。
  “立秋之后,还要热上许多天,不过会是早晚凉。”李成器晚上过来吃饭。
  他送来了许多西瓜,还没完全熟透,差一点,用盐水泡了之后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主要是旱,热不怕,整个关中旱,眼下的水网只是京兆府,上面和黄河东边,依靠打井费劲。”
  李易晚上不想吃饭了,热的。
  这等天气,一动不动,坐在那里便冒汗。
  所以他在吃冷涮,带冰茬的汤,里面的毛肚了什么的提前制作熟了,再涮,必须吃蒜,怕拉肚子。
  “水网八月中旬能建成,洛阳到长安的轨道也差不多的日子,不怕没粮。”
  李成器如今对京兆府的事情随口可以说出来。
  “人什么时候能到?今年如果能够把山规整出来,冬天把肥运上去,开春连着雪水一起翻耕,就可以种新的水稻了。”
  李易转而问起来关于九姓降户的事情,他知道那些人在边关养不熟。
  早一天过来,他好早一天安排。
  “正在往这边来,有的人不愿意到这里,由此可看出,他们其实是心存反志。”
  李成器终于清楚上中下三策和李易的安排了。
  果然啊,一部分人还惦记着突厥内斗稳定后回去。


第六百八十二章 气候无偿机会寻
  “想要让一个民族融合进来,除了武力震慑,还要有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对比。”
  李易慢慢给李成器讲解,怎么民族融合。
  现在不讲究融合,都是别的人投靠了。
  为了防备对方,也为了内地安稳,直接让别人在边关地方继续呆着。
  历史上到了后期,安史之乱的时候,麻烦了,一个个边关地方的人都不听话了。
  于是成为了带有武装的势力,大唐还要跟他们斗。
  斗到最后是同归于尽,谁都别想好。
  “如此即可?”李成器涮串儿,他发现易弟的庄子里总能吃到有意思的东西。
  “治标而已,治本在于宣传,要不停地说各部族和大唐是一家人,也要那样做。
  时间长了,百姓日子好了,新的孩子出生又长大了,慢慢便会认可。
  绝对不能放任,发现有谁宣传其他的,抓起来,消灭掉。”
  李易说出了基本政策,他那个时候,依旧有个别的人怀着其他的想法。
  因为之前的一段时间,放松了。
  更可怕的是宗教,现在比较好,那些个宗教没传过来。
  不然等外来的那个宗教根深蒂固了,再想动可就费劲了。
  “雷州和琼州派去人手了,带着东西过去,现在水运比较便利。”
  李成器把融合的问题暂时压下,他需要考虑,同时问问朝堂上的群臣具体策略。
  他知道,问李易就行,可为什么要让臣子们轻闲?
  李易喝一口汤,感觉舒服了:“其实大运河一直能够通到安东都护府,现在契丹与我们依附开始了。
  航运要利用起来,只有交换物资的频率增加,才能让对方获得利益,从而对贸易依赖。”
  李易说的就是北京,京杭大运河,船一下黄河,就进北京了,还可以从渤海湾的天津进去。
  以前总是怕这个、怕那个,即便人家归降了,也不想着把地方给占了。
  说白了,大唐对东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面的一带不够重视。
  以为那里发展不起来,对大唐没有威胁。
  李易知道那里有没有威胁,那里的契丹好顽强的,什么渤海国都比不了。
  而且渤海国最后,还不是分出了棒子国家。
  李成器不敢小觑,回应:“正在造船,用咱们的那个钱,造大船需要时间,海员训练也要时间。”
  李成器说起此事,不晓得该埋怨谁。
  大唐的海军之前可是非常强的,结果到了三弟当皇帝,海军完了,勉强维持。
  如果不是自己通过海军采海鲜、给好处,估计那些船都被偷摸凿了卖板子了。
  战略出问题了,因为突厥和吐蕃,还有大食、西南蛮,朝廷的重心转向西边、西北地区。
  对东北和东边、东南沿海少了投入,连精力都不愿意投入了。
  如今采了海鲜,知道了铁矿,明白在雷州和琼州能够大量种植胡椒,以及江南道的新稻子。
  突然把海军的重要性突现出来,有海军才能有运输啊,从海洋就绕,不用非得走运河。
  “大哥,边关地方的一些的长期管着军政的人应该调回来,由于边关地区,军政一体,这个不好。”
  李易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想到了宋朝。
  宋朝倒是厉害,军政分家,可是军政分家采取的是文官压制武官,强干弱枝。
  现在大唐的边关军政一体,可能打了。
  弊端产生了,权利太大,是权利,不是权力。
  有的人跑到那里当土皇帝了,管着的一片区域的人口,其中就有少数民族。
  说反就反,还不如军政分家呢。
  “调回来,派哪个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去守?”
  李成器烦恼,调容易,吐蕃一进攻就不会打了。
  “副手,把副手推上去,一个都督多派几个副手,副手竞争,争出来一个。”
  李易出主意,副手多了,相互牵制。
  他那个时候的各地方也是一样,谁都别想掌握大权,谁权利大了,上面就调整谁。
  李成器低头想了想,又没直接说行还是不行,他依旧要让三弟询问群臣。
  “看天闷的样子,要下雨了。”李成器透过窗户向外看,天上有云了。
  只不过那些个云的颜色是浅灰色,说是下雨吧,没有,移动的速度还慢,风也没有。
  李易也瞅一瞅,看不懂,他又不是专门学气象的。
  “现在下雨,最后一茬的蚊蝇会增加,尤其是蚊子,秋头上的母蚊子好不容易出来了,定然需要更多的营养。”
  李易话音刚落,豆大的雨点劈里啪啦便砸下来,没有任何预兆,风未起。
  看上去是一次阵雨,地面上的泥土被砸得飞溅起来。
  不长时间,雨点开始倾斜,有风了,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