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3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吐蕃的皇城没有,没有宽阔的街道和整齐的坊,没有炎热天气中的笑容和彩虹。
  没有人能够一直提供赚钱的机会和免费的汤。
  也没有那么多的太医不要钱给看病。
  更没有一种很容易携带的兑换券当钱花,自己的吐蕃只有铜钱和以物易物。
  而铜钱,还是大唐的铜钱。
  这眼前的繁华,不属于吐蕃。
  “废旧皮衣、皮靴,换盆、换凉鞋、换菜刀、换剪刀、换针线、换蚊香、换肥皂了。”
  在伊辛巴把李易当成必杀之敌的时候,一个很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
  伴随着声音,一个人手推平板车到近前,车上有两个大筐。
  一个大筐里放着收来的旧衣物,一个筐里放着乱七八糟的东西。
  “怎么换的?”伊辛巴头一次听到这个,忍不住问。
  对方打量他一番:“天这么热,还穿长皮靴呢?换不,给你换凉鞋。
  看我穿的,纯皮皮鞋,手工缝线,耐磨实木清凉鞋底,带防滑纹理,灞版新款。”
  “啥叫灞版新款?”伯讹没听明白,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灞水李家庄子做出来的新的凉鞋。”对方耐心回答。
  这就跟李易那时卖衣服的一样,一张口就是‘我这是韩版’‘这是欧版’。
  听上去感觉很牛逼似的,其实就是棒子那边流行的,现在大食那边流行的。
  李易一般遇到这个就不买了,他又不是棒子和大食人,不适合,抱歉。
  “你这个鞋我感觉我穿着有点窄。”伯讹用自己的脚比量一下。
  “这个是修身款的一套的凉鞋,把身材和脚的美展现出来,属于修脚凉鞋。你要是想换,号码可以偏大一些。”
  这个人脚动一动,他穿着正好。
  换成李易那里,其实就是衣服和鞋子没设计好,小了、窄了、瘦了,卖不出去,喊着什么修身款,还让人买的时候偏大一码。
  伊辛巴盯着此人看:“我现在脱下来你就换?”
  “换!”这人使劲点头。
  伊辛巴脱鞋,一股特殊的味道飘散出来,猫应该比较喜欢。
  对方拿个花露水的瓶子,喷了几下,用毛边纸垫着捏起皮靴扔前面的筐里。
  给伊辛巴一双凉鞋,穿上还不错,他又对着对方脚免费喷两下花露水,推车离开。
  “李家庄子收这些东西干什么用?”伯讹往旁边站站,味道太大。
  “不知道。”过了好一会儿伊辛巴才给出个回答,然后看着自己的脚,转身回去。
  中午的时候,李成器来到李家庄子。
  “易弟,为兄发现个问题。”李成器吃口蒜泥茄子,又吸溜两下过水的凉面。
  “啥事儿?”李易往自己的面碗里舀不是很咸的鸡蛋酱。
  “长安城中缺浴池,夏天还好办,各坊中有水井,直接穿一点东西就哗哗洗了,冬天一个月洗不了一次澡。”
  李成器剥了一瓣蒜,一口咬下去一半,嚼着说:“我打算在各坊建一个浴池。”
  李易看着大哥吃蒜的豪迈,咽一下口水,感觉嗓子疼,说道:“要投入很多钱。”
  “是啊,长安的房子贵,有没有少花钱的办法,我这不是过来问你么。”
  李成器把另外半个蒜也扔嘴里了。
  “大哥,不要这么吃生蒜,对胃不好。办法倒是有,与各坊的寺、庙、观、衙门、离宫、苑、宗室庙合作。
  别说是为了赚钱,要说是为他们免费提供洗澡的地方,然后他们免费,咱们收外来洗澡人的钱。”
  李易果然还是有问必答,出主意了。
  李成器点点头,又要剥蒜,停下动作:“收多少钱合适?我想让百姓都能在冬天多洗澡。”
  “一钱洗一次,他们自己在家洗,冬天烧火都不只一钱了,咱们一钱。”李易给出价格。
  “那就不赚钱了。”李成器犹豫了。
  “没钱的人就是过来洗一洗,稍微有点钱的,给他们提供搓澡、按摩、修脚、茶水。
  保证能够赚一点,不会很多,因为你不能提供其他服务。
  初衷不是为了让大家洗澡,身体健康嘛!绝对没问题。”
  李易笃定地说道,这个情况就是以提供就业岗位为主,不以赚钱为目的。
  “好,等冬天我就在长安城里各坊都开浴池。”李成器认可。
  “现在就要准备,还要找太医们盯着,有人身上有疾病,必须找出来,该治就治。那个水呀,要放一点石灰。”
  李易确实从健康角度出发。
  “易弟,为兄来之前刚得到消息,突厥有许多部落要归降。”李成器开始说起大事情。
  “归降可以,但不能给他们武器,而且他们的头领不可以跟在一起。”
  李易皱眉了。
  他知道这次的事情,因为默啜之死出现的。


第六百六十八章 买田单位成万亩
  秦岭绵延万里分,台原谷壑育朝人。山脉难植多官属,欲购广地使田囤。
  “早着呢,他们内部还要乱上一阵子。待突厥部族纷纷归降,大唐可腾出人手面对吐蕃。”
  李成器端起带冰茬的冷面汤喝一口,神情舒爽地说道。
  李易吧嗒下嘴儿,也喝口冷面汤。
  “多亏去年准备了许多冰,不然还要用硝石来制冰,用量太多,水温越高,所用硝石越多。”
  李易感慨一句,去年挖了一连串的冰窖,用井水冻冰,直接能吃。
  河里的冰就不是那么干净,不过大唐人也吃,河水都直接喝呢。
  李成器见过硝石制冰,大盆套小盆。
  制作完冰的硝石,还能重新变回去。
  现在大唐的硝石很小的一部分供应药铺,其他的俱要送到李家庄子用来制作火药。
  另一种芒硝不能制冰,用来跟西瓜一起制作西瓜霜,或与其他药配伍。
  “易弟,今年买一块地,专门用来储存冰,不需要地有多好,山洞亦可。”
  李成器想要增加冰的储存,拿出来卖。
  眼下有人再卖冰水的东西,很贵。
  六李庄的冰更多的被赏赐给官员,比以前给的多。
  皇宫中储存的冰用得也多,连普通的宫女和太监都跟着一起用。
  李家庄子的冰,看看随便能吃的带冰茬的冷面就知道如何用的。
  上面王兴管的皇庄储存的冰,同样送一些到宫里。
  张家村子的大量冰窖为游客服务,再多的冰拿不出来了。
  大熊猫不给冰是绝对不可以的。
  李易皱眉头想一想工程量:“后面的骊山不错,还有温泉,若王兴能一起管就好了。”
  李易说的地方就是连着上面皇庄的皇家园林,不过那里不归王兴管。
  “对,那里可以储存冰。”李成器认同。
  “说起来地方,华州和同州有大量的山上没人住,我想买下来。”
  李易先不吃饭了,去拿地图。
  把地图铺在桌子上,他指了几片区域,能连在一起。
  李成器看了看:“两州的人在台原和峡谷冲刷出来的扇面地方耕种,山上太难了。”
  “修梯田,眼下不是保护自然风景的时候,我在那里建许多梯田。”李易说自己的打算。
  “你划的地方,合起来几十万亩,你想把西南蛮俘虏派去修梯田?”
  李成器看地方打算,盘算一下,估计超过三十万亩,或者更大。
  “先买下来,人的事情慢慢想,不急。”李易收起地图,继续吃饭。
  “行,帮你问问,那里属于官地,价钱不高。”李成器准备帮着拿个好价钱。
  山放在那里又没什么用,不准太贵。
  “等修好了梯田,还能交租子,我自己开的地,不享受免几期的政策福利,只要种出来粮食,就交租子。”
  李易说出一个更好的价码,几十万亩地改成梯田,种的粮食可不少。
  梯田最适合种的是水稻,占城稻如在江南道培养好了,明年放到梯田上,一年收获两次。
  李成器摇摇头,吸溜吸溜吃面条。
  梯田可不好种,翻地费劲,用水麻烦,人还得上去下来。
  吃过午饭,李成器带着低价建洗澡堂的办法和李易要购买那么大一片土地的事情离开。
  买地的问题,他扔给毕构,告诉毕构,梯田交租。
  与各坊商量办浴池的事情由一群人去处理,一个坊选两处地方。
  官方、寺庙观合作,对方的人洗澡免费,允许天天洗。
  夏天百姓洗澡容易,跑去河边游泳的最方便。
  其他的在家里用井水洗,又凉快又省钱。
  街道上洒水车、喷雾车来回跑。
  在两市收拾卫生的人最忙碌,他们被要求必须半个时辰清理一遍。
  不准有脏水、脏东西,以免人生病。
  卖肉的用纱网把整个案子罩住,不允许切好一条条的肉挂着让苍蝇叮。
  修水网的人头上戴斗笠,光膀子刨和挖,干一会儿被监工催促着上来喝水。
  从其他地方到长安的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衙门派出来提供水的棚子。
  赶路的人遇到一个棚子就进一个棚子,坐下来聊聊天,休息休息,主要是喝水。
  “是陛下拿出来右藏东西拍卖的钱给大家提供的水。”
  临时雇佣的小吏说重要的话。
  谁来喝水,必须强调一下陛下出钱,还是卖右藏的钱。
  李隆基听李易的主意,把用不上的土贡拿出来拍卖,说出来什么地方提供的。
  帮当地打广告,又可以筹集资金办事情。
  百姓们确实感动,每年赶路都有热死的人,自己带的水囊中的水,喝着不解渴,遇到村子才能去讨口水喝。
  今年整个京兆府,处处有棚子,喝的水里还有盐和绿豆。
  没有绿豆水的地方给茶水,茶水中同样放一点盐。
  皇城中,毕构把两封文书交给手下:“给华州府和同州府送去。”
  他手下安排人手,他转身去政事堂,出大事儿了。
  文书上写的是让两府清丈土地,没说要卖。
  卖还是不卖,毕构一个人决定不了。
  一辆喷雾车喷着水雾从旁边赶过来,毕构仰头看看彩虹,又摇头。
  “还是旱,百姓在用井水浇灌田地,全等着水网建好,今年到现在,京兆府没有地方报上来热死人的事情。”
  毕构自语着,又伸手接了些水雾,感觉凉爽多了。
  到政事堂,他直接对三个从各自办公室里出来的宰相说:“李易要买地,买的地将近四十万亩。
  在华州和同州买,买山,说是想修梯田,我已给两州送去清丈那一片地方的行文。”
  三个人俱是一愣,四十万亩别的州的地?
  “李易出得起钱。”卢怀慎从资金方面考虑的。
  “他买那些个地,还要建梯田,他是不知道梯田怎么修?”
  张说开始怀疑李易不懂农耕。
  梯田但凡有点办法的人都不会种,种一亩梯田,比平原上种三亩还累。
  关键是产量又比不过平原好田,挨累不讨好。
  “两个州离长安倒是不远,管理起来相对容易。”姚崇从管理方面阐述观点。
  “卖给他?”毕构听姚崇的意思是要卖。
  “卖不卖给他,你我说得又不算,给他个低价钱吧,不能总让他吃亏。”
  姚崇根本没别的心思,陛下会要求卖。
  “小易说只要种出来粮,当年交租子。”毕构对价钱没想法,对租子有。
  租子是粮食,粮食放在仓库里,他心中有底。


第六百六十九章 侵吞国资练高山
  “让路喽~~”‘轰隆轰隆……’李家庄子出去一个车队。
  前面的人呼喊着别的人和车让开的话。
  车上装着一个个铸铁的人力粉碎机,用来磨水泥的矿石和熟料。
  之前庄子烧水泥用锤子在大的铁箱子里砸,加水,锤子用杠杆原理连接。
  河边的水力推动,慢慢的就粉碎了。
  支援洛阳的到长安的轨道用水泥需求量大,蓝田县那里的河流用着粉碎石头,跟不上进度。
  外来务工者里的男人被派出去,他们用这种脚踏式的粉碎机,粉碎熟料。
  铸铁的东西沉,李家庄子的车上了竹子减震板和铁的弹簧。
  同时送过的还有大量的防护面具,原来烧水泥只有口罩。
  现在戴有玻璃和炭粉、棉布制作的整个面具,衣服也是连身的。
  优点是不会吸入粉尘得病。
  缺点是现在的时候戴上,两刻钟要休息一下,喝水、用井水冲凉。
  外来务工者只负责加工熟料,生料和烧制过程他们不参与。
  之前他们负责把李易买到的三万亩土地种上果树、挖出沟渠、圈围栏。
  活刚干完,又有了新的工作,去水泥厂。
  李家庄子的鸡扔过去散养,鸭子和大鹅每天都在下水。
  “看,工作永远不缺,作为一个领头人,必须时刻想着有什么活儿能作。”
  李易在和毕构说话,今天毕构带来了合同和土地文书。
  月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