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3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造大料、中料和小料的船,小料的是十二石左右的可以乘坐六个人的船。
  有人要往来其他京兆府的地方,当客船也当小货船。
  另外造的是百石左右的船,同样人货两用。
  再多了不行,河渠无法支撑,深度和宽度不够。
  大料的船千石起,用时长,慢慢来,不指望今年就得用上。
  但明年黄河能行船,必须可以下水。
  整个京兆府忙碌起来,不参与种棉花的人,打零工的去帮着挖河渠,妇人采茶叶。
  李家庄子还收茶呢,去年茶叶没少赚,都运去其他地方了。
  到现在大家也不知道那个茶叶是怎么做出来的,功夫茶的茶具倒是会做了。
  “羽毛球和门球就很不错,李易一直想着给其他尚书钱,没成功,做出来在宫中玩。”
  李隆基听到昨天蹬船的大臣们腿疼,认为他们缺乏锻炼。
  自己和皇后的腿怎么就不疼?平时自己会跳个舞,皇后宫中更是每天欢乐。
  他认为就是平时锻炼少,应该组织一下。
  还有那个什么乒乓球,挺有意思的。
  乒乓球看上去是在案子上手拿着拍打球,其实脚下的动作并不少。
  “易弟,这是六千五百缗,冬天的冰冻水产分红。”李成器今天找到李易。
  李易刚刚把二百二十个学子送走,去吏部面试,考一些题,同时看看长相合格不。
  “赚了这么多啊?”李易从来没去过问合作上的事情,也没拿到过钱。
  今天第一次拿钱,六千五百缗,六百五十万钱啊。
  利润有三万多缗,分给你六千五百缗,其他的别的兄弟们分了,你占大头。
  李成器很不好意思地说着,以前的买卖,不给李易分钱,兄弟们倒是有钱拿。
  没办法,兄弟们穷,另外四个兄弟也想要好生活。
  “行啊,我拿着了。”李易没拒绝。
  他也不认为以前自己吃亏,他拿了不少西瓜霜,还有醉蟹,六李庄收的棉花大部分给他了。
  “等今年冬天会更多,海军们尝到甜头了。”李成器见李易收了钱,安心下来。
  “海军将领不能给任何世家,必须完全掌握,照着羽林飞骑的模式操作了?”
  李易没看那一箱子钱,说起军队将领问题。
  “有的还需要学习,不过可以掌控,到明年,再替换。以升迁为主,培养底层和中层的人上去。”
  李成器如实说,海军需要经验,想要安排当将领的人,必须学好了。
  李易去用手撕了一些葱叶,泡上酱油拿过来,烫半斤五十度的白酒。
  “新的轮船,中料的比较好造,夏天或秋天的时候,海鲜有一种处理方法,能保持大概的味道。”
  李易继续出主意,赚钱啊。
  他舍得花钱,不代表他不想赚钱,那是两回事儿。
  “没有蹄筋?就吃这个?”李成器看一眼下酒菜,自己跑出去找。
  找到羊蹄筋和黄瓜拌的猪耳朵,端回来。
  “没到吃饭时间呢。”李易意思是咱们别吃太多,中午再吃呗。
  “放着,哪怕看也比一些葱叶子强,辣椒油放哪了?”李成器又要找。
  “桌子上的小陶罐,辣椒过两天也该种了,拿到外面种。不然不够庄户们吃的,庄户们已经很节省了。”
  李易指指桌子上多出来的小陶罐。
  辣椒陆续收获,他自己又不能全吃了,除了给兄长们的,就是庄户吃。
  李成器舀碟子里一点,夹起个蹄筋蘸蘸:“怎么夏天运海鲜?”
  “油浸,把海鲜制作熟了,浇上熟油制作成罐头,竹筒的那种即可。”李易抿一小口酒。
  “你做几个我看看,那种鹅船有意思,我准备多造,然后放到旋转木马那里。”
  李成器跟着喝一口酒,吃葱。
  “一定要让游玩的人带上救生东西,小竹筒,挂在身上,或者干脆是干木头片,装在网里绑身上。”
  李易果然如宰相们想的那样,强调救生。
  “易弟,你造出来的新船,能不能打海战?跑很远的地方的那种。”
  李成器点点头,表示记住了,救生设备,他还有问题。
  李易给两个人倒酒:“不能,海上波浪大,风大,不如帆船,何况波浪起伏太大,这船容易进水。等以后的,我造出来蒸汽机。”


第六百三十九章 古人不傻松州报
  “蒸汽机是什么?”李成器顺着话问出来,他知道,李易出手造东西,保证是好东西。
  “蒸汽机呀,涉及到的其实是密封问题,不一定非得是橡胶,蒸汽就是蒸东西的那个气儿,压力很高。”
  李易没详细讲解,物理的东西,要说起来挺费劲。
  “易弟,你是说用气吹着像风那样带动风车?”李成器反而懂了。
  李易:“……”
  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原来古代人不傻呀,一下子就能想到?
  “是,用气吹,只是这个气儿……”
  “为兄懂,吹喇叭的时候,气息要集中,还有箫和笛子,露出一个孔儿,大量的气冲过去,声音就大。”
  李成器再次明白了,还给李易举例子。
  “是。”李易发现自己说不出来什么了。
  “那你慢慢造,造出来就可以用那个代替人力了,蒸汽,烧火就行,控制好水和气儿,吹。”
  李成器认真地点点头。
  “可不是么,一直就是在烧水。”李易承认了。
  航空母舰厉害不?他的动力,是烧水。
  就算是核动力潜艇,使用电驱动,还是烧水,不然电哪来的?
  等中午吃饭的时候,两个人都不吃了,喝好了。
  李成器嘟囔着去制作油浸的海鲜罐头离开,李易回书房抄书。
  如是几日,有田地的百姓开始种植棉花,从李家庄子领棉花苗回去。
  没到收获的时候,不参与采茶的人,跑去挖沟,修水网。
  俘虏们也上阵了,他们只需要给饭吃,无须支付工钱。
  整个京兆府成了一个大的工地,别的地方的百姓也跑过来赚工钱。
  这可不是平常雇佣的那点钱,是三倍。
  户部有钱,追求的是速度。
  最近朝堂上又没有什么事情了,姚崇松口气。
  早朝开小朝会,姚崇出来说情况。
  “太行山以东地区,刚有蝗虫青苗出现,当地百姓便驱鸡鸭食之,另有商人以米价购买蝗虫,孩童多去捕捉。”
  他说起去年没形成规模的蝗灾的地方。
  小蝗虫刚刚冒头,百姓就着急着把鸡鸭带出来吃。
  商人养猪,用粮食的价钱购买,一斤蝗虫就是一斤米。
  小孩子们去抓蝗虫,一天能抓不少,回来就换同样重量的米。
  小猪吃一斤蝗虫和吃一斤米,绝对不一样。
  蝗虫是高蛋白啊,养猪的话,配合着猪草喂蝗虫,划算。
  “百姓可是畏惧蝗神?”李隆基又问。
  “百姓给蝗神上香,感谢蝗神派来蝗虫。”姚崇哭笑不得地说道。
  百姓知道现在捉蝗虫最合适,不等着蝗虫铺天盖地。
  然后一边还要装样子拜谢蝗神,百姓……心中究竟想的是什么?
  “报,松州急报,陛下,松州急报。”姚崇没琢磨清楚百姓的想法时,外面传来声音。
  宫女太监立即去找水和氧气袋,现在是形成习惯了,有急报就这个,还有糖。
  因为以前有过一些急报的人撑着最后一口气跑过来,然后倒地,就再没起来。
  现在什么都给供应上了,到了地方先吸氧,而且是从到了皇城就上推车。
  在推过来的路上便洒水降温,有人准备进行心肺复苏。
  “我没事,我回来的时候喝了糖水,我是羽林飞骑。”推车来了,六个推车,显然这拨急报是六个人。
  打头的人在跟其他人解释,他被浇了一身水。
  “先吸几口氧。”李隆基命令。
  于是六个人一人抱个氧气袋,一脸郁闷地在那呼吸。
  “陛下,我好了。”领头的吸了几口,实在是忍不住了。
  “情况如何?”李隆基笑着问。
  “我羽林飞骑死了六十七个兄弟,没有带回来呢,用盐腌制上了。”领头的人先说难过的事情。
  “嗯!”李隆基闭一下眼睛。
  “吐蕃袭击松州城,我等及时出击,杀敌两千余,俘虏一万余,另有两千吐蕃骑兵去打宁远镇。
  我羽林飞骑放飞两个热气球,探得敌军情况。
  主力部队直接打进吐蕃,又杀四千余,俘六千余,救回大唐百姓三千一百一十一口。
  目前正与吐蕃谈判,交换俘虏,我军大胜,吐蕃配合袭击宁远镇军队紧急回撤。”
  羽林飞骑回来的六人头领说出战果。
  他们打了一个围魏救赵,把自己人给解救了很多,迫使敌军不得不回防。
  “松州死了多少将士?”姚崇作为兵部尚书,想到的是松州的冲在前面,羽林飞骑在后面。
  那样羽林飞骑死掉六十七个,松州的伤亡呢?
  羽林飞骑不出声,抬头看李隆基。
  “多少?”李隆基问。
  “二百九十人。”羽林飞骑头领给出答案。
  “怎么打的?陛下。”姚崇问。
  李隆基点头。
  “郭长史总是盯着吐蕃将领打,一千余步远,最多四枪,敌军将领保证被打死。”
  羽林飞骑这人给出个答案,就是如此简单。
  “羽林飞骑死的比例太大了吧?”姚崇又发现了问题。
  这人看姚崇的时候眼中露出的鄙夷之意:“羽林飞骑叫羽林飞骑,骑,攻阵,骑兵冲阵。”
  “羽林飞骑亲自冲阵?”张说在旁边嘟囔一句。
  “羽林飞骑下马还可以列阵,我羽林飞骑没有任何兵种不可为,羽林飞骑的强大是不是因为飞骑,是战斗力、是军魂。”
  羽林飞骑的人挺着脖子说,眼中是满满的骄傲。
  “好,这下可以换回许多我大唐的百姓了,传天下!”李隆基更骄傲。
  自己的私军不是用钱砸出来的华丽之兵,该冲阵,一样会冲在前面。
  小朝会结束,急报带着消息跑向各个州府,把这个事情传扬。
  朝堂上的众人,不管背后代表了谁,现在都沉默了。
  又打胜仗了,更关键的拿钱养出来兵,不是弱者,他们可以深入敌人之处拼杀。
  一支军队最可怕的就是其拥有了军魂,羽林飞骑做到了。
  从今往后,羽林飞骑就是无敌的存在。
  “易弟给朕练出了好兵啊。”李隆基带着奏章到王皇后的宫里,他不急着批改奏章,先对王皇后说。
  “早知道了,羽林飞骑训练方法和别的军队就不一样。三郎,松州有消息了?”
  王皇后一下子就想到了,必然是打了胜仗,而且是大胜仗。
  “差不多是一百比一的伤亡,相信之后吐蕃死掉的人会更多。他们没有易弟给出的医疗技术。”
  李隆基走过来,搂着王皇后的肩膀说。
  他知道,松州一战之后,吐蕃面对羽林飞骑的时候会恐惧。
  杀得太狠了,若不是易弟心软,就不和对方交换人员,大唐百姓被抓,不一定就是死。
  放吐蕃俘虏回去,那还是战斗力。


第六百四十章 所有根源在军队
  “林斌抓住我的手,今天去划船。”林文武又一次拿到了优。
  这回他得到了五十钱的兑换券,他带着弟弟粪包出来玩儿。
  粪包的大名叫林斌,和他的名字其实一样,他是文武。
  粪包穿了一身新衣服,小手被哥哥拉着,小腿迈着,也知道美呢。
  “辛大娘、姜伯伯,我带弟弟过来玩儿了。”林文武对着在河边的两个人说话。
  “小武过来,又是优啊?”旁边卖吃食的人招呼。
  “是的,叶叔叔。”林文武已经和三个人熟悉了,他总是优。
  得到钱,一大部分交给爹娘,剩下的带弟弟出来玩儿。
  “来,给你一个。”姓叶的人递过去一个摆样子的。
  允许有损耗,风一大了,摆样子的就被吹小。
  不过他给的是刚刚摆上去的,这种小事情,李家庄子的人不会问。
  “谢谢叶叔叔。”林文武道谢。
  “谢谢叶叔叔。”粪包跟着喊。
  河边放了几只船,有大鹅、鸭子、小鸡,一个个看着都那么可爱。
  林文武掏出来一钱的兑换券给姜伯伯,一钱可以玩儿半个时辰。
  兑换券上多了一个红印章,代表着这是奖励。
  “去玩吧,过了时候也不怕,只要岸上没有人等着。”收了钱的姜姓之人笑着说。
  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开始套救生衣,套上才坐进去。
  已经三岁的粪包显得懂事多了,把小脚放在蹬踏的地方,跟着哥哥一起动。
  现在是阴历三月中旬,原来有河流的地方旋转木马等项目开动。
  工盟专门制作出来最多四个人乘坐的游乐的小船给人游玩,价钱并不高。
  按照这个价格,包括后期维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