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说出来一个东西,表示遗憾。
“不能。”毕构摇头,他再次自己觉得找到了李易不可以进朝堂的原因。
李易会得太多,扔到宰相的位置上处理事情,耽误李易时间。
吃饭的时候讲货币体系,回来后画什么抛物线,此刻说军工。
哦,中间还去查了一圈病房,小易会医术,自己是过来检查的。
“不过我在造船,可好玩的船了,逆水能行驶,不用船帆和船桨。”
李易说出他让工坊打造的船。
“撑篙?”毕构说出个东西。
“我还摇橹呢。”李易白他一眼。
篙就是竿子,船的不同的工具有口诀。
帆在上,浆在旁,篙触水底橹画行。
橹是放在船尾巴的位置来来回使劲,船向前行。
用橹的技术难度大过桨,划的桨的小船,能够用一个桨单边靠岸,才是用橹的入门级。
一般只有江南水乡的地方才用橹,普通人上去,方向都摆不明白。
“卖很多钱?能收税?”毕构不开玩笑了,认真地问。
“卖不了什么大钱,别人一看就会。愿意收税,等我庄子多造一些,看谁买,给你账本。”
李易摊摊手说道。
随后又说:“老毕呀,别总想着钱,你看以前的你多快乐。自从当了户部尚书,你变了。”
“你来,你来当这个户部尚书,老夫不想当了。”毕构闷闷道。
“我当户部尚书还是像现在一样悠闲,大唐的财政问题是问题吗?
说实话,就你户部的那点事情,比我庄子里的财务差远了。
老毕呀,你户部如今是被动式,我给你出的主意修路和为百姓修房子,是主动式。
我庄子一直是主动式,兑换券是李家庄子印刷的,正在更新技术,让人不能仿制。”
李易笑着与毕构说,给自己倒白开水,又拿个杯子放到毕构面前,收起暖水瓶,毕构不能喝水。
毕构看看面前的空瓷碗:“你那个手摇磨面的换上了瓷的芯,坏的多不?户部卖面条还能卖。”
“当然能卖了,方便面不适合正常人家吃,价钱贵。
哪怕贵一点,过日子的百姓都会算计。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
李易说完试了试水温,一口干了,不能在老头面前慢慢喝水,不礼貌,老头无法喝水呀。
“小易,现在户部的人心不稳,钱多了,老夫一想到一百八十万缗一个月的税收,整个人已飘了。”
毕构再次求教,他活到这等岁数,脸面可以放下,不懂就问呗。
问别人叫不耻下问,问李易,没有那个‘下’,李易不仅仅是从二品的官,还是陛下的智囊、易弟。
当政事堂的宰相面说‘朕的易弟’,宰相们不反驳,足够证明李易的能力和地位了。
“平日里户部很忙?”李易看着面前的空杯子问。
“今年忙,忙着收税。”毕构干脆把杯子放到一边,看着就想喝茶。
“带他们来张家村子玩几天,留下几个肯干事的人在那里。”李易给出主意。
“几天?”毕构听出来关键词了。
“对,就他们自己,五天吧,在张家村子。”李易点头。
“好。”毕构没问什么原因,既然户部人心不稳,听小易的没错,小易从不在这方面坑自己人。
到了晚上,毕构禁食水的时间够了,李易开始全套检查。
戌时正,所有的结果全出来了。
“老毕啊,你没什么大问题,小毛病一堆,不会死。
你主要是睡眠质量不怎么好,找太医署的按摩的太医,医博士也行。
晚上睡觉之前,让他给按一按,按着按着就睡着了。
我给你制作一个眼罩,耳朵中你塞两个树胶团,少了光感和声感,你可以睡得更好。”
李易没给毕构单据,他根本没开,上哪打印去?难道还给毕构单独留片子?
“不会死了?”毕构感觉天晴了,阳光明媚的那种,哪怕现在外面一片漆黑。
“不会,不过今年你只要有不舒服,比如流鼻涕、肚子疼,赶紧到庄子上来。
从现在的检查结果上看,你之后出现任何身体症状,及时到庄子,我保你不死。
别以为检查一次就行了,夏天你也可能热伤风,或者是感染什么病。”
李易对照着现在的情况,他不信毕构有病自己救不回来。
资料上记载,毕构生病,不是一下就死了,有个过程。
李隆基给他换了个部门,甚至是亲手写药方,还是挂了。
有过程,不可能是突发性心血管疾病。
也不可能是被狗咬了、猫挠了得狂犬。
若那样,资料上应该会写他最后的时候状若疯癫、畏水等文字。
“快,火锅,你中午吃的,我今天回不去家了。”毕构想吃火锅,可谗了。
“能回去,老毕,现在城门晚上不关,从正月十五开始,一直敞开,方便大家往来。”
李易提醒毕构时代变了,没有宵禁,长安城随时可以进出。
“火锅,鸳鸯锅。”毕构根本不听什么能不能进城的话。
“好滴,老毕你吃完饭还走不?不走我给你安排院子,走我就安排车队,你的跟班要不要回家说一声?”
“不走,我跟你喝酒,你再去查一圈房,别耽误治病的人。”
毕构觉得自己好不容易被陛下允许来一次,要抓紧时间把心中的一些问题问出来。
于是晚上还是鸳鸯锅,李易温了一斤的十五度米酒。
别看是十五度,酒劲并不小,普通的葡萄酒才多少度啊,喝半瓶也晕晕忽忽的。
“老毕,你把你想问的问题列出来,我看一眼,然后咱们边吃我边跟你说。”
李易知道毕构的目的,不就是问问题嘛,习惯了。
第六百二十二章 真话假话国丰饶
毕构一肚子的问题,听到李易一说,又不想把问题拿出来了。
“小易,大家都找你问来问去,许多都是国策,你没有留名,甚至还要承担一些说错话的责任,你觉得值吗?”
毕构问了一下关于李易本身的问题。
其他的才子们,恨不能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多么有才华,然后得到陛下的亲睐。
被陛下邀芳林园或梨园饮酒,从而当上大官。
小易从未表现出来,一个少年,怎可如此沉稳?
“老毕,你想听真话还是听假话?”李易把蘸料给调好了,放在桌子上。
“先说假话。”毕构觉得有意思了。
“假话就是苟里国家剩死以,起因祸福比趋之。”李易往鸳鸯锅的两个锅里放牡蛎。
毕构眼睛眯起来:“你这假话说的,老夫听着怎么像真的?你除了好吃,没有任何失缺。”
“老毕你这话我就不认同,吃咋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当然我最不愿意吃的就是生肉,哪怕我有手段检测出来生肉有没有问题。”
李易把冻豆腐扔进去两块,这个不是为了压沸腾的汤,是一会儿吸了汁之后吃。
豆腐冻了,组织结构有变化,出现蜂窝状,吸汤最厉害。
吸饱了汤的冻豆腐泡,比起吃肉……还是不行,豆腐就是没有肉好吃。
“说真话。”毕构自己把碟子摆好。
“真话是,我就想让大唐的百姓过上好日子,我自己庄子赚到的钱够用了,我就拿出来帮助大唐百姓。”
李易额外抓了一把葱花放在自己的碗里,认真说。
毕构:“……”
他没发现假话和真话之间有什么区别,不是都一样吗?
换个人如此跟他说话,他会翻脸。
面对李易,他深呼吸:“小易,你对自己的事情有什么想法?”
“我自己?我自己就是琢磨着帮大家过上好日子。”李易说话的时候目光真诚。
他确实是这样想的,寿命啊。
“行,小易,我信你。”毕构还能说什么?
总不能说李易为了造反当皇帝,李易什么好东西都往外拿,见过哪个要造反的人如此努力帮助当政者?
肉片和青菜被宫女送上来,太监拿着本子和笔坐在旁边记录两个人说的话。
感觉上跟起居录似的,只要大臣过来找李易,说了什么,全记好,回头给李隆基看。
李隆基不是为了监视李易,他是通过大臣和李易的交流,知道大臣对行政方面的思考。
“小易,你这辣椒是好东西啊。”毕构在麻辣的位置涮了片羊肉,吃到口中,浑身舒爽。
“走的时候给你带半两。”李易大方,送对方半两没有籽的辣椒面。
现在锅里的是整辣椒甩掉了籽后的相对完整的辣椒,不是剁椒。
吃完这一顿,还要把上面的油和辣椒重新过滤出来,下次再用,不能浪费了。
至于什么口水了,李易不在乎。
毕构又涮了小白菜,辣,问:“你制作出来辣椒油卖,价钱高也有人买。”
“不卖,卖需要交税,我庄子自己吃。”李易拒绝。
毕构:“……”
吃了不少辣的东西,他晚上泡了个热水澡,在池子里就睡着了。
被人抬回院子,整个过程没醒过来,一直呼呼。
最近他太累了,这还是有了余钱之后的状态,没有钱的话,他现在身体会更疲劳。
二月初五,一群户部的官员高高兴兴地来到张家村子度假。
毕构给他们放了五天的假,玩儿吧。
毕构自己带着能干活的户部小官们干活,他状态不错,学到了知识,又知道自己暂时没病。
若李易给他检查完身体,一顿摇头叹息,估计他现在就病倒了。
第一天,户部的官员放松,也不想家,吃吃喝喝。
等过了一天,状态稍微有所滑落,吃喝又没有美女陪伴。
第三天和第四天显得烦躁,总觉得心中不踏实,之前工作节奏太快,突然没事情做了,闹心。
第五天的时候他们发现生活太过单调和枯燥,担心户部的工作别人没做好,吃饭都吃不下去了。
第六天他们一回到户部,立即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再也不飘了。
“惯性啊,生活习惯,若是普通人倒无所谓,当官的人,远离那个位置,定然承受不住。”
李易和跑过来找他问户部官员为什么回归正常的李成器说。
李成器对此深有感触,以前他生活就浑浑噩噩的,直到遇见了李易。
他与户部官员不同的是,他不敢表现得太突出,甚至不与大臣接触。
想父亲了,也不可以随便去百福殿。
“易弟,你为何总能呆住?整天在庄子里。”李成器想到户部官员的情绪改变,纳闷李易。
“我心理素质好,我有事情可做,我在庄子的时候始终在安排。”
李易不空虚,他恨不能把自己弄个分身出来帮忙干活。
“朝堂上的人在等松州的情报。”李成器说起另一个件事情。
“应该差不多了,羽林飞骑们快到地方了吧。”李易不是很确定,羽林飞骑始终未传回来消息。
被两个人提起的三千羽林飞骑正在赶路,队伍比出发的时候还庞大。
郭子仪不仅仅会打仗,政治智慧同样不缺,总在李易身边跟着学,应该学十几年的事情,几个月便了解了。
李易给他开小灶,教他政治斗争和军事行动与政治意图之间的联系。
故此,他使劲管沿途的官员们要钱。
他不怕对方算计和反抗,一刀的事情而已。
羽林飞骑不归地方辖制,出动即代表陛下意志。
现在的他们比之后的明朝锦衣卫都牛逼,锦衣卫还需要罗列个罪名。
他们不是,他们直接告诉地方官,你收了谁的多少好处,陛下已经下令不准你们收,想死还是想活?
地方官选择拿钱,给,给你们还不行嘛!我是支援前线将士,不是怕你们哦。
地方官出了钱,羽林飞骑雇人帮忙运输和采买。
等距离松州还有一百多里的时候,什么腊肉了、腊肠了、果脯了,被人背着运送。
到下一个地方,这群人领了钱高兴地回去,换下一个地方的官员出钱雇佣人帮忙背和扛。
“长史,咱们一路得罪了不少官员啊。”羽林飞骑的军士怕出事,跟郭子仪说。
“得罪地方官员还不好吗?咱们是陛下私军,难道还要跟地方官员称兄道弟?”
郭子仪教自己的兄弟什么是政治,陛下私军代表的是纯粹,不可以和除了李易之外的任何人关系好。
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江源头松州位
“郭长史,到这里我们不能走了,扛活是另一边的事情。”
距离松州八十里,负责带着一大群人给搬运东西的小头头找到郭子仪。
“你帮着招呼一声。”郭子仪跟对方说。
他跟李易在一起,别看今年才十九岁,学的知识却多。
不同的地界,哪怕是干活的人,依旧有着自己的规矩。
一群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