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3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地的山民是个麻烦,怎么就没有另一个人能像易弟一样呢?
  李成器愁,派别人过去,总觉得对方慢,处理事情不够好。
  “大哥,要相信一些人,把具体问题提前告诉他们,他们会有应对措施,聪明的人和有能力的人很多。”
  李易似乎看出来大哥的纠结。
  他过去效率高,那是因为他有钱,用钱砸,山民们会感受到情谊。
  其他人,可能花钱更少,效果更好。
  看现在朝堂上争夺权利的那些官员,没有一个是白给的。
  因为不行的人早被淘汰了,甚至是根本没有资格进朝堂。
  有的是帮着李隆基夺位的人,给一个官,后来不也是被扔到地方了么。
  一些人觉得失落,投机获得的权利没了,就一蹶不振。
  有的人自己能力足够,到地方照样干起来,之后又回朝堂。
  这就是皇帝的算计,大浪淘沙。
  “易弟,你再写一个关于当地治理的办法,我让人学。”
  李成器不知道李易思维飘了,他想要人照着办。
  “我写几个方法,供人参考,不需要完全照办,灵活应用。”
  李易答应了,实在是胡椒的利润在那摆着。
  一年就算五百万斤的产量,扔到大唐,价钱还是不错的。
  如果便宜一半,会有更多的人购买和食用。
  若是现在价钱的十分之一,愿意买的人至少翻二十倍。
  一千元钱的一双鞋,可能只有一万个人购买。
  一百元的一双鞋,绝对不是十万人买,可能是一百万人在买。


第六百零八章 雷琼山高路远遥
  “老夫无病,给老夫出去,哪有大过年的跑来为人看病之事,老夫无病,哈哈哈……”
  户部,从太医署赶到此的太医们被毕构轰出去。
  “毕尚书,既然无病,允我等验证一番如何?”太医还要检查。
  听闻户部毕尚书,无故发笑,恐患失心之疾。
  陛下寻人到太医署,自己等人才来。
  果然,毕尚书行止有失,大笑不止。
  “来来来,你等进来,听闻太医署钱财不足,看看这些钱可够?”
  毕构带着太医们进屋,李家庄子拿来的大箱子摆放在此。
  他打开一个箱子,露出当中的钱:“给你们十万缗?”
  “啊?给我们钱,十万缗。”太医眼睛看着钱发呆。
  “开心与否?”毕构问。
  领头的太医点头:“开心。”
  “想笑不?”毕构再问。
  “想,呵呵呵呵。”太医笑起来,其他的跟着笑,十万缗啊。
  “看,你们见到钱知道笑,老夫见到了自然也笑,不过这钱不能给你们。回吧。”
  毕构又把箱子给盖上。
  “啊?”太医们傻眼,怎能这般?
  毕构把人请出去,太医们失魂落魄地走了。
  他们知道毕构毕尚书得了什么病,跟自己现在差不多,心病。
  只不过毕尚书的心病是高兴,自己的是伤心。
  “过年后七天,户部得钱近八十二万缗,税,果真好用。”
  户部弄到了许多钱,毕构没有病,事情已经传遍整个皇城。
  政事堂中,姚崇压着激动的心情把公务处理完,找卢怀慎和张说到大厅喝茶。
  他在感慨商税得财之丰,八十余万缗,可办许多事情了。
  卢怀慎比较冷静:“目前李家庄子出货多,待往后,李家庄所交税定然减少。”
  张说持不同的看法:“长安其他方面的商税收上来,不比李家庄子差。”
  “京兆府二十二县,今年共同征收商税之事,不可受阻。”姚崇准备冲锋了。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钱,李家庄子的不能指望今后更多。
  大棚种植,还有两个月的采收期,有的菜可卖到三月后。
  店铺的商税、大宗买卖的商税,如长流水一般,才是税收根本。
  收税,面临的是许多朝堂上有关系人的压力,家中有买卖的官员,大家族推出来的官员。
  准备杀人了,至少要把许多跳出来的人给流放出去,比如雷州。
  “雷州不能再往那里流放官员了,需要派放心的人过去。”李成器此时跟李隆基说话。
  他拿到了李易所写的关于胡椒种植和处理当地山民的方法。
  那么能够大量种植胡椒的雷州便不再是好的流放之地。
  不好的官员扔过去,他们占便宜,或者是捣乱。
  李隆基在那翻看关于治理地方的内容,种胡椒那个没什么可看的。
  李隆基知道雷州现在乱,曾经一段时期,由当地出来的官员陈文玉任刺史。
  陈文玉本身是雷州,当时叫合州。
  贞观五年的时候,他被派去当刺史,一当就是八年。
  由于他是本地出身,当地人接受他的程度比外来官员要高。
  他促进的当地民族与汉族融合,实际上是推出了一系列的镇城模式。
  当地大的势力被他给说服了,然后修城,如此一来,许多人就跑城里居住。
  他一直在那呆着,没有被调回来,最后当一切都差不多的时候,他去世了。
  他死了,当地人称呼他为雷神。
  其他的官员再过去,刺史也不好使。
  朝廷流放的大官,不可能去雷州当刺史,弄到长江南边挨着江的地方,就算是很严重了。
  只有小的官员,被扔到雷州当什么县令。
  过去了之后,下面真正办事的官员都是雷州本地人,搞不好这个县令就得死那。
  被人害死,就说生病死的。
  雷州当地可不是李易那时,一片繁荣。
  “主要是琼州那里,管好雷州,才能稳步推动百姓在琼州种植胡椒,琼州等州的山多林密,气候炎热……”
  李隆基看着手上李易写的内容念出来。
  大唐对于琼州的管理基本上算没有,就扔给当地人。
  只要当地不叛乱,没人造反,一切都好说。
  李易给出的主意是发展雷州,从雷州向琼州等州,也就是海南岛过渡。
  当地需要的不是农作物的种子和粮食,那里随便种点什么就疯长。
  雷州的山民多,琼州的山民少,当地是原始森林一样的情况。
  他们最需要的是工具,种田的工具,打猎的工具。
  当地打猎跟吃有直接的关系,同时又是对付野兽的手段。
  没有高楼大厦,海滩有,却找不到游艇、海滨别墅。
  “易弟说带上大量治疗疟疾的药,分到百姓手中,谁得了疟疾就赶紧吃药。
  另外派船只送去大量的陶瓷器皿,弓弩箭矢,不用怕当地人有了好武器造反。
  从其他地方购买牛马,帮助当地进行农耕。
  生活在密林和山上的百姓,学会了农耕,再继续建城,便有了抵御野兽的保障……”
  李成器把李易写的东西内容都记下来了。
  现在安排人手,等黄河能够通行了,从黄河水运东西出去。
  包括李家庄子生产的水泥,船队贴着岸边海运到雷州。
  先大力发展雷州,在雷州育苗,顺便吸引琼州等州的百姓到雷州学习。
  李隆基颔首:“是咱们自己的买卖,先用钱砸,逐渐发展。”
  李隆基没打算把胡椒种植的事情交给朝堂,朝堂上有了税收,够用了。
  治理最南边,手段必须合理,关键是钱。
  自己捞不到好处,谁愿意往里扔钱?
  思忖一番,李隆基又道:“陆路难行,当发展水运,如易弟所言,适合种胡椒的地方,种粮是稻可三熟,菜满四季。
  水军,朕要再打造一支与羽林飞骑一样的水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他坚定了信心,这也正是李易要推动的。
  海军能够给大唐带来财富,同时还能为大唐稳定地方作贡献。
  李家庄子的李易现在同样考虑船。
  他去看过肺部受伤的患者之后,坐在书房里盘算。
  “海船要选哪一种?内河船只在大船和小船间,寻找个什么平衡?帆船和桨船的协调如何处理……”
  李易想着,在纸上画船的图,顺便查资料,琢磨着把哪一种或几种放出来。
  “其实蒸汽船最好,蒸汽,唉!涉及到的是整体工业体系,先弄出来蒸汽动力,才能想着放到船上。”
  李易嘟囔着,又画了一种船。


第六百零九章 大义压人不可避
  一连三天,李易才写画完。
  他带着一摞图纸去工坊,把图纸交给众人。
  “多部门协同合作,尽快出成果,先来一个小点的,在灞水能够航行。
  等你们造出来,河也就开化了,到时候咱们庄子用它来运送货物。”
  李易吩咐完,放下心,想了想,嘟囔:“吐蕃给脸不要脸了是吧?我不动就不知道主动上门赔礼道歉?”
  “宋德在哪?”李易找到一个人问。
  对方摇头。
  李易转身进监控室:“宋德跑什么地方去了?”
  “刚刚看到宋管事走的路应该是去去了后面的窑上。”负责监控的人给出答案。
  李易又朝着窑的地方去,找到宋德,吩咐一番,宋德笑着点头。
  中午刚过,李家庄子的一辆运送货物的两轮马车来到了皇城鸿胪寺的外面。
  跟着过来的人从车上搬下一个箱子放在鸿胪寺门口,又赶车快速离开。
  箱子上面有个盘香在慢慢燃烧着,路过的人好奇看一眼,闻闻味道,是夏天用来驱蚊子的香。
  鸿胪寺的人出来看看,不长时间,官员们纷纷离开,没人碰那个箱子。
  其他蕃邦的人也出来看,看着盘香慢慢燃烧,莫名的恐惧感出现,他们各自找个理由也离开。
  吐蕃的使臣头领伯讹郁闷了,箱子没说给谁的,别人不能碰。
  可是箱子里装的是什么?
  “快,快跑,里面应该是火药,鞭炮的那个火药,当盘香烧到后面,轰隆一声,天知道能炸多大的地方。”
  被吐蕃派来比试的伊辛巴猜测着说出来。
  “掐灭了还如何爆炸?”有吐蕃人要动手。
  “不能碰,李家庄子的东西,不是我等的箱子,碰了李家庄子就有借口找麻烦。”
  伊辛巴赶紧出言阻拦,要碰也应该是鸿胪寺的官员碰。
  “怎么应对?李易就是冲我们来的。”
  “撤,先出去,找个地方,快。”伯讹催促着,大家临时外出,不管了。
  百姓们发现情况,纷纷远离。
  等啊等,盘香熄灭了,没有任何动静。
  李家庄子的人再次出现,围着箱子转了几圈,摇摇头,把箱子又抬上车,离去。
  鸿胪寺的人又纷纷往回来,危险过去了,没爆,估计是出了问题。
  吐蕃的人也往回走,刚到鸿胪寺的外面,一个庄户手上拎个包跑过来,嘴里嘟囔着:“拼了拼了。”
  ‘噗’包扔在吐蕃众人的脚下,这个庄户速度突然提高,似乎在躲什么。
  “快跑。”伊辛巴大喊一声。
  刷,周围的吐蕃人跑向各个方向。
  “我,带上我。”伊辛巴拄个拐,奋力地移动着,一个不协调,噗嗵,他摔地上了。
  他挣扎着爬,爬出去一段距离。
  刚才扔包的庄户又跑回来,跟之前一样疑惑,围着包转两圈,拎起来离去。
  “假的,假的,全是假的,李易在吓唬我们。”伊辛巴趴在那里,想明白了。
  “既然如此,以后不管他。”重新回来的吐蕃人喘着粗气说。
  “不,他可能会弄个真的,关键是……”伊辛巴想到了更多。
  不等他把话说完,突厥的人过来:“你们吐蕃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承担,别连累我们。”
  “赔钱,快点赔钱,这一天天的吓死个人。”
  “刺杀没成功,当作未发生是吧?想什么呢?”
  “我们上次还赔了马,你们搬出去住,别跟我们一起在鸿胪寺,整天因你们提心吊胆。”
  其他蕃邦的使臣们纷纷指责起吐蕃使臣。
  伯讹此刻悟了,他咬咬牙:“卑鄙。”
  他懂,李易吓唬整个鸿胪寺的使臣,通过使臣来逼迫自己的吐蕃去赔偿。
  刺杀这等事情,不需要证据。
  关键是,李家庄子的人可以到鸿胪寺折腾人,自己不可以去李家庄子。
  唯一可以庆幸的是,李易还未打算动手杀人。
  一行人回自己的院子,暂时听不到其他使臣抱怨的声音。
  “不如找李易比试。”伊辛巴无奈地说道,他本想等着腿好再比。
  “他不同意怎么办?”伯讹担忧。
  “以抓住的他们的人当筹码,只要他答应比试,并且获得胜利,归放他们一部分人。”
  伊辛巴早有定策,出来之前便商议好的。
  他欲逼迫大唐朝廷,让大唐朝廷给李易施加压力。
  吐蕃总会找机会到大唐劫掠百姓,抢了钱财,还要把人带回去干活。
  被抢走的人不都是汉人,还有当地的各民族的人,但他们俱为大唐百姓。
  被抢走,身份就是吐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