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3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余江的心思根本没在蜀地上,他一直在考虑河北道北部的东北发展问题。
  李易喝口茶水:“作为蜀地人,余兄一定很着急,蜀地怎么能够把路修好,对不?”
  “啊?啊,对,怎么种大豆和让黑土地提供足够多的粮食。”余江顺着说。
  说完他反应过来,李易不说的是蜀地。
  他不好意思地笑笑:“余某走神了,从来没去过河北道北部的地方,对那里好奇。李东主,你说蜀地。”
  “修路需要人手和钱,最终还是钱的问题,有那么多条的路,最好是促进商业。
  商业起来了,然后收税,朝廷收税用来修路,商人走路赚钱交税。
  蜀地各个县,可以依照本地现有资源及引进适合资源,打造具备地方特色的农产品、附加值大的手工艺品的生态环境。
  带动地方百姓寻找新的出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狠抓治安,保稳定,把特色文化融汇进商品当中。
  以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商人前去发展与投资,作好商业保障措施……”
  李易又开始讲起来,每一句话都很有用。
  余江:“……”
  他发现个严重的问题,听不懂了,李易在说啥呢?
  “其实比起蜀地,河北道北部那里更容易发展起来。
  只是当地的契丹人心思没放在发展上,总想打,缺心眼。
  要是我在那里,我就不打,自己的根基不稳,打大唐,死人那么多,什么都得不到。
  你看啊,我给你拿个地图……”
  李易说着离开一下,进书房,很快回来,手上多了一张大纸,卷起来的。
  这是他对照着他那时的地图和大唐、宋朝等朝代综合考量画出来的。
  就是山东、天津、河北、北京、辽宁,再往东北没画,太累,暂时用不上。
  他见到余江之后抽时间画的,比例尺不是很准,有的山和谷地也没体现出来。
  地图放在桌子上,缓缓展开。
  余江看到这个地图,呼吸急促起来,一个个地名全标注上了,还有重要的河流。
  现在的官道也有,同时还标了距离。
  “这些圈圈是什么?”他问等高线。
  “表示高度,余兄你看这一圈,到另一圈,四百米,也就是一百三十多丈,而下一圈呢,比照着来,这个地方是河谷……”
  李易讲解着地图的观看方法。


第五百七十章 一到关键就保密
  余江的腿在哆嗦,极力控制着手不让手哆嗦,一点点抬全来放到地图上轻轻抚摸。
  在他眼中,面前的是一份千金不换的军事地图。
  从来没见过还有人能把地图画成此番模样的,大才呀。
  若是自己能够拿到……
  他想着,用余光看了下羽林飞骑一眼,羽林飞骑手里拿着短刀,随时可以动手。
  他再瞅一眼凑到他身边,指着地图给他讲解的李易。
  深吸口气,放下不该有的想法。
  “李东主,你怎么会有河北道北部的地图?”余江笑着问一下。
  “准备打仗,我新研究出来一种东西,最适合在那里用,一打一大片。
  契丹人的小船根本没有什么用,他们不会制造大的战船。
  咱们大唐有啊,多亏我想办法让他们赚到了钱,不然就会被裁撤了。”
  李易对着余江吹嘘自己为大唐水军作的贡献。
  他提到了在渤海湾那里打捞的海鲜到长安能够卖多少钱,味道怎样好。
  关键是容易捕捞,契丹没办法。
  余江听着感觉到胸口疼,钱啊,眼看着被大唐水军给赚去了。
  赚了钱,还能反过来养水军。
  “余兄你看这些地方,有野生的红松,红松的松子好吃。
  如果走水路,你看,过海湾就到了大唐。
  我是契丹人,我就采松子到大唐卖,换取大唐的东西。
  另外我跟你说,河北道北部我为什么想打呢?有一个大铁矿,出来的铁好。
  你到这边一段时日了,盩厔县的铁矿知道吧?那是个小矿,河北道有大的。”
  李易压低声音,一副有发财的买卖一样。
  “在什么地方啊?”余江当然知道盩厔县的铁矿了,在那里甚至有的石头拿出来就是个铁疙瘩。
  “在……不能说,军事秘密,我告诉你了,你就要被看管起来。”
  李易的手往地图上指,突然又缩回去,遗憾地摇摇头。
  余江都想抓着李易的手落下去了,自己怎么不知道有那么大的铁矿呢。
  “李东主,那里那么冷,占了有用吗?”
  余江此时害怕打仗了,李易说了有武器,一打一大片。
  “冷不怕,我跟你说,当地有一种东西,可以拿来取暖,很好找,那东西……这个也保密,见谅啊。”
  李易一说到关键的地方便停住,嘴可严了。
  他把地图一卷:“先不管河北道北部的事情,你家乡蜀地,那里有一些矿石啊,适合烧水泥。
  水泥你知道吧,庄子里修路用的东西,修城墙才好用,盖房子自然也不错。
  你要是想啊,你联系一下其他的蜀地商人。
  我派人过去建个水泥厂,能够在增加就业的岗位的时候,顺便解决修城难的问题。”
  李易说着已经把地图重新卷好,放到一边。
  余江尽量让自己不去看,他怕他会忍不住出手,然后死在这里。
  他深呼吸、喝茶水,感觉脸和指头发麻。
  “李东主,那个水泥不需要保密吗?”余江回忆了一下李易最后的说的话。
  “我建厂子,别人不知道,你找人只管投钱,你从中得半成利,谁让你送给我的琥珀我喜欢呢。”
  李易说起琥珀的时候,果然是表情变了。
  余江不想找人跑蜀地去建水泥厂,蜀地那么远,跟他有什么关系?
  “李东主,水泥,那个厂啊,等天暖和了再说,你看我现在有什么能作的事情?”
  余江期待地看向李易。
  “有。”李易点头:“灞水桥的地方,如今成了市场,需要管理,你去那帮着管一管吧。”
  李易又跟余江说起来管理方面的事情,同时告诉余江,可以一个月给三缗的工钱。
  余江答应下来了,他也想要经常过去,现在有了理由。
  李易笑着把他一直送到院子外面:“余兄,以后再有事情还可以一起聊聊。”
  “多谢李东主,余某受益良多。”余江拱拱手,迈着看上去很轻松的步伐走了。
  等他一路保持着状态回到自己的房子里,他直接躺到床上,感觉无力,眼睛看着棚发呆。
  今天一番聊天,他得到了好几个有用的信息。
  李易研究出来打那边厉害的武器了,李易很可能怂恿大唐出兵。
  李易有一张详细的地图,李易知道哪里有好的大铁矿。
  李易还知道那边有保暖的东西,李易……
  “对,采松子,现在来不及了,等明年,不能忘,然后卖给大唐。
  他刚才指的大概是什么位置?派人回去找那个铁矿,范围大一点,慢慢来。
  大唐的水军有钱了,不会被撤,随时能够运兵来打。”
  余江看着棚顶嘟囔。
  他还发现李家庄子防卫森严,不管是偷袭,还是强攻,凭自己的人打不进去。
  李易胆子又小,去见他必须先洗澡换衣服,无法携带东西。
  “应该写信给吐蕃和突厥,让他们想办法,李易此人始终惦记着打周围,而且才华用在了制造武器上。”
  余江决定让别人出手。
  他给李易的定位其实和吐蕃人、突厥人一样,必须除掉。
  “不知道一万多的西南蛮俘虏是否可以利用一下,怎么接触呢?”
  余江再次盘算,兵就在那里放着,只不过自己无法用。
  庄子中,地图又被展开,郭子仪在看。
  “李东主,可有西南那里的地图,如这张一般?”郭子仪仔细打量地图。
  “有,过上些日子才能画出来,把大唐、西南蛮、吐蕃一部分、突厥一部分包含进去。”
  李易答应了,累就累吧。
  “那你刚刚说的要在蜀地建水泥厂的事情……”郭子仪对李易之前说的话上心。
  “没用,修城有什么用?不如多造武器,不依靠城墙,在外面打,以免他们绕城而过。
  除非是险要关口,从我庄子处理好包装,用船运过去就行,不可能把水泥技术放到外面。”
  李易拒绝跑出去建厂,别的地方保密措施很容易被钻空子。
  到时候吐蕃学着修城,大唐打起来费劲。
  在山上跟踪的胡风等人,终于确定,那些人不是大唐的军人,同时又是军人。
  “他们躲在山上,应该是知道猎人要进山,正在转移,怕被猎人发现。”
  胡风对着徒弟们分析着一群人的行为。
  徒弟们点头,一个徒弟问:“师傅,他们走,会在雪地里留下痕迹,要不我们顺着痕迹跟踪。”
  他的意思是别人走在前面,有野兽是别人先遇到,他们跟着的省心省力。


第五百七十一章 贪得不够朕给补
  “不,不跟着他们的脚印,万一他们又转向回来,发现我们的脚印,打起来我们会有损伤。”
  胡风不愿意与五十九个军人战斗,他已经数清楚对方的人数。
  他们剩下的十二个人,加上三十四条狗,他有信心把对方干掉。
  不过狗会死很多,自己的徒弟也有可能被杀。
  在山里,对方的行动显然不如猎人那么熟练。
  猎人在山中最厉害的是长时间行进,尤其是跟追踪巧。
  还有被追踪的时候设小的陷阱,抹除痕迹。
  下完雪,对于消除痕迹影响过大,别人能够看出来哪个地方的雪不对。
  胡风带着人追踪,距离远,他有望远镜。
  天黑也不怕,对方天黑不打火把,就是寻死。
  自己的队伍里有狗,拴上绳子,狗会带着走。
  三十四条狗此刻全收了回来,不往外放,遇到其他大型动物,狗叫会暴露。
  天渐渐的黑了。
  那些人果然点燃了火把,行进的速度跟着变慢。
  “看样子他们要找地方过夜,我们也找地方。”
  胡风通过火把的晃动和人影的移动,判断出来。
  十一个徒弟没有任何异议,不就是冬天雪山中过夜嘛,家常便饭。
  不长时间,那边果然有火堆出现。
  胡风带着队伍继续向前,前面有猎人小屋,在几块大石头堆积起来的天然半洞穴中。
  那里有柴火、米、盐、干肉,还有火石。
  按照规矩,猎人过来临时休息,用了什么东西之后,再补上就行。
  没有米的话,打到猎物处理好,多放猎物。
  猎人小屋中的盐最多,哪个猎人过来都会多带盐,把盐放在里面。
  通常猎人小屋在隐蔽的地方,其他动物无法进去。
  没用上多久,胡风等人抵达位置,这里没人。
  地方小,只能同时进六个人,里面有干柴火,带壳的谷子也不少,还有石舂。
  他安排一下,大家互相在外面盯着另一群人,轮换着在里面休息。
  狗就不用管了,它们自己凑到一起挤着取暖。
  同样是外面的冷了换到里面去,一路上大家用弓猎了兔子和山鸡,现在生火,狗就吃生的。
  长安城中的夜晚亮了起来,今年新制作的冰灯陆续使用上。
  和去年的规矩一样,商家和富贵人家出钱,当广告。
  “有了当兵帮忙扫雪,街道看着干净。”
  “以前全是堆在角落,雪太多了才往外运一运,结果底下的雪全冻住了。”
  “不知道再下雪,当兵的还会不会帮忙。”
  “那里有雪没清理,干活不细。”
  “那里放着冰灯呢,周围不留雪,冰灯该化了。”
  百姓们晚上出来逛街看冰灯,对十六卫参加除雪给予了正面评价。
  宫中的冰灯亮起来,李隆基好几天没去找李易,闹心,于是晚上找姚崇他们过来吃饭。
  还是吃火锅,同时为姚崇他们准备好了带回家的蔬菜赏赐。
  “西南新来的战报,西南蛮退兵了,又抓了一千多俘虏。”李隆基说高兴的事情。
  “臣请派人核查李易买俘虏的钱使用之事。”姚崇没说西南的事情,他盯着钱。
  说好了的,卖俘虏和大熊猫的钱,活着的一人给十缗,死了的一百缗,受伤的看伤情调整。
  等着又有一千多俘虏送到,钱财上不存在缺口,都能发到。
  打仗的时候,将领不敢动作,怕影响士气。
  打完了,涉及到钱,有将领给他让他发,他贪墨了影响的不是士气,是朝廷信誉。
  对,就是朝廷,别看李易出的钱,折冲府的兵归在朝廷身上。
  “可!”李隆基答应:“第一皇家巡查团出人手,盯牢了。”
  “陛下,左羽林大将军郭虔瓘又上书想要去清理残余西突厥不降之人,臣以为不可。”
  姚崇说第二件事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