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3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给他们一次干活的机会,他们便会拼了命地干,要留住这个继续干活的机会。
  以后一说干活,哪个队不允许去,哪个队的人从队长到最底层的人都着急。
  一给了干活的份额,他们积极性就大了。
  把逼迫别人干活,转变成别人积极要求去干活。
  这等手段,李易在庄子里没用过,不是不会,是不想。
  太缺德了,属于劳心者对劳力者玩弄手段,换个说法就是玩人。
  “苍天啊,大地呀,原谅我吧,啊,你们不反对,就是同意了。”李易给自己找个借口。
  果然,老头们跟宋德说的话应验了,晚上开始下大雪,没有大的风。
  灯光下雪花不是一片片的,而是一块块的,好多雪花合在一起飘落。
  这种雪比较粘,打雪仗和堆雪人最适合。
  只要先握一个小雪球,放在雪地上一滚,雪球就会越来越大。
  同时由于黏性大,地面上的泥土和沙子也会一起被带着滚进去。
  这种雪落到房子上,轻易不会掉下去,逐渐增加厚度。
  一些雪灾中的民房就是这么被压塌的,那种晶体状的干雪,危害反而更小。
  各个县和李家庄子的人守护着大棚,雪下一下,马上用长竹竿带着扫帚把雪给扫落下来。
  翌日一早,俘虏们的饭菜变了。
  一万零四百多人,有五千人被选中今天除雪。
  他们的主食是全麦面的馒头,就是面不够白的那种。
  他们的积分是最近一段时间比其他人队伍高的,于是除了馒头,还有豆腐炖泡发好的干巴鱼,加上一些干菜。
  可以叫干菜鱼豆腐锅,换到哪个时空都是好菜。
  被选中的队伍开开心心吃一顿饱饭,拿着除雪工具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了。


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常操作无他意
  长安城一圈门,除了北边连接禁苑的几道门之外,东西南三面,一共十三道门。
  延兴门、春明门和通化门三道门在城东,距离庄子近。
  其他的门远,俘虏们不准进城,从城外绕。
  分出成是三支队伍,跑步前进。
  他们的工具就是竹子制作的推雪板和雪锨,后面接蜡木杆。
  羽林飞骑负责看守,其他的长安十六卫跑出来参加城内除雪作业。
  以前十六卫不干活,长安街道有专门的清扫人员,无非是扫得慢,然后把积雪堆在各坊的墙角处。
  今年的十六卫变勤快了,羽林飞骑亲民,他们负责治安和仪仗,发现没什么事情可做。
  皇宫的后面有羽林飞骑随时准备出击,轮不到他们。
  于是他们主动申请要干活,再不好好干,容易被淘汰。
  姚崇同意了,主要是李隆基想让军队干活。
  军队现在就是训练,轮换着保护李家庄子,没有什么战事。
  扫雪难道不是训练的一部分?去。
  有了十六卫的加入,长安城中的积雪开始往外运输。
  原来扫雪的人只负责赶车,一车车的雪送到城外几里处。
  李家庄子贡献出来不少牛车和马车。
  一场大雪后的清雪活动开始了。
  有俘虏、有十六卫,百姓们看热闹,顺便用长竹竿把自己家房子上的雪扫下来。
  “十六卫帮百姓干活,不容易,去,杀五百只羊,叫张家村子和河边聚居区的人煮羊汤。”
  李易上课之前想着干活辛苦,要给打个辅助,吩咐下去。
  等他上完课,眼见到中午的时候,一桶桶的羊汤还有一堆堆的竹筒被送到各处。
  整个十六卫现在编制中显示有二十万人,实际上只有十四万人,那六万人哪去了……
  五百只羊,平均二百八十个人喝一只羊的汤,吃羊肉是绝对不够了,喝汤还是可以的。
  结果是三百多人喝一只羊炖出来的汤,羊杂和羊肉全放在里面煮了。
  一桶接一桶,不停地运。
  看到有现成的汤能喝,大家自己准备其他的饭。
  “看到了吧,李易在显示财力,五百只羊,说杀就杀。”
  毕构跑到政事堂跟三个宰相一同吃饭。
  “他显示出来的是后勤能力,五百只羊有钱就行,把五百只羊在一上午的时间变成汤,并送到地方,不仅仅需要钱。”
  卢怀慎不认同毕构的说法,他看到的是李家庄子稍微动一下所带来的规模。
  李家庄子显然没使全力,不然饭菜都能给做好,就长安十六卫的全部将士。
  姚崇喝一口专门从外面取来的羊汤,里面的羊肉和羊杂是绞碎了煮。
  一大锅羊汤,先盛出去半锅,旁边烧热水,加热水继续煮。
  那半锅装进桶里运出来,带一部分碎肉。
  他吧嗒吧嗒嘴儿,味道还不错,醋和盐是放好的,没放胡椒粉,估计是嫌贵。
  姚崇又喝两口:“秋天的时候,李家庄子从南边接漕运的船,专门买的粮,供应十六卫,可吃上一个月。”
  “因此他有钱,就是显摆。”毕构眼中全是钱,脑袋里也是。
  张说这时出声:“他是作给俘虏们看,告诉俘虏庄子的实力,跟着他干活,可以有好日子。”
  卢怀慎同样喝两口汤:“我觉得是给咱们看,看庄子的动员能力,不然随便找个地方,看谁能做到现在的事情。”
  政事堂中的人讨论李易,李易在庄子里喝羊汤,吃烙饼。
  他喝的汤与别人一样,只有一些碎肉,看不到大块的东西。
  宋德忙来忙去的出了不少汗,他陪着李易吃饭,已经喝掉一碗汤补充水分和盐分。
  “东主,摆摊地方的百姓都说东主是让人看一下李家庄子的实力,不然不会杀五百只羊煮羊汤。”
  宋德很骄傲,自己现在的权力可大了。
  “哪有那么多的想法,我看十六卫动了,吃饭怎么办?大冷天的,干活出汗,杀上给他们喝汤。”
  李易真就如他所说,根本没有任何别的心思。
  十六卫扫雪,百姓看了高兴,觉得安稳,喝口热乎汤,暖和暖和。
  要不是猪肉不适合制作汤,他会杀一批猪,猪汤最好的是骨头汤,不像羊汤。
  宋德愣了愣,如此简单?
  他说起另一件事情:“东主,没有去干活的俘虏们急了,想要帮着把周围的地方积雪清理出一片。”
  “着急好,等明天让他们去清理庄子到蓝田县的路,今天干活的休息。”李易脸上有了笑意。
  玩手段,平衡,不管有多少属下,要让他们有危机感。
  等到了一月,下去一个队长和每队掉一个什长,再干活,他们拼。
  时间长了,他们把心思放在了跟其他人的竞争上,淡忘被抓来干苦力的事情。
  整天琢磨怎么能够增加积分,而不是啥时候联合其他人一起攻打庄子、逃走。
  被宋德说到的俘虏们,没去干活的继续吃有糠的麦饭,加上一点咸菜。
  干活的休息,喝羊汤,吃着庄子给送的饼,咸菜换成了虾油咸菜,好几种,吃着可香了。
  羽林飞骑在那里记着每个人的表现,给打分。
  干活速度快,掌握技巧好的,给五分,差一点的四分。
  不会干的,看着很笨拙的,三分。
  至于说偷懒的,没有,俘虏们害怕被打低分,连累自己的什,回去要被收拾。
  他们没有名字,只有编号,号码在衣服上绣着。
  什长与队长看着羽林飞骑,很紧张,恨不能站在旁边看给了多少分,即便不认识字。
  在大家忙着扫雪的时候,一支支经验丰富的猎人队伍艰难地行走在林间。
  每支队伍两个望远镜,人数有多有少,多的一支队伍五十多人,还有的人带徒弟涨见识。
  少的就是十几个人,专门为了一千缗努力。
  胡风的队伍十四个人,关门的徒弟跟来,加上三十四条狗。
  三十四条狗中的十条跟在胡风队伍旁边,其他跑出去寻找猎物。
  它们不知道大熊猫,反正发现什么猎物就回来报告,要是有危险,发现熊了、老虎了,就咆哮提醒。
  若是狼群,那更要叫,而且叫的动静不一样。
  胡风通过狗的叫声可以判断简单的情况,提前准备。
  他自己有四条守山犬,十二个徒弟到现在也没找到一条真正的守山犬,只有猎狗。
  大家并不紧张,三十四条狗,加上十四个人,什么动物都能应付。
  哪怕是狼群,总不可能在这个山上遇到超过二十只狼的狼群吧,又不是草原。
  二十只以下的狼群,狗群就轻松对付。
  “师傅,那边有人。”小徒弟端着望远镜提醒。


第五百六十九章 不是猎人求解惑
  “不是猎人,我一个都不认识,样子也跟猎人不同。”
  胡风同样举起望远镜,京兆府和其他附近州的猎人,他都熟悉。
  甚至是看下的套,能从手法上判断出来是谁。
  望远镜中看到的人,他不认识,对方的行止与猎人身份不符。
  “一个,两个……能看到的有五十多人,没有猎犬,手上有弓有弩,身上穿的不是大唐军人的衣服,但又像军人。”
  胡风开始分析,表情严肃。
  “师傅,要过去吗?”旁边一个出师了的徒弟轻声询问。
  “回去个人,我们盯着。”胡风摇头,不想去接触。
  十二个徒弟互相看看,能力最差的一个点点头:“我带小光走。”
  说完,他把小师弟的望远镜拿过来递给其他人,拉着小师弟跑,狗留下。
  李家庄子。
  “东主,献上琥珀的余江说有疑惑,想要求见你。”二管事旬信跑过来找到李易。
  “有疑惑好啊,我这人最喜欢为人解惑。安排一下,在屋子里。”李易看上去心情很好。
  余江自从送了东西,一直没过来找,还以为他要等过了年。
  不曾想,他终于是忍不住了。
  余江那边先被安排洗澡、换衣服,确定身上没有武器,才被带到客厅。
  这次不用那么长的桌子,羽林飞骑站在两个人身边保护。
  “余兄在此地住着可还习惯?”李易让人送上茶水和点心。
  “好地方,长安不愧是繁华之地,李家庄子更是比余某所到的其他地方要好,余某跟着学了不少。”
  余江开口先称赞,要把李家庄子夸成世外桃源。
  “不过,余某心中有许多疑惑,余某的蜀地,明明东西多,为何百姓比不上长安的?”
  余江话锋一转,说起蜀地百姓比长安百姓差。
  “交通往来不够便利,只长江一条水路,顺流时还可,一旦逆流,需纤夫拉纤……”
  李易很有耐心,给余江讲着蜀地的一些问题。
  主要是山多,陆路难行,水运往来不够便利。
  “另外咱们大唐的宣州那里,同样山多,当地的百姓日子过得比不上长安,比起蜀地多有不如。
  当地的纸倒是不错,山高险峻,再往上呢,河南道就很好了,有平原,利于种植。
  河北道亦如此,河北道的北部地区,现在是……契丹人所占,那里要是好好发展,不比江南差。
  在河北道北部的地区,有的山也不少,不过挨着海,同时山中物产丰富。
  尤其是柞蚕养殖便利,比起桑蚕来说,柞蚕不但能够吐丝,茧蛹还没有那么大的毒性……”
  李易哇啦哇啦说,说着说着就把话题从四川给说到了安徽。
  同样说山,再从安徽说到河南,河南到河北,河北到东北。
  东北的山也不少啊,大连那里的山就多,还有抚顺的丘陵。
  大连那里的山,比起重庆来说并不差,不少楼修在山上,顺着山势一路往下。
  像甘井子区,爬山爬去吧。
  余江被李易的话给吸引住了,原来河北道北部的地方可以养殖大量的柞蚕?
  原来耕地出来,种出的稻子好?同时也能种麦子。
  还有河边的位置随便能够种大豆,大豆还不用操心管,土地肥沃。
  继续往东北,山上的野物多,什么黑土地了,棒打狍子、瓢舀鱼了。
  而且东北那叫什么冷水区域呀,鱼生长速度慢,但好吃。
  “咱大唐河北道北部的主要问题是规划不行,换成我要是契丹人啊……刚才说到蜀地,蜀地那里也可以规划一下。
  现在使用的都是以前朝代修的路,像子午道、金牛道、连云道、祁山道、荔枝道。
  包括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陈仓道,贴着悬崖的栈道多的褒斜道。
  需要先过骆水的傥骆道,翻越米仓山的米仓道,秦楚争战的武关道。
  这些个道啊,好好修一修,全线推进,那么从蜀地到其他地方,便容易许多,尤其是应该继续通过西突厥那里对大食进行买卖……”
  李易说着又把话题给转回到蜀地,一连串的道路名字被他说出来。
  余江的心思根本没在蜀地上,他一直在考虑河北道北部的东北发展问题。
  李易喝口茶水:“作为蜀地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