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易笑着夸奖孩子们。
  小孩子高兴了,拿着麻花去别处转。
  张说看,疑惑问:“眼下离晌午还早,吃的是什么饭?”
  李易看他,你刚才可不是这么说的。
  你刚刚说天色不早,让人觉得到了傍晚。


第四十八章 臣说是路过,陛下信不
  “间食。”李易给出答案。
  “间食?”张说表示不明白。
  不过他看着那群孩子倒是非常吃惊。
  同样的服装,他只在军队、宫中见过,以品级不同、种类不同,各有规格。
  除了这些,即便是在国子监,监生们也不会穿一样的衣服。
  庄子上的娃娃们,穿着明显是学子的衣服,还是一模一样,看着又可爱,又叫人眼前一亮。
  “孩童早起,早食,不食饱便要去学堂,到了此刻,肚中空空,又不及晌午,早到午之间的食物,即间食。”
  李易再次给出解释。
  “不许吃饱是哪方的道理?”张说不高兴了,你庄子上缺那一口吃食?
  “吃太多,血液集中到胃部,人无精神,昏昏欲睡,又怎样学习?你平日中吃得太多,是不是也困?”
  李易对于问医的事情很有耐心,现在的问题已经涉及到医学。
  张说知道什么是血,也晓得哪个叫胃,却不明白血集中胃作甚。
  再一琢磨,确实是吃多了困。
  他顿时恍然,道:“是有些道理。”
  “我易弟医术超绝,岂会不知这等小事?如今我每餐都不吃饱,却会加餐,叫少食多餐。”
  李成器在旁夸赞李易,他还有一个李易给写的营养搭配单子呢。
  “孩童间食所食何物?”张说心中还是疑惑。
  “油炸麻花,炸饼。”李易道。
  “不,炸饼不是这般,炸饼酥脆,方才娃娃们所食之物软。”张说不怎么高兴了,骗我。
  “这是油炸软麻花,与硬的不同,硬的容易伤到孩子。”李易理所当然道。
  “还能是软的?”张说对此感兴趣。
  追着问:“怎般炸才能软?”
  李易回了对方一个大大的笑脸。
  李成器出声:“你怎能问庄上的秘密方子?”
  “我问又有哪里不对?听闻李东主乐于助人,若人人知道,岂不是其他孩童也不必受伤?”
  张说拿大义的帽子盖过来。
  不用李易开口,李成器冷笑两声:“呵呵,油炸麻花,寻常人家的孩子能吃到?”
  “万一能呢。”张说抬杠。
  李易摇摇头:“万一也吃不到,方子里用的东西贵。”
  他很想告诉这个张洪,牛奶、鸡蛋、白糖,什么普通人家的孩子能吃?
  “你不说出来,我又怎知可不可行。”张说逼迫。
  李易脸色沉下来。
  李成器:“你以为你是谁?凭什么叫你知道可不可行?莫非你当你是当朝宰相?”
  “呃!”张说一顿,拱手:“是某唐突了,抱歉抱歉。”
  他想起来了,对,自己的身份不是宰相,不然偷跑过来,再暴露身份,陛下会吃人的。
  今日一早能过来,是自己请了本旬的休沐假,若叫陛下知晓,定是麻烦。
  张说刚这么想完,一道声音过来,叫他一激灵。
  “叔叔,叔叔,我见你庄上小娃娃吃的油炸面食是软的,我也想尝尝。”
  王皇后的声音,张说熟悉。
  再顺着声音传来的地方看,身影更熟悉。
  另外一个熟悉的身影李隆基。
  张说:“”
  陛下应该在开朝会吧?为什么?为什么会跑过来?天哪!
  他用求助的眼神看李成器,意思是:宋王,帮个忙。
  李成器:刚才你不是很嚣张么?
  张说:快点的吧,过来了。
  “三弟,快说说这个叫张洪的人,他一早跑过来非要叫易弟给他炸奇香,还质问易弟孩子吃的东西为什么好而不给配方。”
  李成器帮忙,顺便告状。
  王皇后看张说,道:“不可以,我家叔叔庄子上的好东西,岂是来个人就要知道法子?”
  李隆基盯着张说看,意思是:你说你休沐,你难道是跑李易庄子上来洗澡?你家没水还是没桶?
  张说:臣说臣是路过,陛下信不?
  李隆基:朕信你个邪!
  “三哥无须动怒,此人也是太过焦急,已表示歉意。”李易担心皇亲国戚的三哥对中年人出手。
  “我知晓。”李隆基要维持人设,不去搭理张说。
  “三弟今日一早过来,家中无事?”李成器直接问,你跑出来,宫里怎么办?
  “回大哥的话,弟照着易弟给出的账目,用了新法子,有大事,他们需用同样东西交我看。”
  李隆基说一下情况,他让朝里的人制表、制图,一眼看过去,便明了。
  省了许多事情。
  如江南道递书,言,夏收至,欲征麦万石、另绢四千九百匹、帛亦同数,取桑麻
  这样的送过来,得自己看,然后算哪个多少。
  改了方式,朝中的人先给变成表格,扫一眼,知道,这么多,每样又是哪一些。
  所以不着急,抽点时间即可把政务处理了。
  朝中的人觉得累,自然向下提要求,叫下面照着学。
  李易已经吩咐人去取一个大麻花,每人吃两口尝尝,不能吃多,晌午还要吃饭。
  不长时间,一个大麻花送过来,李易用油纸垫着撕,一人分一截。
  “叔叔,好吃。”王皇后一尝,松软香甜,立即称赞。
  张说两口吃完,意犹未尽,确实味道和口感不一般,只是这李易不给法子,实是可恶。
  “嫂嫂喜欢吃,待我写出来,自可拿回家中做。”李易大方了,油炸个软麻花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事。
  张说一脸苦大仇深,我问你,你就不说,还生气。
  皇后都没说要,你直接给,你做人怎能如此?
  “好,叔叔快给我与三郎炸几块奇香。”王皇后指着臭豆腐说。
  待炸完,李隆基品尝两口:“确实神奇,只闻其味,难以下咽。吃到嘴中,欲罢不能。”
  “三哥喜欢,走是带上。”李易又是那般自然地送东西。
  “三弟,易弟欲使六百里加急从河北道北部州府运一种林间蛙的籽,连水运送,每斤出钱十缗。”
  李成器说正事,六百里加急,他自己动不了,回去也要跟李隆基说。
  “可!”李隆基觉得这是小事,河北道那里无战事,驿站往来文书少,正好用一下。
  吃过两块臭豆腐,一行人在庄子里转,张说什么都不说,跟在后面。
  他知道自己的宰相位置要出事,姚崇上来了,当初他想尽办法阻止而未成功。
  因此这庄子或许是个机会,从庄子入手,看能不能叫陛下满意。


第四十九章 七品大官突然到来
  稻田依旧在种着,地多,能种田的人少,其他人在盖房子和忙别的事情。
  李隆基站在田埂上看人劳作,王皇后并不觉得那些人只穿四角裤又碍观瞻。
  她知道李易专门给制作了油布套衣,庄户嫌不方便。
  这四角裤,宫中已在用,方便又舒适,还不必担心夏日裙袍中无物而出丑。
  还有那不知怎么做的牙膏,比已往所用其他事物好过许多。
  牙刷看上去亦比当初用的好,尤其是牙刷握柄的形状,弯来弯去的,穿牙刷毛用的竹条在那么弯之后,果然舒服。
  一群鸭子在水田边路过,有人驱赶,大鸭子走在前面,小鸭崽儿跟在后头,排成队,嘎嘎叫。
  “鸭子竟然遇水而不下。”张说好奇,看向李易。
  “因为鸭子知道有更好的水,田里不让下,那边挖了浅池塘,用水车引灞水流入,鸭子们每天去那玩。”
  “另有鸭食也在那喂,鸭子进水田又不得好吃食。”
  李易对此不保密,这个张洪若有庄子,可以学。
  张说看出来李易的意思,暗暗点个赞。
  问:“其余你庄子正常经营之法,可告知否?”
  “可!”李易愿意说,大家都好好发展,自己加寿命。
  “不怕别人学了去?”张说一语问心。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李易十分自然地说出来。
  张说再给喊句六六六。
  狂,太狂了。
  你这少年东主,行!比本相强,本相可不敢学着说。
  “哈哈哈”李成器大笑:“易弟此话,兄听着舒坦,三弟以为呢?”
  李隆基轻轻颔首,表示认同。
  “叔叔庄上,每一件小事,背后都蕴涵着大道理。”王皇后伸手揉李易的头。
  她喜欢听李易说的话,过瘾,对,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张说观察后,还有问题:“你的田与其他水田不同,垄过宽。”
  “要养螃蟹,看那边,大垄四周还围了绢帛,以免螃蟹跑到别处。”李易指远方。
  “绢帛围田?你”张说想说李易败家。
  “蟹贵。”李易就说两个字。
  长安这边水田少,河流多,河蟹却不多,尤其是长得好的。
  长安城中多少人?租房子租不起的有,一顿饭吃掉一亩地的亦有。
  “某无钱以绢帛围田。”张说说出自己的困难。
  “那你养鱼吧,鱼和虾也可以分别放在水田里养。”李易给出新的办法。
  “鱼虾价不如螃蟹。”张说挑剔。
  “可鱼虾能吃,又不耽搁水稻生长。何况鱼虾并不便宜。”
  李易以为对方确实想养,多劝一句。
  “你这人,不养不要问。”李成器不高兴,你宰相养什么?
  “我问我还能告与别人知晓。”张说理直气壮。
  李隆基听了,不再理会,看周围。
  他苦恼,若只看易弟的庄子,觉大唐百姓皆富裕。
  然别处百姓可并非如此,易弟管庄子,信手拈来,好似有现成的一套套的办法等着用。
  旁人又怎能会这些?水田套养,向南边推一下,看谁能养?
  今年长安左近,哪有稻田,投些鱼苗和小虾进去试试,由朝廷作保。
  李隆基打消了用政令去南边推行套养的时宜,弄不好那边官员逼着百姓养。
  养死了怎么办?稻子减产如何是好?
  李隆基思忖时看李易,这些事情,皆是李易说出来的,政令下行,多有难处,地方官员为政绩不顾百姓死活。
  “养鸭吧。”李易又给出个办法。
  “鸭不吃稻子?”张说看傻子一样看李易。
  “不吃。”李易不作解释,鸭子就是不吃稻苗,除非是等水稻抽穗时,那时鸭子就得换地方了。
  “某不信。”张说梗下脖子。
  李易:“”
  你信不信的与我有关系吗?不信就不信呗,你可以不养,谁逼你了?
  “你赶几只鸭子下去给某看看。”张说见好一会儿李易不出声,自己提要求。
  “大哥、三哥、嫂嫂,咱们去那边瞧瞧。”李易不理会张说。
  张说一肚子气,来到李隆基身边,指着李易说:“他怎能如此这般?”
  “张洪,多看多想。”李隆基警告。
  他知道张说为什么来,他确实是要把张说给贬谪,为了姚崇的心情。
  魏知古被降到工部尚书不正是给姚崇看么。
  现在又不想了,因为有了易弟,易弟行事,比姚崇还稳,计谋百出。
  但有有问,必有所答。
  许多事情上,姚崇便不那么重要。
  叫易弟制衡姚崇,张说便不急着贬谪。
  李隆基此般思虑。
  张说并不知道自己因为李易的出现而改变了命运,不然他保证下去。
  他近日来,感受到的是暴风雨前的宁静,静得人喘不上来气。
  几个人溜达,李隆基主要是为了放松,他发现到庄子,整个人心情立即愉快起来。
  庄子井井有条,娃娃可爱、学子勤学、庄户换班劳作,东主永远是那么自信满满。
  关键是,想到什么难的问题,能随时问。
  朝堂大臣答不上来的,易弟可答。
  大臣为难事,易弟轻松。
  吃饭更愉快,可以叫易弟做,亦可到食堂吃,谁会在那里下毒?
  吃的饭菜是热乎的,比宫里的好吃,宫里学着做更多的炒菜,味道总是不对。
  轮班回去的太监宫女,已经很努力地告诉尚食局御膳房的人庄子里的菜怎样做。
  可惜,只学其表,无有其髓。
  “东主,东主,有官府人来了,说是朝廷尚书省工部里的水部员外郎,叫郑广。”
  管事宋德从地头出现,边跑边喊。
  “几品?”李易懵了,一连串的介绍。
  属于尚书省,尚书省里有工部,工部下面有水部,水部的员外郎是什么?
  “正七品。”张说脸色不好看,心道,我过来都不敢提身份,你一个七品员外郎找上门,你是寻死啊?
  李隆基、王皇后、李成器猛然间紧张不已,同时心中大恨。
  “什么就员外郎,某不信,某去瞧瞧。”张说主动。
  他怕,员外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