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的声音在单间外面传进来。
“大熊猫来了?太好了,居然一只都没死,辛苦了!”李易第一个想到的是大熊猫。
随即才反应过来:“俘虏,一万多俘虏,有劳动力了,挖矿、修路。”
“三哥、嫂嫂,我先吃完,我去忙,需要安置。”
李易对李隆基和王皇后说一声,加快吃饭速度。
小家伙看李易吃那么快,小嘴儿跟着快速动。
结果嘴里嚼的鸡血不但没吃下去,反而掉出来了,急得他快哭了。
李易吃个半饱,放下筷子跑出去。
庄子紧跟着忙碌起来,到灞水桥另一边的空地上搭帐篷,。
务工者一部分被喊起来过去帮忙,张家村子的负责做饭。
“茅房要盖,安置俘虏的地方需要分开,看管的人手先雇佣羽林飞骑。之后雇佣长安十六卫的人。”
李易在等待的时候盘算。
一万零四百三十人,给他们工具,他们要是暴动怎么办。
“把不同部落的人编到一队,一队一百人,采取连坐的方式。
选队长和副队长,用不同的伙食来分化离间他们,不能让他们团结。
拿出来积分制度,做得好的给分,做不好则扣分,分到一定程度恢复他们自由。”
李易算计着,积分那个东西,永远别想变成自由身。
生个病了、受个伤了,医治扣分,想吃肉,用分换。
还可以找女人,同样是分。
奴隶团体中,可以分出来等级,等级就是阶级,上层阶级会尽量维护自己的利益。
距离长安城不足十五里的官道上,一大群人打着火把照明。
被绳子连接起来的奴隶艰难地走着,草编的鞋的抗寒能力很差。
他们身上套了三层麻袋用来保暖,实在有人冻得受不了了,允许他们靠近火把烤烤脚。
“快走,到地方有饱饭吃,有盐,有好的衣服和鞋子,小跑起来,不行了说一声。”
负责押送的人不时吼一嗓子,他怕死掉的俘虏多,钱少。
一路上死了一百多个俘虏了,一个可是五万钱。
队伍中有四辆放笼子的车,母子关在一个笼子中。
初时大熊猫们暴躁,等被关久了,变得老实。
竹子的口味总变,有时它们会拒绝,等饿急了后又吃。
但有的不管怎么饿也不吃,押送的人就去找新的种类竹子。
还有的草大熊猫也吃,一路上可遭罪了。
做好的肉放在饼里喂,大熊猫们也爱吃,还有每天一个煮鸡蛋,那是最期待的了。
俘虏们怕冷,大熊猫不怕,要不是没人给它们洗澡,毛茸茸的它们此时就像个大布偶。
现在看不出来可爱的样子,浑身脏兮兮的。
一张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看着很吓人。
队伍刚到城西,准备向南绕的时候,李易带着队伍赶过来。
“告诉他们,穿鞋、穿衣服,可别给冻死了,喝口热汤,大熊猫呢?天啊,这是可爱的大熊猫?”
李易在一片煤油灯的灯光照耀下喊。
等他站到笼子面前,举灯笼看看没睡的大熊猫,可爱两个字再也说不出口。
大熊猫应该白的地方,现在是黑的,应该圆滚滚的身体是瘦的。
他看大熊猫的时候,大熊猫同样看着他。
“放心吧,家都给你们建好了,四个院子,里面有好玩的东西,以后竹子想办法给你们找。”
李易对一个当母亲的大熊猫说一句。
庄子里眼下只有干竹子,喂大熊猫要喂竹笋,庄子里提前准备了,贵,比竹子贵多了。
俘虏们一队接一队在那里试鞋、试衣服。
绳子临时解开,他们不跑,更不反抗,实在是没力气了。
换完衣服的去领汤喝,一人一个竹筒,汤里面有干菜和麦粒,还有煮碎的鸡肉,关键是有盐。
换上暖和的衣服和鞋子,再喝一口放盐的汤,俘虏们安静下来。
“给,这些是给你们的,敞开了吃,吃不穷我。”
李易用铁钎子插在竹笋上伸进笼子中给大熊猫。
看到竹笋,大熊猫什么都不顾了,两只前抓一抱,拿下来开吃。
其他笼子里的大熊猫嗷嗷叫唤,用爪子拍笼子,用身体撞。
“全有,别急,帮着喂。”李易怕大熊猫把笼子给撞开。
更多的竹笋扔进去,大熊猫如俘虏那般老实了。
竹笋外面的老皮已经顾不得撕下来,直接咬着吃。
嘴里嚼竹笋,大熊猫微微仰头,居然给人一种惬意的感觉。
过来的两千西南当地的军士分批去喝汤,他们喝的是另一种汤,羊汤。
切好的羊杂和羊肉,一起放在汤里,还有盐与胡椒粉、醋。
半个时辰,一万零四百三十个俘虏全换上鞋子和衣服,在那喝汤。
他们好奇,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命运,只觉得不应该被杀。
西南本地军士感受到的则是李家庄子的后勤能力,队伍距离长安城西二十里的时候,斥候去报信。
队伍抵达城西时,李家庄子的衣服、鞋子、两种汤,皆准备妥当,还送到地方。
岂不是证明,一万三千人的军队,李家庄子能够轻松安排好。
不,李家庄子的反应速度比军队还快。
第五百五十七章 纸币珍贵常合作
‘轰隆轰隆’马蹄奔跑的声音传来。
不长时间,更多的羽林飞骑抵达。
他们一个个端着弩,眼神不善地盯住俘虏。
“兄弟们,喝汤!”直到此时,沈勇才招呼二百个随队的羽林飞骑活动。
方才二百羽林飞骑始终骑在马上警戒,别人喝汤,他们不动。
“吃煎饼果子,喝羊汤。”李易招呼二百羽林飞骑。
他带队伍过来时,煎饼果子开始烙,五口锅,现在正好烙出来二百多个。
都是打了两面蛋,放不少葱花的,没有油条,有新炸的脆皮。
那两千人看着,并没有说什么。
刚才他们喝汤,羽林飞骑在看守,羽林飞骑的战斗力又比他们强。
强者,就应该享受更好的东西。
“哇啦哇啦哇啦。”一个俘虏闻到煎饼果子的味道,眼中露出期待的神色在那说。
“等回去给你们吃好东西。”李易听不懂,却能猜出来,他语气温和。
“叫你馋、叫你馋。”西南本地军士过去就踹,俘虏躲一躲,低下头。
等羽林飞骑把煎饼果子吃完,队伍重新行进。
俘虏们不用拴绳子,羽林飞骑来了三千,足够屠杀一万多人的俘虏。
庞大的队伍从长安城的南边绕,到地方再转向东北方向。
半夜的时候抵达目的地,灞水桥头一大片地区。
这边的火把、灯笼、煤油灯,把一块块安置帐篷的区域照亮。
二百羽林飞骑进庄子,找地方安置马,去浴池洗澡。
之后的事情他们不管了,一路上他们最辛苦,跑来跑去当斥候。
“一个帐篷十个人,十个帐篷一个区域,把人员相同的部落打散了,告诉他们连坐。”
李易与西南本地的将领周刚交流。
一个帐篷是一什,有个什长,十个帐篷是一队,有个队长。
一个帐篷里有一个出问题,十个人全死。
有两个帐篷出问题,一个队全死。
翻译们过去与俘虏们讲规则,俘虏们早知道了,他们来的路上就这么说的。
他们别的情况不清楚,后来接他们的队伍他们知道厉害。
那么多的在西南出现的羽林飞骑,还有很快送来的汤。
本以为晚上随便找个地方一呆,明天再安排。
结果看到的是成片的‘房子’,还有人在那忙着挖沟,显然是刚刚得到消息派人来做的。
“吃饭吃饭,都喝完汤了,舒服了,过来领饭菜,先洗手。”
李易用大喇叭喊,翻译驱赶着俘虏。
一个粗竹节从中剖两半,带着竹节的位置,就是个简易的‘盘子’。
张家村子把剩饭剩菜拿过来,在大锅里煮,跟熬猪食似的。
汤水却不多,要勤用铁锹翻动,不然下面会煳。
俘虏们洗手,用肥皂洗,一洗一盆水全脏,再换另一盆,然后拿属于他们自己的手巾擦。
手巾以后归他们,洗漱用。
一人拿半个竹筒,舀饭的人把两勺子混合在一起的东西装进去。
俘虏拿到一边,用手抓,让他们使筷子他们也不会。
猪食一样的东西他们吃得却很香,即便是在自己家,吃的似乎也没这个好。
“明天从庄子的食堂拿饭菜送去悲田坊。”李易看别人吃,自己感觉饿了。
别看一大堆饭菜一起煮像猪食,实际上味道更香,跟东北的乱炖差不多。
又是其他地方的烩菜,加上主食一起,就是烩面、烩饼、烩饭。
张家村子的剩饭剩菜一直分类热好了,第二天一早给悲田坊送去。
游客们吃完,不能扔,更不能喂猪,里面有蔬菜和肉,送给需要的人吃。
当然不是像现在的煮法,同一种菜,或者是可以混合在一起的专门加热。
像肉炒芹菜和肉炒蒜薹,混合在一起,吃着差不多。
“来,你们吃饭,辛苦了。”
庄子上的饭菜送来,一辆辆餐车,还有餐盘、筷子、折叠的桌子、凳子。
西南本地的军人洗手,同样是那么脏。
“李东主,太感谢你们专门为我们做菜了。”周刚以为是单独给他做。
“你想多了,我庄子十二个时辰食堂一直有饭菜,只不过是又多做了些。”
李易不贪这种功劳,说大实话。
“哈哈哈,李东主果然是实诚人。”周刚大笑两声夸李易。
一路上他没少听沈勇和其他的羽林飞骑说李家庄子的事情。
见面才知道,李易长得果然清秀。
看着像个文人,实际上就是文人,只不过总给武人打辅助。
“千牛卫的兄弟们帮忙巡逻一下,对方没作什么危险的事情,不要打,打伤了都是钱啊。”
李易同样找个托盘,准备再吃两口,现在半夜都过了。
那边千牛卫出动,来回巡视,羽林飞骑不管巡逻,只管杀人。
周刚诧异地看李易一眼,这都能指挥得动?
羽林飞骑和千牛卫,陛下的私军与长安十六卫,兵部尚书都不行吧?
“周长史,一共是一万零四百三十人活着抵达,五十二万一千五百缗。
加上六只大熊猫,六万缗,合计五十八万一千五百缗。你们要铜钱、绢帛?”
李易坐到周刚的对面,说起正事儿。
先把钱确定,将士们才能安心。
“要兑换券,一缗的那种,我们商量好了。
活着的兄弟,一人十缗,死了的一人一百缗,剩下的再多分给将领。
朝廷的抚恤另算,对于死掉的兄弟家里,也算是个交代。”
周刚没说客气话,他想要钱,兄弟们都等着呢。
兑换券在蜀地好用,盐商作保,许多人得加钱才能换到兑换券。
他来的时候一路上都在想,怕李家庄子没那多的钱来发行兑换券,随便印的。
等看到李家庄子送衣服和鞋子、汤的速度,以及现在一万人的帐篷区域搭建。
他承认李家庄子有那个实力。
更不用说把羽林飞骑和千牛卫当庄户用。
河那边的庄子情况看不到,一片四层的楼却能瞧见灯光。
只是一想到死去的战友,他心里不好受,眼圈红了。
“回头清算下皮毛,庄子给高价,打一场仗,怎么也要让兄弟们捞点好处。”
李易又提起俘虏们帮着运输的皮毛,东西在西南那里不值钱,到长安价则不同。
“我代兄弟们谢谢李东主。”周刚抱拳。
又压低声音:“李东主,大熊猫还要不?”
“什么都要,其他的活物也要,死了的就收皮毛,价钱好说,我准备建个动物园。”
李易同样跟作贼似的说。
“好,等我们回去。”周刚露出笑容。
“可是要经常训练?”李易问。
“李东主果然知兵。”周刚点头。
第五百五十八章 边关将士曾失落
两个人说起训练,相视一笑,都明白是什么意思。
地方兵力调动需要上报朝廷,哪怕关键时刻先调了兵,也得同时上报。
抓活的各种动物,最方便的是军队。
人多,覆盖的范围广,好管理。
西南本地将士们想赚钱,打上了李家庄子的主意。
军队以训练为名目,进山捕捉。
捉到了,可以雇佣船只,找人帮忙一路饲养着运到长安。
训练无须上报朝廷,地方负责。
以前不愿意大规模训练,耗粮多,还耽误折冲府的人干农活。
如今不同了,训练,进山训练,‘顺便’抓动物。
像大熊猫,一只一万缗,其他的动物的价钱可以商量。
“李东主,我想到个事情,我西南之地的动物,你能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