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拎着燃烧的煤油灯走路,李易说了,这里面的煤油额外赠送。
他想看看能烧多长时间,在白天亮不亮。
一众人到了花园,发现花园的河边那里有棚子。
等进了棚子,棚子中出现一个个位置,每个位置上一盏煤油灯。
感觉不是那么冷了,水流上没有冰,边缘有一点冰,显然是被凿过。
一艘小船在水上稳稳地漂着,漂出去一段路,到棚子的边缘,有人在那里踩水车。
链轨式的水车,小船碰到那里,被挂住缓缓上升。
到最上面,小船又来到了滑梯上,顺着滑下,继续进水里,再漂一次。
不过在滑梯底下,庄户把一个酒觞放上,酒觞中是温好的酒。
一百多人眼中露出欣喜之色,好玩儿。
冬日里还有曲水流觞,而且是奇思妙想。
所有人都满意了,因为送他们的礼品包先拿过来。
一人一个筐,筐里装着第一批大棚黄瓜和茄子、豇豆。
除了蔬菜,还有成刀的宣纸、有金漆的一盒墨锭、不知道什么石头的砚台、黄鼠狼狼毫的一套笔。
一套文房四宝加起来,至少要五十缗,至少在他们看来是如此。
打火机、花露水、甘油、香皂、卫生巾更不用说,同样放在一个大盒子中。
书法协会到来的人自己评估价钱,都算上,照比物价,超过一百缗。
关键是还有钱,不,是兑换券,全是一缗一张的,十张。
他们看向钟绍京,一脸崇拜。
钟绍京骄傲了,哎呀,李易太会办事了,自己带来的人全给好处,自己这兑换券是……五百缗。
居然还有官员背后说李易总算计,呸!一帮眼红的人,李易这少年多好了。
钟绍京再看李易的时候是咋看咋顺眼。
“诸位且开着会,我那边还有些许小事要处理。”李易告退,不陪他们玩儿。
他一个庄子的东主在,会抢了钟绍京的风头。
中午的时候,庄户们送来酒精炉和其他的小船,船上装着食物,与天上人间自助餐一样。
钟绍京没吃,他被邀请去食堂。
“钟会长来了,看,我这实在是脱不开身,最近在忙着编纂新的字典,就是尔雅那种。”
李易一脸歉意,同时用眼睛示意对方看桌子。
桌子上摆了好几本书,还有文房四宝。
“字典?”钟绍京很自然地纳闷。
“对呀,许多字需要重新规范,包括含义,组词,这可是利天下的事情。”
李易说着摇摇头,有欣慰又有苦恼。
纸上写着唐韻切音,还有拼音。
拼音可以拼出来所有的音,李易学的普通话是四个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音。
现在有四声八调,不过也再变化,通常四声四调也用。
拼音怎么拼?
如‘一’,汉语拼音是yi,一声。
换成唐音呢,是qit,连着读。
换成潮州话,则是zêg8,上面那个小符号是i在e前,代表是ie,后面的8是八调最后一个音阳入。
换成粤语读jat1,前面三个连读连拼,后面的1指的是八调中的阴平。
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四声八调。
在李易那时说话的时候,各地的方言都能体现出四声八调。
包括粤语、闽南、重庆话、成都话、陕西、东北,等等,任何一个地方的方言,皆带着其他的调。
歌曲《相思赋予谁》,一般人唱的话,会发现调不对,怎么卡不住那个音呢?
因为它这曲子用的唱腔是戏曲类的,昆曲,同时听京韵大鼓,也能找到相同的感觉。
一般说唱歌不在调上,指的是旋律。
真正的不在调,是听着感觉那个音别扭,四声八调的调。
第五百三十六章 用人平衡在才能
钟绍京不晓得李易为拼音费了多大的劲,他在琢磨李易说的话。
做这个事情出风头啊,李易才一个人,整天那么忙,他能顾得过来吗?
他凑上前看看,之前学过的都在,新的拼音也有。
关键是格式比较新颖,把字给说出来,解释意思,上面标拼音。
后面加上组词,只要看到这样书,就应该能知道相关的知识了。
他没经过李易同意,拿起旁边的一摞纸看起来。
李易用楷书写,这字典可不能用瘦金体。
钟绍京对李易的楷书有一点点鄙视,就一点点哦。
其实李易写得并不差,但要看跟谁比。
钟绍京没心思去管李易的书法,他看到了一个框架,一个新的字典的框架。
他发现只要按照这个框架,自己找些人,也能填进去,然后成为一个好字典。
最难的框架有了,其他的是力气活儿。
“李大夫,你这个……字典,可是忙得过来?”钟绍京关切地看着李易。
“方才不是说了么,不行,太累。”李易满脸遗憾之色。
“李大夫,不是我说你,你自己不行,哪有一个人单独编纂字典的?你得找人。”
钟绍京声音压低。
“找人?找谁?上次制作报纸的字,就找的钟会长你,总不能盯着你一个人找吧?”
李易看上去十分为难,眉头紧锁。
“这有什么不能找的,我身为书法协会会长,不止是要引领我大唐书法,更要在书法的基础上,增加教化。”
钟绍京头一次把话说得这么大义凛然。
李易快哭了,他上前一步,挽着钟绍京的胳膊坐下。
“钟会长,我什么都不说了,我知道你们编纂字典辛苦,我再给十个煤油灯。
每个煤油灯,每一旬给一筒煤油,有你们在,我这心思就不白废了。
冬日里,我这拿不出什么东西,也就是送个菜,可不要嫌弃呀。”
李易开条件了,给你煤油灯,给你煤油,你有本事全不用,都拿出去卖,赚的钱是你的。
冬天的大棚蔬菜,给。
你愿意拿去分给别的编纂字典的人你就分,不分你自己留着。
这就相当于一个科研项目,李易给拨款,钟绍京是项目组负责人。
他带着一群科研狗,资金在他手上,他随意分配。
编字典啊,自己抄了一个框架,内容才最恶心人,填去吧,工作量不是一般大。
付出的无非是十个煤油灯和灯油,加上反季节蔬菜。
等编好了,就开始印,卖报纸的广告费,用来印字典。
要是报纸广告交了税,还得从别的地方抽钱来印。
钟绍京不觉得自己被算计了,反而认为抢了李易千古留名的机会。
“东西是次要的,关键是能为大唐学子正乾坤。”钟绍京大义凛然。
“对,钟会长果然觉悟高。”李易连忙附和。
单炒了几个菜,两个人边聊边吃。
主要是李易附和着钟绍京说话,让钟绍京感觉李易这个人好,应该提携。
“李大夫,长安城还缺一个书法协会的理事,你可愿当?”钟绍京开始提携。
“我这字……”李易露出为难之色。
“你这字啊,虽说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不过现在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风格,要坚持。”
钟绍京打断李易的话,给出一个很伤人心的评价。
什么叫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钟会长你放心,我一定把理事的工作做好,帮助需要的人,提供笔墨纸,让会里的人感受到协会大家庭的温暖。”
李易答应了,理事干啥的?给东西的呗。
只要你快点把字典给弄出来,我舍得花钱。
两个人相谈甚欢,钟绍京喝了不少酒。
吃完饭回那边活动的时候,庄子有人扶着,不然容易摔了。
“总算是解决了。”李易拿起筷子继续吃,刚才他一直吹捧着钟绍京。
钟绍京好面子,认识人了,有权力后,就总给认识的人行方便。
所以才被收拾,平时行方便可以,户部尚书你行方便?你拿朝廷的钱行方便?
而成为了书法协会的副会长,钟绍京是另一个态度。
他最骄傲的是自己的先祖创造了楷书,同时自己学的也好。
别的方面他能给人行方便,书法上不行。
他所坚持的是自己的信念,写字不好,评什么给你在书法协会里升官?
那不是对楷书的亵渎吗?
他从各个方面弄到的钱,确实都花在协会里了。
所以用人,要用其长。
李易欣慰,没有谁能比钟绍京更适合书法协会副会长的位置了。
“东主,笔倒是能用很长时间,砚台更是,墨和纸贵。”金菊担忧。
“宣纸我知道怎么做,再开个作坊,原材料比不得宣城那边,凑合着用没问题。
墨的话,不给墨锭,我是长安书法协会理事,给他们墨汁,还省了他们自己研墨的功夫了。”
李易答应的时候已经打算好,纸就专门造。
墨是把制作墨锭的时间省下来,墨锭太费劲了,耗时长。
墨汁简单许多倍,反正都能用。
傍晚的时候,书法协会的人没吃晚饭,带着打包的食盒和其他的东西,被李家庄子的车队送回家。
他们要与家人分享饭菜,顺便把得到的礼品给家人看。
“怎么样了?”天上人间,晚上,姚崇几个又凑到一起。
说好的不去管李易的事情,可就是忍不住。
卢怀慎安排的,他已经得到消息了。
“花非花,雾非雾……你们猜是什么?”卢怀慎把诗念出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四个人几乎同时开口。
他们感觉这诗的意境就是如此,而不是什么春梦睡觉的事情。
“是窗户上的霜花。然后给了钟绍京一个新的灯,叫煤油灯……”
卢怀慎把大概的情况讲出来,他头一次发现,霜花那么美。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一百缗一个?有玻璃?一百个时辰十缗,一个时辰一百钱?”
对钱敏感的毕构关注点改变了,放在灯和灯油上。
“陛下说李易要交八成的税,八成就是这个煤油灯了。”张说连着用了两个‘八成’。
姚崇跟着说:“一百缗拿出来八十缗交税,他还有利润。”
“保证的呀,我琢磨着二十缗,加上两缗的煤油钱,他还能赚上十倍的纯利。”
魏知古并非要针对李易,他就是有这个想法。
李易赚钱的本事,他和其他人一样,迷了。
第五百三十七章 浴池暴利名家传
卢怀慎找的人不知道钟绍京和李易谈了字典编纂的事情。
卢怀慎等人就以为最大的事情是李易拿出来新的灯卖。
而且很给面子,愿意交百分之八十的税。
毕构再有想法,也不可能去为难李易。
还要如何?卖个东西八成的利给你了,并且是毛利的八成。
“李易这孩子啊,淳朴、善良。”
准备过完年开始收很多税钱的毕构舔了舔镶嵌的三个颗牙。
其他四个人低头吃菜,不想说话。
上次你毕构可不是这么说的,今天你知道能有大钱进户部,你就不要脸了。
“宣阳坊的洗浴中心修好了,诸位要去不?”
张说吃两口菜,提起抢时间建起来的浴池。
“去不起呀,等着给会员卡呢,洗一次澡,跟在天上人间吃一顿饭差不多。”姚崇已经知道价钱了。
“关键是去洗澡的人比来天上人间的多,也不晓得哪里才是天上人间。”卢怀慎跟着说一句。
此时被他们说起的大唐洗浴中心现在就生意火暴。
一个个的想去平康坊的人,被告知要先去洗澡,姑娘们也没说洗澡之后干什么。
包括南曲的‘大家’们,也是叫侍女跟来人说去洗澡。
有的就想歪了,到了洗浴中心,一打听价格,吓一跳。
再一想着姑娘,又咬咬牙认了。
想去北曲的,选择最简单的洗个澡,然后那着浴池给开的收据,去找北曲姑娘。
北曲姑娘收下那个收据,其他的价钱不变。
想去中曲和南曲的,得问哪个姑娘喜欢什么味道,然后搓澡、打盐等等,选择合适的味道。
同样带上收据去找姑娘,收据被留下。
结果洗完澡,到南曲的人发现,和以前没什么不一样,还是坐在那里一起喝茶聊天。
聊天倒是聊得很愉快,只是与期待不一样啊。
“馨研,你们要这个叫收据的东西有什么用?”
花了二十缗洗个澡的年轻人,一肚子疑惑。
“换东西呀,谁拿了收据,谁就用收据去换香皂了、姑娘家用的东西了。多谢王郎。”
馨研落落大方地回答。
“这个澡似乎价钱……”王姓的年轻人倒没指望花二十缗洗个澡,就能与馨研发生什么特殊的事情。
他单纯地觉得洗澡贵,两万钱啊。
“王郎下次带着这个去,打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