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2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有羽林飞骑对照着图录采集到的当地的药材,李易要。
  “给他们讲,就说到了长安,有大东主愿意养他们,东主对奴隶好,天天给肉吃。”
  羽林飞骑怕自己学的那点对方的语言无法表达清楚,让当地跟随的军士当翻译。
  翻译们跑过去喊,俘虏的眼中终于多了一丝活下去的动力。
  他们不是觉得变成奴隶可以天天吃肉,而是被卖,说明不会路上挨杀掉。
  “沈营长,那个李……李东主真的给奴隶天天吃肉?”
  翻译说完了,一个到二百人领队的营长沈勇旁边,笑着问。
  “李家庄子买的奴隶,和寻常人一样,东主从来不打骂,那些奴隶成了管事,可忠心了。”
  沈勇想着李家庄子的情况,发现奴隶们没有丁点奴隶的样子。
  若不是知道情况,还真不知道谁是奴隶。
  “那他们这些个蛮子可就享福喽。”本地的士兵竟然露出羡慕的神色。
  “他们?哼!李东主对奴隶好,奴隶本就是大唐人。换到他们身上,想吃肉,得干出来能吃肉的活儿。”
  沈勇可不觉得随便一个奴隶就能进李家庄子的食堂里自己找喜欢的饭菜吃。
  被两个人说起的李易,此刻在面对二百奴隶。
  新买来的奴隶,到现在也没融入到李家庄子的大家庭中。
  今天有个女奴隶到食堂吃饭,端碗汤,她自己盛得太满,烫手,不敢放下,就那么烫着找到桌子,才放。
  然后手被烫起泡了,要不是旁边的庄户看见,她就忍着,偷偷掉眼泪。
  此时她手上的泡被李易挑开,上了药,没包扎,晾着,已经干了。
  “下回遇到同样的事情,松手,把汤碗找没人的地放扔,自己躲开。
  我李家庄子不缺碗,看看,手受伤了,耽误干活不?
  你们停一天的工,能换来多少个碗?下次端汤,学别人,先把碗放在盘子上,端盘子。”
  李易给二百个人上课,顺便瞪女奴隶一眼。
  “我,我能干活。”女奴隶吓得腿哆嗦。
  “哼!你干活,伤口再感染,我继续给你医,你以为耽误我一刻钟是多少钱?”
  李易想说脏话了,又忍住。
  “从你们过来,一直在学,没做任何事情,从今天起,你们有了新的工作,制作罐头,竹筒罐头。”
  李易亲自安排活儿给大家干,他刚研究出来的竹筒罐头制作方法。
  二十四小时,打开罐头,检测,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说完干什么活儿,他再次瞪一眼女奴隶:“你先养伤。”


第五百三十二章 后勤难为我来补
  油纸制作成竹筒筒碗的样子,放到竹筒中,加上盖子一起在锅里蒸。
  另一边的红烧肉制作着,等做好了,放到竹筒中,继续盖着盖子在锅里。
  蒸的时候盖子会受到里面红烧肉的水汽被顶开,不用管。
  蒸二十分钟,打开锅,用最快的速度把盖子重新扣上。
  迅速在边缘缠一圈油脂,等着温度稍微降降,再涂一层蜡。
  随着温度降低,竹筒里的红烧肉冷却,竹筒的盖子受压力影响会压紧。
  这就是一个竹筒的红烧肉罐头,能够放至少半年,如果不漏的话,放一年也没问题。
  由于里面有油纸,液体渗不出去。
  比起用瓷瓶来制作,成本低上许多。
  所以罐头里的肉必须多,而不是汤多,好不容易制作一个,又不是拿来卖的。
  “跟王监事说,有罐头,让他找高将军过来取。”
  李易摆弄着一个外面又被封了一层油纸,并用绳子给花好的竹筒罐头,对宋德吩咐。
  下午的时候高力士没来,李隆基来了。
  李成器到庄子,他忙着冬天这一季的海货运输。
  “三哥来了,正好,我还想寻高将军给宫中送新做出来的罐头呢,三哥帮忙吧。”
  李易拿出来一个罐头,用刀割绳子,顺着被蜡和油纸封住的缝隙切一圈,打开。
  里面的罐头已经凝固,他倒在盘子里。
  “三哥你看这个罐头,保存时间长,我过两天让工坊制作出竹筒的攻丝机。
  那样的罐头可以拧,密封性更好,多加一块油纸,把盖的位置也挡住。
  拧的时候油纸的边缘在螺丝扣上,当成密封的部件。”
  李易拿来两筷子,递给李隆基一双,介绍他的设计。
  李隆基夹起快肉,放到嘴里慢慢咀嚼:“好吃,凉了也好吃,不腻。”
  “制作出来给前线的将士们用,红烧羊肉、红烧猪肉、红烧鸡肉、霉干菜焖肉、多放油的油炸鱼……”
  李易说着罐头有多少种,红烧牛肉的没有,有牛能吃,他就吃了。
  这一个罐头里的液体不到百分之十,全是干货。
  他以前看过自己国家军队的罐头,跟买的其他罐头差别大了。
  鸡肉罐头一打开,一块块鸡肉挤压在那里,往外倒,没多少汤。
  “能运罐头,不如多运粮食和肉松。”李隆基认为罐头不如粮草。
  “三哥,这不是罐头,这是士气。当敌人吃着蒸麦饭和青稞饭的时候,咱们的将士吃罐头。”
  李易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当一个个罐头被前线的将士打开时,证明的是大唐后勤的强大。
  “户部未必能够拿出来足够的钱,盐井那里还不见大量收益,倒是铁矿附近这个找到了,正在开采,不能换钱。”
  李隆基也想让前线的将士们吃好一点,现在一般是咸菜,以前还要带醋布。
  目的是运输的时候减少费用,一场战争,要吃掉很多钱。
  “三哥不必担忧,过了年,我开始主动交税,然后这个税需要先扣掉我提供粮草的钱。
  之后的税,用成本钱折算我给出来的罐头,我这个是奢侈品,利润很高。
  故此我打算交百分之八十的税,这些钱就用来给前线的将士们用吧。”
  李易语气真诚,说完吃口肉,发现确实不错。
  “易弟你又有新东西了?”李隆基瞬间想清楚了。
  易弟有了新的赚钱的买卖,赚大钱的,钱多到易弟拿着害怕的程度。
  “有,年底之前开始卖,而且是长期买卖,说好的,到时候户部那里冶炼好了铁,我就管他们要。
  说好的盩厔县的铁矿出产的铁,免费送给我,我正好用。”
  李易提到了和毕构达成的协议,他提供盩厔县的铁矿,等需要的时候,毕构给他铁。
  马鞍山那边的铁矿正找人看呢,暂时没开工,等找到了就会知道,那是一个多大的矿。
  “好,好啊,到时候前线的战士们就少吃了苦。”李隆基眼睛湿润了。
  同时他决定,过了年,李易一交税,凡是来长安的商船货物都交税。
  长安各县的商铺交十税一、二十税一、三十税一的税。
  不能让李易一个人不停地付出,他有钱,是他凭本事赚来的,又不是骗和抢来的。
  李隆基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没吃晚饭,带着一大堆的竹筒罐头回宫。
  一晃十月十六日。
  华州郑县那里的大棚建好了,牛帮着把地给犁出来。
  当地受灾的百姓在种蒜苗和小根蒜,房子有别人给他们盖,暂时他们住帐篷。
  最近李易又消停了,没折腾任何事情。
  姚崇等人再次提心吊胆,十多天了,咋不出点什么情况呢?这跟李易的日常不相配。
  “诸位,盯紧一些。”
  天上人间旋转餐厅中,姚崇透过玻璃窗看下面行走的百姓,与同桌的另外四个人说。
  今天他们约定好,集体休息一天,出来看看民生,一大早跑到天上人间。
  旋转餐厅有位置,没人预约早上的,中午才有别人,于是给他们了。
  “郑县的房子未盖好,何况前段日子,李易不是拿出来了珠算口诀么,估计得到过年才能有事儿。”
  卢怀慎也看下面走在街道上的人,长安百姓的日子确实好过了。
  这冬天了,以前还有人穿单衣,甚至是在外面披个麻袋抵御寒冷。
  现在是新衣服,而且一看就知道不是一层。
  “这个罐头算不?”张说摆弄着桌子上的一个罐头。
  别处不卖这个罐头,天上人间有,价格贵得离谱,还就有人愿意买。
  “不算,罐头陛下说了,李易没准备拿它赚钱。”毕构张口闭口就是钱。
  “那边陛下的浴池快建好了吧,白天晚上轮流盖,到现在我还不知道怎么赚大钱。”
  魏知古借着转的时候,指指宣阳坊的位置。
  “那个也不算,陛下的事情,钱又不给李易。”毕构还是否定。
  “卖报,卖报,今天新的报纸,三张,多一张,还是六钱,不加不加钱。”
  报童的声音穿透力强,让上旋转餐厅里的人听个真切。
  “多一张?这是很多商人趁最后时机过来卖东西和买东西,不然黄河那里就走不了水运了。”
  张说想到了报纸数量增加的原因,打广告的多。
  很快天上人间的人把每天都订几十份的报纸送上来五份,一个人一份。
  大家看广告,果然多了,每页上都有,而不是单独印一页。
  “这个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卢怀慎念出来一段话,他熟悉,《大学》。
  “完了,李易又开始搞事儿了。”姚崇闭眼。


第五百三十三章 润物无声大事成
  毕构放下报纸,吸凉气,牙疼。
  其他人沉默。
  他们都认识报纸上的字,还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甚至是他们对这个有着自己的详细见解,相信所有考科举的学子也非常熟悉。
  这段话上面还标着拼音,在这一大段后面,有着对今天印在报纸上的半章《大学》的详细注释。
  能坐到他们位置上的人,瞬间知道李易要干什么。
  “大唐学子许多人没有书,只能去抄,抄了书,还要再看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注。
  我看这个注,比已往见到的都全面,李易能耐呀,可以给《大学》注解了。
  今天的报纸上是一半的《大学》,明天应是另一半。
  后天是什么?《中庸》的半片文?大后天是中庸下一半,同样给注解?呵呵!”
  卢怀慎说着,最后干笑两声。
  “一天六钱,换来三大张写字的纸,同时有了书看,对于初学的人,半章文章加上注解,足够琢磨一天了。”
  张说摇摇头,感觉到冷,哪怕此时旋转餐厅里的温度超过二十度。
  毕构叹口气:“他就不怕被人刺杀?”
  姚崇睁开眼睛:“他轻易不出庄子,出来一次,一群护卫。
  这下好了,学子们有书看了,还没有错字,印刷得多漂亮。
  花六钱,正常买一张这么大的纸,还不能是好纸。
  如今买三张,顺便把书也买到手,加上不要钱的好注解。”
  众人颔首,对,李易就是打着报纸的名义在印书。
  很多学子买不起书,得去借来抄。
  抄书不费墨?不用纸?
  现在只需要六钱,半个《大学》到手。
  报纸一期期发,四书五经全印,再接着印别的。
  大唐以后,谁都别想垄断书本,李易那里不一定拿出来多少书。
  “只要要他舍得花钱,他可以专门弄一张报纸印书,学子们买到手,就相当于买了书。”
  魏知古替一些大的家族表示无奈,你们什么都限制不住。
  要拼音有拼音,要珠算口诀有珠算口诀,现在是正经的课本了。
  天知道之后李易还要折腾什么,反正看着挺吓人。
  毕构打开罐头,把里面的栗子鸡倒在盘子中:“小易剑走偏锋,叫人防不胜防啊。”
  张说伸筷子夹起一个栗子:“本以为对抗是激烈的,现在才知道,李易可以做到润物无声。”
  “不错。”
  卢怀慎跟着说:“当他卖报纸赔钱的时候,大家看的是他怎么能捞回来。
  之后与蕃邦斗,大家看热闹,看他每日搭进去那么多在硬挺,多有嘲笑之语。
  再接着是拼音,大家察觉出一些情况,可他依旧在赔钱,总觉得他坚持不下去。
  如今广告赚钱了,盈利了,开始印书了。再想拦,只能从科举上出手,不给其他人机会。”
  卢怀慎知道的多,他本就是大家族的人。
  他的工资拿去给族人用,族人会跟他说各种话。
  说是穷文富武,实际上文也不是穷人能够支撑得住的。
  得是一家七八口人,其中有几个男孩子。
  别的孩子干活,最聪慧的孩子读书,一家人供他一个。
  即便如此,这个孩子缺纸、缺墨,笔和砚台倒是好对付。
  关键的是交流,没有书,买不?买不起,抄呗。
  晚上有钱人家的点蜡烛和油灯读书,没钱的人只能背诵白天记下的内容。
  给前人的书注释、注解,是另一本书。
  这下好了,六文钱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