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答应赚钱后带着县里的其他人一起赚钱,结果第一天出来卖,已先跟其他人说好买编织的筐。
回去后,他把筐钱给了,还高价收栗子,县里的人去摘了栗子卖给他。”
李隆基说出情况,凡是和李易接触的人,他都派人盯着。
“是个好孩子,懂分寸。不然叫叔叔知道了,说不定会出手。”王皇后放下心。
“往后的栗子值钱了,都糖炒,采栗子的人必然会提高价钱。”李隆基目光深邃。
“那怎么办?京兆府的百姓吃栗子就贵。”王皇后又为百姓着想。
“别处的商人发现长安的栗子好卖,用船运过来,尤其是河南府那一带,栗子多。”
李隆基现在对市场经济熟悉了,甚至知道河南河北的栗子多。
等李隆基回到宫里时,挑担子卖栗子的人已经站在东市看宋小东他们炒栗子。
“张老伯,这个你要练,刚开始的时候炒不均匀,总是会煳,先拿生的炒几天……”
宋小东对挑担子的‘老头’讲解怎么炒,老头仔细地听着,决定回去找人一起来卖,到西市。
老头甚至准备听完,把挑的栗子送给宋小东他们,当作学徒钱。
这可是本事,不但让看,还耐心教,甚至让上手炒两下。
宫里,姚崇等人也在学本事,却没有想给一个栗子的打算。
他们被李隆基说的积分和地方科举选拔额外名额的事情给说傻眼了。
三个宰相的脑海中出现了无数斗争的场面,寒门与商人斗、世家与商人斗、世家与家族斗、家族与寒门斗……
然后朝堂上也斗,各自为了自己的想法和背后的利益。
最后的决定权……在陛下手中,不信看看禁苑里的羽林飞骑。
“陛下,臣听闻你是去问打不打吐蕃的事情。”姚崇耳鸣了,怎么出了个这么大的事情。
“问了,不打,明年再说。”李隆基把这个问题给回答了,大家放心,今年若无其他事情,不增加财政预算。
“陛下,此事不急,兑换券未普及,商税难收,可待往后。”卢怀慎给出一个理由。
“捐的不耽误。”李隆基说出另一个收钱的手段,捐。
他跟着说:“快些定下来,正好今年分够了,可以上长安,明年开春考试。”
他想看看,有多少人愿意出钱买一个地方的名额。
“臣明白了。”张说聪明,再说也没用。
陛下等着看钱呢,一下子会有不少钱。
他也相信,江南和蜀地等繁华之处,地方给提供名额,一定有许多人愿意买。
今年不买,明年政策变了呢?趁着机会,赶紧把差不多的、又没拿到进长安名额的人送上来。
耽误一年,仕途就晚一年。
若耽误了两年,多少钱财能换?
“臣以为可。”姚崇不想触犯李隆基,因为现在他的地位不是很稳固,河那里还有个外相呢。
“臣附议。”卢怀慎更不挣扎,跟他有什么关系?
他有家族,工资都给了,还要怎样?
此事就定下来了,之后要研究的是拿多少钱换多少分,起个啥名字。
顺便各自去联系别的官员,先商议好了,等大朝会的时候通过。
不能到了大朝会上再讨论和争斗,陛下会生气。
翌日,报纸上出现了新的广告,李家庄子大量收购秋菊,价格高。
百姓们高兴了,李家庄子总是给人钱,从去年开始就收这收那,可帮了大忙喽!
蓝田县,长孙昕在吃早饭、看报纸。
“他要收菊花,是不是我等抢着收,定然有钱赚。
我想不通,哪一次李家庄子都赚钱,百姓偏偏认为他是好人。
看看茶叶和蒿子,他拿过去了,转手卖那么贵,低买高卖呀。”
长孙昕现在的名声好了,却依旧没忘记李易坑他的事情,不,是他坑李易被反坑的事情。
“东家,不可呀,我等收了无用,反而得罪人,真想收,可派人去问价。
若有利可图,我等去其他地方大量收购,再卖给李家庄子。
报纸目前只在京兆府流传及时,送到其他地方的要晚,我等抢在前面。”
幕僚罗欧丞给出一个办法,不与其争,而用其利。
别处的菊花不值钱,李家庄子给得多。
派人去其他地方大量收购,运回来卖掉,赚中间的差价,扣除运费和人工。
“岂不是帮他赚钱?”长孙昕心里不舒服。
“是他帮咱们赚钱。”第二个幕僚罗欧桁换了个角度来说。
罗欧炘紧跟着:“要快,不然别的商人发现了,他们会去收。”
“东家,我愿意亲自去外面一地。”罗欧骏更干脆。
第四百九十二章 原油提炼多用处
“他太能折腾了啊~~~~”鸿胪寺,各蕃邦的使臣一样看报纸。
他们此刻和姚崇等人的想法相同,你一个少年,不安心读书,你隔几天弄出个事情。
你要不要这么拼啊?你玩命呢?
宰相都没你忙呀,一年多,你看看你都干了什么?
你不怕被自己个累死?我们快累死了。
突厥人最伤心,他们和其他人谈好了,两千五百匹马,突厥出一千六百匹。
剩下的九百匹,由各部族分担。
“咱们不赔不行。”突厥的人郁闷归郁闷,事情到这个程度了,必须解决。
镶两个金门牙的人抓起一条烤羊腿:“动手被抓住,是国与国的事情,大唐没来追究,两千五百匹马,算是便宜的了。”
左眼三角眼的人拿出小刀,在那条羊腿上飞快地削了一下,削掉一大块肉。
“是呀,第二次再派人又出手,李易不反击,还可以有第三次、第四次。”
“你切我的羊肉作甚?”镶金牙的没理会李易的事情,瞪三角眼。
“你看,烤羊是昨天预约好,从天上人间送来的,又不是你的,我切点肉,你不高兴,我刺杀你,你不报复?”
三角眼用此事来证明李易为什么要出手,大晚上的怎么来的都不清楚,直接吓唬。
是的,吓唬,并不是要杀人,杀人的话,蜡烛多粗?人影多大?
“故此,咱们都害怕了,李易若达不到目的,可能会下毒,神医呀。
朱邪金山我等见过,当时病那么重,太医署太医无能为力。
结果去了李家庄子,看,现在活得多好,还镶嵌了新牙,不是人牙,比别的牙亮。”
络腮胡子的人没去抢那个羊腿,他从羊外脊上切下一条肉,顺便看镶金牙的同僚。
提起这个,金牙的人便不高兴:“派人去问,说换我这两颗牙,要两千缗,朱邪金山的好几颗,一钱未收。”
“朱邪金山跟咱能一样么,投靠大唐,李易对他们就好。
有的人还能为我等突厥辩解两句,李易恨不能转眼把我们给灭了。
他这个人,如若不除,必为大患,我突厥保证要在他身上吃亏。”
突厥领头的还在那里盘算着怎么杀李易,他肩负着重任。
赔马匹的事情,除了怕死,另一个是被对方把人给抓到了。
死咬着不承认有什么用?大唐官方不出声,难道就以为没事儿了?
只不过是双方暗中默契一下,一个没出事,还杀了人、抓了人,一方有愧,该赔得赔。
那马又不是给李易,送来转手保证给大唐的李隆基交到羽林飞骑手上。
他李易庄子上的挽马和军马够用了,他出行羽林飞骑跟随。
“太难受了,想个办法,压一压他,听说吐蕃写信回去,找能人过来,欲在各方面与李易一较长短。”
三角眼切下来一块肉,不用刀扎,拿起筷子夹,蘸一蘸细盐和胡椒粉的调料,放到嘴中。
“我估计是难,你们看报纸上的智慧小问答,哪一期来着。
说是有一个珠子,里面有盘旋的曲洞,怎么穿绳子。
第二期给出答案,一个是用蚂蚁,母蚂蚁与小蚂蚁气味归巢。
另一个是把线放在一个小的铁粒后面,用水不停地冲。
珠子一端朝上,晃,晃呀晃的就把铁粒给晃出来了,线也就穿上了。
这种用来为难人的计策,在报纸上是小问答,给大家看着玩儿的,李易得有多聪明。”
络腮胡子的人长得像武人,心却细着呢。
当初看到这个问题,想啊想,就是想不出来答案。
等着答案公布,居然有两个方法。
“别说,还有一大堆脑筋急转弯,问鸭子在水上游,为什么突然掉下去。
结果是水被排出去了,这是人能问的问题?他整天就琢磨这个。”
旁边有颗痦子的人跟着说,每天他们也会看那个脑筋急转弯,思考,再看第二天的答案。
这玩意儿上瘾啊。
在鸿胪寺里的人分析和谈论着李易的时候,李易在那里研究石油。
石油全是自动露出地面,然后被收集的。
李易拿着设备看比重和硫含量,比重大的是重质石油,硫含量多的也不好。
不过哪一种他都无所谓,他又不可能大比例利用,该浪费的全要浪费。
“居然是轻质低硫,咱国家很多其实都是重质高硫的,行吧,炼,收集三种油和石蜡,其他的……太可惜了。”
李易一想到土法炼油就心疼石油,他没办法收集。
唯一能用的就是……点燃,烧热水。
“对呀,烧水,开浴池,外来务工者那里,开大浴池,免费,不,两钱洗一次。”
李易想到了那些浪费的气体可以点燃,那就烧热水。
拉出来铁管子,不用,竹管子到外来务工者那里,建一大堆的洗浴场所。
只要石油源源不断拉来,就一直烧着。
冬天的暖气都有了,大棚里也不缺温度了。
当然,这些洗浴的地方不提供额外服务。
没有他那个时候明明本层就可以有搓澡、按摩,进去时还问你一句‘上楼不’这种服务。
那楼上有什么呀?李易表示不知道,不清楚,从来没上去过,真的。
“宋德,安排一下,该用竹筒的用竹筒,该用铁管的用铁管,实在不行就装在大水桶里运过去。
记得,两文钱随便泡和洗,咱不赚那个水钱,热水不值钱,赚其他买吃的了、茶水了、搓澡了、按摩的钱。
像北曲那样的姑娘,不准出现,想吃庄子里的菜,通过张家村子点。
自己带男人或女人,咱可以给提供单独的洗浴房间。”
有了打算的李易找来宋德去安排,浴池正好用上玄武岩。
烧热了,拿进去泼水出蒸汽,凉了再换,没有办法持续加热。
没钱的人花两文钱,可以洗个痛快,自己搓,或者是几个人一起来互相搓。
有钱的就享受吧,多少钱都能让你花出去,茶水分品的。
宋德掏跟本子在那里记,明明用脑袋能记住的,他非要写。
“老宋,你跟谁学的?别记了。”李易看宋德一眼。
“东主,现在铅笔在卖,有的人家下人就这么记。”宋德委屈。
“那是为了表示对东家的重视,你跟我还用这套?要不我给你放出去吧,给你足够的钱,契约不要了。”
李易鄙视地说道。
“东主饶命,别杀我。”宋德快哭了,我还能被放出去?我跟庄子断了关系,出去就是死。
“看,是吧?本子收起来,冬天给外来的人提供热汤喝,咱只要石油不断,就有用不完的柴火。”
李易摊下手。
第四百九十三章 相互试探有养廉
李家庄子在大量收购菊花的时候,工匠们忙碌起来,窑也在烧瓷砖。
瓷砖的质量并不比李易那个时候的差,就是一般人不会拿来修浴池。
李家庄子的几个浴池就全是瓷砖,庄户们愿意洗,只要不上班,整天泡在里面都可以。
然后泡出病,去找东主,为什么这皮都快烂了?
之所以不用陶砖,是陶有渗透,细菌在里面能孳生和繁衍。
正常的清洗,洗不干净。
像是当前使用的大木桶,更不用说。
最好的地方其实是皇家的汤池,那里面用石头铺,水是流水。
“舒服啊,小易,你庄子上的浴池听说要在别的地方建,能不能建几个相对……像包厢那样的?”
毕构今天过来,请了假,一起吃点早饭,就跑到浴池泡澡。
他也不可能天天在家洗热水澡,尤其是头发。
长头发天天洗,李易都做不到,以前头发不长的时候,他可以一天洗两次。
现在两天洗一次,洗完了没有吹风机,就是擦一遍又一遍,再自然晾干。
从沐休的每旬日子来看,大唐的官员是十天洗一次头发,至于洗澡,不清楚。
外面的人过来,能住在庄子上的是天天洗,包括南曲那些‘大家’。
现在他听到毕构说的包厢类的,笑了。
“老毕,有鸳鸯浴的单间。”李易给对方一个你懂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