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2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无怪乎这么好吃,原来是李东主所教。”
  “看样子还得等一锅,你们下次带两口锅,人这么多,轮换着来。”
  “快点呀,什么时候能好?我要尝尝李东主教的方法做出来的栗子。”
  众人就李东主的话题说起来,放心了。
  少年们一锅接一锅,午饭没吃,原本打算吃栗子。
  现在看栗子卖这么好,再炒两锅就没了,舍不得吃。
  买东西吃,还是不想花钱,忍一忍,有人跑去用竹筒装压力井的井水,灌个水饱。
  正如他们盘算的,两锅之后,没了。
  他们在那里用水给石头子降温,等着凉了放锅里抬车上去。
  相互看着傻笑,成功了,赚钱了。
  比上山摘了栗子直接卖要好卖,赚的钱是那么卖的一倍还多。
  “今天回去要多找人采栗子,再管关大哥借一口大锅,还是按照李东主说的算,一百天后给一倍钱。”
  宋小东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与其他少年说出他的打算。
  众少年使劲点头,咧嘴笑,有人笑一会儿,开始用那蹭黑的手的手背抹眼睛。
  也不知是哪个忍不住,哇一声哭出来,大家便跟着一起哭。
  “走了走了,不哭了,回去吃饭。”宋小东擦擦眼睛,招呼人装东西,去洗手。
  又买了些平日里舍不得吃的米,回去煮饭,然后就去醉仙居喝免费的汤、吃免费的咸菜。
  第二天他们雇了两辆马车,牛车太慢了,除非是使劲赶,牛跑疯了不比马慢。
  这次拉的栗子多,少年们搬两口大锅,带上了饭。
  从宫里出来采买的人发现了,直接包了一锅刚炒好的栗子,用一个个大筐装着回去。
  本是要分给后宫吃的,却不忘了送到政事堂一筐,装五筒的那种。
  “栗子的皮好剥,还没什么水,吃起来甜。”张说剥一个吃了评价。
  送东西过来的小黄门笑着回:“李易给蓝田县一群家中生活不怎么好的少年出的主意。”
  “又是他?呵呵!”卢怀慎手上拿个栗子,笑着边剥边说。
  “要教就都教,只教一些人,其他人看了着急,栗子又不是只有蓝田县才有。”
  姚崇想了想,终于找出来一个能够批评李易的切入点。
  张说又剥一个:“隆择去了李家庄子之后,从李易那里购买了很多红蓝铅笔,四处卖。”
  他说毕构,毕构卖光了一百份的儿童万花尺之后,工匠联盟给学去。
  他们能仿制出万花尺,却造不出红蓝铅笔。
  毕构就派家人从李家庄子批发,再回城中分批出去,都是笔芯。
  拿着笔芯用纸缠,缠好了就是笔。
  很多小孩子有了新玩具,也不乱跑了,在家中呆着找张报纸画。
  有的用万花尺画完,自己还能添几笔,画成别的东西。
  “他怎么想起来赚钱了?”卢怀慎不是很清楚。
  张说知道:“他说他一个户部尚书都不会赚钱,怎么为朝廷管好账?”
  “应该收他的商税,堂堂尚书,还赚这点钱。”
  姚崇想到了商税的事情,从毕构开始收就不错。
  “一天他家的人听说能赚一缗,可不是小钱。”张说摇头,扔嘴里半个栗子。
  这下卢怀慎和姚崇吃惊了,倒腾一下,一天一千钱?
  照此卖下去,卖一年,比他们的俸禄还高。
  也不用毕构亲自去作,他家的下人取一下、卖一下,完事。
  张说咽下栗子:“我要去问问陛下,李易那里还有没有差不多买卖,我家也需要钱。”


第四百八十六章 户部着急独开工
  “商人确实需要交税。”被宰相们羡慕的毕构同样吃栗子。
  他的栗子由他家的下人给送到门口,专门为他买的。
  黄门买的栗子是路过政事堂给送,其他人想吃,看宫中如何安排。
  毕构就知道了价钱,是卖生栗子的三倍。
  他想过炒栗子的人工、焦碳、铁锅和小筐。
  怎么算都不应该达到生栗子二倍的价钱,蓝田县的少年们多得了至少一倍利。
  同时他家中的人每天去李家庄子买铅笔芯,再转手卖,得钱一缗有余。
  他发现商人之利太过容易,至少他对比种田的人操劳时给出了定位。
  他没去想过商人赔钱的时候,也不考虑商人跑来跑去,舟车劳顿。
  “上次李易说的门球,只适合有钱人家的人玩儿,不然老人也得干活,女子的呼拉圈也不好。
  去一趟吧,问问还有什么小的东西,户部要不要帮着推广。”
  毕构准备由户部去推,让别人赚钱,顺便收税。
  他加快速度处理公务,吃午饭之前,赶到李家庄子。
  等他找到李易的时候,李易手上拿着一个竹片制作的鸟,鸟的肚子大。
  “老毕,户部不忙了?”李易把竹鸟放下,去给泡茶,喝几口要吃饭了。
  “最近卖铅笔芯赚了不少钱,我觉得商人交税要快些,每过一日,便是少收许多。”
  毕构着急推动大唐商人交税的事情。
  “兑换券没流通开,现在收税不合适,无法判定绢帛质量,容易被地方官偷梁换柱。
  商人运货本就不易,再带着铜钱和绢帛出来专门为交税,所需成本过高。
  绢帛与铜钱放到地方库房,增加了地方的保管费用。”
  李易反对,太着急了,乱糟糟的。
  成本耗费进去,大唐整体消耗,虽说户部能够提前得到钱。
  “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打仗要从户部出钱,我这个尚书难。你还有什么能赚钱的买卖?”
  毕构抱怨一句,话锋突转。
  “干啥?”李易警惕,赚钱的买卖我自己不会做?铅笔芯是见面礼。
  “我想让户部帮着推出去,谁用了谁就交税。先看看行不行,就在京兆府。”
  毕构把自己想到的好主意说出来,别人都不交税,单独那个赚钱的,学了就得交。
  李易撇下嘴:“东西好制造,你收不上来钱,你总不能派人盯着。不如你户部自己做,然后赚了钱补贴给朝廷。”
  “户部的人怎可做那等活儿?”毕构一听自己干活赚钱给朝廷,总觉得哪里不对。
  “这叫有效利用资源,户部成立一个投资部门,专门雇人干活,给发工钱,多的钱户部拿去用。”
  李易给出个办法,缺钱就干活呗,都为朝廷着想。
  “你先说说是什么活儿。”毕构要问清楚才行。
  “面条你吃过吧?汤饼。”李易问。
  “自然是吃过,现在许多地方学着天上人间,调制不同的酱,夏天还和黄瓜丝一起拌了吃。”
  毕构有点饿了,然后就琢磨中午吃面条。
  “卖面条,可以是成捆的,也可以盘成圈,别人买了直接放到锅中煮,方便。
  要是用油炸一下给炸熟了,别人吃的时候拿水泡开即可,中间有差价。
  我告诉你怎么大批量快速制作,现在都是用手擀,或者拿刀切。”
  李易说出来让户部加工面粉卖面条,卖面赚钱。
  “磨面也费劲,现在很多人吃麦子是脱壳后蒸煮吃。”毕构认为还要收麦子粉,麻烦。
  “过些日子,我庄子上卖面粉,价钱便宜,脱了壳的麦子,拿过来一斤,可以换全麦面粉十三两到十两吧。
  含的水分不一样,含水少的,脱壳麦子就是一斤换十三两,若是太湿了,不要。”
  李易放下茶碗,示意毕构跟着去吃饭。
  “我吃面条,要凉的,多放大块肉卤,但不要太咸。”毕构往外走的时候提要求。
  “你吃肉多好啊,然后吃碗面条,还得给你现炒卤,庄子上的都是小块肉。”
  李易劝,换一个吧,干活的也累。
  “我自己拿麦子给你磨,然后给你加工的钱不行吗?”毕构话题重新转回去。
  “行啊,按照半成的麦子钱来算,二十钱的麦子,就是一钱的加工费。”李易点头,没问题。
  “就是说我给你二十石的麦子,你给我十九石的面粉?”毕构换了一个角度来说。
  李易摇头:“不是,是你给我二十石的麦子,我留下一石,把那十九石给你磨了,你自己把东西拿走。”
  “你是不是有很好的技术?哦,叫设备。”毕构琢磨一下,觉得有新技术了。
  “有,可是推广起来费劲,别人做不出来,要齿轮、连杆、粉碎部件,木头和竹子的不行。”
  李易摆了摆手,说起制造的东西对材料的要求。
  “要铁?好铁?”毕构失望了。
  “中间的地方用瓷也行,烧出来合格的瓷器,用它来磨麦子,瓷器的硬度比麦子高不少。”
  李易推开食堂的门,吸了口气,说道。
  “瓷器容易碎。”毕构觉得瓷不行。
  “它是脆,在制造的时候螺旋形状要改变,凸起的位置要短,这样面对麦粒的时候,就不会受更多的横面力。
  我准备试验一下,行的话就用,不行继续拿铁的做。
  别人愿意买设备,我也卖,价钱高,他们拿去给其他人加工面粉。”
  李易对这个也不是很有把握,他又没有那个陶瓷工业应用的制造技术。
  二氧化锆可不是那么好造,太费劲了,有那时间,都不如多找几个铁矿了。
  等着别人给毕构下面条的时候,李易拿出来一个绞肉机,金属制造的,有大小网。
  手摇给毕构选大孔的制作块大的肉馅,这个快。
  看他摇动,毕构露出好奇的神色:“小易,面粉是不是也能这样磨出来。”
  “对呀,我就是要造这样的磨粉机,要的这种手摇的,一天能摇出不少,自己家吃,不用多长时间就能做出来吃一顿的面粉。”
  李易说着停下,把肉馅拿去炒,厨房的人过来收拾机器。
  他其实剁的话比这省事,他想让毕构看一眼结构。
  像胡椒粉、咖啡粉,都是这个结构给磨出来的,原理相同。
  磨麦子同样没问题,制作大的用牲畜或水力带动,就是面粉加工厂了。
  需要的目数要多,不然磨出来的面粉不够细。


第四百八十七章 面条未说有铁矿
  李易制作好肉卤,毕构趁着这段时间一直看厨房的人收拾绞肉机。
  他长这么大,头一次知道肉馅还能这么快做出来。
  显然制作的越多,用此设备越节省时间。
  想来磨小麦粉比用磨慢慢磨要快多了,至于用舂的方法想获得面粉,得累死。
  面条好了,毕构自己去端,又回来选两个他爱吃的菜。
  “那东西我看用铁不少,若是没有战争就好了。”
  毕构想到李易刚才那的样子,挺沉。
  大唐缺铁,有点铁就用来打造兵器,百姓家中许多连口铁锅都见不到,全用陶的罐子煮。
  菜也放进去一起煮,然后吃腌的咸菜。
  日子一天接一天那么过,听说有的百姓还得管别人家借刀收拾肉,平时用石刀或陶片切菜。
  李易沉默,他犹豫着要不要说出来几个铁矿的位置。
  现在没在大唐版图内的矿不能说,归大唐控制的地方,大唐可以去挖,有露天矿。
  管他是富矿还是贫矿呢,先挖出来炼成铁再说。
  像什么鞍山的铁矿、本溪的铁矿,坚决不能说,说了就是资敌。
  另外河北道东北面的迁安铁矿也不能说。
  白云鄂博铁矿不错,可惜,被突厥占着。
  四川的攀枝花,在西南蛮手里呢,过去打呀?
  即使打下来,那吐蕃必然联合西南蛮猛攻啊,铁矿谁不想要?
  海南那里有铁矿,石碌,太远了。
  “在当涂县的上面,矛山的西边,有一个很大的铁矿。”李易抛出来一个铁矿。
  马鞍山,那里现在也没有什么人,唐朝的时候是山,连个村子都看不见。
  “真的?”毕构很自然地问出来。
  “假的。”李易低头吃菜。
  “好挖不?有多少铁?”毕构不怀疑了,他是户部啊,管着矿业。
  “现在咱大唐发现的矿,加起来也没有那一个地方多,那里好多个地方能找到,很好找。”
  李易露出笑容,七大铁矿之一,储量还用说么,当初岛国的人就拼命抢啊。
  他慢悠悠吃,毕构吃不下去了,满脑子的铁矿。
  他囫囵地吃两口面条,抬头盯着李易瞅,似乎想从李易的脑袋上瞅出个花来。
  果然是宝贝呀,怪不得陛下派人来保护,而且不允许任何人说不该说的话。
  姚崇他们没说错,问什么都知道,自己今天感慨一下铁少,百姓不易,这就扔出来个大铁矿?
  几口下去,毕构把一碗面条吃完了,菜是一筷子未碰。
  “小易我先回去了,那边忙。”毕构一刻不想多呆,刚才吃的面条什么味都不知道。
  “老毕,附近还有一个矿,在盩厔县,这个矿就是产量少了点,不过铁矿石含铁高,六成多。
  我得给你画图,不然你找不到,说是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