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2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办法放出去,在长安任何一市一炒,别人学到了。
  “那我庄子上的人不用干别的了,整天卖糖炒栗子,栗子再多,一年不过一季。
  即便二十个县全出产栗子,整个京兆府一百五六十万人口,还能剩下?
  这个办法会传出去,传到各地,可惜河北道那边被契丹占着。
  那边有几个县的栗子好,炒完一捏就开口。
  东北一大片地方给契丹和部分突厥人用,当真是可惜喽。”
  李易说起栗子,惦记起了河北的那几个县的。
  还有东北的大量的松蘑,以及冷水湖里的鱼。
  “李东主,等回去,你庄子上也炒吧,给兄弟们尝尝,兄弟们没什么钱,都给家里了。”
  郭子仪又担心人多栗子少,再不抓紧,等栗子没了,上哪吃去?
  “炒,核桃也吃,一天一个孩子吃两个,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即便是制作成果脯。”
  李易说着核桃,想起来榛子、松子也到时候了。
  今年要多储备,去年的吃着吃着,没有了,只能去城里买,那么贵,凭什么?
  “停车,吁~~~”李易想着的时候突然喊,自己一着急也喊。
  马确实听话,听到吁了,速度放慢,站住。
  还有一匹马扭头,用大眼睛看李易,似乎在问:干啥?有事儿?
  “这家房子不行了,县里得给修,怎不报上去呢?”李易跳下车,来到一个院子旁边。
  用泥和草建的房子不仅仅裂逢,还倾斜。
  院子里没有菜,只有两只鸡在那扒拉着找东西吃。
  李易说的县里要管是正常公务,有贫困户,县里必须出手帮忙。
  或者是县里的官员帮着找同族其他富裕的人家帮一下,尤其是年岁大的老头无人照看的情况。
  制度都是好的,包括长安的悲田坊。
  古代人也不傻,知道怎么处理方方面面的事情。
  只是朝廷也没钱,还要打仗、给官员发俸禄。
  “家中有人吗?我是醉仙居的东家,有人没?”李易站在院子外面喊。
  喊了几声,屋门开了,一个老妪颤颤巍巍地走出来。
  “大娘,我是醉仙居的东家,我叫李易。”李易又喊。
  “知道,知道,李东主,你进来,没锁。”老妪继续走,栅栏有木门,没锁。
  连个木头的销子都没有,就歪歪地放在那里。
  得到允许,李易才推开栅栏门进去。
  他很自然地挽住老妪的胳膊:“大娘,家中还有其他人吗?”
  “这边没有了,就我一个,小儿子五年前说是跟人学艺走了,也不知道去了哪里,一直不回来。
  大郎前年帮着给运军粮,路上被滑落的山石砸死了,大儿媳妇改嫁。
  倒是想把我接去,可人家也有父母,我去了算什么。
  要不是今年不等开春眼睛就看东西模糊,我能收拾家,有太医署的人过来给开了药,再喝几副就好了,能好。”
  老妪朝着李易的方向笑笑。
  李易把手放到老妪的眼前晃了晃,老妪的眼睛有轻微反应,没瞎。
  “大娘,你这房子住不得了,再住下去,突然就……”
  ‘咔咔咔,嚓,轰~~~嘭~~~~’李易话没说完,房子有响动,然后轰然倒塌。
  李易抱着老妪趴下,同时几道身影直接撞开栅栏来到两个人身边,抬着蹿出去。
  李易回头看看,起身拍拍灰,笑了:“呵呵呵,大娘你看,房子没了,跟我回庄子。”
  “贵人啊,贵人啊,果然是神仙,他们说得没错,今天要不是你来,我在屋子里就被压死了。”
  老妪哆嗦得更厉害了,别看眼神不怎么好,房子倒了她还是知道的。
  不过转过头,她又拒绝:“不去,我要等我的小儿子回来。我到你那是个累赘,做不得事情了。”
  “大娘你看啊,你家房子是倒了,地在,你把地租给我,我用来赚钱。
  然后你拿着租金到我庄子,我租房子给你,你地大,我房子小。
  额外的钱就是你平日吃喝,还有雇人照顾你的钱。
  剩余的钱,用来打听你小儿子的去处,等找到,你小儿子回来,你跟他生活。
  正好我不租你地了,你也不租我房子了,谁都不吃亏,好不好?
  就这么说定了,上车,我继续往前看,你家这地呀,我用起来能赚不少钱。”
  李易想到个好办法,互相租赁一下,他扶着老妪上车。
  老妪眼泪流下来,也不拒绝了。
  似乎知道自己要是不答应,没办法活下去,还得等小儿子呢。
  “大娘,家中有什么东西不怕丢,我叫人仔细清理,拿过来你选哪样要留下。”
  李易把老妪安排进车中,说出让对方放心的话,有的东西是纪念。
  转过头,李易对外面喊:“哪位兄弟去趟醉仙居,叫人到此,顺便把本县所有看着不行的房子修修。
  我是大户,有钱,我行善。但告诉关小潭,帮我问问姓陈的县令,他在干什么?
  若是等着商税交过去,就不用等了。
  我们今年亏损,回头我就把怎么亏损的账交上去。
  赔钱了,难道还要收我的税?那我可得好好说道说道了。”
  “我去。”外面一个羽林飞骑开口,伴随着马蹄声离去。
  “李东主,你是好人啊。”老妪听着,给李易一个评价。
  “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好人都被欺负,我被人欺负了,一般都是忍着。”李易往自己脸上贴金。
  “听说了,宰相肚量,以德服人。”老妪继续夸。
  李易:“……”
  他对这两个褒义词有另外的看法。
  “东主,前面有个车队过来,说是回长安的官员,有牌子,兄弟去交涉,对方说让我们靠边等一等。”
  郭子仪的声音这时传过来。
  “告诉对方,不管是谁,靠墙站,不然收拾他。什么官就敢跟我抢道?惯一身毛病。”
  李易正在找车里的设备,要看老妪的眼睛情况,是花眼啊,还是白内障,或者是其他的疾病。
  听到有人敢让他的车让路,怒了,我这是救护车。


第四百七十五章 事无巨细存方法
  路两边停了车和人,李易的队伍在路中间走过去。
  对方让了,让的不是什么救护车,大唐也不流行让救护车。
  是羽林飞骑表明身份,对方才让的,怕,得罪不起。
  对方不可能问羽林飞骑执行什么任务,或者保护的是谁。
  羽林飞骑是陛下私军,打听任务是几个意思?保护的是谁,需要跟你汇报?
  “李东主,我头一次坐在车上叫官员让路,唉!官啊。”
  老妪接受着李易的检查时对李易说。
  “对呀,官啊,郭长史,查一下是什么官,走在路上就让别人躲开,我正三品的我说过什么吗?
  他以为这是清朝呢?随便一个官就牛逼烘烘的,有本事他打着牌子进长安城。”
  李易觉得这事不能轻易算了,他保证,不是因为对方冲撞了他,他才记仇,对,不是,绝对不是。
  “大娘,你这个病太罕见了,女的这么大的岁数居然还能中浆。
  中浆这个病一般是男的多发,同时年岁大了没有。
  寻常即使发病,也为单个眼睛,不是双眼。
  你的情况是太过焦虑,中浆就始终不好,有漏。
  加上老花眼,看东西前面有一团黑,偶尔见到东西,样子和以前看到的形状还不同。”
  李易检查完了,老妪双眼中浆,同时有老花眼。
  中浆的眼睛没有愈合,偶尔还会渗漏,必须要消除焦虑的情绪。
  至于视力能否恢复,恢复到什么程度,天知道。
  但保证能恢复一些,不至于现在这般严重。
  “是,是,李东主你果然是神医。”老妪承认李易说得都对。
  “大娘你这个病要养,不能被烟熏到,不能着急,不能吃辛辣的食物,不能总流泪,别担心。”
  李易宽慰着老妪,并给出医嘱。
  “好,好,都听李东主的。”老妪此时没有任何办法。
  若不是惦记着小儿子,有个盼头,她早就一死了之了。
  李易又陪着说几句话,叫个人进来陪着,他出去继续看县里的情况。
  高墙大院的他无所谓,根本没看在眼里。
  他只看疾苦,想原因,琢磨改变的办法。
  他想把蓝田县当成一个样本,给别的县作参考。
  他那时牛逼的村官,能在自己捞几个亿好处的时候,让村里家家起别墅。
  百万以下的车都不好意思在村里开。
  然后有人要摘桃子,抓起来,村子里的人不答应,最后只好判了个缓刑。
  李易觉得自己能让蓝田县家家盖楼房,最少是二层的小楼。
  因为有焦碳了,本地的土也适合烧砖、烧瓦、烧水泥。
  二层楼盖上,一楼不住人,赶上涝灾,再冲也冲不垮房子啊。
  当地没有大涝,不然还能有人活着么?一层的泥草房,一冲全没了。
  干旱也不是问题,打井呗。
  旱不了多长时间,蓝田县的小河多,旱几个月,除非遇到小冰河时期。
  “这个臭水沟是怎么形成的?自然雨水和山水冲刷?厕所都在旁边,不行。
  粪坑里掏出来的东西不能堆在路边,给设计一下,混合到处都是的矿肥石头和土。
  再多撒石灰,往后面挪,不然生病啊,观感上也不好。
  这树得砍了,哪有房前杏的道理?那家榆树也不行,招蚊虫。
  他家是山里红的树,行,就是太高了,要打杈,可以嫁接一下山楂枝。
  这房子后面有小山坡,坡上都不长树了,前院那么大干啥?宅子往前挪,后院大。
  发生泥石流的时候,相对来说活下来的机会更多,最好是把后面的山种上果树……”
  李易晃荡着两条腿,坐在车前面,一路看一路说。
  郭子仪和其他的羽林飞骑快给跪了。
  他们看到了李易的另一面,对房屋、树木、沟渠的布局居然也如此了解。
  这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在处理大方向的事情上从来不差。
  结果遇到了县中百姓的小细节,还是那么游刃有余。
  哪个县若是由他当县令,县中的百姓等着享福吧。
  不,不用他当县令,眼下便是如此。
  蓝田县距离庄子最近,又有醉仙居和其他买卖,所以他过来。
  本县的县令?呵呵!十个姓陈的新县令也比不上李东主一成。
  他不但能看出问题,还能随口说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县令考科举上来的,对地方的事情又能了解多少?
  “李东主,明年你考科举吗?今年你去忙着处理蝗灾的事情,明年没事了吧?”
  郭子仪到现在,还认为科举出身好用。
  他就是武举第……没跟其他人一起排。
  武举第一不是他,第一是甲等第一,他是异等。
  “不知道哇!三哥之前说应该考,后来又说再等等,大哥以前说过,应该单独为我开秀才科。
  我以前也想考,然后当个京畿县的县令,随便哪一个就行,我不挑。
  我目的是带着县里的百姓过好日子,如今看来,我不当县令也一样。”
  李易在那晃荡着腿,无所谓地说着。
  “是哈!”郭子仪还能说什么。
  别的有才华的人,陛下恨不能立即就给授个实权官。
  换成李易,陛下不想让他当大官。
  当当官就见到面了,原来的兄弟,变成了君臣。
  至于说权力,李东主说出来的话,就是国策,陛下重之又重。
  而当官赚的俸禄,李东主现在都是每个月有人送上门,由宋德接了放到一边。
  三品官一个月的俸禄,不够李家庄子的庄户们吃一顿饭的。
  庄子若是指望李东主的俸禄,全得饿死。
  “那家不对,缺心眼,地势走向正好低处在他家,他家舍不得改宅院布局,就把原来的沟给填了。
  然后在那个地方堆了土堆,以为可以在下雨的时候阻挡水,看土壤情况,应该是今年才做的。
  那么大的宅院,上面没有其他住户,就是山水,应该修穿院渠。
  渠不应该穿院是指上面有人家的情况,而不是山水,有人家会有污水流下,所以不应穿院。”
  李易有看到一个大户人家,这要是涝了,院墙都给你冲倒。
  穿不穿院要看实际情况,山水穿院是活水,住户的沟渠穿院是病水。
  显然测风水的人照着书本上的知识瞎说。
  “过去个人,与这家说说。”郭子仪不希望眼前的人家倒霉。
  叫人说一声,听了就改,不听,等被冲了再改。
  “回去吧,大概的情况我都了解了,陈县令那里我不怎么满意,过来办事啊,就指望商税可不行。”
  李易不想看了,蓝田县大,看到头,晚上也看不全。


第四百七十六章 烧烤警惕危机含
  李易回去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