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李易说实话。
“我不信。”长孙昕大喊,吃完了拉肚子?
“我把籽留下,皮子搓下来,做成酱,分你一份。”李易良心发现。
转身他走了,长孙昕继续敷眼睛,同时吩咐:“再去找找,找籽,我要种。”
他根本不知道,这种小米椒找几个粒,他根本种不出来。
李易不吃饭,坐上车回庄。
“东主,这东西就是你拿出来的那种很辣的面?”跟过来的青松坐在李易对面问。
“差不多,是另一种,种起来比较麻烦,需要先育苗,然后栽在大棚里。
我会拿出来一部分在长安天暖和的时候种到外面,让它适应一下环境和温度。
存活下来的再种植,直到不需要育苗,撒种子就能种的时候,可以京兆府一带大力推广。”
李易担心长安地区的温度不适合小米椒的生长,怕一下子给种死了,必须放大棚里,玻璃大棚。
直接种在地里,太耗费种子,先育苗就节省了。
等种得多了,无所谓怎么种。
取了种子,在阳历四五月的时候扔到栅栏边,说不定就长出来了,最多浇点水。
李易回到庄子,李隆基等在他院子中。
“问清楚了,长孙昕吃到一种很辣的东西,想坑一下醉仙居。
我估计他是以此为理由查封、捞钱,所以把东西放到免费汤里。
就是咱们吃的辣椒酱的辣椒,另一个品种,辣,我在大棚里种上,就会有很多辣椒。”
李易简单介绍一下情况,又给李隆基看看手上的袋子。
李隆基咽口水,他喜欢吃辣椒酱,尤其是肉酱。
不用别的菜,一口辣的肉酱就一口饭即可。
“到时间建新的大棚了,现在要给辣椒育苗,然后种上,等着收种子,不能吃青的。”
李易同样有口水,他知道很多辣椒的菜。
“再等几个月。”李隆基忍耐,现在太少,就跟胡萝卜似的。
“辣椒这个东西,吃了能让人感觉暖和,出汗。
有的人不适合吃,在医书中有写,现在补上了品种。
另外可以当武器使用,煮辣椒水,在城池防守的时候往下喷洒,进到眼睛里,人就睁不开眼睛。
辣椒多了之后,比泼热油和热粪水好用,凉的一样刺激,不用烧火,而且省钱。
用唧筒往爬梯子人的脸上喷,他们只能低头,城下一片敌人低头,比较好打。”
李易出馊主意,打仗嘛,无所不用其极,只要一点能帮助多杀人的方法,都要用上。
李隆基想一想:“熏烟是不是也好用?”
“好用,熏烟没有辣椒也有别的东西在上风头放。”李易觉得熏这个方法作用小。
用其他的辛辣物和有毒的烟熏人,一样可以。
李隆基满意地回院子,李易去泡澡。
蓝田县的长孙昕在发呆,他的小妾在旁边一起发呆。
“你说,为什么每次我想要坑李易的时候,就被他拿到好处?”
过了好一会儿,长孙昕终于说出话来。
他的小妾看看他,低头叹一声:“唉!是我们不知道那些东西有什么用。”
“对,李易懂得多,我要找人,找有本事的人。”
长孙昕攥了攥拳头,发现问题所在,什么阴沉木了,到现在他还不清楚能干什么。
至于找到的很辣的东西,李易说是用来吃,那能吃吗?吃着辣,肚子疼。
长孙昕准备找好的幕僚,他就不信了,遇到好东西就给李易送去,还是自己主动送。
若是有几个懂很多事情的人帮衬,不怕想不到好办法。
“对,不能总是我吃亏,我要找补回来,李易,我跟你没完。”
长孙昕挥舞了一下拳头,给自己鼓劲,跟李易杆上了,不占一次便宜,睡觉都睡不好。
第四百六十七章 蜀地盐帮迅若电
在长孙昕琢磨找什么幕僚帮忙的时候,蜀地荣州和义县旁边的中江水码头,一艘艘船在靠岸。
“军资,军资,其他船避让,码头加灯笼火把,先搬我们的货。”
打头船上的一群人齐声喊。
本来要降帆靠岸的船,立即调整帆,船开始偏离码头,同是船行的人与其他船上的打信号。
现在属于顺流,船回到江中,需要调整,不然就被冲跑了。
码头上的搬运工,休息的也站起来,更多的火把被点燃。
几艘船在靠岸,船队后面的船继续向下去泸州,会有一批船停下卸货。
从泸州那里再经过汶水去戎州,再卸货。
另外四个地方,一个在东边的巴州,一个下西南边的夔州,还有更东边的凤州和梁州。
凤州和梁州不适合由蜀地运送东西,不如从长安送,长安更近。
后两个地方,带着兑换券的人直接把兑换券送去就行,当地认这个钱。
另外五个地方只能依靠蜀地的盐商。
加起来十二天的时间,快马跑了九天到蜀地。
杨环晋和黄贤荣接到信,用一天的时间筹集物资,当天晚上分发各地。
两天之间顺流扬帆,最先抵达的是荣州。
他们要送的是绢帛和铜钱,绢帛凑大数,铜钱补不够两缗之外的。
益州的商家们都茫然了,偶们这边的盐商疯了?
一个个跟催命似的,东西和钱运到码头,把别人全赶到一边去,盐商喊着军资先占位置。
装好一船走一船,本来就是顺流,还扯上帆,也不怕把路上的其他船给撞了。
和义码头的东西卸下来,负责人招呼其他人过来帮忙送到荣州折冲府去。
此时的右骁卫将军李玄道还在路上,领着凤州和梁州的军队在急赶,没到地方呢。
等船上的货卸完,朝廷的急报刚刚送到荣州,从码头到荣州州府,差不多半天时间。
蜀地盐商就追着急报的速度跑,急报的人到了蜀地后,也是乘船,陆路没法跑。
急报的人用小船,船速慢,盐商们是大船,有桨、有帆。
两个时辰后,刚才穿过去的船队一部分停到了泸州码头,另外的转向汶水。
走汶水是逆流,河弯来弯去的,有的地方需要纤夫。
船队的人划着桨、调整着帆,先自己冲一段逆流,等着遇到纤夫的地方,再用纤夫。
纤夫晚上拉纤打火把,很危险。
不过这时就不要求速度了,加钱,只要船在前进就可以。
人力和船钱,蜀地盐商们自己出了,没去碰李易给的兑换券上的钱。
一个是为军队送东西,要打了,自己是盐商,应该支援一下。
另一个是他们盘算着,碰了兑换券里的钱来运输。
以后在长安那边找李易帮忙,李易帮,但是,同样需要花钱的地方,李易不出钱。
现在自己等人出了额外的钱,等去长安办事,手头没有活钱的时候,李易自然会帮着掏。
尤其是长安官员们,李易吃得开。
荣州折冲府驻地,折冲都尉余子龙在油灯下写奏章,要送到长安,表示他这边没问题。
昨天晚上接到的官文,今天一早他告诉给折冲府的军户们。
军户们纷纷回家准备,主要是粮食,武器和甲去库房中取。
折冲府一旦出发,没有更多的辎重,辎重之后才会送到前方,这一段时间得自己带吃的。
有的妻子一边蒸饭再炒干,一边抹眼泪,不知道丈夫这一次能不能活着回来。
家中的孩子也不闹了,老人帮着一起忙。
当丈夫的睡觉,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声令下,便要集结。
对他们来说,这就是命,折冲府不需要交租庸调,自己备轻武器和轻甲,行军的军粮。
丑时末的时候,荣州折冲府的地方外面有喧哗声传来。
斥候跑出去,过一会儿回来,喊醒一直没睡踏实的余子龙。
“何事?”余子龙以为要开拨了。
“咱们的盐商从益州给送来的大量的绢帛和铜钱,一路催着赶,刚刚赶到地方。”亲兵回答。
“给谁送?”余子龙还是不明白。
“府兵,咱们也有,一人两缗。”亲兵看上去很高兴,白得两缗钱。
“谁送的?”余子龙觉得自己在做梦,有人过来给折冲府的人,一人送两缗钱?
“说是陛下让李易送的,李易在长安东边的灞水河畔有个千亩地的庄子。”
亲兵说出他自己都不相信的话,可没办法,对方就如此说的。
“打水,我擦擦脸。”余子龙想清醒一下。
简单收拾一番,他出去,见到了盐商派出来的负责人,潘管事,就叫潘管事,姓潘,名管事。
“潘某见过余都尉。”潘管事递上文书。
旁边有人挑来灯笼,余子龙打开看。
上面写:禀余子龙折冲都尉,我蜀地盐商接急报,得兑换券数万缗,换绢帛铜钱,领陛下之恩,成金紫光禄大夫李易之事,凡被调之府兵,每人送两缗钱财。
后面是一连串儿的印章和手印、签字。
余子龙看到一个就能想到对方的情况,蜀地有名的大盐商,全在上面。
他们单独拿出来是蜀地盐商,在一起的时候是蜀地盐帮。
余子龙又看一遍,字不多,大概能看明白。
有一个东西叫兑换券,好多钱,能换成其他的钱。
陛下知道这个事情,估计是陛下让送的。
有一个叫李易的人是成金紫光禄大夫,怎么就一个文散官呢?正三品的文散官没有实职?
若非是送钱过来,而是要钱,绝对是骗子。
“李易有好几万缗的钱?陛下让他出钱,他就出了?”余子龙问潘管事。
潘管事当初一起跟着去长安,他知道一些情况。
“是,十万缗,有两个州府我们距离远,已经分开了,剩下的我们管。”潘管事答。
“他有一千亩地?”余子龙再问。
“没错,就在灞水边。”潘管事又答。
“那他的地里是种的金子?”余子龙有些愤怒。
“差不多吧,冬天长安以前除了皇家,别处吃不到黄瓜,现在能吃到寒瓜,李家庄子有种。”
潘管事理解余子龙的想法,他还是如实说了。
余子龙这次愣了,似乎在想什么,过了片刻,他轻声说:“花露水,李东主?”
“余都尉好见识,正是他。”潘管事笑了,知道就好,方便交流。
“既然是他,估计有钱,钱留下吧,待天明,本都尉发给兄弟们。”余子龙答应下来。
潘管事摇头:“不行,得我们的人,按名册,亲自送到每一个人手上。”
第四百六十八章 蜀商看重士气腾
“你信不过余某人?”余子龙瞪眼,一副要干的样子。
潘管事微笑以对,他才不怕呢,他此刻代表的是蜀地盐商。
“还不请潘管事进来。”余子龙也笑了,招呼手下,放行。
他懂,钱他贪不到了,不如做个好人。
怎么说送钱的也是个正三品的文散官,比自己品级高。
在长安能跟陛下扯上关系,不可轻易招惹。
一群人推着车、扛着袋子进来。
军士给送水喝,不看在对方辛苦的份上,难道还不看在两缗钱的面子上?
潘管事等人确实累了,他累,一路着急赶,还要临时雇佣人手。
干活的不用多说,干活还有不累的?
大家找地方坐着喝水,余子龙陪在潘管事身边打听李易的事情。
他和长安有书信往来,对方提到了花露水李东主。
据说很有钱,跟平康坊的姑娘们关系亲密。
对,信中重点说李易和平康坊的事情,尤其是南曲。
这让余子龙心生向往之,漂亮的女子不一定能进南曲,但能进南曲的基本上都漂亮。
“潘管事,你见过很多南曲的姑娘?馨研大家怎么样了?”
余子龙不问钱的事情了,他打听重要的事情。
“没见过,倒是往来书信中说,她们总会去李家庄子。”潘管事给出个答案。
蜀地盐商不能断了与长安的往来,有铺子在,有人手。
“那你说李易能吃得消吗?”余子龙一点都尉的样子都没有,说话的时候还挤眼睛。
潘管事跟着贼兮兮地笑了:“听说馨研大家们一过去,李东主晚上叫喊的声音都能传到长安东城墙上。”
“那不是好几里么?”余子龙露出惊恐的神色。
“对呀,李东主拿喇叭唱歌,哎呀,那么多歌呀,可好听了。”潘管事说。
“那等事情还能用喇叭唱出来?”余子龙继续震惊。
“可不是么。”潘管事跟着闲扯,不然干什么啊,现在要是睡,一会儿起不来,不如就聊吧。
当太阳跳出地平线的时候,各家各户炊烟升起。
平日里两顿饭,家中的男人要出征了,得给吃好好的,不然没力气倒下,就不是多吃一口饭的问题了。
“去,找兄弟们集合。”余子龙一直在聊,他睡不着,看时候差不多了,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