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易呀,管上户部,我才知道你给出了主意,在蓝田县先收商税,并使用更好用的三联票据。”
毕构说正事,已往的户部尚书,按部就班。
他过来,等待他的是商税。
唐朝到现在,未收过商税,百姓种田交租子,拿着租子用。
突然来个商税,不怎么会玩。
“毕尚书,税的事情,地方要有一定比例留下,让地方用来修路和做有利民生之事。
县里的税交到州府,县中留一部分,留一成试行。
蓝田县不算,需要先把亏空补上。
州府拿到税款,可留一成五,其余七成五交到户部。
看看这个比例好不好用,不好用再调整。”
李易称呼改变,说正事。
毕构听,问:“已经有纸币了,运输方便,照比以前那样,不给地方留不行?有事再为地方拨付。”
“没钱谁给你好好收税?叫地方官员看到好处,他们才愿意动起来。”李易诧异地看毕构。
“你让他们贪腐?”毕构同样诧异。
“他们贪污是吏部的事情,当然,户部可以去查账。
收了商税上来,户部要开始考虑取消百姓的调了。
地方上有钱,以雇佣的形式征召百姓,百姓多了二十天富余的时间。”
李易一直在盯着取消调的事情。
调的免费二十天劳动坑人,要自己准备食物,还得去指定的地方。
卖力气干二十天,半个月都恢复不过来。
干的活不同,不专业的人事倍功半。
“若地方留下的税,不足以支付酬劳怎么办?”
毕构不反对取消调,谁都知道,只是没办法,他担忧的是税收得少,不够用。
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信有问必有回
“县里钱不够,看那工程是否必须做,必须做的可向州府申请款项。”
李易不认为这属于什么问题,没钱别干啊。
转过头他又说:“吏部考核,应该以地方发展为主要指标,地方的商铺要交税。
收不上来税,说明当地人没钱,当地没钱,想办法让他们有钱。
好比蓝田县,我过去买地采石头,许多人就有钱了。
还有京兆府二十个县,每县我今年作示范,教他们种大棚。
明年有愿意的,我出钱给他们买布、建暖道,甚至帮他们卖菜。
他们钱多,拿出来花,商铺赚钱,交税,税多,地方县里留的钱多。
有本事他们让百姓收入番倍,多收十万缗的税,我让他们贪掉五万缗。”
李易说出自己的目的,带百姓过好日子,给朝廷赚钱,为先。
官员自己捞的事情,那以后再说。
毕构听懂了,官员、百姓、商人一起赚钱。
官员想办法找李易这样的过去花钱带百姓赚钱,赚得多,捞得多,还能升官。
“长此以往,官员贪腐成性,再难治了。”毕构不认同。
“现在的官员不贪哈?”李易轻飘飘说出一句。
毕构嘴动了动:“……”
翻译过来就是:老铁,扎心啦!
都是贪,一个是百姓没钱,硬从百姓身上刮钱贪。
一个是带着百姓赚钱,再贪更多。
哪一种贪都不对,不过百姓更喜欢第二种。
缓了一会儿,毕构终于能说出话了:“地方应怎般作?”
“我拿出来两种纺车,大水力和多锭脚踏式。到各地去加工布,干农活的百姓有时间上工。”
李易举例子,他发现唐朝的新发明太少了,不如宋朝。
等到了明朝的时候更厉害,一项项新技术,层出不穷。
“另外我还有新的造纸技术、煤炭应用技术,包括炼焦,对冶铁方面有推动。
铁多了,就可以制作更多的新工具。
今天多织布,明天多养殖,改进车轴多运输,烧水泥修路盖房子快。
全需要人手,人干活便赚钱,大唐百姓才有好日子过。”
李易给毕构讲,他发现很多人咋跟不上思路呢,这些在他那边几乎都懂。
“赚钱的主意和技术,哪有那么好想的。不然你现在马上拿出来一个赚钱的办法,不然我不信。”
毕构对着李易大声说,一副你也就是之前琢磨好长时间才琢磨出来一个的架势。
他昨天听说跟李易说话,讲究的是有问必有答,习惯为随问随答。
他不信,这还是人吗?十七岁的少年,你打娘胎里开始学,你又能学多少?
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人又不是没有,他们也做不到此般程度。
他决定采取激将的方法,刚才问的那些不算,估计是李易早就想好了,必须问新的。
“呵呵呵……”李易笑起来。
“小易,看,我说对了吧。”毕构再激一下。
“老毕,你家住在怀贞坊是吧?”李易笑几声停下,问毕构的家。
“不错,离朱雀大街就隔了一个坊,热闹,我那还有亭子和一个小树林。”
毕构说到家,骄傲了,有钱。
“好,不少钱啊,我就比较穷,只能住城外。”李易佩服一下。
毕构:“……”
他这次是:老心,扎铁啦!
“老毕,你说一个给什么年龄人用的东西,我就给你一个办法能赚钱。”李易笑着对毕构说。
“当真?”毕构瞬间来了精神,这个厉害呀,现说,可以选?
“我要年岁大的……”毕构想到一个。
“好,就年岁大的人用的东西,我有一种运动不激烈的游戏,叫门球,我画个图纸,让做出来,专门卖……”
李易不等对方说完,接过话。
“我没说完呢,我说我要年岁大的没用,我要妙龄女子像跳舞那样……”毕构临时改口。
“没问题,我有呼拉圈,可简单了,我画个图,那去卖,大批量制作,比自己做了还省钱,我现在就……”
李易再次抢答,有东西,不是事儿。
“我没说完呢,我说跳舞那样的也没用。”毕构又一次改口。
“我明白了,老毕你说。”李易悟了,再说一个自己绝对不打断。
“我想要个小孩子玩的东西,要能让孩子喜欢,最好是可以画漂亮的画。”
毕构增加难度,要求更具体。
“确定了?还改不?”李易问,他等着,万一对方再加一个‘没用’,对吧?
“呃~~~这个……你先说有没有。”毕构盯着李易的眼睛。
李易眼中闪过一丝慌乱的神色又立即恢复:“有啊,确定要这个吗?”
“要!”毕构笑了。
“行,咱俩去书房,这里是医院。”李易答应,伸手示意。
进到书房,李易先给毕构泡上茶,他自己取了纸笔、量角器、直角尺、圆规,在那画了起来。
他画的是大圈、小圈,圈外面有齿轮、圈里面也有齿轮、小圈中还有其他镂空的地方。
毕构端着茶碗在旁看,不明白李易画的东西有什么用。
等李易画完第十个,他停笔。
“老毕,我这套东西叫儿童万花尺,可以画出来许多图案。
即使不会画画的孩子,用这个东西画,也会发现自己画得很漂亮。
用片制作,我现在让人送到工坊,等中午你吃完了饭,带回坊中卖。
我给你提供红蓝铅笔,家中有报纸的在背面就能画。
一套卖五钱,你卖完了再给我钱,一套给我四钱,你赚一钱。
我给你一百套,你看看一天能卖掉多少,最好找有钱的人家卖。”
李易介绍他画的东西,给出价格。
“我卖十钱呢?”毕构不信这东西有人买。
“你卖一百钱,能卖出去是你的本事。”李易信,毕构亲自去找人卖,别人一缗也要买。
“小易,看看你那曲水流觞之地。”
毕构见李易要让别人送出图,正好无事,等吃中午饭,不如见识一下风景。
“也好,那我就亲自带过去。”李易从善如流。
二人出来,李易带毕构去工坊,不怕泄密。
把图纸给庄户工匠,李易又与毕构去那个专门的花园。
花园中有没上课的学子们在此处找个地方读书,他们要考明年的科举。
李易改变不了科举的考试内容,只能靠学子们自己努力背。
毕构再次被吓到,这地方不但有山有水有林,还有亭台,可谓是一步一景。
“如此好的地方,晚上挑灯饮酒不错。”毕构称赞。
“有蚊子,叮一身包。”李易一句话把氛围给弄没了。
第四百六十二章 助学行贿何所为
“李东主。”两个人走到一处假山旁边,学子与李易打招呼。
又看向毕构:“学生沈昊见过老丈。”
“这位是户部的毕尚书。”李易见沈昊自我介绍了,他介绍毕构。
“见过毕尚书。”沈昊再次行礼,很激动。
“好,看面相是个良善之辈。”毕构夸一句。
李易对沈昊点点头,带毕构向前继续溜达。
沈昊不看书了,找人去宣传。
很多这边的学子们全知道了,李东主带着新任户部尚书在转悠。
明年稳了,赶紧学,不能在考试上出问题,只要题答对,其他的考核简单。
之前把吏部尚书找来,现在又有户部尚书。
是不是尚书随便找啊?兵部尚书是宰相,能找来不?
“前年觉得苦和累,没过来的人,去年觉得有些丢面子,也没过来的人,今年还能过来了么?”
有学子说着庄子上给人学子们提供便利的事情。
“人数够了吧,看李东主的样子,不像要继续找人。”
“前年那次我后来后悔,这才在去年冬天到,干点活儿算什么。”
“不错,去找别人干谒,怎比得上在李家庄子。”
“我等这算是教庄子上的娃娃、给庄子干活,换取酬劳,不丢人。”
“李东主还教我等那么多本事,当徒弟干活,难道不应该?”
学子们发现情况更好了,户部尚书哇,有多少官员能够见到?更不用说去递帖投书了。
“小易,闻听你把学子们的家人接来照顾,令学子安心读书,当为大善。”
毕构又看到两个学子后,夸李易。
“并非照顾,学子家人到此,依旧要作事。只是离得近了,学子不用担心家中。”
李易不居功,学子的家人很勤勉。
“前年四十二名,去年二百二十人,今年冬天还招人?”毕构询问。
他能想到,今年再招人,会有许多学子冲到李家庄子。
“八月初一,河边的楼盖好了,外来的人住进去入了籍,有剩余的房子。
学子想住就住,却没有免费的吃食。愿意干活的我给安排活,把房租交了。
他们的家人来,同样有活儿可做,不允许进庄,以免有细作借机潜入。”
李易指指给外来务工者居住的地方,今年不准进人。
他要提供的是廉租房,带介绍工作的那种。
毕构顺着看过去,能见到四层的楼房一部分。
他点点头:“前两年没来,又没考上的学子定然后悔,不过不能进庄子,怕是他们不愿意来。”
“那他们还要继续后悔。”李易笑了。
“有安排?”毕构能听明白。
“嗯!今年是最后一次,今年过后,再无机会。”李易点点头。
“为何?”毕构好奇。
“因为陛下有钱了,蜀地打盐井,冬天当地不太冷。
到明年,大量钱财归陛下。陛下应该照看入长安的考生,而不是我。
我庄子周围没地方了,应在城西或城南修建大量四层小楼。
他们不挨着我,我会主动跑去管他们?”
李易说出蜀地盐井的事情,明年开始赚大量的钱,李隆基够用了。
等明年京兆府商税推进能全部完成,李隆基更不用为朝廷单独支出私房钱。
京兆府的商人有多少,还用说么。
毕构听着李易说,同样想到了这些。
他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李易在一步一步,稳稳地推进。
是吕不韦吗?不,吕不韦所行之事并不利民,乃是在上层,权利争斗。
是范蠡吗?不,范蠡行商厉害,也愿散尽家财,却在助勾践打败吴国后跑了,不然要被杀。
身边的少年李易与他们都不一样,说权谋,一直在布局。
说赚钱,范蠡面对这少年赚钱的速度……呵呵!
想到此处,毕构问:“小易,如陛下叫你交出工坊和所有东西,你交不交?”
“交啊,我早不想要了。都拿去,工坊有什么用?我换个地方,再起个工坊,比这个还好。”
李易摆出来随用随取的样子,无所谓。
“若陛下要杀你呢?”毕构小声说。
“老毕,你这问的咋没底气?杀鸡能取卵,杀我有什么用?
你这话让陛下听见,砍掉脑袋,我无能为力,救不回来。
换成喝一杯毒酒,你快点跑到我这,我保你无事。呵呵呵。”
李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