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隆基保持着笑容,目光慢慢扫。
  姚崇直接出声:“陛下,臣等想不到,太过复杂。不如等他们进到哪一个地方,直接收税。
  不想卖,就别进县城,否则不管他们如何说,一律收税。”
  张说站起来抱拳、点头,表示认可。
  “那朝廷怎么查地方?”李隆基遗憾地说出来。
  “陛下,说吧,金紫光禄大夫李易怎么说的?”卢怀慎示意李隆基,咱不闹了行不?


第四百五十七章 卿等说着朕录音
  小朝会的大臣们神情无奈,卢怀慎提醒他们了。
  陛下一定是有了办法,偏跟咱们逗,有意思嘛?
  你说李易说什么了,咱听着就行,何必呢。
  李易不是正常人,一肚子坏点子,别以为我们不知道,收商税的事情就是他所提。
  从那天晚上取消宵禁收管理费,到收卫生费。
  他就开始琢磨如何从商人手上捞钱。
  他自己能赚钱,舍得为大唐百姓和将士花钱,咱也不敢针对他。
  长孙昕没什么能耐,倒霉了。
  “力士,给诸卿送过去看。”李隆基对高力士说。
  高力士带着一套东西到前面,在那里用彩色铅笔写字,垫上了复写纸。
  边写他边说:“这个上面要用两种字来写数字,必须一致,下面有编号,以后每三张的编号不同,能连上。
  一式三份,上面的用这种带颜色的硬笔写,不用毛笔,下面两份同一个笔迹印出来。
  这里写上日期,还有经手人、商品、价格、税。
  一份给商人,一份入账,一份留存根,留存根的票据不可以和入账的票据放在同一个地方。
  不然一场大火就全烧了,上哪找去?
  沿途到了哪个地方,哪个地方会记录情况,把编号也给记下。
  同时在商家的那个上面落个印,同一个印不能在同一个地方再用。
  同一个编号也是如此,商人想要作弊,拢账的时候,只要盯上某一个商人专门查,一查一个准儿。”
  群臣们在那看,有的额头上冒汗。
  还有的嘟囔出声:“李易心黑呀,地方官到商人,谁都别想跑。除非商人能够打通所有门路。
  不然这个地方给的定价低了,商人拿着票据去另一个地方,对方不承认,会记录下来。”
  旁边有个跟着说:“入账的和存根分开放,一把火能把两个地方同时给烧了,家也就应该被抄了。”
  “高将军,写错了呢?”张说询问。
  “回张相的话,写错了一套三张作废,但不准撕下来。号码连着,缺一个就是大问题。”
  高力士继续说,一份写完了,给大家欣赏,他专门练过这种笔,李家庄子上有碳条笔。
  “好东西,如此一来,地方官员和商人便作不得假了,厉害!”有官员一副我很放心的样子说。
  “哼!”姚崇哼一声:“要看是谁当地方官,看是谁行商。换成……哼哼!”
  姚崇没说是谁,大家却全明白。
  “某不信,这般还有漏洞可钻。”
  “本官觉得确实有可能,他能想到这些,必然还能想到别的。”
  “我怎么就想不到?”
  “你连这个也没想到啊。”
  高力士不管他们怎样议论,写完放下笔,站到旁边。
  他如今紧跟节奏,李家庄子一有什么,他保证先学。
  “诸卿,如此收税可稳妥?”李隆基的声音轻轻响起,在群臣的身边响起。
  同时他手上有个喇叭,带录音的那个,把录音功能给打开。
  大家正感慨李易设计之严密呢,听到陛下问,纷纷出声。
  “好,跑不了。”
  “地方收多少税,一查账,保证能查出来是否出了问题。”
  “不错,原来税还能这般去收。”
  “往后大唐再不缺钱了。”
  “商人才是最有钱的,我家就有人经商,我知道。”
  “我等御史台的官员若能想出差不多的手段,该多好,这收税的三联票据,简直绝了。”
  “……”
  李隆基面带微笑在那听,君臣和谐。
  等差不多一人说了一番税收好的话,李隆基转身回去。
  众人又研究和感叹一番李易的心灵手巧,才各自到位置上站好,人多,没有椅子。
  “既然诸卿皆赞同收商税,朕便顺了卿等的意。”李隆基笑容不改。
  “陛下,不可,行商艰辛,本就无产出,只是便利各地货物往来,如何能收得税?”
  刚才还赞成的人,就是说家里有行商的那位蹦出来。
  李隆基打开喇叭的播放开关,里面传出声音。
  “朕从易弟那里拿了个神器,真正的神器,可记下别人话语,诸卿听听,好不好玩儿?
  朕决定此物不错,若哪个人说了什么,突然就不承认,当为欺君之罪呀。”
  李隆基看向家中有行商的官员。
  这人汗唰的一下涌出来,他顾不得擦:“陛下,商者本无产出,却低买高卖从中牟利。
  其无有农耕之辛劳,更不受工匠之愁苦,一味只知贩运,于国无利,当征重税。”
  “好,朕听卿言。”李隆基面对求生很强,并立即付诸行动的官员表示赞赏。
  其他人也不说啥了,他们用幽怨的目光看李隆基。
  陛下,你非君子所为呀,哪有这样干滴?那是什么东西?还能把人的声音给记下。
  “各部皆忙,诸卿且去操劳,大唐指望着卿等令百姓富足、将士心安。”
  李隆基不笑了,郑重地说出来。
  所有的臣子相继躬身,转过头离开。
  他们懂,收商税的事情改不了了,陛下录音只是个玩笑。
  陛下说要征收商税,谁不同意,会被放到外面当小官。
  御史台的弹劾是种试探,看陛下把完善的三联发票都给拿出来了,已知陛下之志不可移。
  陛下在禁苑养了足足三万羽林飞骑,又出‘私房钱’给十六卫提供好吃的和奖品。
  十六卫每天都在练,想吃肉、喝酒、拿东西。
  如此的陛下与你商量着好好说话,你若不知好歹……
  群臣明白过来,开始想的是以后朝廷钱多了怎么花。
  要修路、修河堤、造更多的厉害武器、自己涨工资。
  明面上的俸禄不能增加,可以额外拿夏天的冰、冬天的炭、大棚的蔬菜,肉多的饭。
  “陛下,这三联票据和复写纸印刷制造之法,不可存私人之手。”
  姚崇三个人没走,他劝李隆基,拿到手啊,李易能印,必须防备。
  “姚卿无须多虑,到时易弟自会交上来。朕的易弟怎会用此手段赚钱?他想赚钱,轻而易举。”
  李隆基安着大臣的心。
  他不担心李易利用这些东西捞私利,没必要。
  他觉得李易甚至不需要钱的时候就不想着赚钱,需要的时候短时间可以聚集大量财富。
  “陛下,那也要问出来在此方法上,还有何遗缺之处。”
  卢怀慎始终觉得李易可以钻空子。
  “朕晚上问。”李隆基答应,他同样好奇,在三联票和各地记录的状况下,能不能作弊。
  若是地方官员,怎样捞好处;若商人,如何逃掉税。


第四百五十八章 真实查账有舒心
  “你们这个账不对。”蓝田县矿上,长孙昕看着账在那里咆哮。
  “哪里出了问题?”梁掌柜的今天守着,他不明白长孙昕的意思。
  “哪里?我……我看不懂,什么一表等于二表加三表,二表等于四表加五表,三表等于六表加七表?
  看表那么多,还有你们的这个账,又借又贷的,你们烦不烦啊?哪有这么记账的?”
  长孙昕心情可不好了,没收税的开始计算时间,他先跑来查。
  矿上给他面子,王皇后的妹夫,让查,账本送上来,还有表。
  长孙昕看着就麻了,浑身全麻,耳朵响个不停。
  “是李东主要求,不然他不方便查账,还有会计报表呢,要不要看看?”
  梁掌柜突然有了优越感,开心。
  每个月会出一个会计月结总汇报表,里面有数据和文字介绍。
  增产了还是减产了,环比情况下怎样,为什么。
  等明年就会有同比,一样要给出来各种数据,包括表格。
  梁掌柜看着长孙昕,心说,你四品官又如何?这叫专业。
  凭你一点点的本事,想查我们的账?
  被鄙视了的长孙昕不想看账簿了,他问:“你们的石头干什么用了?”
  “有的是可以当肥料,看种什么、土地的酸碱度,一直在采集和粉碎,还未卖。
  等着卖的时候,一下会有很多,交不少税,咱们不在乎提前卖了避税。”
  梁掌柜的说情况,等着税收开始了,再卖,入账了就。
  长孙昕撇嘴:“现在百姓不清楚,你们倒是想卖了,能卖出去么?”
  “长孙巡察使或许不知,我们只要把这些卖到李家庄子。
  等开始计算税的时候,李家庄子又不是采矿的地方,不需要给蓝田县交税。
  我们以后甚至卖给李家庄子不粉碎的肥料矿石,价格低廉。
  李家庄子再加工,混合其他矿肥,卖高价给别人,与我们无关。”
  梁掌柜很有耐心,慢慢说给长孙昕听。
  告诉长孙昕,我们可以随便就把税给逃掉,只是我们不逃而已,别以为你查账怎么地。
  长孙昕听傻了,原来还有这样的套路?
  “既然有办法,你们为啥不用?”长孙昕不觉间问出来。
  “李东主拿出二十五万缗去修到蜀地的路,又能拿出十万缗给边关将士,他会差这点钱?”
  梁掌柜愈发鄙夷,你这个皇后的妹夫,唉!
  长孙昕想哭,什么叫这点钱?自己赚钱容易嘛?现在还要买新的檀香木制作千工拔步床。
  果然啊,就应该收商税,让你们这些商人赚那么多还不往外拿。
  “长孙巡察使,账目俱全,除了肥料,还有制作新纸的添加剂,也是矿。
  加上烧水泥的矿、可以改善陶瓷品质的矿、冶炼金属的矿,里面不包括黄金、白银。
  但有的伴生矿里有铜,这个铜,最后……你管不到,在庄子那里进行。”
  梁掌柜毫不隐瞒,全说出来,他们占的地方是李易给划的。
  蓝田县矿太多了,都有大用。
  “我是巡察使,我可以限制你们买卖。”长孙昕终于找到关键所在。
  “在矿上干活的人中有一千一百多蓝田县的百姓,辅助工种的人数超过六百。
  加上其他的,一共两千多蓝田县的百姓在干活,每一个后面都是一个户人家。
  矿上的安全防护好,给的工钱多,百姓一下子就有了活路。
  长孙巡察使可是要断掉蓝田县两千余户的生计?官逼,他会民反的呀。”
  梁掌柜看着长孙昕的眼睛说,目光真诚。
  他没说谎,在矿上干活的和配套服务的,赚的钱是已往的三倍还多。
  两千多户啊,蓝田县是畿县,户和人口多,那也没多少个两千户。
  蓝田县距离长安有多近?百姓闹起来,莫说是你一个从四品的官,你问问宰相怕不怕?
  “没,没有的事儿,你不能瞎说。”长孙昕总算智商在线了。
  “长孙巡察使,说起来,你帮着看看这块破石头,实在是不认识,麻烦你拿回去找明白人问问。”
  梁掌柜的见恐吓的目的达到,立即拿出一块玉石,蓝田玉。
  还没磨呢,更不用说抛光。
  外面有一部分石头在,现在采用的方法取玉是拿线。
  线沾了水,一点点锯,把外面的石头给弄下去。
  蓝田玉的蓝田山归朝廷管,其他地方偶尔也能遇到一点点。
  属于软玉,相对来说好雕刻,硬玉就难了。
  雕刻硬玉需要用上他山之石,金刚石。
  长孙昕没去考虑雕刻的问题,他看着放在手心里的还有其他石头存在的玉石,呼吸急促起来。
  他突然觉得梁掌柜是个好人,这人就是说话太直了一些,实在呀。
  “好,好,我找人问问,问到了告诉你。”长孙昕笑容绽放。
  “多谢长孙巡察使。”梁掌柜的露出感激的表情。
  于是一副要公事公办跑过来的长孙昕,带着办完公事的好心情走了。
  李家庄子,晚上。
  “易弟,此法你若为官,可能捞到钱?”李隆基帮大臣们问出疑惑。
  “是在账上捞,还是在商人手上捞?”李易反问。
  “两者皆有。”李隆基补充。
  “在账上捞比较麻烦,捞不到多少。如货物需交二十缗又三百钱的税,我写个二十缗又二百钱就行了。
  一百钱的情况,商人不会计较,多出来一百钱我就留下了,还要分给同僚。
  账在那放着,根本改不了,这是税账,不联合商人,别想碰。”
  李易说出来三联票要是认真审核,不存在作弊,外面还有各地方记录数额和票据号。
  收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