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2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面连上竹竿或木棍,再横着来一根短木棍,方便抓握。
  前端放在水中,拉动棍子,汲水到筒里,再使劲压下去,水会射出很远。
  介绍的文字直白,帮忙读的人还比划。
  百姓看到,有家中能自己做的,准备明天制作出来。
  家里没工具的,打算求人做几个。
  三个工盟给出价钱,两钱一个,想买的可以去买。
  “东西好啊,一个人救火没用,人多了,大家一起唧水,房顶上能喷到。”
  “不知是哪位做出来的,厉害呀,可帮了咱们大忙。”
  “李家庄子,白天有人看他们用大桶装水,一压一压的,给路面喷水,不然那叫水泥的路太烫。”
  “想来不会错,明天打听打听,李家庄子送出来的好东西太多了。”
  “不然朝廷为啥给他个三品官?”
  “三品太低,应该给五品。”
  “……”
  百姓聊着,当有人说出五品比三品高后,大家自动散去,不跟傻子说话。
  三天后,第一批四十个旋转木马制作完毕。
  工盟的人带到一条条大小的河边,城中水流速度和流量够用的渠边也有。
  他们组装上,木马、木牛、木虎、大兔子等动物,伴随着水流过,上下起伏。
  “一钱可以让孩子上去玩一刻钟,想玩的到这里交钱。”
  负责收钱的人吆喝,两个人一组。
  全是身体不怎么好,干不动力气活的人。
  与在河边看着人卖凉茶的情况差不多,他们负责收钱,然后开工资。
  他们身上不允许带钱,有人负责搜身。
  旁边有个箱子,收来的钱扔到箱子中,晚上下班的时候再搜一遍身。
  并告诉他们会有人巡逻,发现他们没有及时把钱放到箱子里,而是放到自己身上,就不用干了。
  再安排一个人在旁边卖爆米花等小吃,跟李家庄子交接。
  有钱人家的孩子很快喜欢上这个旋转木马,还能买到零食。
  孩子自己拿钱来,不收,不允许,怕孩子偷家中钱。
  没钱的孩子在旁边看,看别人玩儿、别人吃。
  中午的时候,趁着吃饭,姚崇几个人跑到一个有旋转木马的地方看。
  “这些娃娃可怜啊,尤其是没到上学年龄的穷苦人家的孩子。”
  张说看到小家伙们在旁边只能看,摇摇头。
  “往日东西市吃东西,不也是如此?”卢怀慎倒不觉得怎样。
  “此物应是李易庄子给孩子们玩耍,宋王竟然拿来赚钱,有钱孩子能玩,别的孩子看,唉!”
  姚崇批评一下宋王,觉得会让穷人家的孩子仇视有钱人。
  李成器此时派出人与官学的人说,说出李易的那个办法。
  想玩儿,又没钱,好好学习,拿到了优,自然能免费玩和吃。
  官学的人觉得好,就应该如此,不然孩子不上进。
  而且有钱人家的孩子一样会努力,别人能免费玩儿,他们花钱玩儿,不一样。
  就跟李易那个时候的小红花似的,考试成绩好的孩子,还会奖励笔记本和笔。
  有钱的孩子差那个笔和本?拿不到,他们就不服气。
  翌日,当姚崇他们知道,说出来的话又不同了。
  “如此还可,给孩子一个机会,使他们懂得好好读书就有好处。”姚崇夸。
  “还是李易出的主意,他倒是舍得往里搭钱。”
  张说对李易愿意免费送零食的事情发表看法。
  卢怀慎想了下:“若老夫看,不如换成纸、笔、墨,李家庄子全能自己造,不需要太好。”
  “孩子喜欢吃零嘴儿,看陛下那边,等盐井的钱过来,跟陛下要官学的奖励。”
  张说惦记起李隆基的钱,皇帝钱多了,要想个名目要出来。
  “老夫还是有些心神不宁。”姚崇突然皱眉。
  “上次的水车,这次还是水车,一个救火,一个游乐。放心吧。”卢怀慎安慰姚崇。
  “元之,你整天想着李家庄子,才有别的心思生出,没事。”张说也劝。
  “许是老夫想多了。”姚崇闭一下眼睛,转身回家。
  鸿胪寺中,蕃邦的人凑在一起,每人手上拿个唧筒。
  伯讹在旁边的筒中抽了一管水,使劲压出去。
  “这东西能救火,在城头上也能抽油对着人喷,再扔火把,伤亡要大。”
  他看出了东西在军事上的应用。
  在平地能射出去七八丈,在城墙上更远。
  攻城器械用盆泼油,须等到距离近了才好用,泼上后,用火箭射。
  别人摆弄着,不出声。
  过了片刻,伯讹又提起李家庄子。
  “有人见到李家庄子用大桶装水,上面像压井一样,可以把水压出更远。
  在城下说不定能把油给喷到城头,等他们做出来能喷几十丈的东西。
  再城头想拿火箭射也射不到,他们冲上来一批人在城下用火箭向上射,城上将士会伤亡惨重。”
  “着着火,攻城的能冲上来?可以用沙土灭油火,何况骑兵多,冲杀而已。”
  突厥的人不想在这方面费心思,突厥指望骑兵打仗。
  一个小部落的人此时放下唧筒:“灭火的东西,大唐必是要广发州府,到县里,想拿就拿到了。
  许他们有,难不成我们不能有,可以多种豆子和油菜,榨油准备。
  若是冬天,还能把水喷远些,使地面结冰,攻城的人站不稳。”
  此时庄子中的李易根本没想过用水车装油去烧敌人。
  他自己制作了一个很小的投石车,把一个鞭炮放在后面的勺子中。
  点燃后手指一按前面,鞭炮飞出去,在空中爆炸。
  另一个是扭力的,先压弯,再把鞭炮放上点燃,手一松,鞭炮飞出去。
  李成器蹲在旁边看,咽了下口水:“放很多火药的大鞭炮往外抛哦。”


第四百三十三章 另种神箭称木羽
  李成器知道火药怎么用了,除了制作大的窜天猴,更能放在投石车中抛。
  攻城的时候,超大投石车架起来,敌人只能用床弩和同样的投石车对阵。
  “易弟,做一个大的包,里面放上铁片、陶瓷片,算好时间抛起来,轰隆一声倒一片。”
  李成器不用李易介绍,他自己已想到。
  “防守有利,我设计了一种能够转向的小的投石车,叫旋风炮。”李易说着回头。
  青松从挎包中掏出来几张纸,递给李成器。
  旋风炮是小投石车,能够旋转三百六十度,下面还可以有轱辘。
  守城时居高临下,射程比从下往上扔的远。
  旋风炮发射速度快,同时校准方向和距离更容易,打敌人攻城武器方便好用。
  这个不是三国时候谁发明的靠旋转离心力抛射的旋风炮。
  他是宋朝时候被研究出来对付敌人机动部队。
  尤其是骑兵,固定的投石车骑兵不往那里去。
  “这投石车好诶,后面不是勺子,是一个兜布,打偏了,稍微转动,就能找准位置。”
  李成器欣赏着图纸,简直是件艺术品。
  晚上吃饭的时候李隆基回来得有点晚,身上有香味,他先去洗个澡。
  今天晚上主菜是叫花鸡,庄子杀一批鸡,再不杀,肉就不好吃了。
  夏天太蔫,产蛋比不上同伴的鸡,上了‘封神榜’名单。
  这种焖熟的鸡水汽少,又不像烤的鸡那样火气大。
  庄子里没采取活着灌酒的方式,把调料什么的放在酒里,成为料酒。
  然后给鸡灌下去,鸡就醉了,同时血液循环,调料更容易吸收。
  而是照常杀,放血,留着鸡血和鸡杂。
  鸡头、鸡爪子不放在一起,鸡尖取下。
  再把调料放到鸡肚子里,抹上酒,拿荷叶包住裹泥。
  接着是在大土灶里用木炭慢慢加热,不挖坑埋。
  挖坑的那个上面要烧很长时间才能熟。
  一个叫花鸡砸开,香气冒出来,李隆基给王皇后撕下两个翅膀和一个鸡大腿。
  王皇后不拿筷子,直接上手抓,咬一大口。
  “好吃,头一次知道,还能用泥包着鸡做菜。”王皇后满口称赞。
  “今年收了不少荷叶,都阴干了,还有一些青菜制作成梅干菜。
  今年长安的百姓收入多,报纸上写了,叫大家多收集菜,晒干、阴干。
  今年的盐价很低,以后也涨不上去。别处的百姓,以后再说吧。”
  李易知道百姓很多没有时间,时间扔在地里。
  田地的分配有问题,一人给那么多,种不过来,还要按照亩来收租子。
  要是有翻耕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农药小飞机还行,一万亩都能种。
  “三弟,今天易弟拿出来好东西。”李成器不愿意去想百姓过什么日子,他没办法。
  “好东西?”李隆基重复。
  李成器把图纸掏出来给李隆基看:“把火药打一包,外面装一圈锋利的东西。”
  “好,下面能装轱辘?移动起来容易,能够拖着跑,配合部队行动。
  即使步兵遇到敌人骑兵,打起来也有一战之力,若配合骑兵,更厉害。”
  李隆基很快看完,对此有自己的想法。
  旋风炮下面装轮子了,还能拆开,那就是个自己拉自己的车。
  用牲畜拉,还能带上一部分粮草。
  一个两个体现不出来作用,成百上千却不同。
  “蜀地的硝石多,要加大开采力度。还有牲口圈、茅厕、沤肥的地方也有,取土熬制出硝石。”
  硝石在黑火药中的比例大,消耗多。
  百姓如果都去帮忙集硝,可以有很多。
  “好办法,我上书,朝廷跟百姓买,打仗就是打钱啊。”李隆基终于说出了一句名言。
  火药是好用,可是费的钱也多。
  “易弟,鞭炮和烟花先不要卖了,留着,用在战争上。”
  李隆基又与李易说战略储备问题。
  “嗯,摔炮都不卖了,庄子上又不差这点钱。”李易答应。
  一个漂亮的烟花能够换取一条敌人的性命的话,放着玩儿,多可惜呀。
  黑火药其实在李易看来是个过渡产品,他现在就能弄出来硝酸甘油。
  只要他愿意,他在医院里借助设备,大多数的火药他全能给做出来。
  不过没什么意义,黑火药战争中够用了,其他的他准备用来采矿和修路。
  修路的作用不仅仅是贸易,还有国家稳定。
  从长安到雷州,路况好,半个月骑兵能到,与三个月军队到不了的情况根本不一样。
  李隆基想不到自己的易弟救人厉害,杀人一样厉害,有好多技术。
  他心情愉快,想着将会有大量的战争利器送到边关。
  一些用在城池中,防备突厥,更多的携带着去打吐蕃。
  王皇后同样感兴趣,擦擦手,拿过来看。
  “哎呀,这小投石车,几个人操作起来,用上火药,比床弩厉害多了。
  床弩只是射程远,不能大量装备,运输不易,尤其是箭。
  这个箭,射程和飞行平稳才最重要,要是能射中敌人不好拔出来,就更好了。”
  王皇后不愧是武将世家出身,她整天琢磨这东西。
  李易愣了一下,出声:“有一种箭以木为羽,前端插个细铁条,很尖。
  由于是木头制作的平衡翼,飞行距离更远,等射中人后,前端入体。
  后面一使劲拔就脱落、断掉,前面的还在身体中,只能割开后用钳子给夹出来。”
  他说出来另一个宋朝的东西,木羽箭。
  木羽箭的箭身应该是三段,前面一截金属的,中间是竹子,后面是金属的,配木头小翅膀。
  后面如果太轻,箭头会下沉,不好飞。
  中间是竹子或木头,射中人之后,跟进去一部分。
  它是套在前后上面的,往外一拔,脱离了,前面那一截的金属在身体中。
  箭细,头硬,能穿甲。
  “叔叔你画出来,我们看看。”王皇后饭都不想吃了。
  李易只好找个空桌子,坐在那里把结构图给画出来。
  一共四个部分,箭杆的前中后,加上旁边的木头小翅膀。
  这就是古代的穿甲弹,打完没有用的地方全脱落,只剩最后的地方扎进去。
  李成器看到,嘟囔:“这,这也太阴损了,好,好东西。”
  李易又画了一种:“其实这个木羽可以制作成螺旋上升状,飞出去旋转更快、更稳定,射中目标增加穿透力。”


第四百三十四章 当朝众宰不可比
  李隆基三个人看着图,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王皇后随口说一句,易弟就给出方法,果然是有问就有答。
  “旋转这个不好做吧?”李成器尽量找到自己能够表现的地方说。
  “先制作一个,费点劲,我会测量着计算做出来。
  然后翻个模,木头羽插到模子里,就有痕迹了,照着痕迹刻。
  这个需要计算,不然不够稳定,第一个我来。”
  李易准备计算螺旋体弧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