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不能病了,我得给别人看病,我先病倒了,其他病人怎么办?”
李易用关爱傻子的眼神看姚崇。
“你还懂医?”姚崇不知道这个秘密。
“呵呵!略知一二。”李易丝毫不谦虚。
“呃!”姚崇听到呵呵两声,深呼吸,不生气,一点都不生气。
卷饼来了,小斯刚伸出手,宫女桃红缩手,拿眼睛狠狠剜了他一下。
然后先给李易一个,在给姚崇一个,剩的一个跑去送给张家村的村正张肖。
两个跟姚崇来的小斯:“”
三个卷饼,没有我俩的啊?
“老丈吃吧,里面有肉酱和葱,就着热汤,舒坦。”李易说着咬一口饼。
姚崇也明白了,确实就给自己一个,跟班的没有。
“易弟,易弟,还要香皂没?三弟那里给了我二十块,不够哇。”
姚崇刚要一口饼,正品尝呢,一个声音传来。
然后他扭头看,嘴上的咀嚼动作一停,眼睛睁大。
“易弟,那个香皂哎?你”跑来的李成器看到姚崇了,跟着愕然。
“哦,大哥,这位老丈饿了,我给他的卷饼吃,大哥也不层用餐吧。”李易晃晃手里的饼。
李成器看着姚崇笑了,摇头:“没,没吃,老丈,这个饼好吃不?”
第三十五章 宰相又如何
姚崇看李成器,就着汤咽下嘴里的食物后,说道:“味美。”
“是哈?我易弟厨艺了得,平日里只有我和三弟及弟媳过来吃。眼见大雨落下,老丈不回家?”
李成器想把姚崇给赶走,你一个宰相偷摸跑到易弟庄子作甚?小心我三弟收拾你。
姚崇郁闷,悄悄来,先是被宫女和太监看到。
接着又遇见了宋王。
他看一眼天色,摇头:“来不及,就在此处避雨,待李易东主回庄,我前去叨扰,李庄子可容我一人?”
“老丈说得哪里话,莫说躲雨,便是今晚住下,易也不会叫老丈睡得不安稳。”
李易赶忙说,人家老头不容易。
有跟班,说不定还能给庄上的东西多寻个销路。
“小信你回去告知家中一声。”姚崇对一个小斯使个眼色。
小斯点头,转上要跑。
“慢着。”李易喊住:“拿一身庄上的油布所制雨衣走。”
不用他再吩咐,有人去取衣服。
别人用蓑衣,庄子上直接拿油布做套头的雨衣。
一件雨衣送来时,雨已经落下。
小斯试着穿上,发现比蓑衣好,蓑衣淋大雨时间长了会透水,而且越来越沉重。
“易弟这油衣好,比蓑衣轻便。”李成器夸一句,看向姚崇,意思是说,怎么样?我易弟庄子好东西多了。
姚崇不想怎么样,好东西确实多,但不重要,他要看人。
“易弟,香皂你给我三弟多少?他就给我们兄弟几个一家二十块。”李成器直接问数量。
他知道保证被克扣了,宫里人多,三弟还要赏赐大臣。
但二十个自己府中不够用,尤其是女人,宠哪个不宠哪个?
再来个客人,用香皂洗完手,觉得好,不得给一块带回去?
“大哥,不如我把法子告知于你,你”
“不,易弟我不要知道怎么做,我只要做好的。”李成器摆手拒绝。
三弟说了,这些事物乃易弟兴家之基,讨要些无妨,本钱低,然制作之技,且不可贪。
所以自己其他几个弟弟根本不来庄子,怕下面的人惹了李易,叫三弟不开心。
自己都是亲自来,从不让府里的人独自至此。
“要多少?”李易直接问数量。
“二百,我再送与其他弟弟。”李成器比画两根指头。
“好,四百。”李易翻倍。
到现在为止,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官方和民间的势力找庄子寻事。
证明几个哥哥确实使了手段。
香皂而已,卖是钱,不卖只算成本。
“好啊,我可不似三弟那般,我定回把香皂分与弟弟们。”李成器保证。
姚崇在旁听着,心情很不好。
陛下给了五块香皂,自己带回家,可叫家中高兴一番,只觉得此物难得。
结果就在自己眼前,宋王要二百块,李易给四百。
这玩意儿多呀,不值钱啊。
姚崇纠结中,大雨点子砸下来,地面先是一层水雾,接着冒泡。
麦子之前收的已经处理完毕,还剩五分之一在风雨里飘摇。
李成器也站到木头盒子上,三个人挤挤。
宫女和太监纷纷撑起自己的伞,给管事宋德和村正张肖一些。
太监给,宫女才不靠近呢。
他们四个平时守在李易身边,旁的事情不做,李易吩咐才去干。
庄户们支持,宫里的,干活作甚,站在那里穿宫装,便是排场。
“敢问这位如何称呼?”姚崇看着外面的雨,突然向李成器问。
李成器给姚崇个轻蔑眼神,道:“李家大郎,城西六李庄,不知老丈”
姚崇:“”
他心道,卧槽,你们把身份都弄好了?
“老夫家中略有薄田,听闻灞水畔李家庄有神器巧工,才来看看,以示感谢。”姚崇回避身份的话题。
“大哥你帮我推广了?太好了,就该先让京兆府二十二县,待明年,其他地方自然跟着学。”
李易高兴,大唐农为本,促进农事,对社会发展作用大。
李成器揽住李易的肩膀:“易弟最近可曾听闻汽锅鸡?”
“大哥说皇庄王兴王监事所卖?我教他的,汽锅也是我给他的。今天晚上咱们吃汽锅鸡。”
李易大方承认,好的小吃多得去了。
李成器不准备只是吃:“锅还有么,给我几套。”
“有,加上制法,一并给大哥。”李易敞亮。
“老夫”姚崇谗了,也想要,刚最后一口卷饼下肚,发现更饿了。
关键是里面的酱,有辣味,吃着舒服。
“老丈你欲作甚?”李成器看着姚崇问。
姚崇:“”
好是有可能,他想回去就弹劾宋王。
但不行,太平公主的事情出完,陛下要作样子给天下人看,兄友弟恭。
眼前少年东主写出的三字经里就有: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老夫问问,何为汽锅鸡。”姚崇妥协,不要了还不行嘛!
不过想到三字经,他有些嫉妒少年东主,为什么你可以会那许多。
“老丈晚上一起吃。”李易邀请。
“多谢!”姚崇满意了,至少能吃到。
天上的闪电唰唰亮,跟随而来的便是炸雷声。
割麦子愈发艰难,大家咬着牙坚持。
很多人都在看大伞的位置,大伞立在那里,像一面旗帜。
之前看热闹的书生纷纷跑回村子租主的房子里,看外面房檐下的雨幕,根本没心思读书。
李易庄子的四十二个学习,顶着大雨搬运麦秆。
浑身上下湿透了,他们也不觉得如何。
“大哥,若有门路,给这些人一个机会。”李易看着,对李成器说。
“为兄知道了。”李成器应下。
凭借他宋王的身份,给四十二个人安排个小单位,没问题。
何况还有三弟在,看顺眼了,只要表现出能耐,更大的官也有。
“是说让他们考科举选派官?”姚崇一样看着学子,顺口问。
“自然。”李易不避讳,说道:“不晓农事者,为官怎能知农苦、教农桑?”
“可找熟知农事人问。”姚崇给出答案。
“问罢,怎知对错?”李易再问。
“若错当罚。”姚崇依旧有话说。
“怎知对错?等种田的颗粒无收,罚出主意的人?农家损失谁来管?官府赔么?”
李易问出一串问题。
姚崇低头,心中画小圈圈,这少年太可恶了。
“老丈不要误会,易不是说你,此等事情与你无关。”李易给老头道歉。
姚崇脸红了,跟我怎么就没关系?我堂堂宰相
“呵呵呵呵呵”李成器笑出声,爽,姚崇啊姚崇,你也有今天。
姚崇瞪过去,小心我收拾你。
李成器反瞪,怎滴?有本事你让我三弟把我们兄弟几个全诛了。
“唉!”姚崇叹气。
第三十六章 陛下你也来了
大木头盒子被李易和李成器推着到河边。
姚崇在地上跟在后面走,实在不好意思站在上面被推。
宫女桃红过来跟姚崇同撑一把伞,别人她可以不管,宰相要是淋伤寒了可不成。
“李易还有什么好东西?”姚崇趁机问宫女。
桃红摇头:“姚相你别问了,我不会告诉你。”
“为何?”姚崇感觉受到伤害了,你一个宫女敢这般与我说话?
“高将军不许,姚相也知道,陛下看重李东主。”桃红暗暗威胁了姚崇一下。
姚崇觉得受到的伤害更大了,怎么到了李易的庄子这边,谁都敢怼自己?
到河边,雨还是那么大。
河边的水车悠悠转,后收的麦子被人放在脱粒机上打。
一打水珠飞溅,雨水混合着麦粒下去。
姚崇第一次看到水力驱动脱粒机,比起在宫里脚踩的确实快了许多。
旁边有人准备好扁担和杠子。
扁担两边是土篮,麦粒打出来一些马上装进去,人挑着去李易庄子。
杠子下面是大筐,装一筐,前后各一人抬。
“易弟,东西送庄子里怎么做?”李成器好奇。
姚崇重新站到盒子上听,他也不知道被雨打湿的麦子如何处理。
李易看大家干活,介绍:“庄上有窑,有的窑专门用来焖木炭。”
“焖完炭有灰,还有的是烧木柴的灶,并非所有炉灶都烧石炭。”
“炭灰庄上会留起来,用来造肥肥料。”
“还有干的脱完粒的麦秆,喂牲口。”
“麦粒拿过去,草木灰在下面,麦秆在上面,麦粒先和盐混拌,然后铺到上面。这样可保几日不发霉。”
李易差点说出来用草木灰造肥皂的事情。
“盐怎么办?”李成器又问出姚崇想问的事情。
“一筛就下去了。”李易回答。
“盐还能吃了吗?”李成器关心这个问题。
“想吃就能吃。”李易点头。
实际上他根本不打算吃那个盐,草木灰和油脂进行皂化反应后,皂软,而且起泡少。
这个时候就要加进去盐,然后效果就不同了。
甘油有了,盐还能剩下一些。
不然用胰子和草木灰煮,出现的肥皂是软的,等晾晒脱水后,会硬一些,但洗起来没多少泡泡,不好玩。
一部分盐筛出来制作香皂,一部分在麦秆上的,不用管,拿着麦秆喂牛马,牛马也吃盐。
“放多少盐合适?”姚崇关心比例。
既然盐还能吃,他想到更多的人需要用这个方法保存湿的麦子。
“凡麦二百,加盐三。”李易张口给出比例,二百比三。
姚崇暗自记下,原来如此。
“我说的是麦粒身上没水的,有水需先空水,用其他东西吸附,如无粒麦秆,草木灰。”
李易看老头想学,怕对方学错了,带水的就成盐水了,腌制麦子?
姚崇点头,再次记下。
准备哪天去司农寺转悠转悠,问别人一番,再指点一二,让他们看看我姚相的本事。
李成器显然猜出来姚崇的打算了,所以给予一个鄙视的眼神。
天黑的时候,雨没有丁点停下来的意思。
麦子全部收完,后面被雨淋了的脱出粒,前面的用苫布罩着,排水沟继续挖。
庄子上有人去给张家村子留守的老人送饭,告诉他们大家都没事。
其他人被带到庄子,洗热水澡、吃饭。
李易换了一百个体温计,夹在腋下的那种。
花了五十个时辰的寿命,发下去告诉大家用法,测体温。
他不心疼五十个时辰寿命,因为今天的工作给他增加了三百二十个时辰。
看谁体温超过三十八度,就塞一片药。
药不杀感冒病毒,只是支持治疗,降温。
其实喝姜糖水发汗,然后注意休息即可。
不过李易怕有人发烧烧出肺炎,还得他治疗,费劲。
发烧吃到药的人,觉得自己的状态全部加满,现在就敢冲出去顶着雨在灞水游两圈。
没发烧的人懊恼,怎么就不热呢?好想吃药。
张家村子的人吃完饭,又冒雨回去。
李易请老头和大哥泡澡,他有一个自己的小池子。
老头显得很不好意思,李成器大咧咧的直接进去,然后哗啦一下站起来,太热了。
李易一手一桶凉水,手进池子里碰碰,兑凉水。
“好了,就这么泡着吧。”李易进去后舒坦地说道。
“易弟你这汤不错,比在木桶里泡着好,地方大。”李成器夸赞。
姚崇心中表示赞同,确实很好,跟温泉的汤差不多。
可惜温泉汤是皇家先用,很少赏赐给大